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Jungle (音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早期叢林舞曲

早期叢林舞曲(Oldschool Jungle),或簡稱叢林舞曲(Jungle),是一種融合了包括碎拍硬蕊英語Breakbeat hardcore雷鬼Dub英語Dub舞場雷鬼英語Dancehall等其他類型的電子音樂。它是被統稱為「叢林音樂」的一個亞種。高速(150到170bpm)[2]的碎拍與高度切分的打擊樂片段,以及採樣和合成效果的大量使用是叢林舞曲最易識別的特點。小鼓滾動(rolling)也十分常見。

儘管兩種音樂派別是否相同受到爭論,叢林舞曲和鼓打貝斯兩種詞彙經常被交替使用。有人認為鼓打貝斯是在九零年代中期從叢林舞曲中分離出去的一個類型。製作人以分離碎拍英語Breakbeat(最著名的為艾門碎拍英語Amen break)的方式創作出通常不合拍的鼓點序列。叢林舞曲製作人融合了經典牙買加加勒比伴音系統英語Sound system (DJ)製作方法,厚重緩慢的低音線與簡單的旋律(類似於雷鬼/Dub/舞場雷鬼)在製作過程中被強調處理,賦予叢林舞曲「滾動」(rolling)的特點。

歷史

[編輯]

「叢林」詞源

[編輯]

儘管為什麼用「叢林」指稱這種音樂是有爭議的,但它出現在電子音樂圈大致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早期牙買加誦讀音樂英語Deejay (Jamaican)(現代MC的前身)使用的串詞。從那時起,在雷鬼Dub英語Dub舞場雷鬼英語Dancehall等類型的音樂歌詞中都可以找到「叢林」、「叢林音樂家」和「叢林音樂」等用語。

「叢林音樂」也被用於描述艾靈頓公爵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的作品。艾靈頓公爵的樂隊採用非洲鼓樂演奏出具有節奏性的異域聲響,並因此宣傳為「叢林音樂」或「叢林的聲音」,樂隊在傳單上也通常被稱為「叢林樂隊」。

有人提出叢林音樂家的原文「Junglist」指的是住在被稱為「鋼筋叢林」的牙買加京斯敦貧民區的人;抑或是住在另一個被稱為「花園」的綠意濃密,俗稱「叢林」郊區的人。叢林第一次有記錄的使用出現在製作人雷貝爾·MC英語Rebel MC的一首歌裏,在一段摘取自較老的舞場雷鬼曲目中包含歌詞「alla the junglists」[3]。由於英國黑人青年首先推動了早期叢林與鼓打貝斯樂的發展,人們一度爭論「叢林」這個詞是否為針對膚色明顯較黑,受雷鬼音樂影響粉絲的種族歧視指稱。[3]

叢林樂與嘻哈樂有一些相同的特點。首先,兩個流派通常都被稱為「黑人音樂」。叢林樂流行起來時,受到嘻哈樂當初所受到的批評:過於黑暗與悲觀,美化暴力與幫派文化並只強調節奏;兩個流派都採用相同類型的設備製作:採樣器鼓機麥克風音序器;都包含了相同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節奏複雜程度,細微變換後的反覆,鼓的重要性,低音的旋律特點與碎拍在音高和時間上的變化」。[4][5]

一些早期支持者喜歡將「叢林」元素定義為代表更深沉黑暗的厚重鼓和貝斯,而另一些則將其視為部落打擊樂與簡潔性的結合。九十年代早期的製作人和DJ,包括MC5個0(MC 5ive '0)、葛魯夫連結(Groove Connection)和金斯利·羅斯特(Kingsley Roast)將「叢林」的詞源與莫斯(Moose)、桑德曼(Soundman)和強尼叢林(Johnny Jungle)等前驅者的音樂結合起來。

社會文化背景

[編輯]

叢林作為一種倫敦下層階級青年人的文化表現形式出現。九十年代早期,後戴卓爾時代的英國讓很多城市居民,特別是年輕黑人在被剝奪選舉權後,對破碎的社會結構幻想破滅。產生於對社會經濟不穩定的焦慮在音速流動的興奮節奏與扭曲碎拍中轉化為一種漠不關心的「戰士姿態」。碎拍和切分的大量使用吸引黑人青年進入銳舞文化,並產生了叢林音樂。[6] 叢林音樂「節奏作為旋律」的特點扭轉了在西方音樂界「旋律勝過節奏」的統治地位,反過來增加了它的極端特色。[7]

