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神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神誌神誌氏朝鮮文:신지씨),為檀君朝鮮時期一名主命的官吏。

1911年成書的《桓檀古記》(환단고기)的編撰者桂延壽(계연수)的主張,神誌氏即古神誌氏之後,並發明朝鮮文字。

相傳是其發明了古朝鮮文字,作為傳說,神誌的傳說有抄襲黃帝時期倉頡造字的嫌疑。據朝鮮官方宣稱的檀君陵里有石人像區,該區的石階左右兩旁立有檀君之子和其他親信臣僚石像。在親信臣僚石像中,東邊的第一個石像便是神誌像。

古朝鮮文字的形態由直線、曲線及圓點所組成,與大篆小篆全由線條所組成略有不同。從形態上來看,古朝鮮文字與秦朝以小篆統一全國文字以前在一帶所流行的「簡化大篆」相似。據朝鮮官方宣稱在平安北道龍川郡新岩里出土的陶器里刻有神誌文字模樣的兩個字,在中國遼寧省古朝鮮時期古墓中出土的陶器里,也刻有與此相似的兩個字。出土文物中共找出有16個不同的的象形文字或符號,為這種『神誌文字』傳說的原型。 中國遼寧省喀左縣平房子鄉北洞村出土殷晚期青銅器中,方鼎內底中心有銘文「亞侯」,佐證是在箕子之國發掘,而箕子朝鮮實際為侯國。在箕侯國發掘的青銅器銘文則為大篆的一種。 箕子朝鮮從中原遷出之際,燕國孤竹國等地也有大量東夷移民進入箕子朝鮮地區,而此段時期正為青銅器文化的頂峰。 [1]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邱華東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12-09.

來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