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討論:投票/中國君主條目命名
君主條目命名
[編輯]我對這方面沒有甚麼認識,但我想這個問題在中文Wikipedia應該不大。或者可以參考Chinese sovereign:
例外的當然有很多,簡單來說還是用最普遍的名稱。 --Lorenzarius 2003年3月30日 06:13 (UTC)
- 這個問題在中文Wikipedia根本不是問題, 因為我們已經叫慣了. 但在英文wikipedia裏是大問題, 主要是沒有一個共識. Ktsquare
我認為還是應該以君主的姓名來命名,至於廟號等可以做一個重定向,否則會引起一些混亂。--Shizhao 2003年7月2日 11:41 (UTC)
- 不同意。條目的命名有幾項原則:
- 準確
- 簡潔
- 慣用
- 試問有多少人知道愛新覺羅胤禛其實就是雍正? --Lorenzarius 2003年7月6日 04:14 (UTC)
- 像那些歐洲君主用全部姓名會很長的標題:Maria Innocenta Isabeta de la Aragón... 所已用常用的比較簡單。這是比較,算然中國人姓名短。 --Menchi 2003年7月6日 04:22 (UTC)
- 命名還有一個原則,就是要讓者一看就知道這條目是說甚麼的。即使我不知誰是唐代宗,但看到題目我至少會想到那是唐朝的一個皇帝,但如果用原名李豫,反而引起的混亂還大。 --Lorenzarius 2003年7月6日 04:43 (UTC)
沒回應?我再舉一個證據:
- "愛新覺羅玄燁" (884 hits)
- "清聖祖" (4200 hits)
- "康熙皇帝" (46300 hits)
- "康熙" (186000 hits)
一般中國人對皇帝的稱呼是已經有了常規,我不明白我們為甚麼要捨易取難。 --Lorenzarius 2003年7月18日 03:20 (UTC)
- 似乎並沒有人看到我的意見。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5日 06:52 (UTC)
這裏列出幾個君主命名的選擇,請大家討論:
關於外國君主命名我贊成第1條,中國君主我同意Lorenzarius的建議。我們應當儘快達成共識,避免混亂。--Formulax 2003年7月26日 01:57 (UTC)
- 外國君主:我也支持方案一,因為看起來較自然。
- 中國君主:其實那也不算是我的建議,正如kt2所說,那些都是中國人稱呼君主的常規而已。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7日 12:36 (UTC)
- 外國君主我贊成第2條,但是最好用本名,中國君主我贊成第2條,其他的年號、廟號等作為重定向(思想文化上的不同名稱可以用大家最習慣的方式命名,人物還是儘量用本名,其他可以做重定向,這樣體現了人人平等的原則)--Shizhao 2003年7月29日 09:39 (UTC)
Wikipedia:投票/中國君主條目命名正在進行投票,請大家發表意見,踴躍投票!Shizhao 2003年7月29日 12:20 (UTC)
你將我寫的條目《光緒》改成了#REDIRECT愛新覺羅載湉,我對此有異議:
第一,年號在中國古代是唯一的,在現在中國歷史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單位,因此我認為年號作為獨立的條目是有意義的。不光在歷史學中,在小說中,在旅遊介紹中可以說在中國年號是不可避免的概念。
