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飾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將頭髮梳成飾嘉的男性印度徒(左)

飾嘉梵語शिखा  ; IAST : śikhā)意為火焰、力量、光線、山峰,是印度女性常用名字,也是一種男性印度教徒的髮型,即頭頂或後部留一束頭髮其餘剃光的髮型。儘管傳統上所有印度教徒都必須留飾嘉髮型,但現今主要出現於婆羅門和寺廟祭司中。在西孟加拉邦,它被稱為 Tiki。

印度教

[編輯]

據說,飾嘉髮型代表專注於精神目標和對神的奉獻。它也是清潔的象徵,以及個人對神的犧牲。根據 Smriti Shastras,所有印度教徒都必須保持飾嘉髮型[1]和前三個再生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佩戴神聖線(yajnopavita)。[2]據說飾嘉允許神將人帶入天堂,或者至少從這個物質世界(幻象)中帶出。

聖雄甘地的自傳中寫到他與Swami Shraddhanand英語Swami Shraddhanand的相遇:

我們談到宗教,他曉得我對於宗教有深沉的感情。他看見我從恆河沐浴回來,光着頭,也沒有穿襯衣。他看見我頭上沒有「飾嘉」,脖子上又沒有聖環,心裏很難過。他說:「你是一個有信仰的印度教徒,居然不束髮,也不戴聖環,我看見了實在難過。這是印度教的兩種外表的象徵,每一個印度教徒都應當有的。我不戴這兩樣東西是有一段歷史的。我在十歲的時候,看見婆羅門的孩子們將成串的鑰匙,用聖環穿住,拿來遊戲。我也很想能作同樣的遊戲。當時卡提亞華的吠舍家族還沒有戴聖環的習慣。但那時正有人提倡一種運動,強迫前三等種姓的人遵守這個規矩。結果,甘地家族裏便有人戴上了聖環。有一個教我們兩三個小孩子《羅摩護》的婆羅門,給我們戴上了聖環。我雖然沒有成串的鑰匙,卻也弄到了一把鑰匙來玩。後來絲線壞了,我不記得我是不是很惋惜。不過我記得我沒有再戴新聖環。我長大以後,在印度和南非都有人一再善意地勸我重新戴上聖環。但是沒有結果。我的理由是,如果首陀羅階級的人不能戴聖環,別的階級的人有什麼權利戴它呢?而且我也看不出我有什麼正當的理由遵守我認為並不必要的風俗。我並不反對戴一條絲環,只是戴的理由不充足罷了。我是一個毗濕奴派信徒,我的脖子上當然要戴小項圈,而「飾嘉」是長輩們認為必須有的。可是我在動身赴英國前夕,把「飾嘉」剃掉了,因為我怕我光着頭會被人取笑,而且我當時以為,這會在英國人眼中被當作是野蠻人。老實說,這種怯弱的心理愈來愈厲害,竟使我在南非的時候,叫我的堂弟恰干拉爾·甘地也把他由於宗教信仰而留下的「飾嘉」剃掉。我怕他留着「飾嘉」有礙他的公眾工作,所以不顧他是否難過,一定要他剃掉。

[3]

飾嘉是少數跨越種姓、語言或地區障礙的印度教徒象徵之一。儘管地區之間的飾嘉風格有所不同,但對所有男性來說都是強制性的。

過程

[編輯]

傳統上,印度教男子幼時會在剃髮儀式(Chudakarana)中剃掉所有的頭髮,留一綹頭髮在頭頂(頂輪)。與大多數東方文化在成年禮剃髮不同,這種青春期前留下的發束,會在一生中不斷生長,儘管通常只有最虔誠的人才會一直保留這種髮型。

飾嘉被系起來或打結以進行宗教儀式。只有在葬禮和忌日時,才可以解開或散開頭髮。蓬亂的頭髮被認為是不祥之兆,代表着極度悲傷或災禍的時期。在印度教經文中,黑公主在被難降騷擾後,在俱盧的集會上發誓,她將保持蓬亂的頭髮,直到敵人得到適當的報復。考底利耶發誓要讓他的飾嘉解開,直到他打敗羞辱他的難陀國王。

泰米爾納德邦和喀拉拉邦

[編輯]

飾嘉的泰米爾語詞是 kudumi [4],傳統上它以兩種風格表示。最常見的 Pin Kudumi 與飾嘉相同,頭頂有一束打結的頭髮,其餘的頭髮被剃掉。

Mun-Kudumi 是一種頭髮留在前面並打結到前額的風格。這種髮型在南印度的一些婆羅門群體中很受歡迎,例如喀拉拉邦的Chozhiya、Dikshitar和南布迪里種姓。喀拉拉邦的著名種姓,包括奈爾安巴拉瓦希英語Ambalavasi,雖然不是婆羅門,但也有這種風格。特拉凡哥爾吠舍Vellala種姓也採用了這種前額髮型。1911年9月19日的特拉凡哥爾政府公報指出:「Vellala像奈爾人一樣正面發簇。」[5][6][7]

馬哈拉施特拉邦

[編輯]

飾嘉的馬拉地語詞是 shendi。

圖像

[編輯]

參見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Bhāgavata Purāṇa 6.8.8
  2. ^ Bhāgavata Purāṇa 6.19.7
  3. ^ 第八章 拉克斯曼·朱拉. 甘地自传 第一版.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2. ISBN 7-100-01410-7. OCLC 29018531. 
  4. ^ Converting women: gender and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in colonial South India, Eliza F. Kent, Page 227
  5. ^ Rao, C. Hayavadana. JOURNAL ARTICLE: The Vellalas of Nanjanad,Travancore State,India. Anthropos © 1915 Nomos Verlagsgesellschaft mbH. 1916: 514 [2022-04-30]. JSTOR 40442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30).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6. ^ Rao, Conjeeveram Hayavadana. The Vellalas of Nanjanad, Travancore State, India. Anthropos Institute. 1916: 514 [2022-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7. ^ Rao, Conjeeveram Hayavadana. The Vellalas of Nanjanad, Travancore State, India. Anthropos Institute, Internet Archive. 1916: 51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