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JuneAugust/LWC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概述

[編輯]
建造者 艦隻的建造者名稱
主炮 主炮數量和類型
裝甲 艦體裝甲的最大厚度
排水量 作戰時艦隻滿載排水量[a]
推進器 傳動軸的數量,推進系統的類型、可提供的最高航速和功率
成本 購買或者建造艦艇的費用
服役 艦隻開建和結束建造的日期以及其最終結局
龍骨敷設 開始安放龍骨的日期
下水日期 艦隻下水的日期
交付日期 艦隻交付使用的日期
結局 艦隻最終結局(例如沉沒、拆解)

「撞擊巡洋艦」(Ram cruiser)也稱「碰撞巡洋艦」,在中國史料也稱為碰船兼快船、碰快船[2]

「金甌」號為江南製造局建造的第一艘鐵甲炮艇[3]

「揚武」號是福州船政建造的第7號兵船[3]

「橫海」號為福建福州船政廠建造的第5號鐵脅兵船(總第25號),由吳德章設計[4]



艦名 建造者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成本 服役
龍骨敷設 下水日期 交付日期 結局
「龍驤」號炮艦 1門11英寸(279.4毫米)艦炮[5] 320長噸(325公噸)[5] 2具螺旋槳,2座燃煤鍋爐驅動2台蒸汽機,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235匹指示馬力(175千瓦特)[6] 15.0萬兩銀[7]
「虎威」號炮艦 15.0萬兩銀[7]
「飛霆」號炮艦 1門12.5英寸(317.5毫米)艦炮[6] 420長噸(427公噸)[6] 2具螺旋槳,1座燃煤鍋爐驅動2台蒸汽機,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270匹指示馬力(200千瓦特)[6] 15.0萬兩銀[7]
「策電」號炮艦 15.0萬兩銀[7]
「鎮北」號炮艦 1門11英寸(279.4毫米)艦炮[8] 15.0萬兩銀[7]
「鎮南」號炮艦 15.0萬兩銀[7]
「鎮西」號炮艦 15.0萬兩銀[7]
「鎮東」號炮艦 15.0萬兩銀[7]
「鎮中」號炮艦 15.0萬兩銀[7]
「鎮邊」號炮艦 15.0萬兩銀[7]
「福勝」號炮艦

(Fu Sheng)

1門10英寸(254毫米)艦炮[9] 256長噸(260公噸)[9] 8節(15公里每小時;9.2英里每小時),180匹指示馬力(130千瓦特)[9] 12.0萬兩銀[7] 1884年8月23日在中法馬江海戰中戰沉[10]
「建勝」號炮艦

(Chen Sheng)

12.0萬兩銀[7] 1884年8月23日在中法馬江海戰中戰沉[10]


