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占士·邦的靈感來源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占士·邦(英語:James Bond)是由英國作家記者和海軍情報官伊安·法蘭明(英語:Ian Fleming)於1953年創作的虛擬人物,其靈感有許多都來源於現實生活中;占士邦出現在法蘭明的14部小說和9部短篇小說中,以及多部續集小說和27部電影中,至今有六位演員扮演過這個角色。

儘管這個故事和這個人物都是虛構的,但在許多要素都有真實的背景與靈感,取自作者法蘭明認識的人或知道的事件。例如角色的名字占士·邦就取自美國鳥類學家占士·邦;代碼007指的是打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外交密碼。占士邦的性格和品味的某些方面與法蘭明本人非常相似。

顯然,占士·邦系列小說的靈感亦可能來自威廉·勒·奎英語William Le Queux的著作[1];占士·邦電影系列的靈感可能來自德國導演費立茲·朗的早期無聲電影,包括電影馬布斯博士英語Dr. Mabuse[2]以及1928年電影間諜英語Spione[3]

名字來源

[編輯]
占士·邦鳥類學家,也是007這個編號的「提供者」。

1952年2月17日上午,伊安·法蘭明正在他的農莊英語Goldeneye (estate)開始寫他的第一本書,《皇家賭場》。他大概寫了2000字,情節靈感大多數來自他的真實經歷與想像,[4]並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完成了手稿的工作,[5]於1952年3月18日完成。[6]法蘭明筆下的角色占士·邦的名字取自美國鳥類學家占士·邦,他是加勒比地區的鳥類專家,也是權威圖鑑《西印度群島鳥類圖鑑英語Birds of the West Indies》的作者。法蘭明本人也是一名觀鳥者,對觀鳥有着極大的興趣。他有一本占士邦的指南,後來他向鳥類學家的妻子解釋說:「這名字令我印象深刻,簡短、不浪漫、盎格魯撒克遜但非常具有男子氣的名字正是我所需要的,因此第二個占士占士邦就此誕生了。」[7]

法蘭明在衛報說道:「我想要一個我能找到的最簡單、最枯燥、聽起來最樸素的名字,『占士·邦』比『博雷克林·克魯瑟斯』等更有趣的名字要好得多。奇異的事情會發生在他身上和他周圍,但他是一個中立的人物——一個政府部門使用的匿名的、生硬的工具。」[9]當法蘭明會見那位鳥類學家和他的妻子後,將他們描述為「一對被這一整個笑話逗樂的迷人夫婦」。[10]這位鳥類學家在電影《新鐵金剛之不日殺機》也被提及,皮雅斯·布士南飾演的的占士·邦拿起一本《西印度群島的鳥類》並冒充了那位鳥類學家。[11]

國家記憶研究院於2020年透露,出生於德文郡拜德福德的英國外交官占士·阿爾伯特·占士邦(英語:James Albert Bond)曾於1964年2月18日抵達華沙後在英國駐華沙大使館工作,並離開了波蘭領土。波蘭人民共和國於1965年1月21日。公佈的文件證實他進行了間諜活動。目前尚不清楚法蘭明是否知道一個名叫占士·阿爾伯特·占士邦這個真正的特工的存在。[12][13]1955年,占士·阿爾伯特·占士邦和他的妻子珍妮特·塔奇(英語:Janette Tacchi)生了一個兒子,名字也叫占士。[14]

人設靈感

[編輯]
莎莎·嘉寶與波爾菲里奧·魯維羅薩

根據律師和歷史學家丹尼爾·沃爾克的說法,波爾菲里奧·魯維羅薩是對這個角色的主要影響。波爾菲里奧·魯維羅薩是多米尼加的花花公子、外交官士兵、馬球運動員和賽車手。他很有女人緣,在他的五個配偶中,其中兩個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女性。沃爾克寫道,法蘭明避免公開宣傳魯維羅薩,是因為擔心種族主義會影響這本書的銷售,魯比羅薩來自混合種族背景,法蘭明認為19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讀者可能不接受這樣的啟示。沃爾克還寫道,在所有來自角色的傳聞靈感中,只有魯維羅薩勾選了所有方框,聲稱標準和不可思議之間的相似之處,他比較了法蘭明和魯比羅薩在30歲期間的生活、興趣、戀人、崇拜者和社交圈等等。其中大部分幾乎是完全一致的。[15]

