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科·約翰森
威爾科·約翰森 | |
---|---|
男歌手 | |
出生 | 約翰·安德魯·威爾金森[1] 1947年7月12日 |
逝世 | 2022年11月21日 英格蘭埃塞克斯郡 | (75歲)
職業 |
|
音樂類型 | |
演奏樂器 |
|
活躍年代 | 1970–2022 |
唱片公司 | 聯合藝人唱片(United Artists Records) |
網站 | wilkojohnson |
相關團體 |
|
約翰·安德魯·威爾金森(英語:John Andrew Wilkinson,1947年7月12日—2022年11月21日),藝名威爾科·約翰遜(Wilko Johnson),英國結他手、歌手、詞曲作者,偶爾會從事演員,1970年代酒吧搖滾/節奏布魯斯樂隊Dr. Feelgood的成員。以其獨特的結他演奏風格而聞名,他不使用結他撥片,而是採用指彈的方法,這使他能夠同時進行節奏結他的演奏、即興演奏和獨奏,從而演奏出具有高度打擊樂元素的結他聲音。
約翰遜和Dr. Feelgood樂隊對英國朋克運動具有一定影響,保羅·韋勒在談到約翰遜時說:「他可能不像其他結他手那樣出名,但他無處不在。我想有很多人同樣會這麼認為,我可以在很多地方聽到威爾科的聲音,他的作品是一種遺產[2]。
2011年和2012年,約翰遜出現在HBO奇幻系列電視劇《權力的遊戲》中,飾演啞巴劊子手伊林·派恩爵士。
職業生涯
[編輯]音樂生涯
[編輯]約翰遜於1947年7月12日出生於埃塞克斯郡坎維島,曾就讀於韋斯特克利夫男子高中,並在校內的幾個團體中演奏,後進入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攻讀英語語言文學學士學位[1][3],本科課程包括盎格魯撒克遜和古代冰島傳說[4][5]。
畢業後,約翰遜通過陸路前往印度,然後返回埃塞克斯郡加入Pigboy Charlie樂隊的演奏者行列,該樂隊後來演變成1970年代酒吧搖滾運動的中流砥柱Dr. Feelgood[4]。從果阿邦回國後,他於1972年擔任英語教師[6][7],其後以威爾科·約翰遜為其藝名,該名字與約翰·威爾金森的拼寫近似[3]。
1965年,約翰遜以90英鎊(相當於2021年的1,854英鎊)的價格從埃塞克斯郡濱海紹森德的一家商店購買了他的第一把Fender Telecaster結他[8],後來在與Dr.Feelgood簽署第一份唱片合同之後,他用1974年購買的紅木指板演奏了1962年的老式Fender Telecaster[9]。
約翰遜通過將舞台上的生澀動作(他稱之為「鴨子步」)與斷斷續續的結他風格相結合,偶爾把結他像槍一樣舉到肩膀上[10],以及一種新奇的着裝——黑色西裝配以蘑菇頭髮型等方式營造起了自己的形象。他的演奏風格通過指彈實現,使他能夠同時演奏節奏結他以及進行即興演奏或獨奏,創造出極其具備打擊樂感覺的結他聲音[11],這來源於他之前對約翰尼·基德和強尼·基德與海盜樂隊的失敗模仿,其後他進行了一些改變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12]。約翰遜的風格受到波·迪德利,逐漸成為Dr. Feelgood樂隊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樂隊在1975年至1977年間發行的前四張專輯《Down by the Jetty》、《Malpractice》、《Stupidity》和《Sneakin' Suspect》均有帶有約翰遜風格的歌曲[13]。
現場專輯《Stupidity》在英國專輯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約翰遜加入Dr. Feelgood後至此時共發佈了五首單曲,但其在該樂隊期間唯一進入榜單的單曲是《Sneakin' Suspect》。1977年4月,約翰遜由於對收錄在《Sneakin' Suspect》專輯中的曲目的分歧而離開樂隊[14],其餘樂隊成員稱約翰遜是自願離開的[6], 但約翰遜隨後堅稱他並非自願離開,而是該樂隊將他趕出去後,告訴報紙他已經離開[5]。
