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
外观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6月17日) |
六韬 | |
---|---|
全名:《六韬》 | |
其他名称 | 《太公六韬》 《太公兵法》 |
作者 | 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 托名:周朝的姜尚 |
类型 | 兵书 |
系列 | 武经七书 |
语言 | 文言文 文字:中文 |
版本 |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残本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竹简残本 |
成书年代 | 战国时代 |
主题 | 全书以问答形式呈现,以周武王设问、姜太公答之,来探讨各种古代军政议题。 |
发行信息 | |
连载状态 | 卷数:六卷 |
出版地点 | 中国 |
《六韬》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又称《姜太公六韬》或《太公兵法》。旧题周朝的姜尚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问答形式呈现,以周武王设问、姜太公答之,来探讨各种古代军政议题。
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史记·留侯世家》则记载张良在流亡时认识了隐士黄石公,受赠《太公兵法》,潜心苦读十年而有成。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英语、法语等多种文字。
《六韬》一直被怀疑为伪书,特别是清代,更被确定为伪书。然而,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古墓中,发现了大批竹简,其中就有《六韬》的五十多枚,证明《六韬》至少在西汉时已广泛流传。
内容
[编辑]《六韬》通过周文王、武王与姜太公吕望对话的形式,论述治国、治军和指导战争的理论、原则,今本共分六卷。
- 文韬:论治国用人的韬略
- 武韬:讲用兵的韬略
- 龙韬:论军事组织
- 虎韬:论战争环境以及武器与布阵
- 豹韬:论战术
- 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
评价
[编辑]《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
《六韬》据传在7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此外,在日本由于源义经盗得《六韬》因而作战得以出奇制胜的传说,使得《六韬》中的《虎韬》(日本作:“虎之卷”),在日本成为“成功之路必读之书”的同义词。
现存版本
[编辑]- 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残本。
-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汉墓竹简残本。
- 敦煌遗书残本。
- 《群书治要》摘要本。
- 《四库全书》本。
- 《续古逸丛书》影宋《武经七书》本。
- 1935年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 丁氏八千卷楼藏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影印本。
外部连接
[编辑]
武经七书 |
孙子 | 吴子 | 司马法 | 六韬 | 尉缭子 | 三略 |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