艦名 建造者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成本 服役
龍骨敷設 下水 交付日期 結局
「金甌」號鐵甲炮艇  大清江南製造局[11] 1門170毫米(7英寸)艦炮[12][13][14] 70毫米(3英寸)[15] 250公噸(246長噸)(載重)[3][16][b] 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200匹指示馬力(149千瓦特)[3][16][c] 6.26萬兩[11]「原計工料:82587兩,連同員工薪水和資產折舊總計106152兩」[19] 1874年[16] 1875年9月17日[3][16][d] 1876年[16] 不祥,可能在民國初年被拆解了[15]
「揚武」號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21] 1門190毫米(7英寸)威斯窩斯前膛炮[21][22] 1,560公噸(1,535長噸)[3][16][22] 1具螺旋槳,2座方形鍋爐驅動1台格拉斯哥制雙缸往復式蒸汽機[21],12節(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1,130匹指示馬力(840千瓦特)[3] 25.4萬兩[11] 1871年7月12日[3][16] 1872年4月22日[3][16]「4月23日」[22] 1872年12月[16] 1884年8月23日在中法馬江海戰中戰沉[3][10]
「橫海」號木殼內河炮艇  大清福州船政[23] 150公噸(148長噸)[24] 750匹指示馬力(559千瓦特)[25] 20萬兩[26] 1883年5月17日[4] 1884年12月18日[4][10] 1885年7月15日[4]
「廣甲」號第6號鐵脅兵船 1885年11月24日[27]
第2號鐵脅雙重木殼快碰船(總第26號)
「恬吉」號木殼兵船  大清江南製造局[11] 600公噸(591長噸)(載重)[16] 明輪,蒸汽機[11],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16],392匹指示馬力(292千瓦特)[11] 8.14萬兩[11]「原計工料:81397兩,連同員工薪水和資產折舊總計99822兩」[19] 1867年[16] 1868年7月23日[16] 1868年9月15日[16]
「萬年清」號木殼兵商輪船  大清福州船政[11] 6門火炮[28] 1,370公噸(1,348長噸)[16][29] 單具螺旋槳,單缸往復式蒸汽機,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580匹指示馬力(432.5千瓦特)[3][16]「12節」[28] 16.3萬兩[11][29] 1868年1月18日[16] 1869年6月10日[16][29] 1869年9月28日[16] 1887年1月19日在東沙海面與英國商船「尼泊爾」號相撞沉沒[3][10]
「操江」號木殼兵船  大清江南製造局[11] 4門24磅炮[30] 640公噸(630長噸)(載重)[16][30] 單具螺旋槳[11],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16],425匹指示馬力(317千瓦特)[11] 8.33萬兩[11]「原計工料:83306兩,連同員工薪水和資產折舊總計102162兩」[19] 1869年2月[16] 1869年4月[30][19] 1869年7月[16]
「湄雲」號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11] 1門160mm[28] 550公噸(541長噸)[16] 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16],400匹指示馬力(300千瓦特)[31]「320匹指示馬力(240千瓦特)」[29] 10萬兩[11]「10.6萬兩」[29] 1869年2月8日[16] 1869年12月6日[16][28][29] 1870年1月11日[16]
「測海」號木殼兵船  大清江南製造局[11] 6門24磅炮[30] 600公噸(591長噸)(載重)[16][30] 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16]「12.5節」[30],430匹指示馬力(320.7千瓦特)[11] 8.27萬兩[11]「原計工料:82737兩,連同員工薪水和資產折舊總計101265兩」[19] 1869年2月[16] 1869年10月[16][19] 1869年10月5日[16]
「福星」號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11] 1門160mm威斯窩斯前膛炮[28] 515公噸(507長噸)[16] 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16],320匹指示馬力(240千瓦特)[32][29] 10.6萬兩[11]「16.1萬兩」[29] 1869年12月6日[16] 1870年5月30日[16][29] 1870年10月[16] 1884年8月23日在中法馬江海戰中戰沉[10]