1977年,約翰遜與鍵盤樂器演奏者約翰·波特,低音結他手史蒂夫·萊溫斯和鼓手艾倫·普拉特共同成立Solid Senders樂隊,於1978年與維京唱片簽約,同年發行專輯《Solid Senders》[15]。樂隊於1977年11月底和12月初於在伊斯靈頓的Hope and Anchor舉辦的為期三周的「前排音樂節」上演出,演出過的節目包括許多早期朋克搖滾[16],由該樂隊的創作兩首曲目《Dr. Feelgood》和《Twenty Yards Behind》被收錄在音樂節的熱門歌曲雙張專輯中。合輯The Hope & Anchor Front Row Festival(1978年3月)則在英國專輯排行榜上排名第28位[17]。
1980年,約翰遜加入了艾恩·迪里的樂隊The Blockheads。1984年左右,他重組了威爾科·約翰遜樂隊,The Blockheads的低音結他手諾曼·瓦特-羅伊和意大利出生的鼓手薩爾瓦多·拉蒙多均加入了該樂隊,拉蒙多於1999年6月離開樂隊,由史蒂夫·蒙蒂(後來在Curve和The Jesus and Mary Chain樂隊鼓手)取代。1981年,約翰遜發行第二張專輯《Ice on the Motorway》,1983年,他與盧·劉易斯共同發行EP《Bottle Up and Go!》。接下來的十年裏,約翰遜又通過歐洲的一些唱片公司發行了幾張專輯。1992年,約翰遜出現在Eurockéennes音樂節上,次年又出現在GuilFest上。專輯《Go Back Home》於1998年被Chess唱片公司購買。1999年,約翰遜開始減少舉辦演唱會,次年發行專輯《Don't Let Your Daddy Know(Live in Japan 2000)》[15]。
2005年,約翰遜發行錄音室專輯《紅熱搖滾藍調》,收錄了對范·莫里森、鮑勃·迪倫、雷·查爾斯、桑尼·鮑伊·威廉姆斯和黑人歌星鉛肚皮(lead belly)等人的經典歌曲的翻唱[18]。2005年到2006年間,他的樂隊與The Hamsters和約翰·奧特威等共同參加了「The Mad,the Bad & the Dangerous」巡演[19]。
約翰遜曾在朱利安·鄧波執導的紀錄片《油城機密》(2009)中出現,講述了他在坎維島和Dr.Feelgood樂隊的往事。評論家菲利普·弗倫奇認為約翰遜「是一個有野性的人,無論在台上還是台下,都很有趣、雄辯和有魅力」[7],而鄧波則形容約翰遜是「一個非凡的人和英國最偉大的怪人之一」[20]。彼得·布拉德肖(Peter Bradshaw)在為《衛報》撰寫的評論中稱這部紀錄片為「迄今為止最好的搖滾樂紀錄片」,並認為「這部備受追捧的紀錄片最討人喜歡的地方是它宣傳威爾科·約翰遜的方式[21]。
2010年10月2日,約翰遜宣佈將加盟扼殺者樂隊從2011年3月開始的「Black & Blue」英國巡演。2011年4月,他在愛爾蘭基爾肯尼的Rhythm & Roots音樂節上進行了幾場演出,這幾場演出的入場票全部售出[22]。
約翰遜於2012年5月底出版自傳《回望我(Looking Back at Me)》,與佐伊·豪合著[5]。2012年5月,他出現在BBC紀錄片《Evidently... John Cooper Clarke》和《Punk Britannia》中[23],約翰遜和他的樂隊原定於2012年8月24日充當節奏音樂節的Blues舞台主角,但音樂節因門票銷售量不佳,於8月3日宣佈取消[24]。
約翰遜在2013年初表示他罹患晚期癌症,將會舉行告別巡演。2013年3月22日,他與Madness作為特約藝人在BBC四台播出的電視節目《Madness Live: Goodbye Television Centre》中演出。之後他表示由於健康問題,他將無法在坎維島舉行最後兩場回鄉演出,並且今後不會再參加演出[25]。
但在2013年7月13日,約翰遜與諾曼·瓦特-羅伊和迪倫·豪在他的家鄉濱海韋斯特克利夫的鄉村綠色綠色節上舉行了一場現場演出,而此前亦並未宣佈[26]。此外,他偶爾也會在當地酒吧進行非正式演出。2013年7月,該酒吧將標誌替換成了他的肖像(由當地藝術家傑克·梅爾維爾繪製),以紀念他對埃塞克斯東南部音樂事業的長期支持[27]。