帶「叢林」特點音樂的出現

[編輯]

1992年夏天,一個叫做「雷吉」(Rage)的倫敦星期四晚俱樂部為應對銳舞文化的商業化而開始改變演出形式。其中,駐場DJ費比歐英語Fabio_(DJ)葛魯弗萊德英語Grooverider,開始將碎拍硬蕊英語Breakbeat hardcore推向新台階。音樂的速度從120bpm增加到145bpm,同時雷鬼和舞場雷鬼的元素被引入,鐵克諾迪斯可浩室的影響逐漸減少。

喬吉奧·莫羅德爾以歐式迪斯可的形式來簡化節奏被叢林音樂的發展逆轉。迪斯可與浩帶來的恍惚與安全感被破環性節拍的急躁危險感代替。[8]由於速度變快很難被混音至傳統的銳舞音樂,由此產生了一個新分支。當硬蕊失去4/4拍節奏,並僅以切分開的碎拍作為打擊樂元素,人們就開始使用用「叢林」,「叢林樂者」,「叢林主義」這些詞語來描述該音樂。這些變化體現在1992年底至1993年初發行的曲目名里。

「雷吉」俱樂部最終在1993年關門,但衍生出大量叢林音樂製作人,迫使舞蹈形式由於更高速的音樂發生轉變;這些製作人喜歡不合拍的節奏,對銳舞時代的毒品依賴程度減少。

叢林音樂中一段廣泛採用並容易識別的碎拍英語Breakbeat是「艾門碎拍英語Amen break」。這段軍鼓鐃鈸序列首先出現在溫斯頓樂團1969年的單曲《艾門,兄弟》裏,並從此被切分,循環播放並重混入許多叢林音樂曲目的鼓點中。[9]

碎拍「科學」

[編輯]

叢林音樂的成熟與電腦音樂製作的簡易化密切相關。電腦製作允許節拍被分離,處理後重新排列,複雜程度得以增加。製作人開始從無到有一絲不苟地製作節拍,粘貼不同的單鼓點採樣。同時碎拍通過諸如時間延伸/壓限、音調升降、幽靈與迷幻風格等數碼效果處理後變得古怪多彩。多重節拍帶來的「節奏迷幻」引發了聽眾和舞者生理上與心理上的迷幻感。旋律性結構性的低音部分使叢林音樂與通常具有很強節拍脈衝感的主流舞曲區分開來。[10]

高潮

[編輯]

叢林音樂在1994和1995年到達了流行程度的巔峰,在此時期催生了許多英國榜單前四十的熱門單曲,在鐵克諾遊行英語Technoparade上也有熱忱粉絲搭乘的愛情花車德語Lovemobile,伴有一系列的CD合集發行。在這段時期的尾聲,大多數製作人開始在音樂中引進新的影響,最後逐漸演變為人們熟知的鼓打貝斯(drum and bass)。

衰退

[編輯]

1996年與1997年出現了一批受雷鬼影響較小的音樂,呈現出更黑暗、顆粒感更嚴重、聽覺上更兇險的音樂景象。受嘻哈樂爵士樂影響的曲目充斥着這個時期的俱樂部。迪林雅英語Dillinja羅尼·塞絲DJ黛英語DJ DieDJ海普英語DJ HypeDJ辛克英語DJ Zinc、路克·路庫斯與庫魯斯特英語Krust在這段從叢林音樂到鼓打貝斯的轉換期中的作品都屬於純器樂的創作。到了1998年底,這個流派已經與早前表現出的音樂面貌顯著不同。

今天的叢林音樂

[編輯]

「叢林音樂」經常被用作鼓打貝斯的同義詞。但也有不同觀點認為叢林音樂與鼓打貝斯完全不同。

當然也有一些繁榮的地下運動,有些最初的叢林音樂製作人(儘管現在創作主流鼓打貝斯)也注意到人們對早期叢林音樂重新表現出的熱情。北美2001年雷鬼叢林樂的復興見證了新人出現與火炬的傳遞。克林雅、R可樂與洽普史提克·杜普雷特更因將「叢林化」的經典雷鬼曲目(有時讓原藝人重新演唱)重新製作而推動了音樂的發展。

