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波爾塔瓦 (詩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Poltava
波爾塔瓦
 
普希金的作品
一幅1840年由塔拉斯·格里戈里耶維奇·謝甫琴科所繪的水彩畫作,描寫主角瑪麗亞的母親
原標題Полтава
翻譯者雅各布·克魯普(Jacob Krup),1936年。
體裁敘事詩
國家俄國
語言俄語
出版日期1829年

波爾塔瓦(俄語:Полтава)是一首由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在1828年9月所撰寫的敘事詩。詩作內容是關於烏克蘭哥薩克人的軍事指揮官伊萬·馬澤帕,參與1709年發生於瑞典與俄羅斯之間的波爾塔瓦會戰的故事。詩作以馬澤帕與瑪麗之間的愛情故事,以及馬澤帕背叛彼得大帝,和他在戰爭取得勝利的故事為中心。雖然普希金少部分的作品被批判為含有帝國主義思想,但是其他評論則表揚其詩作的敘寫深刻人心。彼得·伊里奇·柴可夫基受到了本詩的啟發後,於1884年寫下歌劇《馬澤帕英語Mazeppa (opera)》(Mazeppa)。

大綱

[編輯]

這首詩以拜倫勛爵在1819年所作的小說《馬澤帕》的題詞開篇。該段序文的主角是一個軍事指揮官,為一個浪漫主義的英雄人物,因為與一個已婚貴族發生婚外情而從波蘭放逐。普希金為這個題詞所動,敘寫了一段熱情洋溢的獻詞致一位無名的愛人。

在初版的序言中,普希金反對其他作者對於馬澤帕過於誇飾的英雄形象,他根據史實不做過度的誇飾,藉此導正他們的過度渲染。詩作分為三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差不多的長度。

第一部分以描寫莊園貴族瓦西里·柯貝英語Vasily Kochubey(Vasily Kochubey)的女兒瑪麗亞的美麗容貌作為開頭。瑪麗亞與軍事指揮家的馬澤帕陷入愛河。但他同時也是她的教父,因此他們的愛情不能被他人得知。但是不久之後,他們的戀情曝光,讓他們的家族蒙羞,不得已他們只好遠走他鄉。場景接着轉換到烏克蘭的政治紛爭上,在這場紛爭中,有一派高度支持自俄國獨立。

馬澤帕支持叛軍。瑪麗亞的父親柯貝發誓要對馬澤帕復仇,因為他違反誓言和瑪麗亞私奔一事。他保持着對沙皇的忠誠,還寫了一封信來譴責馬澤帕的背叛。

第二部分的大部分是使用案頭戲的手法來敘述一段浪漫的對話。馬澤帕專注在支持反叛軍對沙皇的計劃上,而瑪麗亞則擔心馬澤帕已不再愛她。馬澤帕要求瑪麗亞愛他勝過她的父親,卻拒絕提起有關他背叛沙皇一事。同一時間,柯貝被叛軍俘虜,被歐立克(Orlik)加已折磨以及拷問。他們想要知道柯貝將他的財產藏在哪裏,但是他抵死不從。當瑪麗亞的母親找到瑪麗亞要去救她父親時,柯貝已經被處決了。馬澤帕對於瑪麗亞的失蹤感到悲痛欲絕,不顧一切要找到她。

第三部分切換回到第三人稱描述,馬澤帕假裝自己的身體狀況不佳,鬆懈沙皇的警戒心。當時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已準備好要向俄國沙皇彼得一世開戰,而彼得一世和他的騎兵部隊打敗瑞典的軍隊以及烏克蘭的叛軍。馬澤帕儘量不參與戰事,並儘可能快地逃離戰場。他發現自己無法入睡,再次見到了瑪利亞。此時的瑪麗亞因為她父親遭到處決而失去理智。在瑪麗亞的記憶中,她看清了馬澤帕的真面目:一個荒謬,恐怖,老態盡顯的男人。

歷史源頭與啟示

[編輯]

伊萬·馬澤帕,瓦西里·科喬貝和科喬貝的女兒瑪利亞是歷史知名人物。[1]據歷史學家說,馬澤帕確實喜歡瑪利亞,所以她住在他家裏,但是兩人是否有戀愛關係並不清楚。實際上,馬澤帕和瑪利亞並沒有私奔:科喬貝將她從馬澤帕的家中帶走,並把她送到了女修道院。 確實,科喬貝在1706年向彼得舉報馬澤帕與查理十二世密謀反對他,然而尚不清楚科喬貝是否有證據證明這種陰謀。但是,查理和馬澤帕在1708年簽署了一項秘密條約,並在波爾塔瓦戰役中與彼得一世抗爭。

正如普希金書中的前言所說,他讀過伊凡·馬澤帕的許多文章,並試圖對此做出回應。他既回答了拜倫的《馬澤帕》,也回應了俄國十二月黨人詩人孔德拉季·費奧多洛維奇·雷列耶夫讚頌馬澤帕的一首詩Voinarovskii[2]

評價

[編輯]

