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韋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韋縚(?—?),唐朝官員,韋孝寬的玄孫,壽光縣男韋津的曾孫,成州刺史韋琬的孫子,禮部侍郎韋叔夏的兒子。開元年間歷任集賢修撰、光祿卿太常卿

開元十年(722年),唐玄宗以國子司業韋縚為禮儀使,專掌五禮。開元十一年(723年)十一月,皇帝享圓丘,中書令張說、衛尉少卿韋縚為禮儀使,張說建議請以高祖神堯皇帝配祭,罷三祖同配之禮。開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下制以十三年封禪泰山。張說與右散騎常侍徐堅、太常少卿韋縚、秘書少監康子元、國子博士侯行果刊定封禪儀注。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正月,禮官學士詳議具奏太廟籩、豆制度。太常卿韋縚請宗廟之奠,每室籩、豆各加十二。太常卿韋縚以高宗廟裏武后神主為天后聖帝武氏,韋縚奏請削去天后聖帝之號,題寫為則天順聖皇后武氏,唐玄宗同意。開元二十四年(722年),太常少卿韋縚奏廢太廟署,以少卿一人知太廟事。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太常卿韋縚令博士韋逌、直太樂尚沖、樂正沈元福、郊社令陳虔申懷操等,編訂前後所行用樂章,為五卷,交給太樂、鼓吹兩署,令樂工學習演奏。唐玄宗讓道士司馬承禎制《玄真道曲》,茅山道士李會元制《大羅天曲》,工部侍郎賀知章制《紫清上聖道曲》。太清宮成,太常卿韋縚制《景雲》、《九真》、《紫極》、《小長壽》、《承天》、《順天樂》六曲,又制商調《君臣相遇樂》曲。玄宗派玉真公主及光祿卿韋縚至司馬承禎所居,修金籙齋,厚加賞賜。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四月,玄宗命太常卿韋絛每月進《月令》一篇。之後玄宗御宣政殿,側置一榻,東面置案,命太常卿韋縚坐在那裏讀時令。百僚在殿上列坐而聽。一年後廢除。御史中丞韋縚推薦袁滋侍御史。太常卿韋縚祭祀名山,訪問隱士,回來說姜撫已數百歲。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寧王李憲去世後,追諡讓皇帝,玄宗遣尚書左丞相裴耀卿、太常卿韋縚持節奉冊。天寶七載(722年)正月,禮儀使太常卿韋縚奏請御案褥袱帷按照御袍之色,去紫用赤黃為飾。韋縚官至太子少師。他的女兒嫁給玄宗的兒子棣王李琰

參考文獻[編輯]

  • 新唐書》卷122 列傳第47
  • 《新唐書》卷11、卷13、卷14、卷22 禮樂志
  • 《新唐書》卷48 百官志
  • 《新唐書》卷74 宰相世系表
  • 《新唐書》卷81 列傳第6
  • 《新唐書》卷82 列傳第7
  • 《新唐書》卷129 列傳第54
  • 《新唐書》卷196 列傳第121
  • 《新唐書》卷200 列傳第125
  • 《新唐書》卷204 列傳第129
  • 舊唐書》卷9 本紀第9
  • 《舊唐書》卷21、卷23、卷24、卷25、卷26、卷27禮儀志
  • 《舊唐書》卷30音樂志
  • 《舊唐書》卷45 輿服志
  • 《舊唐書》卷92 列傳第42
  • 《舊唐書》卷97 列傳第47
  • 《舊唐書》卷177 列傳第127
  • 《舊唐書》卷185下 列傳第135下
  • 《舊唐書》卷188 列傳第138
  • 《舊唐書》卷189下 列傳第139下
  • 《舊唐書》卷192 列傳第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