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經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經筋包括十二經筋系統、經絡系統、臟腑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淋巴系統等獨特的體系。

從經筋的記載分析其與肌肉方面的關係。在《靈樞‧經脈》說明「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骨胳對機體所起的支柱作用,包括在運動時所起的槓桿作用;骨胳對附着於骨胳,能屈伸活動,表現強勁而有力;又以肌肉(包括皮下脂肪)對全身各部分的組織臟器起着重要的保護作用。所以筋不完全等於肌肉。[1]

經筋病理基礎

[編輯]

經筋病理基礎主要論述經筋性結構受創或慢性勞損後,經筋性組織因而造成攣縮(保護性)、扭轉(適應)、牽拉或位移,或失去平衡時,經筋性組織內部就會產生一系列擠壓、攣縮、積聚、粘連、瘢痕等病理性改變;迫使經筋性內循環系統產生阻礙,致筋路受阻、氣血瘀滯、營養不良、神經傳導不暢及紊亂,形成惡性循環,是導致臨床各類經筋性病症的主要因素。

古人有云:「有諸內,必行於外」、「病藏於內,証形於外」。薛己《正體類要·序》指出:「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說明形體內外之間,在生理上是相互連系,相互協調;在病理上是相互轉變,互以影響。經筋性病症會影響內臟功能活動,內臟病變也會反應到體表經筋之上。這就是筋性內臟病產生的重要機制。治病也分外治法和內治法,內服外用務求達到全面治療目的。

經筋療法

[編輯]

在經筋醫學理論指導下,應用經筋相關技術或方法,作用於經筋體治療經筋相關疾病和保健身體的過程,稱經筋療法。 經筋療法來源於臨床實踐,是臨床實踐性特強的治療方法。經筋(療法)之理與易筋經之理,異曲同工。易筋經,即是專論述易筋之經典。易筋經認為事物無不可易,筋也然;通過對筋的鍛鍊、理順,使筋路滌暢排除內障。古人云:但使五臟元真通暢,則百病不生(即無阻無障)。

經筋療法就是通過訓練有素的專業註冊經筋師,在人體經筋體之上進行手法為主的操作,尋找疾病的根源──經筋病源體(筋障);並以經筋骨架整療術等為主體的經筋療法技術,以清除病源體(筋障)為目的的調整治療,「理順病筋、捺正錯節」。經筋是經筋療法的直接作用對象,經筋治療手段,以整全的理念,對經筋系統進行全面整體性的調理,使經筋性通路系統通暢,來達到保健和治療目的。

經筋醫學

[編輯]

經筋醫學是研究人體經筋與骨骼系統的整體形態結構的正常功能、分佈與循行規律、病因病理、臨床體征,以及應用於臨床的檢查手段、診斷和治療。並結合預防、康復和保健的一門專業學科。經筋醫學認為,人體原即具有本能強大的"自體癒合能量",其發病原因主要為經筋通道受阻及骨架失穩後引致各類臨床病症,只要消除經筋阻障及調整骨架(筋障),使氣血、經絡通暢,身體免疫機制就能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即可修復病竈、消除疾病,並恢復身體康健。治療方法包括:手法治療、刺針治療、彈筋、等綜合治療和運動治療等。

經筋具有自身的獨立性,但由於長久以來人們對經絡系統的理論研究和臨床應用側重在十二經脈,對十二經筋的重視較少,使經筋常被誤認為是經脈的附屬部分,有時甚至將經筋和經脈混為一談。《黃帝內經·靈樞》將經筋篇與經脈篇分別以十二經分部體系論說,表明經筋與經脈作為經絡系統的共同組成部分,雖然聯繫緊密,但都有其自身的屬性、規律及生理病理特點,存在本質的差異。

經筋與經脈的不同

[編輯]

經筋主維絡,司運動;經脈主氣血,充臟腑。[2]

1.主體結構不同

經筋的結構有別於經脈,呈「中無有孔」形態,是經脈之氣「結聚散落」在骨骼關節和肌肉組織的體系。

經脈包括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呈「中空有隙」形態,是輸送氣血、溝通內外、傳導信息的通道結構。

2.循環方向不同

經筋與經脈循行位置大抵一致,但在手足上反向。

3.循環過程不同

十二經筋循行過程具有「結、聚、交、合」的特性,多結聚在腕、肘、肩、膝、膕、踝、踵等關節部位。

十二經脈的循行分為內外兩部分:外行循於頭面、四肢及軀幹,路線上有腧穴分佈;內行則入胸腹腔內,路線上無腧穴分佈。

4.分佈形態不同

經筋以條、片、面狀分佈周身,在人體呈現淺、中、深的立體形態結構。

經脈以線狀形態為主,沿人體體表規律循行。

5.所屬病症不同

經筋病以疼痛和功能障礙為主,多為筋肉、關節、筋膜等循行所過之處的病證或損傷。

經脈病以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疾病為主,主要表現為循經分佈和局部分佈上的穴位異常。

參考來源

[編輯]

腳註

[編輯]

林友《淺談經絡實質在經筋》

其他參考資料

[編輯]
  • 黃帝內經·靈樞
  • 薛己《正體類要·序》
  • 林友《淺談經筋新定位》
  • 林友《淺談經絡實質在經筋》
  • 林友《淺談本體病因學說》
  • 周嘉儀《經筋醫學近代的研究》

外部連結

[編輯]
  1. ^ 重新重視被忽略的十二經筋,屏東基督教醫院疼痛針刺科,梁子安主任
  2. ^ 王, 笛釔. 经筋与经脉的差异性及其辨证论治思路的探讨. 中醫臨床研究. 2022-03-10, 14 (07) –透過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