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DarwinTheFish/經驗機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經驗機器快樂機器是哲學家羅伯特·諾齊克(Robert Nozick)在1974年的著作《無政府狀態,國家和烏托邦[1]《經審視的生命》(第十章)中所提出的思想實驗。這是反駁道德享樂主義最著名的論證之一,透過想像在日常現實和模擬現實之間做出選擇來反對道德享樂主義。

如果享樂主義的主張「快樂就是好」是對的,那麼生命中的任何不快樂都不會增進一個人的福祉。這是許多價值理論家持有的觀點,特別是那些古典功利主義者。諾齊克透過這個思想實驗挑戰了此論點。如果他能證明除了快樂以外還有其他東西擁有價值,而這些東西能增進福祉,那麼享樂主義就是錯的。

思想實驗

[編輯]

諾齊克要求我們想像一種機器,該機器可以提供任何我們想要的或快樂的經驗。在這個思想實驗中,心理學家想出了一種方法來刺激人的大腦產生快樂的經驗,而受試者無法區別他是否處在經驗機器中。諾齊克接着問,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們會偏好處於機器中而非現實生活嗎?

諾齊克相信若快樂是唯一的內在價值,人們將有壓倒性的理由選擇進入「經驗機器」,因為它能帶來更多快樂的感受。

最初的擔憂

[編輯]

如果每個人都進入機器中,那麼誰要來操作這個機器呢?諾齊克要我們忽略這個擔憂,因為我們可以單純假定這個機器設計良好,所以它完全不可能故障。

這個思想實驗也可以有許多種變形。舉例來說,你可以在進入機器之前決定你餘生都要待在裏面,或你也可以定期從這個機器中出來,重新設定下次你要待在裏面的週期。

論證

[編輯]

論證如下:

  • 前提1:如果盡可能體驗更多的快樂對我們來說是唯一重要的事,而如果我們做x而不是做y能體驗到更多快樂,那麼我們沒有理由去做y而不是去做x。
  • 前提2:如果我們進入經驗機器會體驗到比我們不進入經驗機器更多的快樂。
  • 結論1:如果盡可能體驗更多的快樂對我們來說是唯一重要的事,那麼我們就沒有理由不進入經驗機器中。(前提1&前提2)
  • 前提3:我們有理由不進入經驗機器中。
  • 結論2:盡可能體驗更多的快樂對我們來說不是唯一重要的事。(結論1&前提3,由MT

不進入經驗機器的理由

[編輯]

諾齊克提供我們三個不進入經驗機器的理由。

  1. 我們想要某些事情,而不僅僅是擁有做這些事情的經驗。
    • 「這僅僅是因為我們最先想做的行動,是那些我們想要透過做它們能有的經驗。」(諾齊克,43)
  2. 我們想成為某種特定的人。
    • 「漂浮於桶中的人是不定的斑點。」(諾齊克,43)
  3. 進入經驗機器會限制我們限制為人造現實(這將我們限制為可以製造的東西)。
    • 「儘管可以模擬它的經驗,但它與任何更深層的現實沒有實際的關聯。」(諾齊克,43)

補充

[編輯]

這些補充理由並不是由諾齊克本人提出,而是由其他的哲學家。

  • 現狀偏見,人類傾向於不喜歡變化,特別是想到必須被電線刺時。 (Bramble,4)
  • 儘管我們不知道,但我們將再也見不到真正的家人和朋友了。 (Kawall,383) [2]
  • 自由意志的概念變得隱晦模糊。 (Bramble,142) [3]
  • 進入機器是自殺的一種。 (Bramble,141)

反對享樂主義的論證

[編輯]

生命中值得追求的事物是至善,而享樂主義主張那就是無論長期還是短期使你最快樂的事物。快樂是人類生命中最高的價值。經驗機器是符合享樂主義的,但由於上述的原因,人們仍然拒絕進入機器中。因此,我們可以得出享個人最大的快樂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價值觀的結論。(Lin) [4]

反例

[編輯]

心理學家和哲學家約書亞·格林(Joshua Greene)說,我們對經驗機器的直覺可能會受到現狀偏見的影響,並建議透過以一種避免這種偏見的形式重建這個思想實驗。 [5]根據他的版本:

你在一個普通的白色房間裏醒來。你坐在一張躺椅上,頭上戴着機械。一個穿白大褂衣的女人站在你的身邊。她解釋說:「今年是2659年,你所熟悉的生活是你四十年前選擇的一種經驗機器方案。在IEM,我們每隔十年就會中斷客戶的方案,以確認客戶的滿意度。我們的記錄表明,在你之前的三次中斷中,你認為自己的方案令人滿意,因此選擇繼續。和以前一樣,如果你選擇繼續執行方案,你將回到你所知的生活中,而不會記得這次的中斷。你的朋友,親人和計劃都將在那裏。當然,如果您出於任何原因不滿意,則可以選擇在此時終止方案。你打算繼續你的方案嗎?

