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白芷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芷素
IUPAC名
2H-Furo[2,3-h]chromen-2-one
別名 Isopsoralen
識別
CAS號 523-50-2  ☒N
PubChem 10658
ChemSpider 10208
SMILES
 
  • O=C\2Oc3c1ccoc1ccc3/C=C/2
InChI
 
  • InChI=1S/C11H6O3/c12-10-4-2-7-1-3-9-8(5-6-13-9)11(7)14-10/h1-6H
ChEBI 28928
KEGG C09060
性質
化學式 C11H6O3
摩爾質量 186.16 g·mol−1
若非註明,所有數據均出自標準狀態(25 ℃,100 kPa)下。

白芷素Angelicin)是呋喃香豆素的一種,分子式C
11
H
6
O
3
,存在於歐白芷根部提取物精油中。由德國藥學家布克納英語Ludwig_Andreas_Buchner1842年發現。 [1][2][3]

性質[編輯]

難溶於水。低溫時難溶於乙醇,加熱溶解度增加。溶於醚、氯仿、苯、二硫化碳以及松節油。加熱至100°C時熔化且發生炭化。與其他呋喃香豆素化合物一樣,白芷素具有光毒性,皮膚接觸後經光照,尤其是紫外線照射後引發炎症,甚至可能致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其歸類為3類(不能確定是否對人體致癌)。

參考資料[編輯]

  1. ^ J. Berzelius, Rapport annuel sur les progrès des sciences physiques et chimiques, Volume 4, p.293, 1843
  2. ^ J. Pelouze, Edmond Fremy, Traité de chimie générale, Volume 6 p.389
  3. ^ Société royale des sciences médicales et naturelles de Bruxelles, Journal de médecine, de chirurgie et de pharmacologie, Volume 63, p.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