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環菌
外觀
蜜環菌 | |
---|---|
科學分類 | |
界: | 真菌界 Fungi |
門: |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
綱: | 傘菌綱 Agaricomycetes |
目: | 傘菌目 Agaricales |
科: | 膨瑚菌科 Physalacriaceae |
屬: | 蜜環菌屬 Armillaria |
種: | 蜜環菌 A. mellea
|
二名法 | |
Armillaria mellea (Vahl) P. Kumm., (1871)
| |
異名 | |
Armillariella mellea (Vahl) P. Karst., (1881) |
Armillaria mellea | |
---|---|
真菌形態特徵 | |
子實層上有菌褶 | |
蕈傘為凸面 或平坦 | |
子實層連生 或自基部沿蕈柄向下生長一小段 | |
環狀蕈柄 | |
孢印白色 | |
寄生真菌 | |
美味 但不建議食用 |
蜜環菌(學名:Armillaria mellea),又名榛蘑、臻蘑、蜜蘑、蜜環蕈、櫟蕈,分佈於全球各地區,是蜜環菌屬可食用擔子菌門真菌。它是一種植物病原體,是由密切相關且形態相似的物種組成的隱存種複合群的一部分。 它會導致許多植物物種出現蜜環菌屬根腐病,並在受感染的樹根周圍產生蘑菇。 感染症狀出現在受感染樹木的樹冠上,表現為葉子變色、生長減少、樹枝枯死和死亡。 蘑菇是可以食用的,但有些人可能不耐受。 該物種能夠通過菌絲體中的生物發光產生光。
蜜環菌廣泛分佈於北半球溫帶地區。
該種黑色菌素生長於春天與秋天的低中海拔林區,數天生,肉質軟韌質,菌蓋2cm-8cm寬,全株可食。也是偶見木棲腐生或木棲寄生的野菇之一種。
野生蜜環菌能在針葉林中大量生長,是極少數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
主要特徵
[編輯]多數蜜環菌整體呈蜜黃色或淡土黃色,也有顏色發白的。菌蓋頂部通常有小鱗片,有蜜色菌環。有資料稱蜜環菌會在黑暗中會發出微弱的光。
參考文獻
[編輯]- 周文能、張東柱,《野菇圖鑑》,2005年,台北,台灣館出版社。
外部連結
[編輯]警告:默認排序鍵「蜜環菌」覆蓋了之前的默認排序鍵「Armillaria mell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