在另一次採訪中,沃爾克表示:「通過國際知名名人埃羅爾·弗林和諾埃爾·考沃德可以找到兩個主要焦點。他們與法蘭明和魯維羅薩都是朋友,這兩個人住在加勒比海,一起旅行和聚會。他們倆甚至與包括烈打‧希和芙伊娃·裴隆在內的多位知名女性分享了「愛的聯繫」。這可以引出另一個證據,證明角色的靈感來自於有爭議的人。[16]

占士·阿爾伯特·邦:英國女王在現實生活中的秘密特工。

二戰期間,法蘭明是英國海軍情報處英語Naval Intelligence Division (United Kingdom)主任約翰·戈弗雷英語John Henry Godfrey上將的私人助理。[17]他獲得了指揮官的軍銜,也是他後來賦予他的虛構角色的軍銜——並且是特種作戰部隊第30突擊部隊英語No. 30 Commando的計劃者。[18]占士邦的許多品味和特點都是來源於法蘭明自己的,包括相同的差點值、都喜歡炒雞蛋以及使用同一品牌的化妝品。[19]占士邦的品味也大多數是以法蘭明為原型的,行為也是如此,[20]占士邦對高爾夫和賭博的熱愛也反映了法蘭明。法蘭明在寫作時以他的間諜生涯和生活的其他方面的經歷作為靈感,包括在他的書中使用學校朋友、熟人、親戚和愛人的名字。[21]

占士邦的香煙也和法蘭明的一樣,法蘭明從1930年代就開始購買他的定製香煙,在戰爭期間在香煙濾嘴上加了三個金邊,以展示他的軍銜。[22]一般來說,占士邦每天要抽60支煙,但在《鐵金剛勇戰魔鬼黨》中,他參觀了一個減肥中心後,他每天只抽25支左右。[23]而法蘭明本人每天吸多達八十支香煙。[24]除了用他自己的品味灌輸占士邦之外,法蘭明還將他的虛構創作建立在他在情報工作期間遇到的一些人的基礎上,他承認占士邦「是我在戰爭期間遇到的所有特工和突擊隊類型的複合體」。[21]

生年 名字 備註
1894年6月17日 – 1969年2月13日 西德尼·科頓英語Sidney Cotton 科頓是為英國皇家海軍航空服務英語Royal Naval Air Service服務的澳大利亞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是法蘭明的密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擔任飛行員後,科頓在軍情六處工作,用隱藏在飛機機身中的相機拍攝德國工廠、軍事設施和機場。他還會公開拍攝以人為掩護的裝置照片——包括希特拉的副手赫爾曼·戈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科頓還駕駛最後一架民用飛機離開柏林,並在他這樣做時為德國海軍拍照。[25]
1913年6月1日 – 2003年10月14日 柏德烈·達爾澤爾-喬布英語Patrick Dalzel-Job 二戰時期的海軍情報官和獨闖龍潭,並且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語言學家、作家、水手、航海家、跳傘者、潛水員和滑雪者,並通過30AU認識了法蘭明。[26]他和占士邦一樣,當他在原則問題上不同意命令時,他也有叛逆的傾向。他非常謙虛,當被問及與占士邦的關係時,他回答說:「我從未讀過與007相關的書或看過007的系列電影。我不喜歡這種風格……我只愛一個女人,我也不是愛喝酒的那種男人。」[27]
1899年12月24日 – 1990年11月13日 威爾弗雷德·鄧德代爾英語Wilfred Dunderdale 鄧德代爾是軍情六處駐巴黎分部的負責人。鄧德代爾經常在馬克西姆餐廳用餐,開着一輛帶裝甲的勞斯萊斯,穿着手工製作的西裝和卡地亞袖扣。[28] 鄧德代爾是一個很懂得過日子的人,喜歡漂亮的女人和跑車,並在二戰時期和法蘭明是戰友。[29]

