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戏棚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戏棚粥
类型
起源地香港
上菜温度
主要成分白米猪腩肉鱿鱼瑶柱冬菇等配料

戏棚粥是一种香港食品[1][2]。在1960年代,迁居到香港的潮汕人,每逢盂兰节都会在街头搭建临时舞台,演出神功戏,而附近常有熟食摊档摆卖小食,为观众提供看戏的食物。其中一种食品是类似泡饭的稀粥,由于是在戏棚附近供应,所以便称为戏棚粥[3]

戏棚粥是利用不同食材做成的杂烩,材料并不固定,可以包括大地鱼干卤水鹅片蚝仔鳝片猪腩肉鱿鱼瑶柱冬菇冬菜[4]。戏棚粥的汤多用猪骨煲成。时移世易,香港的经济在1970年代高速发展,加上西方零食大量涌入,市民可选择的食物多样化,带有草根色彩的戏棚粥也随之式微,现在戏棚粥只在部分潮州食店和粥店供应。

参考资料[编辑]

  1. ^ 怀旧潮菜香橼骨刁钻惹味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东方日报,2005-6-6
  2. ^ 大帽山蓮姐出山擺檔 懷舊墟「戲棚粥」食出人情味. 香港01. 2016-02-19 [2019-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4). 
  3. ^ 新光戲院變身元宵戲棚 懷舊戲棚粥你食過未?. 新Monday. 2016-02-19 [2019-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4). 
  4. ^ 传统怀旧潮菜 矜贵新派演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都市日报,2008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