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斯卡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斯卡隆的古代石棺

阿斯卡隆黎凡特南部地中海沿岸的一個古代近東港口城市,它位於加薩以北、雅法以南。阿斯卡隆先後被迦南人、非利士人腓尼基人古波斯馬其頓帝國塞琉古帝國羅馬東羅馬、穆斯林和十字軍佔領。

青銅時代中期,就有人在阿斯卡隆定居。進入鐵器時代,阿斯卡隆已發展成迦南最大的海港,迦南人在砂岩岩層建造了阿斯卡隆,地下水水源充足。當時有15,000居民住在2.4 km長、15米高、50米厚的城牆內,整座城市面積超過607,000 m²。大約公元前1150年,非利士人征服迦南人的阿斯卡隆。阿斯卡隆也是非利士人五城之一。阿斯卡隆也是以色列王國猶大王國的交戰戰場。非利士人後來據守阿斯卡隆反抗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最終阿斯卡隆在公元前604年陷落,城市被焚燒並摧毀,人民被驅逐流放,非利士人時期結束。阿斯卡隆很快得到了重建。在哈斯蒙尼王朝時期,這裏是大規模獵巫的發生地,公元前1世紀,法利賽人學者和猶太公會的Nasi,拉比Simeon ben Shetach 在一天內處死了80名被指控有魔力的阿斯卡隆婦女。後來,這些婦女的親戚進行復仇,她們最終讓Simeon的兒子被處死。阿斯卡隆也是大希律王的出生地,他繼續經營這座城市,使其在羅馬和東羅馬帝國時期繼續保持繁榮。

十字軍東征期間,由於其靠近海岸,以及介於十字軍國家埃及之間的位置,阿斯卡隆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例如1099年爆發的阿斯卡隆戰役的主戰場就位於阿斯卡隆。1153年阿斯卡隆戰役中,鮑德溫三世率領十字軍包圍阿斯卡隆達5個月,終於征服阿斯卡隆,將其併入雅法郡,組成雅法和阿斯卡隆郡,成為耶路撒冷王國的4個主要領地之一。

1187年哈丁戰役後,埃及阿尤布王朝的開創者薩拉丁在征服十字軍國家耶路撒冷王國時奪取阿斯卡隆。1191年,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期間,薩拉丁因為阿斯卡隆具有對基督徒的潛在戰略價值而下令摧毀該市,但是十字軍領袖理查一世在廢墟建造一個根據地。在12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阿斯卡隆仍然是十字軍國家的一部分。

1270年,當時的馬木留克蘇丹國君主拜巴爾一世又下令摧毀阿斯卡隆的防禦工事以及港口。 [1]

以色列城市阿什凱隆的名字就來自於阿斯卡隆。

1985年,哈佛大學的Lawrence Stager開始組織考古學發掘工作,發現了50英尺碎石。

參考文獻[編輯]

  1. ^ Marom, Roy; Taxel, Itamar. Ḥamāma: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settlement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Majdal 'Asqalan's hinterland, 1270–1750 CE.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2023-10-01, 82: 49–65. ISSN 0305-7488. doi:10.1016/j.jhg.2023.08.003可免費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