在英國,從林樂儘管仍然處於地下的狀態,但在向叢林舞曲 (致敬的俱樂部夜晚裏,可以見到它與更現代化的鼓打貝斯和迴響貝斯一起繁榮發展的場景。許多最初推動流派發展的著名DJ如雷·凱斯英語Ray Keith葛爾迪英語GoldieLTJ布肯姆英語LTJ Bukem LTJ Bukem、貝·B·肯尼、雷貝爾·MC、迪林雅、多姆與羅蘭英語Dom & Roland、雷馬克、肯尼·肯英語Kenny Ken多克·史考特英語Doc Scott與史利普麥特等至今還在國際間巡演,播放1993至1999年製作的叢林樂。

害羞FX英語Shy FX是「原始努塔」(Original Nuttah)的製作人,最近建立了數位聲音男孩(Digital Sound Boy)廠牌。加拿大廠牌叢林探險(JungleXpeditions)也以出品現代鼓打貝斯結構混以雷鬼人聲為特色的曲目著稱。雷鬼人聲與叢林音樂元素不斷地出現在鼓打貝斯製作人或廠牌的作品中,特別是True Playaz英語True Playaz;近幾年帶有人聲的製作呈復興態勢。

流行的現代鼓打貝斯藝術家如威爾金森英語Wilkinson (musician)薩布·福克斯英語Sub Focus追逐與狀態英語Chase & Status西格瑪英語Sigma (group)通常在其音樂採用叢林音樂元素,被稱為「未來叢林音樂」。

在東歐,也有一股叢林樂導向的地下運動,包含與英國九十年代銳舞時代類似的服飾文化。尤其像保加利亞,叢林音樂也有復甦的趨勢。

盧迪曼托英語Rudimental組合兩次達到英國單曲榜第一名,其音樂採用了叢林音樂和碎拍元素。範例英語Example (musician)2014年發行的新專輯《Live Life Living英語Live Life Living》,包含了叢林音樂和其他90年代舞曲與銳舞流派的元素。[11]

亞類

[編輯]

叢林音樂的亞類包括:

  • 暗核英語Darkcore:1992年起源時被稱為硬核叢林音樂,這類叢林音樂偏重器樂並注重於「黑暗」感和極簡(minimal)感。(1993-1994) [12]
  • 智慧叢林音樂:注重於反映情緒的氛圍音樂,採用合成等製作技術。(1993至今)
  • 拉賈叢林音樂英語Ragga Jungle:受牙買加雷鬼影響(從1990至今)並常伴有MC說唱舞場雷鬼風格的歌詞。[1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Dancecul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Journal of Electronic Dance Music Culture, Vol 1, No 1, (2009)
  2. ^ Noys, Benjamin. Into the Jungle,Popular Music, Vol. 14, No. 3 (Oct., 1995), pp. 321
  3. ^ 3.0 3.1 Reynolds, Simon. Roots 'n Future. Energy Flash. Picador. 1998. ISBN 0-330-35056-0. 
  4. ^ Mitchell, Tony. Global Noise.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2002. 
  5. ^ Sewell, Tony. Black Masculinities and Schooling: How Black Boys Survive Modern Schooling. Stoke-on-Trent: Trentham Books. 1997. 
  6. ^ Reynolds, Simon. Energy Flash: A Journey Through Rave Music and Dance Culture. Soft Skull Press. 2012: 239–240. 
  7. ^ Reynolds, Simon. Energy Flash: A Journey Through Rave Music and Dance Culture. Soft Skull Press. 2012: 242. 
  8. ^ Reynolds, Simon. Energy Flash: A Journey Through Rave Music and Dance Culture. Soft Skull Press. 2012: 241. 
  9. ^ Reynolds, Simon. Energy Flash: A Journey Through Rave Music and Dance Culture. Soft Skull Press. 2012: 240. 
  10. ^ Reynolds, Simon. Energy Flash: A Journey Through Rave Music and Dance Culture. Soft Skull Press. 2012: 241–243. 
  11. ^ Example: Fed Up With Rapping. YouTube. [2014-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6). 
  12. ^ 12.0 12.1 Ishkur's Guide to Electronic Music. [2014-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1-1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