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奉天浪速高等女學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奉天浪速高等女學校
1920-30年代的校舍
地址奉天滿鐵附屬地隅田町1番地
原名奉天高等女學校(1920-1935)
創辦日期1920年4月 (1920-04)

奉天浪速高等女學校(日語:奉天浪速高等女学校ほうてんなにわこうとうじょがっこう[註 1],簡稱浪速高女,是滿鐵附屬地的第一所日本舊制高等女學校[3]。其舊址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和平區北五馬路41號,其校舍今為瀋陽市第二十中學校舍,並以「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學校舊址」之名被列為瀋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編輯]

受1919年奉天中學校開校影響,奉天高等女學校(簡稱奉天高女)1920年4月以賀茂町公會堂為臨時校舍開校[4],首任校長為安藤基平[5]:123。1921年,奉天高等女學校正式創辦於奉天滿鐵附屬地[6]。1921年11月,日本文部省承認奉天高女的學生學歷[7]。在建校初期,因為滿鐵尚未在各附屬地設立高等女子校,故此附近滿鐵附屬地的學生會使用滿鐵提供的通學車票,每日乘坐火車上學。在1922年至1925年附屬地增設了高等女學校,這個現象才減少[8]:8。1924年起亦接受中國人學生[4]

1935年因奉天朝日高等女學校設立,改稱奉天浪速高等女學校[4]

1937年12月1日起,隨着日本在滿洲國的治外法權取消,滿鐵附屬地行政權由滿鐵轉交給滿洲國政府,滿鐵所運營的學校改為由日本法人「在滿學校組合聯合會」(1937年至1941年稱「日本學校組合聯合會」[9]:5)運營[10][11]

1946年,中華民國治下,學校改為私立濟民女子學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學校大樓由東北人民政府、遼寧省計劃委員會相繼佔用。1955年,學校大樓為瀋陽市第四十中學使用,次年改名為瀋陽市第二十中學。2013年,學校舊址被列為瀋陽市文物保護單位[1]

建築

[編輯]
奉天浪速高等女子學校舊址
瀋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遼寧省瀋陽市和平區北五馬路41號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23年
編號4-49
認定時間2013年6月17日

學校建築由滿鐵建築課設計,為磚石結構地上三層。建築風格具有日本明治、大正時期特徵。校舍建於隅田町一番地,1922年6月30日遷入[4]

校舍正面

概況

[編輯]

1920年代後期,滿鐵奉天圖書館曾在奉天高女設置「婦人圖書閱覽場」,館藏以通俗圖書為主,可供奉天滿鐵附屬地居民借閱,但未及1930年此婦人圖書閱覽場即被取消[12]:111

1935年4月,浪速高女有14個班級,學生758名,教職員27名[3]

至少在1940年前後,浪速高女有朝鮮人和滿洲國人就讀,學校有宿舍。[13]:352,353

體育

[編輯]
鴨綠江上滑冰的浪速高女學生

由於自然環境和俄國人的影響,滿洲地區的日本人之中冰上運動也較為流行。奉天高女培養了數名優秀的女子滑冰運動員,在1940年代北海道滑冰興盛之前,奉天高女代表了日本女子滑冰的最高水平[5]:238-240

1929年5月22日,奉天高等女學校的日本學生和奉天女子師範學校的中國學生進行了女子棒球比賽,4年級和5年級的兩場比賽,奉天高等女學校都獲得了大比分勝利。這可能是日中兩國歷史上第一次女子棒球比賽。[14]:165

註釋

[編輯]
  1. ^ 中文有記為「奉天浪速高等女學校」之例[1];日文有記為發音相同的「奉天浪高等女學校」之例[2]:3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沈阳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瀋陽市人民政府, 2013 
  2. ^ 日本外務省. 在外日本人各学校関係雑件/在満ノ部/奉天浪速高等女学校 1.一般及雑. 國立公文書館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1938 (日語). 
  3. ^ 3.0 3.1 滿鐵地方部學務課 (編), 南満州鉄道株式会社教育施設一覧表, 1935 
  4. ^ 4.0 4.1 4.2 4.3 東アジアの都市における歴史遺産の保護と破壊――古写真と旅行記が語る近代――. 學校法人學習院. [2022-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2). 
  5. ^ 5.0 5.1 福田実; 藤川宥二. 満洲奉天日本人史: 動乱の大陸に生きた人々. 謙光社. 1983 (日語). 
  6. ^ 沈阳历史建筑印迹 1.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6-04. 
  7. ^ 大藏省印刷局. 官報. 日本マイクロ写真. 1921-11-01. doi:10.11501/2954890 (日語). 
  8. ^ 三木理史. 南満洲鉄道における小単位旅客輸送-通学と「動車」の運行の関連を中心に (PDF). 技術と文明. 2000, 23 (1) [2022-04-2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4-26) (日語). 
  9. ^ 佐藤 恵一. 旧植民地の英語教育-満洲における英語教育とその周辺-. HiSET Journal:Journal on Historical Studie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Japan (日本英語教育史學會). 1996, 11. doi:10.11222/hisetjournal1986.11.0_1 (日語). 
  10. ^ 日本外務省. 在満学校組合令ヲ定ム (PDF). 國立公文書館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 1937 [2022-04-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4-27) (日語). 
  11. ^ 満鉄地方部の回顧 (四) 邦人の教育行政は依然全権大使の統轄. 満州日日新聞. 1937-12 (日語). [失效連結]
  12. ^ ず・ぼん4編集委員会 (編). ず・ぼん4: どうする、どうなる? 大学図書館. ポット出版. 1997 [2022-04-20]. ISBN 9784939015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26) (日語). 
  13. ^ 天沼明子, 敗戦国難民の記 (PDF), 平和祈念展示資料館, [2022-04-2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4-27) (日語) 
  14. ^ 高嶋航. 女子野球の歴史を再考する --極東・YMCA・ジェンダー--. 京都大學文學部研究紀要 (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及文學部日語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文学部). 2019-03-10, (58) (日語). 

延伸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