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史
建築史(英語:history of architecture)指建築物的歷史或對建築歷史的研究。
藝術史 系列 | ||||||||||||||||||||||||||||||||||||||||||||||||
|
||||||||||||||||||||||||||||||||||||||||||||||||
史前建築
[編輯]古代建築
[編輯]古埃及建築是指古埃及時期在尼羅河一帶所發展出之具有文明影響力且組織結構多元化的建築風格。目前這些建築有一些被完好的保存了下來,其中較知名的有吉薩金字塔群、獅身人面像、阿布辛貝神殿和卡納克神廟等。
西方建築 — 古典主義到折衷主義
[編輯]伊斯蘭建築
[編輯]自伊斯蘭於7世紀創立後,迅速在世界各地傳播開來,由於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在這些地區形成了獨特的伊斯蘭建築風格。
東方建築
[編輯]歐洲建築
[編輯]中世紀建築
[編輯]中世紀(AD476—1453)的建築包含了意大利、北方、西班牙、拜占庭元素的衝突與融合,而更顯著的特點是國王、教宗、大小神職人員相互的權力爭鬥。依此,可分為基督教早期、前羅馬式建築(包含墨洛溫、卡羅琳、奧托以及阿斯圖里亞斯四個時期)、羅馬式、哥德式。這種分類方式雖有爭議但很好的劃分了各個時代建築的顯著區別。
著名的中世紀建築都是宗教建築,而現存的中世紀世俗建築主要是城堡和要塞,其特色是十字形開窗兼具裝飾和軍事功能。
文藝復興建築
[編輯]文藝復興(14世紀~17世紀)的建築根植於這個時代藝術與文化的大發展。這一時期,古希臘、古羅馬學術傳統得到恢復,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為藝術提供的養料。
這一時期建築表現手法的發展在於無形的光線與有形的實體在幾何上調合,將世俗升華為神創之物。世間與神間的關係被改變,透視通過對視界的全新表現手法,無限擴展了人類理解的範疇,在藝術領域表現為寬闊的空間開始出現在文藝復興的繪畫手法,並幫助塑造了新的人文思想。
透視手法代表了一個新的普遍性觀點,一個先驗觀點,即通過理智可以理解並控制空間。因此,文藝復興建築在表達意圖的構思上更為清晰,其對空間的處理,是被期望從設定的方向去理解。透視能夠最大限度的模擬真實的場景,因為其不僅僅能夠用來描述建築師的觀點,還允許他們通過圖像去預測現實中人們對建築的體驗。
布拉曼特的貝爾維德勒庭院就是先通過圖紙完成構思,然後才建設的。這樣的空間構成只能通過抽象的透視手法才能夠實現。通過抽象,各種異構的因素組合在一起,隱喻了流行規則的合法性。這個庭院被用來連接一個聖彼得大教堂右側的古代教宗宮殿與另一個宮殿。布拉曼特用了三個庭院處理斜坡,從較低的庭院到較高的庭院,有着逐漸整齊的花園佈置,創造了人世間與理想中聖城之間的對比,這尤其從布拉曼特描繪下的,從教皇我是窗戶看出的景象尤為明顯。
1496年查理八世 (法蘭西)在征服那不勒斯後返回法國,而作為其戰利品的意大利藝術家將文藝復興的風潮引入法國。從最早的昂布瓦斯城堡開始,盧瓦爾河谷上出現了一系列文藝復興風格的城堡,並在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統治時期風行一時(詳見盧瓦爾河流域)。香波爾城堡是哥德式的結構與意大利風格的裝飾相結合的作品,這個風格由包括塞里奧在內的建築師發展,並運用在著名的楓丹白露宮。
同樣風格的建築在亨利二世、亨利三世時期陸續湧現。這時期著名的建築師有德洛姆、杜塞索、維尼奧拉、勒柯。羅浮宮的宮殿廣場西南的內面就是由勒柯設計,上面的雕刻是古戎的作品。
將文藝復興風格引入英國的是瓊斯,他曾在意大利學習建築,並明顯的受到帕拉弟奧風格影響。返回英國後的瓊斯熱情推動了文藝復興,在1616年設計了格林威治的女王之屋,3年後又設計了白廳街上的國宴廳。這些作品有着乾淨的線條和對稱的外形,在那個當時被櫺窗、垛口、角樓統治的國家堪稱革命。
巴洛克建築
[編輯]如果說文藝復興標誌着人文文化的重生,那麼之後的風格主義與巴洛克建築則傳達了對意圖與表達方法的焦慮。科學與哲學的發展將現實的數學表述與其他文化分隔開來,根本的改變了凡人通過建築與凡世溝通的方式。
啟蒙時代
[編輯]合理性與普遍性造就了歷史的解放,塞姆帕爾領導了建築理論的革命,創造了關於形式的現代觀點,成為現代性的種子。
學院派建築(Beaux-Arts architecture)
