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
裴令公(又稱裴度)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765年 河東聞喜 |
逝世 | 839年 洛陽 |
國籍 | 唐朝 |
別名 | 裴中立 |
職業 | 政治人物 |
活躍時期 | 8世紀 |
經歷
| |
代表作
|
裴度(765年—839年),字中立,河東聞喜縣(今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人,出自河東裴氏東眷裴。中晚唐時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官至中書令。
生平
[編輯]貞元五年(789年)進士及第,登宏詞科,又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對策高第,授河陰縣尉。唐憲宗元和六年,擔任招降魏博節度使田弘正的使節。元和九年(814年),累官至御史中丞。時憲宗在宰相李吉甫、武元衡的支持下,決心力主削平不受朝命的藩鎮。淮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自李希烈以來,節度使均由軍中擁立,專制一方。這一年節度使吳少陽死,子吳元濟圖謀繼立,發兵侵擾鄰境,威脅朝廷。憲宗發兵征討。成德(今河北正定)節度使王承宗、淄青(今山東益都)節度使李師道與吳元濟勾結,派遣刺客襲擊上朝途中的大臣,刺死主張討伐的宰相武元衡,砍傷裴度。憲宗即命裴度代元衡為相,任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主持討叛軍事。
元和十二年(817年),討叛軍打了一次大敗仗,宰相李逢吉等以淮西屯兵四年,勞師弊賦,力主罷兵。裴度認為淮西是腹心之疾,必須掃除,且河北藩鎮正據此估計朝廷強弱,故不宜中止討伐,並自請督師。同年八月,裴度以宰相領淮西節度使、淮西宣慰招討處置使,赴前線,出發時,裴度慷慨誓道:「臣若賊滅,則朝天有期;賊在,則歸闕無日。」憲宗為之流淚。這時諸道兵都有宦官監軍,諸軍將事權不專,裴度奏准罷去監軍,加強了統一指揮。十月,名將李晟之子李愬雪夜破蔡州,行軍深入七十里,生擒吳元濟。李愬打下蔡州後,迎接裴度進城,拜謁道旁。李愬誠懇說:「蔡人頑悖,不識上下之尊,數十年矣,願公因而示之,使知朝廷之尊。」[1]淮西既平,河北震懾,諸藩相繼歸順。元和十四年,又平定淄青李師道。史稱「元和中興」。
元和十五年(820年),穆宗即位,由於措置不當,河北再亂,裴度被任為鎮州行營招討使,統兵討伐。當時穆宗昏聵,宰相元稹懼怕裴度得勝歸朝,對其仕途有負面影響,故裴度軍前奏請事宜,常受阻撓,因此不能取勝。最後,裴度被解除兵權,改任位高職閒的東都(洛陽)留守,長慶四年,雖曾短期入相,亦遭到李逢吉等排擠,不能久任。敬宗即位,頗為賞識裴度,重新拜相,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敬宗崩後,裴度定策迎立江王李昂為皇帝,是為文宗。太和八年,甘露之變發生後,宦官大肆捕殺李訓的親友、同黨,裴度此時上言,全活了許多人。自文宗即位以來,宦官的勢力越來越大,年邁的裴度已灰心政事,在洛陽集賢里建造了園林「綠野堂」,與白居易、劉禹錫相唱和。因為德高望重,朝官每次經由洛陽,必定會向裴度問安。開成四年(839年)實拜正二品中書令,封晉國公,取得了唐朝後期少有授予大臣的高位;同年薨,享壽七十六。身後被追贈太傅,諡文忠。宣宗大中(西元847年-860年)年間,配享憲宗廟廷。
裴度以功業著稱,在文學上也有成就。當時韓愈提倡古文,反對「俗下文字」,裴度就持反對的意見,他認為「文之異,在氣格之高下,思致之淺深,不在磔裂章句,隳廢聲韻」,主張「不詭其詞而詞自麗,不異其理而理自新」[2]。
軼事