約翰遜還在2013年8月4日星期日應Blockheads邀請在漢普郡舉辦的威克姆音樂節的最後一晚演奏了一首歌曲,並宣佈會在2014年春季繼續與豪和瓦特-羅伊一起巡演[28]。
2014年3月和4月,約翰遜與豪和瓦特-羅伊 共同進行演出,以支持「瘋狂四人組」(Status Quo樂隊的經典陣容,宣傳中稱這是他們最後一次巡演)。2014年9月,約翰遜在濱海紹森德與艾倫·麥吉會面,與創意管理公司(Creation Management)簽約,艾倫則稱約翰遜為他一直以來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之一以及英國國寶。在2014年和2015年之交,約翰遜在歌手Jools Holland於荷蘭舉辦的年度《Hootenanny》新年演唱會上演唱了《All Through the City》和《Go Back Home》,以及表演了他經典的鴨子步舞蹈[29][30]。
後期職業生涯與逝世
[編輯]2012年11月,約翰遜因不明疾病被緊急送醫,被迫取消了一場演出[31],2013年1月,他被診斷出患有晚期胰臟癌,而他選擇不接受化療[32][33][34]。
2013年1月25日,約翰遜在BBC廣播四台藝術節目《Front Row》中接受約翰·威爾遜採訪,談及自己的癌症,表示自己只剩下九到十個月的生命。他還談到了他將於3月份在英國進行「告別巡演」的計劃,以及他的診斷結果如何讓他「仿佛看到新生」[35]。巡演結束後,他宣佈將在生命的最後時日與誰人樂隊主唱羅傑·多特里一起錄製一張告別專輯[36]。專輯最終於2014年3月發行,名為《Going Back Home》。2014年10月,他告訴BBC新聞的娛樂記者科林·帕特森,他當時以為這會是他做的最後一件事[37]。據《綜藝》雜誌報道,這張專輯成為雙方合作30多年來最成功的商業專輯[38]。」
然而約翰遜的胰臟並未出現常見的腺癌症狀,醫院後來發現他其實僅患有胰神經內分泌瘤,這種腫瘤侵襲性較低且較易治療[39] 。約翰遜隨後接受了根治性手術,醫生們則對他的預後表示樂觀[40]。在2014年10月22日的Q獎(由雜誌Q運營)頒獎典禮上,約翰遜獲頒「偶像獎」,他並宣佈自己已經擺脫癌症,切除了胰腺、脾臟、部分胃、小腸和大腸,一些與肝臟有關的血管也得以切除和重建。他還透露手術持續了11個小時,腫瘤重達3公斤,而自己現在反而正在花時間接受並未面臨死亡的事實,且還處於恢復階段。當被問及下一步打算時,他表示自己尚不清楚[37]。
2015年,朱利安·鄧波主持了第二部關於約翰遜的紀錄片《威爾科·約翰遜的狂歡(The Ecstasy of Wilko Johnson)》,片中引用了約翰遜在日本的巡演錄像以及與羅傑·多特里合作的專輯。紀錄片記錄了約翰遜的痊癒經歷,闡述了他並沒有患晚期癌症的事實。《綜藝》雜誌一篇影評認為,朱利安·鄧波的戲謔性和緊跟流行文化的主持風格,雖然看起來不太適合談論死亡的紀錄片,但老藝術家約翰遜對壞消息出人意料的樂觀回應,卻使這部關於死亡的影片脫離了悲傷、恐懼或遺憾[38]。
2016年,約翰遜獲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41] 。
2022年11月21日,約翰遜在韋斯特克利夫的家中去世,享年75歲[42][43][44]。死訊公佈後,比利·布拉格評價約翰遜時說:「他的結他演奏暗含憤怒而又有稜有角,但他的存在——他賦予聽眾的緊張、咄咄逼人、失控的感覺——是我們在英國流行音樂界中從未見過的,約翰·里頓、斯特拉默和韋勒都從他的創新性風格中學到了很多東西。」法蘭茲·費迪南主唱亞歷克斯·卡普拉諾斯表示:「他獨特、緊張的演奏和舞台風格給許多結他手帶來興奮並給他們帶來激勵,包括我自己。」廣播員鮑勃·哈里斯則認為,約翰遜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其精力和精神令人難以置信[44]。
表演生涯
[編輯]表演方面,約翰遜的處女作是在HBO奇幻劇《權力的遊戲》第一季和第二季中飾演的啞巴劊子手伊林·佩恩爵士[45][46],製片人此前看過他在《油城機密》中的表演,認為他符合片方對陰險角色的要求[47]。他在該劇中共有四集的戲份[1],而他的角色名字在後續幾集中經常被艾莉亞·史塔克在背誦她想要殺死的人的名單時提及,因為他曾將她的父親奈德·史塔克斬首。