「威靖」號木殼兵船  大清江南製造局[11] 10門24磅炮[33] 1,000公噸(984長噸)(載重)[16][33] 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16],605匹指示馬力(451.1千瓦特)[11]「12.5節」[33] 11.8萬兩[11]「原計工料:118031兩,連同員工薪水和資產折舊總計144748兩」[19] 1870年[16] 1870年12月[16][19][33] 1871年2月[16]
「伏波」號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11] 1門160mm阿姆斯特朗前膛炮[28] 1,258公噸(1,238長噸)[16][29] 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16],580匹指示馬力(432.5千瓦特)[11][29] 16.1萬兩[11][29] 1870年6月12日[16] 1870年12月22日[16]「1870年12月12日」[29] 1871年4月1日[16]
「安瀾」號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11] 1門160mm阿姆斯特朗前膛炮[22] 1,258公噸(1,238長噸)[16][22] 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16],580匹指示馬力(432.5千瓦特)[11][29] 15.6萬兩[11]「16.5萬兩」[29] 1870年11月12日[16] 1871年6月18日[16][22][29] 1871年12月[16]
「海安」號木殼兵船  大清江南製造局[11] 2門90磅克虜伯炮[33][34] 2,800公噸(2,756長噸)(載重)[16][33] 1具螺旋槳,4座鍋爐驅動1台雙缸往復式蒸汽機[34],12節(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16],1,800匹指示馬力(1,342.3千瓦特)[11]「10節」[33] 35.52萬兩[11]「原計工料:355198兩,連同員工薪水和資產折舊總計435600兩」[19] 1871年[16] 1872年5月24日[16][33] 1874年3月18日[16] 1878年8、9月後除名[35]
「鎮海」號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11] 1門160mm後膛炮[22] 572公噸(563長噸)[16][22] 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16],350匹指示馬力(261.0千瓦特)[11][29] 10.9萬兩[11][29] 1871年3月29日[16] 1871年11月28日[16][22][29] 1872年7月[16]
「飛雲」號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11] 1門160mm阿姆斯特朗前膛炮[22] 1,258公噸(1,238長噸)[16][22][29] 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16]「10節」[29],580匹指示馬力(432.5千瓦特)[11] 16.3萬兩[11][29] 1871年8月中旬[16][36] 1872年6月3日[16][22][29] 1872年10月[16] 1884年8月23日在中法馬江海戰中戰沉[10]
「靖遠」號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11] 1門160mm法華士前膛炮[22] 572公噸(563長噸)[16][22][29] 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16],350匹指示馬力(261.0千瓦特)[11][29] 11萬兩[11][29] 1871年12月1日[16] 1872年8月21日[16][22][29] 1873年3月26日[16]
「振威」號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11] 1門160mm法華士前膛炮[22] 572公噸(563長噸)[16][22][29] 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16],350匹指示馬力(261.0千瓦特)[11][29] 11萬兩[11][29] 1872年6月24日[16] 1872年12月11日[16][22][29] 1873年8月17日[16] 1884年8月23日在中法馬江海戰中戰沉[10]
「濟安」號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11] 1門160mm阿姆斯特朗前膛炮[22] 1,258公噸(1,238長噸)[16][29] 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16],580匹指示馬力(432.5千瓦特)[11][29] 16.3萬兩[11][29] 1872年7月25日[16] 1873年1月2日[16][29] 1873年9月27日[16] 1884年8月23日在中法馬江海戰中戰沉[10]