與普希金的其他敘事詩相比,這首詩受到的關注要少得多,而且其接受程度不一。[3]A·D·P·布里格斯(ADP Briggs)認為普希金的融合類型和題材都不成功,稱它太長——接近1500行,是普希金敘事詩中最長的詩之一——並抗議其缺乏韻律的多樣性。[4]巴賓斯基還指責這首詩中的不同元素沒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這表明該詩「不是一個連續的敘事……根本就不是敘事詩,更像是一出三幕戲,敘述者以普通的方式來保持故事的連貫性。」[5]

一些評論家指控波爾塔瓦是俄羅斯帝國主義的道歉。JP Pauls(1962)指責普希金「傳播俄羅斯帝國主義事業」和「歪曲」歷史真相。[6] 斯維特拉娜·埃夫多基米娃(Svetlana Evdokimova(1999))回應了這一觀點,她將波爾塔瓦毫不掩飾的愛國主義與《青銅騎士》(The Bronze Horseman,1833)中對彼得一世更豐富、模糊的描寫進行了對比。[7]普希金的傳記作者亨利·特羅亞認為,普希金故意寫了一首親帝國主義的詩,是為了安撫沙皇尼古拉一世,沙皇在普希金流放歸來後對他的政治忠誠心存疑慮。[8]

蘇聯評論家更傾向於贊同這首詩。維克托·馬克西莫維奇·日爾蒙斯基(V·M·Zhirmunskii)(1924)認為這首詩是普希金與拜倫決然決裂的時刻,他認為普希金運用道德和歷史的視角來創作心理肖像和對其詩中人物的評價,而拜倫只依賴情感。[9]S·M·邦迪則認為,普希金成功地將歷史和個人主題結合在一起,詩中所表達的是對俄羅斯在歐洲列強中地位的沉思。[10]然而,儘管普希金肯定地聲稱他寫的是一首符合歷史的詩,巴賓斯基指出,「儘管普希金堅持歷史真實性,實際上他卻歪曲了事實。」[11]

一些對波爾塔瓦持較為寬容態度的西方批評家把注意力放在了它的角色塑造上。約翰·貝利(John Bayley)說,馬澤帕「具有莎士比亞肖像的深度」。[12]大衛·貝塞婭(David Bethea)也認為波爾塔瓦的角色塑造的靈感可能來源於莎士比亞的戲劇。[13]弗吉尼亞·伯恩斯(Virginia Burns,2005)在一本書中對這首詩進行了歌頌,讚揚了詩中角色塑造的成功、嚴謹的結構和哲學探究的廣度。[14]

撰寫和出版

[編輯]

普希金的筆記顯示,他在1828年4月5日開始了波爾塔瓦的創作,並在10月完成了剩下的部分:10月3日的第一部分,10月9日的第二部分,10月16日的第三部分,以及10月27日的獻詞。他於1829年1月31日完成了詩的前言,這首詩也在那一年晚些時候出版了。[15]

影響

[編輯]

柴可夫斯基1884年的歌劇作品Mazeppa英語Mazeppa (opera)參考波爾塔瓦的內容編寫。

參考文獻

[編輯]
  1. ^ Th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here is based on that given in Babinski, H. F. (1974). The Mazeppa legend in European Romantic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p. 75-82
  2. ^ For a detailed account of how Pushkin's work engages with Ryleev's, see Babinski, Chapter 5.
  3. ^ For a good overview of responses, see Burns 2005, p. 13
  4. ^ See the entry by Briggs on "Pushkin" in the 1998 The Reference Guide to Russian Literature, ed. Neil Cornwell. London: Fitzroy Dearborn. Also his 1982 study, Alexander Pushkin: A Critical Study Duckworth: London, pp. 92 - 94.
  5. ^ Babinski, p. 133
  6. ^ J.P. Pauls (1962), Puskhin's' 'Poltava. New York, Shevchenko Scientific Society, p. 30
  7. ^ Evdokimova, Svetlana. Pushkin's Historical Imagina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ee Chapter 6)
  8. ^ Troyat is cited in Babinski, p. 110
  9. ^ Zhirmunskii, V.M. (1924) Bairon i Pushkin Leningrad, Nauka. pp. 200-2016
  10. ^ Bondi, S.M. (ed). (1960) Sobranie sochinenii A.S. Pushkina v desiasti tomakh. Moscow. Kommentarii k poeme Poltave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rvb.ru/pushkin/02comm/0791.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1. ^ Babinski, p. 122
  12. ^ Bayley, John. (1971) Pushkin: A Comparative Commenta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20-22
  13. ^ Bethea, D. (2001) "Pushkin and Shakespeare" i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Russian Literature ed. Neil Cornwell. London: Routledge.
  14. ^ Burns, Virginia M. (2005) Pushkin's "Poltava": a literary structuralist interpretation Lanham,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5. ^ Pushkin 1949: vol. 4 p. 536

來源

[編輯]
  • Pushkin, A.S., tr. Walter Arndt. (1984) Collected Narrative and Lyric Poetry. Ann Arbor, Michigan: Ardis. (Inc. recent translation of Poltava)
  • Pushkin, A.S. (1949) Polnoe sobranie sochinenii v desiati tomakh. Moscow and Leningrad: Izd. Akademiia Nauk SSSR.
  • Burns, Virginia. (2005) Pushkin's Poltava: a literary structuralist interpretation. Lanham,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 Babinski, H. F. (1974). The Mazeppa legend in European Romantic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