[編輯]裴度少年時被術士謂面相不佳,後來有一次在香山寺撿到一條玉帶,知道是一個姑娘爲了替父親贖罪而預備的,不慎遺失,就慷慨地還給了她。此後再見術士,謂他面相大有改變,當得富貴壽考,後來果然應驗不爽。這個史稱「裴度還帶」的故事,於頤和園長廊壁畫中有描繪。
武元衡被禍時,同行上朝的裴度得倖免於難(頭部受傷墜河),乃忠僕以身殉故。
家庭
[編輯]曾祖:裴寘
祖父:裴有鄰,濮州濮陽令
父親:裴淑,河南府澠池丞,累贈太尉。妻清河崔氏[3]
弟弟:裴庚,試□衛兵曹參軍、昭義軍節度巡官[3]
妻子:某氏,父為義成軍節度使,贈司空[4]
- 長子裴詡,度支郎中[5],大中四年由散騎常侍出為某鎮節度使[6]、太僕卿[7]。妻盧氏,灜莫觀察使、太子賓客盧士玫之女[8]。妻盧氏,陝州平陸縣尉盧殷女[9]
- 次子[11]裴譔,字宜業,進士及第,司封、兵部郎中,常、穎二州刺史[12][13]。妻崔氏,諫議大夫清河崔備長女[14]
- 三子裴識(796年—864年),字通理,檢校右僕射、邠寧節度使、晉昭公。妻子崔氏,殿中侍御史內供奉清河崔鄘次女[16]
- 裴讓,京兆府參軍[19]
- 裴禹昌,字聖規
- 裴諗,翰林學士、工部侍郎,宣歙觀察使、權知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兼判尚書銓事、國子祭酒[20]。妻盧氏,澤州晉城縣尉盧仲文女[21]
- 裴沼,字化龍
- 裴調
- 裴諴,職方郎中、太子中允[22]
- 裴光鼎,字德原
- 裴議[23]
- 裴訏,太子中允[24]
- 裴氏,嫁虢州司兵參軍李仲舒[24]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
- ^ 裴度:〈寄李翱書〉
- ^ 3.0 3.1 《山右石刻叢編》卷八《裴度等承天題記》:鎮州四面行營都招討河東節度觀察處置押北山諸蕃等使太原尹北都留守司空兼門下侍郎平章事晉國公裴……有舅有弟自他府來有二子從行咸附列於後……前試左金吾衛胄曹𠫵軍崔溱、昭義軍節度巡官試□衛兵曹𠫵軍裴庚
- ^ 裴識墓誌:父度,司徒守中書令口太師。公即太師之第三子。口夫人口□□□□□□成軍節使,贈司空。
- ^ 《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 卷十三《度支郎中》
- ^ 《唐故邠寧慶等州節使管內觀察營田處置等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僕射兼御史大夫□公食邑三千戶襲食實封一百五十戶贈司空河東裴公墓誌銘井序》:公元昆詡,在大中四年自散騎常侍除口口節使。口口口以節帥一字不便口上章口口口懇至不敢奉詔。
- ^ 《東觀奏記》下卷《王宗實不遵宣宗遺命改立鄆王》:上自不豫,宰輔侍臣無對見者。瘡甚,令中使往東都太僕卿裴詡宣索藥,中使往返五日。
- ^ 《唐盧士玫墓誌及相關問題考釋》:《唐故清河崔夫人墓志銘並序》:余之亡夫人崔氏,其先貫於清河,世為鼎族……有女一人,適今相國河東裴公之男曰詡。
- ^ 《唐故陝州平陸縣尉盧府君滎陽鄭夫人合祔墓誌銘並序》:府君諱殷,字鼎臣,其先涿郡范陽人……及長女適河東裴詡,幼女適博陵崔鉉,由是來於京師。時裴爲顯官,鉉忝台輔,三子並仕,二女疏封。
- ^ 10.0 10.1 《新唐書》卷七十一表第十一宰相世系一(東眷裴氏)
- ^ 《裴氏室女墓誌》:室女姓裴氏,小字我兒,河東聞喜人。父譔,前尚書司封」郎中、皇司徒兼中書令度之第二子。
- ^ 12.0 12.1 《唐薛弘休妻裴氏墓志銘》:夫人裴姓,其先河東聞喜人也。祖度,皇司徒兼中書令、晉國公。父譔,皇尚書司封、兵部二郎中、常潁二州刺史。
- ^ 新表記其為翰林學士、工部侍郎或誤,岑仲勉《翰林學士壁記注補十》:《新唐書》表七一上,度子「譔,字宜業,翰林學士、工部侍郎。」「諗,權知刑部侍郎」,按本記無裴譔名,《舊唐書》傅祇雲長慶元年進士,而翰學、工侍皆諗所歷官,蓋《新唐書》表誤析諗之歷官爲譔之歷官也,應刪正。 另外根據薛弘休妻裴氏墓誌所記載裴譔在大中六年履歷為:司封、兵部郎中,常、穎二州刺史,亦證明岑說不誤,裴譔未曾擔任翰林學士。