「馭遠」號木殼兵船  大清江南製造局[11] 2門90磅克虜伯炮[33][34] 2,800公噸(2,756長噸)(載重)[16][33] 1具螺旋槳,4座鍋爐驅動1台雙缸往復式蒸汽機[34],12節(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16],1,800匹指示馬力(1,342.3千瓦特)[11]「10節」[33] 31.87萬兩[11]「原計工料:318717兩,連同員工薪水和資產折舊總計409661兩」[19] 1873年[16] 1873年12月23日[16][33] 1875年冬[16] 1885年2月14日與「澄慶」號互相盲目對射後沉沒,1959年打撈起並拆解[35]
「元凱」號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23] 3門舊式火炮[37] 1,258公噸(1,238長噸)[24][29] 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24],580匹指示馬力(432.5千瓦特)[23][29] 16.2萬兩[23][29] 1874年10月30日[24] 1875年6月4日[24][29] 1875年8月5日[24]
「藝新」號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23] 1門20磅前膛炮[37] 245公噸(241長噸)[24][29][37] 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24],200匹指示馬力(149千瓦特)[23][29] 5.1萬兩[23][29] 1875年6月4日[24] 1876年3月28日[24][37] 1876年7月10日[24]
「登瀛州」號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23] 1門160毫米(6英寸)艦炮[38] 1,258公噸(1,238長噸)[24][29][37] 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24],580匹指示馬力(432.5千瓦特)[23][29] 16.2萬兩[23][29] 1875年7月21日[24] 1876年6月23日[24][29][37] 1876年9月15日[24]
「奉安」號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23] 1,258公噸(1,238長噸)[24][29][37] 10節(19公里每小時;12英里每小時)[24],580匹指示馬力(432.5千瓦特)[23][29] 16.2萬兩[23][29] 1876年7月10日[24] 1875年12月2日[24][29]「1876年11月27日」[37] 1876年5月3日[24]
「威遠」號鐵脅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23] 1門7英寸(178毫米)阿姆斯特朗前膛炮[37] 1,268公噸(1,248長噸)[24][29][37] 12節(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24],750匹指示馬力(559千瓦特)[23][29] 19.5萬兩[23][29] 1876年9月2日[24] 1877年5月15日[24][37]「1877年5月31日」[29] 1877年9月14日[24]
「超武」號鐵脅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23] 1,268公噸(1,248長噸)[24][29][39] 12節(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24],750匹指示馬力(559千瓦特)[23][29] 19.5萬兩[23]「20萬兩」[29] 1877年7月29日[24] 1878年6月19日[24][29][39] 1878年9月21日[24]
「康濟」號鐵脅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23] 1門80磅前膛炮[39] 1,268公噸(1,248長噸)[24][39]「1310噸」[40] 12節(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24],750匹指示馬力(559千瓦特)[23][40] 21.1萬兩[23][40] 1878年7月12日[41] 1879年6月[24]「1879年7月20日」[40][41] 1879年[24]1880年4月4日[10]
「海長清」號木殼內河炮艇  大清廣東機器局[23] 320公噸(315長噸)[24] 200匹指示馬力(149千瓦特)[23]
「執中」號木殼內河炮艇  大清廣東機器局[23] 500公噸(492長噸)[24] 300匹指示馬力(224千瓦特)[23]