他還在破解恩尼格瑪密碼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8]

1907年5月31日 – 1971年8月18日 皮特·法蘭明英語Peter Fleming (writer) 伊安·法蘭明的哥哥,以及軍事情報和非常規戰爭的戰時專家。戰爭期間,他曾在挪威和希臘的敵後待過一段時間。[30]他曾在德里度過了一段日子,組織欺騙計劃以愚弄日本帝國陸軍[31]
1912年4月18日 – 2004年3月6日 桑迪·格倫英語Sandy Glen 格倫是一名前北極探險家,曾與法蘭明一起在海軍情報部門工作。[32]和占士邦一樣,格倫也上過費蒂斯學院,並有蘇格蘭血統。[33]格倫後來疏遠了這種聯繫,並說:「我一時不認為這是真的;我太溫和,太守法了。」[32]
1910年8月11日 – 1995年11月1日 杜安·哈德森英語Duane Hudson 哈德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南斯拉夫的敵後度過,最初在英國秘密情報局工作,後來在特別行動執行處工作。

[34]哈德森躲過了暗殺企圖,並招募了一個特工網絡來炸毀軸心國航運,單槍匹馬炸毀一艘意大利船隻。[35]

1911年3月11日 – 1996年6月15日 菲茨羅伊·麥克萊恩英語Sir Fitzroy Maclean, 1st Baronet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麥克林是英國在南斯拉夫的特工,是鐵托的朋友和傳記作者,也是特種空勤團的成員。儘管在他去世時,一些媒體仍然認為他是占士邦的典範,但他否認了這個謠言,法蘭明的傳記作者安德魯·利塞特也持有同樣的觀點。[32][36]
米高·梅森 梅森在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富裕的家庭去了加拿大,並且在那裏他成為了一名職業拳擊手。二戰爆發時,他在當時仍然是中立立場的布加勒斯特工作,在那裏他殺死了兩名試圖暗殺他的德國特工。[32]
1906年12月21日 – 1987年9月3日 梅林·明歇爾英語Merlin Minshall 明歇爾是英國皇家海軍志願者預備隊的成員,法蘭明通過他在海軍情報部門的工作認識了他。1940年,他加入了特別行動執行處,在法國和南斯拉夫發動游擊戰抵抗納粹。[37][38]
1893年11月19日 – 1986年10月23日 康拉德·奧布萊恩-弗倫奇英語Conrad O'Brien-ffrench 康拉德[39]1918 年,史超域·孟席斯將康拉德招募到軍情六處,康拉德隨後在國外執行秘密任務。[40]
1912年7月10日 – 1981年8月10日 達斯克·波波夫英語Duško Popov 波波夫是一個塞爾維亞三重間諜,服務於塞爾維亞軍事情報局英語Military Intelligence Agency(代號「達斯克」)、軍情六處(代號「三輪車」)、阿勃維爾(代號「伊萬」)[41]法蘭明認識波波夫,並在葡萄牙里斯本跟隨他作為軍情六處指定的護送人員,目睹了波波夫在埃斯托里爾賭場為了讓對手從百家樂牌桌上退出,下注了40000美元(約合2021年的70萬美元[42])。法蘭明邊將這一次他所見到的經歷作為《皇家賭場》的基礎。[43]
1873年3月24日 – 1925年11月5日 西德尼·喬治·賴利 賴利是服務於蘇格蘭場特別科英語Special Branch (Metropolitan Police)和英國特勤局的特工。1918年,賴利受僱於曼斯菲爾德·史密斯·卡明爵士英語Mansfield Smith-Cumming,成為軍情六處的特工。[44]賴利的朋友羅拔·布魯斯·洛克哈特爵士英語R. H. Bruce Lockhart認識法蘭明很多年了,並告訴他賴利的間諜經歷。法蘭明後來向《星期日泰晤士報》提到,在聽說賴利的事情後,他就創造了占士邦。[45]
1913年12月9日 – 2006年6月8日 彼得·史密瑟斯英語Peter Smithers 彼得•史密瑟斯爵士(Sir Peter Smithers)是法蘭明的熟人,當納粹在法國推進時,史密瑟斯為滯留在英國的法國難民開通了通道。後來,作為一名海軍武官,他在華盛頓從事傳播有關納粹的虛假信息的工作。[46]他在戰爭中的一部分時間在海軍情報部門工作。法蘭明後來在鐵金剛大戰金手指 中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個角色。[47]
1897年1月23日 – 1989年1月31日 威廉·斯蒂芬森英語William Stephenson 威廉·斯蒂芬森是一位國際間諜大師,以他的代號「無畏」而聞名。他是一位加拿大在一戰時期的士兵、王牌戰鬥機飛行員、企業家、發明家和國際百萬富翁商人,下級勛位爵士,在1940年成為英國安全協調組織的負責人,該組織是位於紐約的軍情六處組織,並擔任丘吉爾羅斯福的顧問。[48][48]