個人生活
[編輯]約翰遜住在埃塞克斯郡的濱海韋斯特克利夫,與艾琳·奈特自幼相識,兩人在他十幾歲時結婚,育有兩個兒子馬修和西蒙。2004年,他的妻子因癌症去世[6][20][48][49]。約翰遜對天文學、畫畫和詩歌感興趣[6][50][48],兒子西蒙也是一名結他手,曾與紹森德的Eight Rounds Rapid樂隊共同演奏[51]。
在紐卡斯爾大學就讀期間,約翰遜曾有參與政治,曾是青年共產主義聯盟的成員[52]。
影響
[編輯]約翰遜的音樂風格為早期的Dr. Feelgood樂隊奠定了基礎,被認為對英國朋克運動具有創始性影響[6][50][23]。扼殺者樂隊主唱讓-雅克·伯內爾則曾表示Dr. Feelgood樂隊可視為舊時代和朋克時代之間有一座橋樑[6]。2009年的紀錄片《油城機密》中對這種影響進行了探討。《Q》雜誌的馬克·布萊克在評論約翰遜的自傳時說:「在70年代中期,樂隊粗野的節奏布魯斯和結他手激發了年輕的約翰·里頓、保羅·韋勒和薩格斯。這部自傳也給他帶來了英國搖滾界最獨特人物之一的聲譽,書中回憶了他在坎維島的童年,以及他沿嬉皮士之路前往果阿,然後和Dr. Feelgood樂隊一起開創朋克的經歷[50]。」BBC4台於2012年5月首播的三集紀錄片《Punk Britannia》中也強調了Dr. Feelgood作為「酒吧搖滾樂隊,夾在60年代的嬉皮士和70年代中期的朋克之間,為後來的朋克鋪平了道路」[23]。」
2017年2月,The Wave Pictures樂隊發行了一張名為《Canvey Island Baby》的黑膠迷你專輯,收錄了約翰遜創作的五首歌曲和一首由樂隊歌手兼結他手大衛·塔特薩爾創作的主打歌[53]。
音樂作品
[編輯]專輯和迷你專輯(與樂隊成員合作)
[編輯]Dr. Feelgood
[編輯]- 《Down by the Jetty》(1975年1月)[54]
- 《Malpractice》(1975年10月)–在英國排行第17[55]
- 《Stupidity》(1976) – 在英國排行第1[56]
- Sneakin' Suspicion(1977) – 在英國排行第10[57]
- 《All Through the City (With Wilko 1974–1977)》(2012,為約翰遜創作並演奏過的四張Dr Feelgood樂隊專輯的盒裝套裝,包含未發行的作品,大部分從威爾科樓下的櫥櫃裏收集得來))[5]
Solid Senders
[編輯]- 《Solid Senders》 (1978)[58]
The Wilko Johnson Band (部分)
[編輯]- 《Ice on the Motorway》(1981)[18]
- 《Call It What You Want》(1987)[18]
- 《Barbed Wire Blues》(1988)[18]
- 《Pull the Cover》(1995)[18]
- 《Going Back Home》(1998)[18]
- 《Don't Let Your Daddy Know (Live in Japan 2000)》(2000) [18]
- 《Red Hot Rocking Blues》(2005)[18]
- 《Portobello Shuffle: A Testimonial to Boss Goodman and Tribute to the Deviants & Pink Fairies》[59]
- 《Blow Your Mind》(2018)[60]
Ian Dury和the Blockheads
[編輯]- 《Laughter》(1980)[61]
與羅傑·多特里合作
[編輯]- 《Going Back Home》(2014) ,在英國排行第3[62]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Sweeting, Adam. Wilko Johnson obituary. The Guardian. 23 November 2022 [26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5).