「鎮東」號木殼內河炮艇  大清廣東機器局[23] 170公噸(167長噸)[24] 170匹指示馬力(127千瓦特)[23]
「緝西」號木殼內河炮艇  大清廣東機器局[23] 320公噸(315長噸)[24] 200匹指示馬力(149千瓦特)[23]
「靖安」號木殼內河炮艇  大清廣東機器局[23] 150公噸(148長噸)[24] 100匹指示馬力(75千瓦特)[23] 1881年[24]
「宣威」號木殼內河炮艇  大清廣東機器局[23] 150公噸(148長噸)[24] 1881年[24]
「翔雲」號木殼內河炮艇  大清廣東機器局[25] 150公噸(148長噸)[42]
「肇安」號木殼內河炮艇  大清廣東軍火局[25] 150公噸(148長噸)[42] 單螺旋槳,康邦臥機[25] 0.79萬兩[25] 1882年2月[42]
「南圖」號木殼內河炮艇  大清廣東軍火局[25] 150公噸(148長噸)[42] 單螺旋槳,康邦臥機[25] 0.94萬兩[25] 1882年7月[42]
「過順」軍輔船  大清大沽船塢[25] 1884年6月[42] 1886年3月[42]
「利順」軍輔船  大清大沽船塢[25] 1884年6月[42] 1886年3月[42]
「導海」起重船  大清旅順船塢[25] 2,400公噸(2,362長噸)[42] 單螺旋槳,康邦臥機,400匹指示馬力(298千瓦特)[25] 1884年11月[42] 1885年7月[42]
「廣元」號鐵脅木殼淺水炮艇  大清黃埔船局[43] 約200公噸(197長噸)[44] 雙螺旋槳,臥式蒸汽機,8.7節(16.1公里每小時;10.0英里每小時)[44],78匹指示馬力(58千瓦特)[43] 合計14.26萬兩[43] 1885年3月[44] 1885年冬[44]
「廣亨」號鐵脅木殼淺水炮艇  大清黃埔船局[43] 約200公噸(197長噸)[44] 雙螺旋槳,臥式蒸汽機,7.8節(14.4公里每小時;9.0英里每小時)[44],65匹指示馬力(48千瓦特)[43] 1885年3月[44] 1885年冬[44]
「廣利」號鐵脅木殼淺水炮艇  大清黃埔船局[43] 約200公噸(197長噸)[44] 雙螺旋槳,臥式蒸汽機,7.8節(14.4公里每小時;9.0英里每小時)[44],65匹指示馬力(48千瓦特)[43] 1885年3月[44] 1885年冬[44]
「廣貞」號鐵脅木殼淺水炮艇  大清黃埔船局[43] 約200公噸(197長噸)[44] 雙螺旋槳,臥式蒸汽機,8.7節(16.1公里每小時;10.0英里每小時)[44],78匹指示馬力(58千瓦特)[43] 1885年3月[44] 1885年冬[44]
「吉雲」號鋼脅鐵殼掩船  大清福州船政[40] 135公噸(133長噸)[40] 11節(20公里每小時;13英里每小時),300匹指示馬力(224千瓦特)[40] 5.6萬兩[40] 1898年8月8日[40]
「琛航」木殼商船 1358噸[29] 10節,580馬力[29] 16.4萬兩[29] 1874年1月[29] 1884年8月23日在中法馬江海戰中戰沉[10]
「永保」木殼商船 1353噸[29] 10節,580馬力[29] 16.7萬兩[29] 1873年8月10日[29] 1884年8月23日在中法馬江海戰中戰沉[10]
「湖鵬」號魚雷艇  日本川崎船廠[45] 2門47毫米(2英寸)艦炮[45] 96公噸(94長噸)[45] 單具螺旋槳,2座艦本式鍋爐,1台立式三脹蒸汽機,23節(43公里每小時;26英里每小時),1,200匹指示馬力(895千瓦特)[45] 1906年2月25日[45] 1906年10月19日[45] 1907年5月31日[45] 1911年11月後歸附國民政府,1937年10月2日在龍梢港被日軍炸傷後被廢棄[46]
「湖鶚」號魚雷艇 1906年2月28日[45] 1911年11月後歸附國民政府,1937年10月8日在江陰鰣魚港附近被日軍炸傷後被打撈起,最終被人民海軍接收,1947年7月除役改為水警船[46]
「湖鷹」號魚雷艇 1907年5月11日[45] 1907年11月17日[45] 1908年3月16日[45] 1911年11月後歸附國民政府,1938年8月9日在湖北浠水被日軍炸毀[46]
「湖隼」號魚雷艇 1907年5月15日[45] 1911年11月後歸附國民政府,抗日戰爭後被改作運輸船[46]
「江元」號  日本川崎船廠[47] 1門120毫米(5英寸)艦炮[47] 550公噸(541長噸)[47] 13節(24公里每小時;15英里每小時),950匹指示馬力(708千瓦特)[47]
「江享」號
「江利」號
「江貞」號
「楚有」號炮艦 2門120毫米(5英寸)艦炮[38] 752公噸(740長噸)[38] 13節(24公里每小時;15英里每小時),1,350匹指示馬力(1,007千瓦特)[38]
「楚泰」號炮艦
「楚同」號炮艦
「楚謙」號炮艦
「楚觀」號炮艦
「楚豫」號炮艦
「策電」號炮艦 1門280毫米(11英寸)艦炮[38] 319公噸(314長噸)[38] 9.5節(17.6公里每小時;10.9英里每小時),310匹指示馬力(231千瓦特)[38]
「甘泉」號炮艦 1門120毫米(5英寸)艦炮[38] 305公噸(300長噸)[38] 7.9節(14.6公里每小時;9.1英里每小時),300匹指示馬力(224千瓦特)[38]