Regarding him, Fleming wrote in The Sunday Times of 21 October 1962, that Bond was: "a highly romanticized version of a true spy. The real thing, the man who became one of the great agent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is William Stephenson."[49] Elsewhere Fleming wrote of Stephenson that he "used to make the most powerful martinis in America and serve them in quart glasses."[50]

1902年6月17日 – 26 February 1964 Forest Yeo-Thomas Wing Commander Forest Yeo-Thomas was a British field agent code named "White Rabbit" for the SOE. His missions for the SOE involved him parachuting multiple times in enemy occupied France. In his memoirs, Fleming wrote of his fascination with the missions Thomas conducted behind enemy lines, such as having dinner with Nazis, the use of disguises, being captured and interrogated by the Gestapo before escaping, shooting an enemy agent, as well as having relationships with different women.

來自於他人作品中的靈感

[編輯]

占士·邦的創作除了受到了真實人物的啟發之外,還受到了丹尼斯·惠特利所創作的一個虛構角色:神密特工Gregory Sallust的啟發,這個角色是丹尼斯基於他的一位已故的朋友 Gordon Eric Gordon-Tombe 所創作的。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是,占士·邦這個角色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所創作的一系列關於紳士間諜短篇小說,這是以薩默塞特自己的間諜經歷為基礎創作的。而以占士·邦系列小說的靈感也可能來源自威廉·勒克的著作,而占士·邦系列電影的靈感可能來源於德國導演費立茲·朗的早期創作的一些無聲電影,比如馬布斯博士英語Dr. Mabuse間諜英語Spione