- ^ 2.0 2.1 Beaumont, Mark. Wilko Johnson, 1947-2022: proto-punk guitar pioneer with a fighting spirit. NME. 23 November 2022 [26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7).
- ^ 3.0 3.1 Wilko Johnson obituary. The Times. 23 November 2022 [26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6).
- ^ 4.0 4.1 Wilko Johnson A Southend Musician. Southend-sites.co.uk. [5 Nov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29).
- ^ 5.0 5.1 5.2 5.3 Coles, Mark. Wilko's feelgood factor. BBC. 21 March 2012 [5 June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2).
- ^ 6.0 6.1 6.2 6.3 6.4 6.5 Wilko Johnson and JJ Burnel. Stranglers.net. [5 June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1).
- ^ 7.0 7.1 French, Philip. Oil City Confidential. The Observer. 31 January 2010 [5 Nov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2).
- ^ Hunter, Dave. "The Fender Telecaster: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Electric Guitar That Changed the World". p. 149. Voyageur Press, 2012. ISBN 0760341389
- ^ WILKO JOHNSON APRIL 2012 UK TOUR. Hangout.altsounds.com. [19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May 2014).
- ^ Wilko Johnson: 'I can't get my head around the idea that I've got a future' | Music. The Guardian. 13 March 2014 [5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2).
- ^ YouTube上的Wilko Johnson Demonstrates His Guitar Technique 9.7.12
- ^ Savage, Mark. Wilko Johnson: Dr Feelgood guitarist dies, aged 75. BBC News Online. 23 November 2022 [23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13).
- ^ Moon, Tony. Down by the Jetty – The Dr Feelgood Story 2nd. Borden, Hants: Northdown Publishing Ltd. 2002: 124. ISBN 1-900711-15-X.
- ^ Moon, Tony. Down by the Jetty – The Dr Feelgood Story 2nd. Borden, Hants: Northdown Publishing Ltd. 2002: 58. ISBN 1-900711-15-X.
- ^ 15.0 15.1 Huey, Steve. Allmusic biography. AllMusic. 21 March 2002 [5 November 2011].
- ^ Thompson, Dave. Punk. Ontario: Collector's Guide Publication. 2000: 102.
- ^ Gambaccini, Paul. British Hit Albums 7th. London: Guinness World Records Limited. 1996: 366. ISBN 0-85112-619-7.
-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Wilko Johnson discography. AllMusic. [25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5).
- ^ Wilko Johnson, Komedia, Brighton. The Argus. 18 January 2008 [25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5).
- ^ 20.0 20.1 Hasted, Nick. The Dr Feelgood factor. The Independent. 13 February 2009 [5 June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2-15).
- ^ Peter Bradshaw. Oil City Confidential. The Guardian (London). 4 February 2010 [5 June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2).
- ^ Kilkenny Rhythm & Roots. Rootsmusic.info. [5 Nov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8).
- ^ 23.0 23.1 23.2 Punk Britannia. Pre-Punk 1972–1976 Episode 1 of 3. BBC. [5 June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29).
- ^ Rhythm Festivals 2012. Rhythmfestival.com. [3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3).
- ^ Wilko Johnson – I won't gig again. Echo-news.co.uk. 27 March 2013 [25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0).
- ^ Vanessa Thorpe. Wilko Johnson gives hometown fans a last shot of the delta blues. The Guardian. 14 July 2013 [8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2).
- ^ BBC News – Wilko Johnson honoured by Southend's Railway Hotel sign. BBC. 2 July 2013 [8 Nov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2).
- ^ Tour Dates: 2014. WilkoJohnson.com. 24 January 2014 [23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5 June 2014).
- ^ YouTube上的Wilko Johnson – All Through The City – Jools' Annual Hootenanny – BBC Two
- ^ YouTube上的Wilko Johnson – Going Back Home (Jools Annual Hootenanny 2015)
- ^ Former Dr Feelgood guitarist Wilko Johnson is in hospital and has been forced to cancel his homecoming Canvey gig. Southend Echo. 18 November 2012 [9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 ^ Wilko Johnson diagnosed with terminal cancer. The Guardian. 9 January 2013 [9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6).
- ^ Batte, Elliott. Dr Feelgood's Wilko Johnson Reportedly Diagnosed With Terminal Cancer. Stereo Board. 9 January 2013 [9 Januar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6).
