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Cdip150/條目/優良條目
此頁面保存了經已成功通過Wikipedia:優良條目候選並由User:Cdip150創建並有份作出主要修繕的條目。
註:由本人創建但主要由他人修繕的條目,以及主要由本人修繕但由他人創建的條目,都不列於這裏。
柯邦迪前地是澳門內港的一個休憩廣場,位於澳門半島西邊、風順堂區北部,全長約105米,闊約40米。前地的最東端接聚寶街與群興新街交界,東北側接有蓬萊新街,最北端接火船頭街,最西端則接河邊新街與比厘喇馬忌士街交界,最南端則有隧道通往安仿西巷。街道名稱是以1866年至1868年時任澳門總督邦迪·柯打命名,而又稱則可能源自「印花稅」或「財政」的外文音譯。在清朝康熙至同治年間,這裏是專門用作進口鴉片的埠頭,也是澳門乃至中國史上第一個鴉片專用碼頭和課煙稅區,甚至是鴉片戰爭的肇始地。1992年時這裏被列入澳門文物名錄內,之後曠地上又建立過菜市場,後來菜市場被取消並建為現在的休憩廣場。
- 提名人:本人
- 提名日期:2008年12月24日
- 通過日期:2008年12月31日
- 首次展示日:2009年1月1日
澳門的紗紙契是源於中國古時出現的一種土地契約,大約在清朝時這種立契方式從內地傳到澳門。澳門在被葡萄牙佔領前,尤其是氹仔和路環,已有不少土地是以紗紙契作為主要的土地業權憑據。在澳門出現過的紗紙契主要有兩種,即「紅契」和「私人契」,後來又有兩種情況被當成紗紙契處理,分別是「稟紙契」和「默認契」。在氹仔和路環納入葡萄牙管治後,部份原居民卻沒有將所屬房地產業權向當時的澳葡政府民事登記局註冊立案,故此有關部門並無這些土地的地權證明文本,不過土地及其上蓋房屋的業權仍然由原居民代代相傳的情況下繼承,結果引發後來的社會問題。迨澳門政權移交後,問題的解決毫無進展,至今仍然持續。
- 提名人:本人
- 提名日期:2009年3月9日
- 通過日期:2009年3月16日
- 首次展示日:2009年4月1日
白眼塘原是澳門北灣的一個避風塘,位於今澳門半島西部、風順堂區北端。因為這個塘在來潮時會激起白沫,故有「白眼塘」之稱。這個塘起初是無人管制的,是故舟艇密集,但在清朝嘉慶年間這些舟艇發生大火。清同治年間澳葡政府填塞白眼塘,並把填地一帶規劃為街區。此後在這街區內曾建有多家妓寮,而澳葡政府更在區內設立小販檔;入夜後在小販檔旁邊的曠地更有自發性的「燈光夜市」,一時場面熱鬧。時至1918年,在區內建有一所戲院,但生意不佳很快便結業,1922年改成警察分署;不久其門前發生了「五·二九慘案」,造成死傷,並觸發澳門各界發起罷工,致使澳門一度陷入蕭條。
- 提名人:User:Zanhsieh
- 提名日期:2009年6月22日
- 通過日期:2009年6月29日
- 首次展示日:2009年7月15日
爐石塘,原稱蘆荻塘、蘆石塘,原是澳門北灣的一個避風塘,位於今澳門半島西邊、大堂區西北端。因為這個塘以前有很多亂石,而這些亂石上野生蘆葦荻花,所以先後有「蘆荻塘」和「蘆石塘」之名。滿清政府早年曾在此設立佐堂衙署,駐設香山縣分防澳門縣丞。後來蘆石塘被澳葡政府徵用,立名時把「蘆」易作「爐」,變成「爐石塘」。清同治年間澳葡政府填塞爐石塘,並把填地一帶規劃為街區。後來街區被發展為手工藝坊,更曾有名貴鴉片煙槍出產。新馬路開闢後,這裏陸續改建為民房住宅至今。現時在這街區內留有以「爐石塘」作為又名的庇山耶街、以及爐石塘巷作為記念。
- 提名人:User:圍棋一級
- 提名日期:2009年8月16日
- 通過日期:2009年8月23日
- 首次展示日:2009年9月3日
雀仔園坊位於澳門半島中部、東望洋山南段以西,是一個依着山坡的街區,最高與最低點的海拔高度相差達15米。此坊在開闢之前原是一個樹林,葡萄牙人在此打獵常捕獲雀鳥,故有「雀仔園」之稱。清同治年間,澳葡政府將崗林砍伐,並在原地規劃成方格狀街區、建立墟市,雀仔園坊自此設立,是澳葡政府首個在澳門開坊的項目。此後當局更在坊內撥地建造土地廟,每年土地神誕日,坊內均舉行賀誕活動。雖然這個坊區被稱為「雀仔園」,但坊內並沒有任何街道是以「雀仔園」為名的。
- 提名人:User:9old9
- 提名日期:2010年8月21日
- 通過日期:2010年8月31日
- 首次展示日:2010年9月2日
燒灰爐村是澳門一個已消失的古老村落,位於澳門半島風順堂區東部、西灣與南灣之間,北端出口接南灣大馬路,南端接民國大馬路,東側外圍有何鴻燊博士大馬路。名稱源自村內原有用作把牡蠣殼燒成白灰為建材的火爐,該村約於16世紀被葡萄牙人侵佔,至1910年時村莊正式消失,後來設有公園、學校等,周邊亦改建為住宅至今,對出的海岸今也已被填平。
- 提名人:本人
- 提名日期:2012年8月16日
- 通過日期:2012年8月25日
- 首次展示日:2012年9月10日
塔石是澳門半島望德堂區西部的一個街區,位於大炮台山東北,即今西墳馬路、區華利街、賈伯樂提督街、羅利老馬路與士多鳥拜斯大馬路之間。這裏昔日原有一座山崗,因山上有堆疊成塔的花崗岩石而得名。而其山下亦原有一處村落,為農民所聚居;1840年代初,村莊的部份用地曾改作賽馬場,成為澳門最早出現賽馬的地方。清道光年起,漸漸為葡萄牙人佔領,並於山崗上修建西式墳場;至同治年時此地更被開山劈石來規劃街區,並修建球場和洋房,自此村莊正式消失;20世紀中後期陸續改建為民房住宅至今,而球場亦已重建為休憩廣場。
- 提名人:本人
- 提名日期:2012年9月23日
- 通過日期:2012年9月30日
- 首次展示日:2012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