「開濟」號由

艦名 建造者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成本 服役
龍骨敷設 下水 交付日期 結局
「海東雄」號鐵脅木殼淺水炮艇  大清廣東機器局[23] 350公噸(344長噸)[24][48] 康邦臥式蒸汽機,8節(15公里每小時;9.2英里每小時),200匹指示馬力(149千瓦特)[24][23][48] 3.39萬兩[23] 1879年[48] 1881年9月[48]
「澄慶」號鐵脅木殼兵船  大清福州船政[23] 1門160mm克虜伯炮[39] 1,268公噸(1,248長噸)[24][39][40] 臥式蒸汽機[23],12節(22公里每小時;14英里每小時)[24],750匹指示馬力(559千瓦特)[23][40] 26萬兩[23][40]「20萬兩」[49] 1879年7月26日[24] 1880年10月22日[24][10] 1880年12月[24]
「開濟」號  大清福州船政[25] 2門210mm克虜伯炮[39] 2,200公噸(2,165長噸)[39][40][48] 單螺旋槳,1台康邦臥式蒸汽機,15節(28公里每小時;17英里每小時),2,400匹指示馬力(1,789.7千瓦特)[48][25] 38.6萬兩[25][40][e] 1881年11月9日[48][42] 1883年1月11日[48][40][42] 1883年9月27日[51][f]
「建威」號魚雷炮艦(鋼脅鋼殼快船)  大清福州船政[52][53] 1門100毫米(4英寸)士奈德炮[53][54][47] 2具14英寸(356毫米)魚雷發射管[53] 850公噸(837長噸)[54][47][55][g] 2具螺旋槳[57],2台3缸四脹立式省煤蒸汽機[57],23節(43公里每小時;26英里每小時)[55][57][h],6,500匹指示馬力(4,847.0千瓦特)[47][55][58][i] 63.7萬兩[52][55] 1898年4月7日[54][59][57] 1899年1月29日[54][55][59][57] 1902年12月[54][59][j] 辛亥革命後更名為「自強」號,1937年自沉於江陰江面[54][60]
「建安」號魚雷炮艦  大清福州船政[52][53] 63.7萬兩[52][55] 1899年2月21日[54][59][k] 1900年3月3日[55][59][57] 1902年12月[59][l] 辛亥革命後更名為「大同」號,1937年自沉於江陰江面[60]
「建翼」號鋼脅鋼殼快船  大清福州船政[55] 550公噸(541長噸)[55] 21節(39公里每小時;24英里每小時),550匹指示馬力(410.1千瓦特)[55] 2.4萬兩[55] 1902年6月[55]
「寧紹」號鋼脅鋼殼快船  大清福州船政[55] 2,160公噸(2,126長噸)[55] 15節(28公里每小時;17英里每小時),5,000匹指示馬力(3,728.5千瓦特)[55] 37萬兩[55] 1905年3月30日[55]
「官府」號運輸船 14,750公噸(14,517長噸)1[54] 1台三漲往復式立式蒸汽機,13節(24公里每小時;15英里每小時),3,430匹指示馬力(2,560千瓦特)[54] 1919年3月9日[61] 1920年6月3日[61] 1921年2月27日[61]
「辰」號魚雷艇  德國伏爾鏘造船廠[62] 2門37毫米(1英寸)艦炮[62] 120公噸(118長噸)[62] 單具螺旋槳,2座汽車式鍋爐,1台四缸蒸汽機,18節(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700匹指示馬力(520千瓦特)[62] 1895年[62] 辛亥革命後加入民國海軍,1937年自沉於江陰江面[63]
「宿」號魚雷艇
「列」號魚雷艇  德國希肖船廠[64] 2門37毫米(1英寸)艦炮[64] 90公噸(89長噸)[64] 單具螺旋槳,1座汽車式鍋爐,1台三缸蒸汽機,18節(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600匹指示馬力(450千瓦特)[64] 1894年[64] 辛亥革命後加入民國海軍,1937年8月自沉於江陰江面[64]
「張」號魚雷艇 1895年[64]
「逸仙」號 [61]
「咸寧」號  中華民國
「永綏」號  中華民國江南造船所[65] 1門150毫米(6英寸)[66] 600公噸(591長噸)[67] 2具螺旋槳,2座水管鍋爐驅動2座三缸三漲立式蒸汽機,18節(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4,500匹指示馬力(3,400千瓦特)[67] 120萬國幣[66] 1928年5月5日[68] 1929年1月27日[69] 1929年8月31日[70] 1949年9月23日被炸沉於南京楊家溝附近江面[71]

腳註

[編輯]

註釋

[編輯]
  1. ^ 歷史學家埃里希·格魯納(Erich Gröner)指出,滿載被定義為「(等於)排水量加上滿載燃料油、柴油、煤、備用鍋爐給水、飛機燃料和特殊設備」。[1]
  2.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5噸」或「200噸」。[17]
  3. ^ 另有來源記載為「304匹馬力」[18]
  4. ^ 另有來源記載為「1875年9月15日」。[20]
  5. ^ 另有來源記載為「26.8萬」[50]
  6. ^ 另有來源記載為「1883年10月11日」<932>
  7. ^ 另有來源記載為「871噸」[56]「830噸」[57]
  8. ^ 另有來源記載為「18節」[56]
  9. ^ 另有來源記載為「7000馬力」[57]
  10.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04年」[57]
  11. ^ 另有來源記載為「1899年3月3日」[57]
  12.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04年」[57]

