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葉赫森
亞歷山大·葉赫森 Alexandre Yersin | |
---|---|
出生 | 瑞士沃州歐伯訥 | 1863年9月22日
逝世 | 1943年3月1日 法屬印度支那安南芽莊 | (79歲)
國籍 | 瑞士 法國 |
知名於 | 葉赫森氏菌屬 |
獎項 | 勒孔特獎 (1927年)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細菌學 |
機構 |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 巴士德研究院 |
受影響自 | 北里柴三郎 |
亞歷山大·埃米爾·約翰·葉赫森(法語:Alexandre Emile Jean Yersin,1863年9月22日—1943年3月1日),又譯耶爾森、耶爾辛,瑞士裔法國醫生和細菌學家。他是鼠疫桿菌的發現者之一,因此鼠疫桿菌的正式學名以Yersinia pestis(鼠疫葉赫森菌)命名。
生平
[編輯]葉赫森出生在瑞士歐伯訥,少年時先後於洛桑、德國馬爾堡及法國巴黎學醫。1886年,他加入路易·巴士德在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的研究所,參與研發抗狂犬症血清。1888年,他取得博士學位;同年,他為方便其研究事業而入籍法國。1889年,他加入了新建的巴士德研究所,與德國醫學家羅伯·柯霍合作共同發現了白喉的病原體。
1890年,葉赫森前往法屬印度支那,被法蘭西火輪船公司僱用為醫師,曾參與過奧古斯特·帕維對老撾的探索。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期間,1894年,在法國政府和巴士德研究所要求下,他前往疫埠香港,調查當地爆發的嚴重鼠疫。他在堅尼地城一間茅屋中進行研究,發現了導致鼠疫的鼠疫桿菌,成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雖然同在香港的日本細菌學家北里柴三郎稍早前亦有類似成果,但其樣本受到污染因而受到質疑。葉赫森又首次觀察到疫鼠與人類身上有同樣的桿菌,藉此推測疫症很有可能是從囓齒動物傳播給人類的。[1][2]
1895年葉赫森返回巴黎巴士德研究所研究抗鼠疫血清,當年稍後在安南芽莊創建一間小型實驗室(1905年成為巴士德研究院分所),準備血清未來的生產。他曾先後對來自廣州、廈門及孟買的血清進行試驗,但均無功而返。他隨後決定在法屬印支落地生根,並積極參與河內印度支那醫學院的組建,並且在1902年成為其創校校長。在農業方面,他先後為法屬印支引進巴西橡膠樹和秘魯金雞納樹,當中奎寧更是治療與預防瘧疾一大良方。[3]
1934年,他被任命為巴士德研究院的榮譽校長,並成為其校董會成員。1943年,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於芽莊的住宅逝世。
紀念
[編輯]時至今日,葉赫森在越南仍然廣受尊敬,並被敬稱為「Ông Năm」(Năm先生)。在越南獨立後以他命名的街道名稱繼續保留,數座學校亦以他命名。他在慶和省油泉(Suối Dầu)的墳墓有座寶塔崇拜其善行,在芽莊的故居亦成為其紀念館。
為紀念葉赫森的醫學貢獻及港法關係160週年,香港醫學博物館的草藥園安放了一座葉赫森的銅像。[4]
參考文獻
[編輯]- ^ 鍾金湯、劉仲康,〈耶爾辛─鼠疫菌的發現者〉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科學發展》,2004年7月號(379 期)
- ^ 王道還,科學史上的這個月──一八九四年七月葉赫森、北里柴三郎公佈黑死病病原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科學發展》,2007年7月號(367期)
- ^ Alexandre Yersin (1863-1943): discoverer of the plague bacillus, explorer and agronomis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Hawgood BJ., J Med Biogr. 2008 Aug;16(3):167-72. doi: 10.1258/jmb.2007.007017.
- ^ 向亞歷山大耶爾辛致敬展覽及銅像揭幕儀式, 香港醫學博物館, [2016-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8)
外部連結
[編輯]- Alexandre Yersin and his adventures in Vietnam
- Other Colleagues of Louis Pasteur, Pasteur Brewing
- Alexandre Yersin. Repères chronologiques. Institut Pasteur, Paris (In Fre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