格林認為,如果我們對這個版本的故事與諾齊克提供的有不同的看法,這是由於現狀偏見所致。 [5]

在題為「如果你喜歡它,它是否是真實的重要嗎?」的論文中,哲學家費利佩·德·布里加德(Felipe de Brigard)也提出了類似的反對意見。 [6]與主要的實驗相反,布里加德詢問研究參與者,如果他們已經進入了機器中,他們是否還想要斷開與機器的連結。至於他們的「真實」生活,他們要麼一無所有,要麼是在最高安全級別監獄中的囚犯,要麼是居住在摩納哥(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的千萬富翁藝術家。在那些沒有被告知「真實」生活的人中,只有54%的人希望與機器斷開連結。在被告知是囚犯的那些人中,13%的人希望斷開聯結。這表示一個人「真實」生活的品質會影響某人是否偏好留在機器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被告知自己是摩納哥國家富裕居民的人中,有50%的人回答說他們希望斷開聯結,低於那些被給予選項一的人。像格林一樣,布里加德將他的發現歸因於現狀偏見。他認為,某人決定不進入機器的決定比起他們認為自己當前的生活比模擬生活更好,他們希望保持現狀更相關。 [7]

布里加德提出的另一項反例是,該理論從未經過實證檢驗。諾齊克從來沒有檢驗過他的主張,而是認為自然會是如此。 [7]

在虛構情節中

[編輯]

在七零年代中期成為哲學思想實驗之前,模擬快樂體驗對上真實的兩難已經是科幻小說的主要情節之一。例如,格林·佩頓·沃滕貝克(Green Peyton Wertenbaker)的短篇小說《生命的房間》於1929年10月發表在《驚人的故事》雜誌上。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創作的小說《無限開玩笑》涉及類似的經驗機器。這部小說圍繞一部名為《無限的笑話》的電影,這部電影有着令人慾罷不能的愉快感:它是如此有趣,以至於觀眾一旦觀看了,除了重複看遍這部電影之外,別無他求。 [8]以能夠重播先前錄製經驗的機器為核心的電影包括1983年的電影「 Brainstorm」和1995年的電影「 Strange Days」[9]

在標準人類生活和轉變為可以體驗更強烈快樂生活的生物之間進行選擇,也是克利福德·西馬克(Clifford Simak)經典小說《城市》的主要轉折之一。在該故事中,與諾齊克的論點相反,大多數人選擇享樂的生活,主要是因為他們藉由複雜的語言方法,他們充分了解到在過程中所能得到的收穫,這表明選擇條件必須精心選擇並充分理解了寶貴的經驗。

這也是1999年電影《黑客帝國》的主題。 [10]史密斯特工對母體早期歷史的描述包括人類拒絕了提供給他們天堂般虛擬現實的想法。但是,後來他的線人賽弗(Cypher )願意出賣他的同事,因為他情願以富有和成功的人的身份重新加入(不太完美的)母體,而不願繼續生活在模擬之外的嚴酷現實中。正如他在模擬餐廳用餐時所說的:

「你知道,我知道這牛排並不存在。我知道當我把它放進嘴裏時,母體告訴我的大腦說它既多汁又美味。九年後,你知道我所了解到什麼嗎?無知是幸福的。」 [11]

也可以查看

[編輯]
  • Droud ,已知空間故事中的一種快樂裝置

註腳

[編輯]

  [[Category:哲學思想實驗]] [[Category:道德思想实验]] [[Category:哲學論證]]

  1. ^ Nozick, Robert.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4: 42–45. ISBN 0-465-09720-0. 
  2. ^ Kawall, Jason. The Experience Machine and Mental State Theories of Well-being. The Journal of Value Inquiry. 1999, 33 (3): 381–387. ISSN 0022-5363. doi:10.1023/a:1004557501837. 
  3. ^ Bramble, Ben. The Experience Machine. Philosophy Compass. March 2016, 11 (3): 136–145. ISSN 1747-9991. doi:10.1111/phc3.12303. 
  4. ^ LIN, EDEN. How to Use the Experience Machine. Utilitas. 2015-09-28, 28 (3): 314–332. ISSN 0953-8208. doi:10.1017/s0953820815000424. 
  5. ^ 5.0 5.1 Katarzyna de Lazari-Radek; Peter Singer.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Universe: Sidgwick and Contemporary Ethics. OUP Oxford. 22 May 2014: 257. ISBN 978-0-19-102242-5.  author-name-list parameters只需其一 (幫助)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Lazari-RadekSinger2014」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6. ^ De Brigard, Felipe. If you like it, does it matter if it's real?.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2010, 23 (1): 43–57 [26 February 2021]. doi:10.1080/09515080903532290. 
  7. ^ 7.0 7.1 Pleasure or Reality? The Experience Machine Debate, Psychology Today
  8. ^ Sloane, Peter. The Divided Selves of David Foster Wallace. Tropos. 2014, 1 (1): 67–73. doi:10.14324/111.2057-2212.011.  無效|subscription=free (幫助)
  9. ^ Jim Baggott. A Beginner's Guide to Reality. Penguin Books Limited. 1 September 2005: 137. ISBN 978-0-14-104232-9. 
  10. ^ Christopher Grau. Philosophers Explore The Matrix.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18–. ISBN 978-0-19-518107-4. 
  11. ^ The Matrix Transcript Part 05. The Matrix. The Matrix Truth. [June 22,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16,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