引文

[編輯]
  1. ^ Gröner,第ix頁
  2. ^ 陳悅 2009,第33頁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22頁
  4. ^ 4.0 4.1 4.2 4.3 劉傳標 2011,第291頁
  5. ^ 5.0 5.1 陳悅 2009,第11頁
  6. ^ 6.0 6.1 6.2 6.3 陳悅 2009,第12頁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戚其章 1981,第66頁
  8. ^ 陳悅 2009,第21頁
  9. ^ 9.0 9.1 9.2 陳悅 2009,第17頁
  10. ^ 10.00 10.01 10.02 10.03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陳悅 2011,第342頁
  11. ^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11.09 11.10 11.11 11.12 11.13 11.14 11.15 11.16 11.17 11.18 11.19 11.20 11.21 11.22 11.23 11.24 11.25 11.26 11.27 11.28 11.29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11.35 11.36 11.37 11.38 11.39 11.40 11.41 11.42 11.43 11.44 11.45 11.46 11.47 11.48 11.49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29頁
  12. ^ 陳悅 2009,第18頁
  13. ^ Wright 2000,第36頁
  14. ^ Chesneau & Kolesnik 1979,第398頁
  15. ^ 15.0 15.1 張恩東 2018,第298頁
  16. ^ 16.00 16.01 16.02 16.03 16.04 16.05 16.06 16.07 16.08 16.09 16.10 16.11 16.12 16.13 16.14 16.15 16.16 16.17 16.18 16.19 16.20 16.21 16.22 16.23 16.24 16.25 16.26 16.27 16.28 16.29 16.30 16.31 16.32 16.33 16.34 16.35 16.36 16.37 16.38 16.39 16.40 16.41 16.42 16.43 16.44 16.45 16.46 16.47 16.48 16.49 16.50 16.51 16.52 16.53 16.54 16.55 16.56 16.57 16.58 16.59 16.60 16.61 16.62 16.63 16.64 16.65 16.66 16.67 16.68 16.69 16.70 16.71 16.72 16.73 16.74 16.75 16.76 16.77 16.78 16.79 16.80 16.81 16.82 16.83 16.84 16.85 16.86 16.87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28頁
  17. ^ 陳悅 2009,第18頁
  18. ^ 陳悅 2009,第18頁
  19. ^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樊百川 2003,第1521頁
  20. ^ 陳悅 2009,第17頁
  21. ^ 21.0 21.1 21.2 陳悅 2015,第64頁
  22. ^ 22.00 22.01 22.02 22.03 22.04 22.05 22.06 22.07 22.08 22.09 22.10 22.11 22.12 22.13 22.14 22.15 22.16 22.17 22.18 陳悅 2011,第331頁
  23. ^ 23.00 23.01 23.02 23.03 23.04 23.05 23.06 23.07 23.08 23.09 23.10 23.11 23.12 23.13 23.14 23.15 23.16 23.17 23.18 23.19 23.20 23.21 23.22 23.23 23.24 23.25 23.26 23.27 23.28 23.29 23.30 23.31 23.32 23.33 23.34 23.35 23.36 23.37 23.38 23.39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31頁
  24. ^ 24.00 24.01 24.02 24.03 24.04 24.05 24.06 24.07 24.08 24.09 24.10 24.11 24.12 24.13 24.14 24.15 24.16 24.17 24.18 24.19 24.20 24.21 24.22 24.23 24.24 24.25 24.26 24.27 24.28 24.29 24.30 24.31 24.32 24.33 24.34 24.35 24.36 24.37 24.38 24.39 24.40 24.41 24.42 24.43 24.44 24.45 24.46 24.47 24.48 24.49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30頁
  25. ^ 25.00 25.01 25.02 25.03 25.04 25.05 25.06 25.07 25.08 25.09 25.10 25.11 25.12 25.13 25.14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33頁
  26. ^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33頁
  27. ^ 劉傳標 2011,第330頁
  28.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陳悅 2011,第330頁
