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喜 (代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喜[1][2](?—前193年),字沛郡豐邑中陽里(今江蘇省豐縣)人,漢高祖劉邦二哥,劉太公的次子。原封代王,因面對匈奴來襲,臨陣脫逃,降為列侯

生平

[編輯]

劉邦年輕時,劉太公常常認為劉邦是個無賴,不能處理生產的事務,不如劉喜勤快[3][4]

漢高祖六年(前201年)春季正月壬子,劉邦以雲中、雁門、代郡的五十三個縣冊立宜信侯劉喜為代王[5][6][7]。漢高祖七年十二月(前200年),匈奴進攻代國,劉喜不能堅守,放棄代國自己從小路逃歸到洛陽,漢高祖因為劉喜是骨肉之親,不忍心用法律處罰他,廢了劉喜的代王。八年(199年)九月丙午,封劉喜為郃陽侯[8][9][10][11][12][13][14][15]

漢高祖九年(前198年)冬十月,未央宮建成,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趙王張敖、楚王劉交來未央宮朝見漢高祖,在前殿置辦了酒席,漢高祖用手捧着玉酒杯,站起來向太上皇劉太公祝壽,說:「起先父親大人經常認為我無賴,不能處理生產的事務,不如二哥劉喜勤快。如今我的產業所及與二哥比起來誰的多?」未央宮上的群臣都高呼萬歲,縱情歡笑為樂[3][4]

漢惠帝二年(前193年)夏季,劉喜去世,因為兒子劉濞為吳王,諡號頃王[16][13][15][17]

家庭

[編輯]

父親

[編輯]

母親

[編輯]

兄弟姐妹

[編輯]

兒子

[編輯]

孫子

[編輯]

曾孫

[編輯]
  • 劉齕,德康侯,頃侯劉通之子

玄孫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史記集解·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徐廣曰:「次兄名喜,字仲,以六年立為代王,其年罷。卒諡頃王。有子曰濞。」
  2. ^ 《史記集解·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徐廣曰:「仲名喜。」
  3. ^ 3.0 3.1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未央宮成。高祖大朝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呼萬歲,大笑為樂。
  4. ^ 4.0 4.1 《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趙王、楚王朝未央宮,置酒前殿。上奉玉卮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殿上群臣皆稱萬歲,大笑為樂。
  5. ^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令樊噲止定代地。立兄劉仲為代王。
  6. ^ 《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壬子,以雲中、雁門、代郡五十三縣立兄宜信侯喜為代王;以膠東、膠西、臨淄、濟北、博陽、城陽郡七十三縣立子肥為齊王;以太原郡三十一縣為韓國,徙韓王信都晉陽。
  7. ^ 《資治通鑑·卷第十一·漢紀三》:壬子,以雲中、雁門、代郡五十三縣立兄宜信侯喜為代王;以膠東、膠西、臨淄、濟北、博陽、城陽郡七十三縣立微時外婦之子肥為齊王,諸民能齊言者皆以與齊。
  8. ^ 《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代王劉仲棄國亡,自歸雒陽,廢以為合陽侯。
  9. ^ 《史記·卷一百六·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吳王濞者,高帝兄劉仲之子也。高帝已定天下七年,立劉仲為代王。而匈奴攻代,劉仲不能堅守,棄國亡,閒行走雒陽,自歸天子。天子為骨肉故,不忍致法,廢以為郃陽侯。
  10. ^ 《漢書·卷一下·高帝紀第一下》:十二月,上還過趙,不禮趙王。是月,匈奴攻代,代王喜棄國,自歸雒陽,赦為合陽侯。
  11. ^ 《漢書·卷三十五·荊燕吳傳第五》:吳王濞,高帝兄仲之子也。高帝立仲為代王。匈奴攻代,仲不能堅守,棄國間行,走雒陽,自歸,天子不忍致法,廢為合陽侯。
  12. ^ 《資治通鑑·卷第十一·漢紀三》:匈奴攻代。代王喜棄國自歸,赦為郃陽侯。
  13. ^ 13.0 13.1 《漢書·卷十四·諸侯王表第二》:正月壬子立,七年,為匈奴所攻,棄國自歸,廢為郃陽侯,孝惠二年薨。
  14. ^ 《漢書·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帝兄,為代王。匈奴攻代,棄國,廢為侯。
  15. ^ 15.0 15.1 《漢書·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八年九月丙午封,七年,孝惠二年薨,以子為王,諡曰頃王。
  16. ^ 《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以代頃王子侯。頃王,吳王濞父也;廣,濞之弟也。
  17. ^ 《資治通鑑·卷第十二·漢紀四》:郃陽侯仲薨。
前任:
首任
西漢代王
前201年—前200年
繼任:
劉如意
陳豨(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