第二,把年號作為一個皇帝的稱號在中國3000多年有歷史記載的時間裏只有清朝是這樣的。一個皇帝多個年號的,甚至一年內多個年號的都不乏其例。redirect表示兩個概念的意義一致,這是不對的。因此我認為把年號redirect到那個皇帝上是不對的。
第三,即使是清朝這樣的同等對待也是不正確的。光緒是一個時間概念,與光緒皇帝在許多情況下不是一回事。許多近代史的人物生於光緒年代(比如蔡鍔),但他們的事跡往往是在光緒皇帝早已死後的事了。再比如寫某地光緒某年發生了某事,這事可能和光緒皇帝全無關係,因此即使在清朝也不應將皇帝和年號等同起來。
第四,作為一個百科全書Wikipedia應該將年號作為單獨的條目。比如我可能讀一本書讀到唐貞觀某年發生了某事我可能就會到Wikipedia看看貞觀某年到底是什麼時候。
以上是我的想法,請你考慮。多謝。
Wing 17:48 2003年9月19日 (UTC)
- 感謝您的意見,我同意您大部份的想法。
- 我有一點要說明:重定向並不代表該兩個詞的意義為同等。這只代表被重定向的條目(如年號)的內容已包含在重定向的目標頁。
- 但年號作為時間概念的確是有價值成為獨立的條目,與皇帝的條目分開。 --Lorenzarius 01:44 2003年9月20日 (UTC)
*移動結束
附加: 在明清的君主後附加"皇帝":如道光皇帝, 道光年號成為獨立文章. 參見以下文字:
你將我寫的條目《光緒》改成了#REDIRECT愛新覺羅載湉,我對此有異議:
第一,年號在中國古代是唯一的,在現在中國歷史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單位,因此我認為年號作為獨立的條目是有意義的。不光在歷史學中,在小說中,在旅遊介紹中可以說在中國年號是不可避免的概念。
第二,把年號作為一個皇帝的稱號在中國3000多年有歷史記載的時間裏只有清朝是這樣的。一個皇帝多個年號的,甚至一年內多個年號的都不乏其例。redirect表示兩個概念的意義一致,這是不對的。因此我認為把年號redirect到那個皇帝上是不對的。
第三,即使是清朝這樣的同等對待也是不正確的。光緒是一個時間概念,與光緒皇帝在許多情況下不是一回事。許多近代史的人物生於光緒年代(比如蔡鍔),但他們的事跡往往是在光緒皇帝早已死後的事了。再比如寫某地光緒某年發生了某事,這事可能和光緒皇帝全無關係,因此即使在清朝也不應將皇帝和年號等同起來。
第四,作為一個百科全書Wikipedia應該將年號作為單獨的條目。比如我可能讀一本書讀到唐貞觀某年發生了某事我可能就會到Wikipedia看看貞觀某年到底是什麼時候。
以上是我的想法,請你考慮。多謝。
Wing 17:48 2003年9月19日 (UTC)
- 感謝您的意見,我同意您大部份的想法。
- 我有一點要說明:重定向並不代表該兩個詞的意義為同等。這只代表被重定向的條目(如年號)的內容已包含在重定向的目標頁。
- 但年號作為時間概念的確是有價值成為獨立的條目,與皇帝的條目分開。 --Lorenzarius 01:44 2003年9月20日 (UTC)
北笑容發表意見:歷史不能簡單,不能簡略,不能等或讓任何人給簡化。
歷史代表的東西,不是簡化後能代表,能說明的東西。
歷史,就是歷史。
21:20 2003年10月18日 (GMT +8
根據慣例吧Qhsl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稱呼~現在我們稱為近代的年代`在將來必定會被定義為古代Qhsl
不必為後人操心~~會有一群人去做這些事情的~~不然大家做什麼??