  29. ^ 29.00 29.01 29.02 29.03 29.04 29.05 29.06 29.07 29.08 29.09 29.10 29.11 29.12 29.13 29.14 29.15 29.16 29.17 29.18 29.19 29.20 29.21 29.22 29.23 29.24 29.25 29.26 29.27 29.28 29.29 29.30 29.31 29.32 29.33 29.34 29.35 29.36 29.37 29.38 29.39 29.40 29.41 29.42 29.43 29.44 29.45 29.46 29.47 29.48 29.49 29.50 29.51 29.52 29.53 29.54 29.55 29.56 29.57 29.58 29.59 29.60 29.61 29.62 29.63 29.64 29.65 杜雲 & 江峻任 2018,第208頁
  30.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陳悅 2011,第335頁
  31. ^ 馬執斌 2009,第132頁
  32. ^ 馬執斌 2009,第133頁
  33. ^ 33.00 33.01 33.02 33.03 33.04 33.05 33.06 33.07 33.08 33.09 33.10 33.11 陳悅 2011,第336頁
  34. ^ 34.0 34.1 34.2 34.3 陳悅 2015,第68頁
  35. ^ 35.0 35.1 陳悅 2015,第70頁
  36. ^ 陳悅 2011,第339頁
  37. ^ 37.00 37.01 37.02 37.03 37.04 37.05 37.06 37.07 37.08 37.09 37.10 陳悅 2011,第332頁
  38. ^ 38.00 38.01 38.02 38.03 38.04 38.05 38.06 38.07 38.08 38.09 李鑫 2015,第7頁
  39. ^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陳悅 2011,第333頁
  40. ^ 40.00 40.01 40.02 40.03 40.04 40.05 40.06 40.07 40.08 40.09 40.10 40.11 40.12 40.13 40.14 杜雲 & 江峻任 2018,第209頁
  41. ^ 41.0 41.1 陳悅 2011,第341頁
  42. ^ 42.00 42.01 42.02 42.03 42.04 42.05 42.06 42.07 42.08 42.09 42.10 42.11 42.12 42.13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32頁
  43. ^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35頁
  44. ^ 44.00 44.01 44.02 44.03 44.04 44.05 44.06 44.07 44.08 44.09 44.10 44.11 44.12 44.13 44.14 44.15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34頁
  45. ^ 45.00 45.01 45.02 45.03 45.04 45.05 45.06 45.07 45.08 45.09 45.10 45.11 陳悅 2015,第212頁
  46. ^ 46.0 46.1 46.2 46.3 陳悅 2015,第213頁
  47. ^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李鑫 2015,第6頁
  48. ^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23頁
  49. ^ 《石浦鎮志》編纂委員會 2017,第1014頁
  50. ^ 牛建軍 & 趙斌 2014,第66頁
  51. ^ 劉傳標 2011,第293頁
  52. ^ 52.0 52.1 52.2 52.3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37頁
  53. ^ 53.0 53.1 53.2 53.3 陳悅 2015,第216頁
  54. ^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54.6 54.7 54.8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25頁
  55. ^ 55.00 55.01 55.02 55.03 55.04 55.05 55.06 55.07 55.08 55.09 55.10 55.11 55.12 55.13 55.14 55.15 55.16 杜雲 & 江峻任 2018,第210頁
  56. ^ 56.0 56.1 凌翔 1996,第121頁
  57. ^ 57.00 57.01 57.02 57.03 57.04 57.05 57.06 57.07 57.08 57.09 57.10 陳悅 2015,第216頁
  58. ^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24頁
  59. ^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36頁
  60. ^ 60.0 60.1 陳悅 2015,第217頁
  61. ^ 61.0 61.1 61.2 61.3 《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編輯部 1994,第926頁
  62. ^ 62.0 62.1 62.2 62.3 62.4 陳悅 2015,第198頁
  63. ^ 陳悅 2015,第199頁
  64. ^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陳悅 2015,第200頁
  65. ^ 陳悅 2013,第185頁
  66. ^ 66.0 66.1 陳悅 2013,第189頁
  67. ^ 67.0 67.1 陳悅 2013,第186頁
  68. ^ 陳悅 2013,第190頁
  69. ^ 陳悅 2013,第191-193頁
  70. ^ 陳悅 2013,第194頁
  71. ^ 陳悅 2013,第204-205頁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