參考資料

[編輯]
  1. ^ MARCO CALAVITA. A Nod to the Xenophobic, Lying Inventor of Spy Fiction. 2012-07-28 8:30AM [2022-05-03] (英語). 
  2. ^ Hoberman, J. "An Evil Doctor Who Casts a Spell on Subjects and Viewers Alike - Don't think the silent 4½-hour "Dr. Mabuse the Gambler" is for you? It's shockingly contemporary, and can be binge-watched or seen in chapters. You have time. Give it a try". 2020-05-06 [2022-05-03] (美國英語). 
  3. ^ Bank, Douglas. Spies (aka, Spione) (Fritz Lang, 1928). 2018-10-27 [2022-05-03] (英文). 
  4. ^ Chancellor 2005,第4頁.
  5. ^ "Ian Fleming". 伊安·法蘭明出版社英語Ian Fleming Publications. [2022-05-03]. 
  6. ^ Black 2005,第4頁.
  7. ^ Caplen 2010,第21頁.
  8. ^ Hellman,Geoffrey T. James Bond Comes to New York需要付費訂閱. Talk of the Town. The New Yorker: 32. 21 April 1962 [9 September 2011]. 
  9. ^ Fleming, Ian. "The Exclusive Bond" Mr. Fleming on his hero. The Manchester Guardian. 5 April 1958: 4. 
  10. ^ Chancellor 2005,第230頁.
  11. ^ Steyn, Mark. Forever Bond. The Spectator (London). 30 November 2002, 131: 68. 
  12. ^ 007's file found in the IPN's Archive
  13. ^ Britain sent the real James Bond to spy on Cold War Poland. The Sunday Times. 24 Sep 2020 [27 September 2020]. 
  14. ^ James Bond, a man interested in 'women' and 'infiltrating bases', really did spy for Britain in the 1960s. The Telegraph. 23 Sep 2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15. ^ James Bond Was Based On This Womanising, Martini-Swilling, Real Life Playboy. GQ Australia. [October 4, 2016]. 
  16. ^ James Bond Originally Inspired By A Dominican Diplomat?. Vibe. 7 October 2016 [October 7, 2016]. 
  17. ^ Lycett 1996,第103頁.
  18. ^ Rankin 2011,第136頁.
  19. ^ Macintyre 2008,第50頁.
  20. ^ Cook, William. Novel man. New Statesman. 28 June 2004: 40. 
  21. ^ 21.0 21.1 Macintyre, Ben. Bond – the real Bond. The Times. 5 April 2008: 36. 
  22. ^ Chancellor 2005,第70頁.
  23. ^ Benson 1988,第70頁.
  24. ^ Burns, John F. Remembering Fleming, Ian Fleming. The New York Times. 19 May 2008 [22 November 2011]. 
  25. ^ Morris, David. The real Bond – Revealed: 007 was actually a Queenslander. The Sunday Mail. 15 July 2001: 18. 
  26. ^ McGrory, Daniel; Evans, Michael; English, Shirley. War hero hailed as the real 007 dies. The Times (London). : 3. 
  27. ^ Macintyre 2008,第70頁.
  28. ^ 28.0 28.1 Macintyre 2008,第72頁.
  29. ^ Gardham, Duncan. Fast cars, women ... was he the model for Bond?.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2 September 2010: 15. 
  30. ^ Obituary: Colonel Peter Fleming, Author and explorer. The Times (London). 20 August 1971: 14. 
  31. ^ Macintyre 2008,第67-68頁.
  32. ^ 32.0 32.1 32.2 32.3 Cathcart, Brian. The name's Dunderdale, Biffy Dunderdale.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3 June 1996: 10. 
  33. ^ Lycett 1996,第112頁.
  34. ^ Foot, Michael. Obituary: Colonel D. T. Hudson. The Independent (London). 14 November 1995: 18. 
  35. ^ Agent who met Tito. Herald Sun (Melbourne). 24 November 1995. 
  36. ^ West 2010,第134頁.
  37. ^ Wartime Agent Believed To Have Been Model For James Bond Dies. Associated Press. 23 September 1987. 
  38. ^ Obituary of Mr Merlin Minshall. The Times (London). 23 September 1987. 
  39. ^ Jackson & Scott 2004,第125頁.
  40. ^ McKay 1993,第115頁.
  41. ^ The name's Tricycle, Agent Tricycle. BBC News. 9 May 2002 [17 January 2012]. 
  42. ^ 1634–1699: McCusker, J. J. How Much Is That in Real Money? A Historical Price Index for Use as a Deflator of Money Values in the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Addenda et Corrigenda (PDF). American Antiquarian Society. 1997.  1700–1799: McCusker, J. J. How Much Is That in Real Money? A Historical Price Index for Use as a Deflator of Money Values in the Economy of the United States (PDF). American Antiquarian Society. 1992.  1800–present: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Consumer Price Index (estimate) 1800–. [2024-02-29]. 
  43. ^ West 2010,第xxii–xxiii頁.
  44. ^ Spence 2002,第93頁.
  45. ^ Cook 2004,第10頁.
  46. ^ Cameron, Sue. Model for 007 was more greenfinger than Goldfinger Obituary: Sir Peter Smithers. 金融時報 (倫敦). 15 June 2006: 4. 
  47. ^ Obituary: Sir Peter Smithers. The Times (London). 15 June 2006: 62. 
  48. ^ 48.0 48.1 West 2010,第15-16頁.
  49. ^ Hamilton 2011,第147頁.
  50. ^ Room 3603 (PDF). : xi. 

參考來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