跳至內容

梁建章 (政治人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梁建章《兒童白話歌》內所刊梁建章及其子梁舜詮的合影。下有圖註:「梁式堂先生及其哲嗣舜詮肖像,哲嗣時年六歲。」

梁建章(1871年—1937年8月28日),字式堂直隸省大城縣里坦鎮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

生平

[編輯]

梁建章於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生於里坦鎮一農民家庭。幼時因家貧,直到十幾歲才入私塾。1892年,梁建章中秀才,此後入保定蓮池書院,受院長吳汝綸賞識。1901年,梁建章考上庚子辛丑併科舉人,後經集訓,成為首批官費生留學日本,入日本法政大學。在日本留學期間,梁建章編譯《日本地方法制通覽》,並研究倫理學和水利學。[1]

1907年,梁建章畢業歸國,歷任直隸省警務局、浙江巡撫衙門警務局參事。中華民國成立後,經原清朝浙江巡撫增韞的推薦,梁建章於1912年任北京政府陸軍部秘書,獲陸軍總長段祺瑞賞識。1913年,調任直隸省實業司司長,任內首創天津內河行輪,並借鑑日本的經驗創辦了恆源紡紗廠天津煉鋼廠等企業。[1]

1916年,黎元洪任大總統,段祺瑞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不久段祺瑞將梁建章調到北京,歷任陸軍部顧問、國務院顧問等職務。1917年,內務總長孫洪伊遭到罷免,段祺瑞想讓梁建章繼任,但梁建章不願捲入府院之爭,乃謝絕。此後,他應徐樹錚邀請,在徐樹錚創辦的都門編書局任總編,不久辭職。[1]

1922年,梁建章任籌備國會事務局局長,國會恢復之後,任選舉委員會委員長。1923年曹錕賄選,梁建章拒絕受賄,曹錕當選中華民國大總統後,梁建章辭職在北京閒居,研究經史與水利。[1]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佔領北京。馮玉祥親自拜訪梁建章,以師禮接待,並任命梁建章為高等顧問。1925年,馮玉祥離開北京,任西北邊防督辦,梁建章隨行赴張家口,任督辦署顧問,任內建議馮玉祥移民屯墾,受馮玉祥採納,梁建章遂被任命為開發大西北委員會委員長,主持屯墾,在張家口、河套地區進行試點。1927年,他隨馮玉祥來到河南,任河南省政府顧問,任內負責興修水利,在淇縣輝縣等地開掘泉水、修築渠道,以引水抗旱。他還著《鑿泉》一書,並創辦了鑿泉訓練班。不久,黃河水利委員會成立,馮玉祥任委員長,梁建章任顧問。[1]

1929年,馮玉祥到山西遊說閻錫山共同反對蔣介石,遭閻錫山扣押。梁建章乃赴山西看望馮玉祥,並致信閻錫山請求釋放馮玉祥。中原大戰爆發後,梁建章在馮玉祥、閻錫山組織的北平國民政府中負責起草約法。馮玉祥在中原大戰中失敗後,梁建章在北平閒居,其間將自己創作的兒歌編印成《兒童白話詩》,還創作了「百廿詩集」。[1]

1933年5月,馮玉祥成立察哈爾抗日同盟軍,梁建章出任該軍總部顧問,負責聯絡。同年8月,該軍遭蔣介石壓迫而解散,此後蔣介石將梁建章請到南京,準備聘其擔任監察院監察委員,遭梁建章婉拒。不久,他回到北平,被察哈爾省政府主席宋哲元聘請編纂《察哈爾省通志》,他用一年半的時間完成了該通志28卷的編纂工作。[1]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時任河北省政府顧問的梁建章多方奔走,呼籲聯合抗日。同年8月,應馮玉祥電召,梁建章代表宋哲元赴南京,匯報華北戰事,因腦溢血而於8月28日在南京中央醫院病逝,享年66歲。[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李印剛,梁建章傳略,大城文史資料第四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大城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第97-10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