- ^ Times2, 22 January 2013
- ^ BBC Radio 4 – Front Row, Wilko Johnson; William Scott; The Turn of the Screw. BBC. 25 January 2013 [19 March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8).
- ^ Terminally ill Wilko Johnson recording farewell album with Roger Daltrey. Mirror.co.uk. 18 September 2013 [18 Sept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18).
- ^ 37.0 37.1 Wilko Johnson says he is "cancer-free". BBC News. 22 October 2014 [22 Octo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2).
- ^ 38.0 38.1 Harvey, Dennis. SXSW Film Review: The Ecstasy of Wilko Johnson. variety.com. March 13, 2015 [February 16, 2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6).
- ^ Profi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elebritydiagnosis.com, 2 May 2014; accessed 7 April 2015.
- ^ Wilko Johnson has radical cancer surgery. BBC. 30 April 2014 [23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2).
- ^ Care, Adam. Guitarist and Game of Thrones star Wilko Johnson to receive honorary degrees from Anglia Ruskin University. CambridgeshireLive. 2016-10-06 [2023-02-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17) (英語).
- ^ Dr Feelgood guitarist Wilko Johnson dies aged 75. reuters.com. 23 November 2022 [14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3).
- ^ Clarke, Patrick. The Quietus | News | Wilko Johnson Has Died. The Quietus. 23 November 2022 [23 November 2022] (美國英語).
- ^ 44.0 44.1 Wilko Johnson: Dr Feelgood star dies aged 75. Sky News. 23 November 2022 [23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3).
- ^ The Headsman and the Ranger's Return, Westeros.org, 2 September 2010. Westeros.org. [5 Nov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9-04).
- ^ YouTube上的Wilko Johnson on the Game of Thrones
- ^ Wilko silenced in Sky fantasy. Halstead Gazette. 16 April 2011 [5 June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 ^ 48.0 48.1 Burrell, Ian. Wilko Johnson: 'Once, I'd have been whizzing – but not now'. The Independent. 3 June 2012 [5 June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5).
- ^ Kielty, Martin. Feelgoods missed out on Wilko cash. Classic Rock Magazine. 5 June 2012 [5 June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8).
- ^ 50.0 50.1 50.2 Mark Blake, Review of Looking Back at Me, Q magazine 312, July 2012, page 123
- ^ Eight Rounds Rapid: LossLeader – album review. Louder Than War. 11 April 2014 [5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03).
- ^ Bennison, Brian. Letter: Wilko Johnson obituary. the Guardian. 30 November 2022 [2023-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10) (英語).
- ^ PRE-ORDER The Wave Pictures – "Canvey Island Baby" -. 20 February 2017 [9 Octo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February 2017).
- ^ Down by the Jetty. AllMusic. [24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3).
- ^ Eder, Bruce. Malpractice – Dr. Feelgood. AllMusic. [25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6).
- ^ Erlewine, Stephen Thomas. Stupidity – Dr. Feelgood. AllMusic. [25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20).
- ^ Bruce Eder. Sneakin' Suspicion – Dr. Feelgood. AllMusic. [25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2-26).
- ^ Kent, David. Australian Chart Book 1970–1992 illustrated. St Ives, N.S.W.: Australian Chart Book. 1993: 160. ISBN 0-646-11917-6.
- ^ Various – Portobello Shuffle: A Testimonial To Boss Goodman And Tribute To The Deviants & Pink Fairies. Discogs.com. [9 October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 ^ Wilko Johnson Returns to 'Blow Your Mind' with First Album of New Material in 30 Years. 12 April 2018 [2023-09-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3-30).
- ^ Laughter. TNT Records. [25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5).
- ^ Dennis, Jon. Wilko Johnson and Roger Daltrey: Going Back Home review. The Guardian. 20 March 2014 [25 November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8).
外部鏈接
[編輯]- 威爾科·約翰遜的照片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威爾科·約翰森在Allmusic上的頁面
- 威爾科·約翰森的Discogs頁面 (英文)
- 威爾科·約翰森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
- 2011年的採訪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約翰遜與讓-雅克·伯內爾的採訪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YouTube上的約翰遜談論自己的癌症 (BBC Breakfast,2013年2月15日)
- YouTube上的約翰遜講述自己彈結他的技巧(2012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