查《中國大百科全書》,開國皇帝都是用本名來做條目,如朱元璋,而其後的皇帝則多用Lorenzarius的建議,我們可否也採用這種方法?--Shizhao 11:40 2003年10月25日 (UTC)
由於Jobinson的建議,是否可以在每個朝代條目的君主列表中註明其命名方法,英文版就是這麼做的, 另外是否可以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做法--Shizhao 07:47 2003年10月30日 (UTC)
*移動結束
個人覺得這還不夠,比如中國有很多皇帝被叫做後主的,比如南唐的李煜。還有就是元朝的皇帝好像前面幾個都習慣用名字,比如忽必烈,還有鐵木真一般叫成吉思汗。所以本人覺得應該先把朝代和各個皇帝的各種稱號包括年號列出來,然後大家投票決定各個皇帝用那個作為君主條目命名。比如大家可能認為成吉思汗比較符合習慣思維,就不用鐵木真來做條目,但是內容裏面一定要有鐵木真的出現,或者是在標題的地方寫成鐵木真(成吉思汗)、
後主通常是小朝代的末代君主,而且人數有限,我認為只以其名字為君主條目命名就可以了。成吉思汗是蒙古語帝王稱號,忽必烈是名字,我贊成這兩個條目以此為準,但是其他元朝和蒙古君主如何命名?是否以通用的標準,即元世祖忽必烈之後的元朝君主以廟號或諡號(泰定帝、天順帝、元順帝)為準,其他汗國(欽察、窩闊台等)以其君主姓名為準,例如拔都、察合台等等。
其次,關於大理、南詔、渤海、西遼這些朝代君主,以及東晉稱帝的桓玄(楚)、北宋的張邦昌(楚)、劉豫(齊)、偽滿洲國的溥儀是否可以列入中國君主條目?如果列入,大理、南詔、渤海、西遼的君主列表是單獨成條目,還是列在唐朝、、遼朝、宋朝……之下?Kallgan 06:01 2004年1月3日 (UTC)
- 我覺得可以單獨成一個列表,從中國君主列表連結到相關條目,而不必在中國君主列表中列出。--Formulax 08:13 2004年1月3日 (UTC)
XX帝還是XX皇帝
[編輯]這裏說明清君主的條目應用「XX帝」的方式,但我覺得「XX皇帝」好像較正式。 --Lorenzarius 06:43 2004年1月3日 (UTC)
或許我們關於中國君主條目的命名照搬《中國大百科全書》命名方式?--Shizhao 12:24 2004年1月3日 (UTC)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的君主條目
[編輯]開國君主用本名
- 清朝:年號 + 「帝」
- 明朝:朝代 + 廟號
- 元朝:忽必烈以後同明朝,忽必烈以前用本名。
- 宋朝:同明朝
- 唐朝:同明朝
- 晉朝:同前
- 漢朝:同前
每個朝代一些特例應該單獨註明--Shizhao 03:25 2004年1月5日 (UTC)
- 那麼我認為現在主要有兩點要討論:
- 明朝君主用「明 + 廟號」(中國大百科全書)還是「年號 + 帝/皇帝」(上次的投票結果)
- (明)清君主用「年號 + 帝」還是「年號 + 皇帝」 --Lorenzarius 04:37 2004年1月15日 (UTC)
- 「年號 + 帝」
- 「年號 + 皇帝」
補充:我剛到Google查了一下,可以作參考 XX帝 vs XX皇帝
- 順治:2870[1] vs 5110[2]
- 康熙:22600[3] vs 24300[4]
- 雍正:2960[5] vs 11900[6]
- 乾隆:34900[7] vs 8420[8]
- 嘉慶:1440[9] vs 2610[10]
- 道光:1900[11] vs 3690[12]
- 咸豐:2210[13] vs 3140[14]
- 同治:1310[15] vs 2620[16]
- 光緒:5040[17] vs 10000[18]
個人意見是用皇帝的名字作為主條目(實際內容所在條目)來使用,其他作為重定向過來,效果是一樣的。因為皇帝他也是人,名字一個人的最根本標識。劉邦和項羽爭天下可能會輸,就不叫漢高祖了,但是叫劉邦是變不了的。如果用別的來定名,就好像我們用的是「孫國父」、「毛主席」作為條目名的感覺一樣。明清一律用年號的話,皇太極怎麼辦?他有兩個年號。還有最好有統一性,不管用什麼方式來命名,命名的方式最好能夠統一。同時,個人認為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受中國大百科全書的限制,我們完全是在編一本我們的百科全書,要體現出我們的想法和意見。還有,春秋戰國時諸侯的名字怎麼命名我認為也有必要討論一下。「齊桓公」還是「姜小白」還是乾脆用「公子小白」、「晉文公」還是「姬重耳」還是直接用「重耳」。那吳王闔閭怎麼辦?還有古人的名字到底怎麼定?到底是「姓+名」呢還是「姓+字」,還是常用原則?直接的問題就是曹霑(雪芹)和鄭燮(坂橋)。順便提一句,個人以為常用原則不應該是第一原則,第一原則應當是科學原則,在科學的基礎上考慮常用。當然,以上只是個人意見,供大家參考討論。——Yjh 07:59 2004年1月15日 (UTC)
