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魏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魏彥(?—?),字惠卿鉅鹿郡下曲陽縣(今河北省晉州市)人,出自鉅鹿魏氏西祖,北魏官員。

生平[編輯]

魏彥博學擅長寫文章,趙郡王元干徵辟魏彥出任開府參軍,廣陵王元羽徵辟魏彥出任記室,魏彥都不去上任。陳留公李崇非常看重魏彥,引薦魏彥出任鎮西參軍事。李崇討伐反叛的氏祖楊靈珍、反叛的蠻族魯北燕[1],又請魏彥出任記室參軍。中山王元英征討淮南,又請魏彥出任記室參軍。魏軍返回後,魏彥請求出任著作郎,想建立不朽的事業。魏彥認為《晉書》的編纂者有很多家,體裁繁雜,想要糾正他們的錯誤,刪除他們浮而不實的話,總編成一家的典籍。不久彭城王元勰聽說李崇稱讚魏彥,再度請魏彥出任掾屬,兼任主客郎中,魏彥寫書的計劃就沒實現。元勰遇害後,魏彥回到家鄉。清河王元懌再度引薦魏彥出任諮議,元懌地位和名望都很高,深受有權勢且得到帝王寵愛的奸佞之人憎恨,魏彥擔心牽連元懌的禍患,就以患病堅決拒絕元懌的徵召[2]魏孝明帝元詡初年,魏彥出任驃騎長史,不久轉任光州刺史,虛齡六十八歲時去世[3]

家庭[編輯]

父親[編輯]

  • 魏釗,北魏建忠將軍、義陽郡太守

子女[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北史校勘記·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三七》:父崇討叛氐楊靈珍 諸本「楊」作「陽」,通志卷一五0魏釗傳作「楊」。按楊靈珍見本書卷四三李崇傳及卷九六氐傳,今據改。
  2. ^ 《北史校勘記·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三八》:恐罹其禍固辭以疾 通志上有「彥」字。
  3. ^ 《北史·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父彥,字惠卿,博學善屬文。趙郡王干辟開府參軍,廣陵王羽辟記室,並不行。陳留公李崇甚重之,引為鎮西參軍事。崇討叛氏楊靈珍、叛蠻魯北燕,又請為記室參軍。中山王英討淮南,又請為記室參軍。軍還,求為著作郎,思樹不朽之業。以晉書作者多家,體制繁雜,欲正其紕繆,刪其游辭,勒成一家之典.俄而彭城王聞李崇稱之,復請為掾,兼知主客郎中,書遂不成。王遇害,退歸田裏。清河王復引為諮議。王勢高名重,深為權幸所疾,恐罹其禍,固辭以疾。肅宗初,拜驃騎長史,尋轉光州刺史。年六十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