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同行評審/希格斯玻色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希格斯玻色子[編輯]

希格斯玻色子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其他以往記錄請參見條目的討論頁
說明:這是粒子物理學重要條目,全文大部分翻譯自英文維基,另外又添加了一些內容,參與同行評選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徵求大家寶貴意見,提升品質至優良水準或特色水準。—老陳留言2012年7月31日 (二) 06:44 (UTC)[回覆]
評審期︰2012年7月31日 06:44 (UTC) 至2012年8月31日 06:44 (UTC)

內容與遣詞[編輯]

包括條目內的學術成份遣詞造句翻譯精確性行話術語完成度連貫性等與條目內容有關的要點
  • (!)意見:老陳作品,必屬精品。惟科普概述一節,似乎也講述了歷史,可否與後面的歷史合併(歷史本來就算科學普及,非專業讀者可能對這些內容比較感興趣)? AlexHe34留言2012年8月2日 (四) 12:40 (UTC)[回覆]
    • (:)回應:謝謝您指出這問題。假若將科普概述段落與後面的歷史段落合併,則合併後的段落篇幅可能過長,而且,這會造成與英文維基的排版的差別。我覺得科普概述段落裏的歷史內容與後面的歷史段落內容有相當程度的重複,所以,刪除科普概述段落裏的歷史內容,應該不會對整體內容有很大的影響,也可以更專注於講述一些比較淺顯易懂的的知識。--老陳留言
  • 部分關鍵詞彙最好能有解釋,比如「標準差」新聞發佈會上就有記者問。--達師218372 2012年8月24日 (五) 02:48 (UTC)[回覆]
    • (:)回應:這是很好的建議,謝謝!我已找到解釋「標準差」、「背景」、「置信水平」、「排除值域」、「超額事件」這些實驗統計學的相關資料。等翻譯整理完畢後,我會將這些內容放入基礎術語段落。--老陳留言2012年8月24日 (五) 06:02 (UTC)[回覆]
    • (:)回應,已完成此工作。由於此條目屬於粒子物理學領域,所以,我決定改將這些統計內容放在實驗結果段落,請查閱。--老陳留言2012年8月28日 (二) 18:16 (UTC)[回覆]

格式與排版[編輯]

包括維基化專題格式錯別字標點符號列表章節排版序言)等資訊
清理一下空格。--達師218372 2012年8月24日 (五) 02:46 (UTC)[回覆]
  • (:)回應:這涉及到條目展示美觀問題。由於中文字、英文字、數學公式,這三種圖像元素的寬度不一樣,正確展示的確需要一些設計技巧。假若沒有周全考慮到這寬度因素,展示出來的整體圖像會有瑕疵,不夠美觀。測底解決這問題,必須從這方面着手,希望相關技術人員多加把力,編輯者才不會浪費很多時間採用一些亡羊補牢的暫時性方法,試圖改善展示美觀。--老陳留言2012年8月24日 (五) 14:04 (UTC)[回覆]

參考與觀點[編輯]

包括是否有參考文獻可供查證)、中立觀點未發表的原創腳註地域中心以及其他方針與指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