[編輯]學院派建築(或稱美術風格建築、布雜風格建築)由19世紀巴黎的法國美術學院創造。兩個半世紀的積累中,學院派建築吸取了皇家建築學院及法國美術學院建築系的成就。法國美術學院為舊王朝時代設立的羅馬大獎提供了競爭平台,獲勝者可以獲得去羅馬學習的機會,在這種選拔體系下,學院派建築深深地烙下了羅馬風格的印記,並在第二帝國時期(1850-1870)以及第三共和國時期達到頂峰。
現代主義建築
[編輯]現代主義建築包含萬千風格,但都有相似的因素。現代主義建築起源於1900年代,起初是簡化的形式與較少的裝飾。從1940年代起,現代主義建築風格逐漸穩定,佔據了建築界的主流,形成了被稱為國際風格的建築。在20世紀大部分時間裏,現代主義建築佔據了政府機構和商務建築的主流。現代主義建築的準確起源和要素未有明確的定義,仍待廣泛的解讀與思辨。但現代主義建築的主基調似乎是在遵循「功能決定形式」。
功能主義建築
[編輯]在建築領域,功能主義認為滿足建築的功能是建築的基石。隨着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功能主義的定義在專業人士內也面臨着混淆與爭論。建築的功能主義最早由古羅馬時期的維特魯威提出,他指出了建築三要素,即持久、有用、美觀(firmitas, utilitas, venustas)。
未來主義建築
[編輯]未來主義建築最早出現在20世紀早期,其特點是具備反歷史主義的元素,以及表現出速度、動作與急促的水平線。技術、暴力都是現代主義的主題。未來主義運動由意大利裔法國作家馬里內蒂創建,其在1909年巴黎《費加羅報》發表了「未來主義宣言」。運動吸引了許多詩人、音樂家以及建築師。在其影響下,現代主義建築鼻祖聖埃里亞(Antonio Sant'Elia)完成了一系列大膽的未來都市設想,儘管大部分未能付諸實踐,他的設計影響了許多建築師、藝術家和設計師。
表現主義建築
[編輯]表現主義建築是19-20世紀早期產生於北歐的建築運動,他伴隨着表現主義視覺和表現主義表演藝術出現。建築學上,表現主義被認為等同於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建築師在德國、荷蘭和斯堪的納維亞的作品。表現主義建築的特點是奇異的角形或者有機形狀以及內部空間,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使得鋼筋混凝土的運用成為可能。歷史學家彼夫森 Pevsner 看到這種建築風格偏離了現代建築運動的發展軌道,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新藝術主義的影響。戰前最貼近表現主義風格的作品或許就是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的建築,特別是柏林的 A.E.G. 工廠,戰後威瑪共和國期間的建築作品已吸收了表現主義的主要特徵。戰後最著名的表現主義建築的榜樣是 1923 年漢堡的智利大廈(Chilehaus)和1919年柏林的大劇院(Grosses Schauspielhaus)。所有表現主義風格的建築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築也許是埃里克 · 孟德爾遜(Erich Mendelson)的早期作品——愛因斯坦塔,它於 1920 年建於波茨坦,是一個流線型設計思想的有機形式,對西方工業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國際風格建築
[編輯]國際風格是1920~1930年代的主要建築趨勢。國際風格建築具有勻質、三維連續的幾何化空間特徵,不過分強調空間大小,而強調適用性。
筒體結構建築
[編輯]筒體結構建築(Tube Architecture)是1963年出現的一種新的結構形式,其特點是將筒作為摩天大樓的框架。
後現代建築
[編輯]後現代建築國際主義建築的發展,最早出現在1950年代,其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
古奇建築
[編輯]古奇建築是表現主義建築的一個分支,或者說是受到汽車文化、宇航時代影響的一種未來主義建築,起源於1940年代末的南加州,其影響直到1960年代中期。
解構主義建築
[編輯]解構主義建築是後現代建築的發展,其作品出現於1980年代末。
批判地域主義建築
[編輯]與現代主義建築的無地域性、乏意義的特點相對,批判地域主義將地方文化、環境融合作為力量賦予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