我們是否可以參考《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做法,開國皇帝用本名,其他的則是用Lorenzarius的建議,中國大百科全書大致都是這樣的。--Shizhao 07:01 2003年12月9日 (UTC)
我認為在二十四史中有"紀"的君主(即秦始皇帝起),一概用《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做法, 其他君主用姓名. 例如:用司馬懿而不用晉宣帝 (見晉書)kt² 22:12 2004年1月24日 (PST)
- 司馬懿的皇帝是後人追封的,不上二十四史的皇帝不算真的皇帝,曹操也一樣,說起來朱元璋還封了他的父親和祖父為皇帝呢。Yjh 06:05 2004年1月25日 (PST)
- 同意kt2的意見。(看來要先編輯好中國君主列表。) --Lorenzarius 06:15 2004年1月30日 (UTC)
這個問題處理過後,接着的問題是春秋戰國時的眾多歷史人物怎麼辦?他們的稱呼更加混亂。Yjh 06:09 2004年1月25日 (PST)
移動自Wikipedia:互助客棧
中國君主名字
[編輯]對不起我不得不將這個已經討論過的題目再次提出。我最近編輯時遇到了下面一些問題:
- 中國四分五裂時(三國,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的那些破爛皇帝應該用什麼名字?舉下面幾個例子:
- 曹丕還是魏世祖?
- 曹睿還是魏烈祖?
- 孫休還是吳景帝?
- 孫皓還是吳末帝?
- 陳蒨還是陳文帝?
- 等等
- 愛新覺羅皇太極是不是直接用名字(他有兩個年號)?
- 愛新覺羅溥儀是不是也用名字而不用宣統帝?
- 西夏的皇帝們應該用名字還是用夏某宗或西夏某宗?
--Wing 20:58 2004年3月9日 (UTC)
我的意見:
- 中國四分五裂時期,最好用皇帝的本名,因為政權很多,用別的名字很容易會重複,還需要消除歧義來解決,而且這些時期的皇帝很多更為人所知的是本名,而不是廟號等。
- 清朝的兩位皇帝我建議都用本名。
- 西夏皇帝用夏某宗?我不太確定--百無一用是書生 (Talk) 01:05 2004年3月10日 (UTC)
結束移動:結束移動
我的意見:
- 三國,十六國:皇帝的本名
- 南北朝中的正統皇朝,包括北、東和西魏,北齊和北周,四個南朝(宋齊梁後梁陳)用諡號
- 五代:廟號
- 十國:皇帝的本名
- 後金(清)朝的兩位皇帝:皇帝的本名: 包括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和愛新覺羅皇太極
- 其他包括西夏:皇帝的本名
- 另外任何開國君主都用本名。維基戰區加拿大集團軍司令 (對話、留言按這裏) 00:50 2004年3月13日 (UTC)
我的新想法
[編輯]我的新想法是:不設重定向頁,拿漢武帝舉例: 漢武帝條目寫:
汉武帝,是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的谥号。关于他,请详见: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漢世宗條目寫:
汉世宗,是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的庙号。关于他,请详见: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劉徹條目寫:
刘彻,是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的名字。关于他,请详见: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然後,
详细资料写在: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里面。--jerry 00:16 2007年3月26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