- ^ 《唐故諫議大夫清河崔府君墓誌銘並序》:元和十一年春三月,諫議大夫崔公,寢疾終於長安安邑里之私第,春秋七十。公諱備,字順之,其先清河人也……有女三人:長適河東裴譔,即今中書之令子,以文學稱,應進士舉。
- ^ 《裴氏室女墓誌》:室女姓裴氏,小字我兒,河東聞喜人。父譔,前尚書司封」郎中、皇司徒兼中書令度之第二子。母清河」崔氏,皇諫議大夫備之長女。中外清華,詳於家」諜,軒冕貴盛,著在國書。先公以譔長無胤男,」故以我兒爲字,字之之旨,繇鍾念也。開成四年」歲次已未八月廿七日景子卒於上都永樂里之私第,」其年十一月廿四日,伯父、季父爲啓宅兆,於京兆府萬」年縣義善鄉洪元里以葬之。誤謂既未移天,必當歸。」乃誌其地,以俟遷徙。嗚呼!享齡二十,抱病過半,別不踰」時,奄聞長往。予方羸然在疚,侍塋寢於鄭圃。我」兒將終,不得一撫一視;我兒懸窆,不得一慟一酹。顧予」上不及忘情者,下非不及情者。哭之憶之,痛連心目。天」不可問,命不可知。與其仁孝聰明,殃以疾苦短折,謂之」何也,豈無由然。賴予宿悟三生之理,有以破此疑惑。而」母氏哀號,遏則可悉。三男二女,凋落皆蠱。訃問之詞,唯」雲腸斷。予之方寸,藂此數事。深自抑忍,弭而復興。故於」鄉縣官諱之末,重爲銘以自遣云爾:來必去兮有必無,聚必散兮榮必枯。椿與舜兮同盡爾,」壽與天兮何異乎。伯與叔兮父與母,情所牽兮徒自苦。」哭不聞兮哀不知,魂歸天兮骨爲土。」
- ^ 《唐故邠寧慶等州節使管內觀察營田處置等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僕射兼御史大夫公食邑三千戶襲食實封一百五十戶贈司空河東裴公墓誌銘並序》:始娶清河崔氏,即殿中侍御史內供奉鄘之次女。不幸凋落
- ^ 《唐故邠寧慶等州節使管內觀察營田處置等使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僕射兼御史大夫公食邑三千戶襲食實封一百五十戶贈司空河東裴公墓誌銘並序》:子佋,兗海監察。次曰逈,左驍衞録事參軍。幼曰溥,方舉進士。
- ^ 裴識墓誌:女四人:長適口口員外郎李□
- ^ 《舊唐書》卷170《裴度傳》:讓初任京兆府參軍,太和中度鎮襄陽,奏乞讓從行。
- ^ 《東觀奏記》下卷:吏部侍郎,兼判尚書銓事裴諗左授國子祭酒,吏部郎中周敬復罰二月俸,監察御史馮顓左授秘書省著作佐郎;考院所送博學宏詞科趙秬等十人,並宜覆落,不在施行之限。
- ^ 《唐故澤州晉城縣尉范陽盧府君墓誌銘並述》子婿河東裴諗
- ^ 《東觀奏記》下卷:李景讓、夏侯孜偘偘立朝,俱勵風操。景讓為御史大夫,視事之日,以侍御史孫玉汝、監察御史盧狷、王覿不稱職,請移他官。孜為右丞,以職方郎中裴諴、虞部郎中韓瞻俱聲績不立,詼諧取容,諴改太子中允,瞻改鳳州刺史。
- ^ 《舊唐書》卷170《裴度傳》:有子五人:識、譔、讓、諗、議。
- ^ 24.0 24.1 《唐故虢州司兵參軍李府君玄堂記》:君諱仲舒,字益之。曾祖澹,倉部員外郎。祖鉊,司農號卿。嚴考元輔,華州司倉 參軍。尊夫人武功蘇氏,考號浰,太常少卿。君即華州府君之季子。幼不好弄,長而號歧嶷。慷慨有大志,爲姻族所推。處昆弟以溫恭,事友朋號以誠信。逮弱冠,乃鄙浮薄,棄文囿。爰自天蔭,從常調,號釋褐授宋州柘城尉。歷鄜州司倉,轉虢州司兵參軍事……號咸通十年春遘疾,百藥不 能治,以七月十日,棄世於東號都恭安里,享年三十有一。嗚呼!積疹在躬,大病將遘。理號命如素,正氣不昏。委順歸全,含 笑歿地。爲大君子,斯焉號取斯。夫人河東裴氏,晉公之裔,太子中允訏之女也。
前任: 李夷簡 |
唐朝尚書右僕射 (非宰相) 822年—823年 |
繼任: 李逢吉 |
前任: 於頔 |
唐朝司空 820年—830年 |
繼任: 王涯 |
前任: 王智興 |
唐朝司徒 830年—839年 |
繼任: 李德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