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
椎间盘 | |
---|---|
基本信息 | |
属于 | 脊椎 |
系统 | 肌肉骨骼系统 |
功能 | 椎骨之间的纤维软骨关节 |
标识字符 | |
拉丁文 | Discus intervertebralis |
MeSH | D007403 |
TA98 | A03.2.02.003 |
TA2 | 1684 |
FMA | FMA:10446 |
格雷氏 | p.289 |
《解剖学术语》 [在维基数据上编辑] |
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骨的纤维软骨盘(第1及第2颈椎之间,还有尾椎之间没有椎间盘[1])使脊椎可以在相当的角度之间活动,有如避震器的功能。成人共有23个椎间盘。椎间盘对脊柱、大脑和其他结构(例如神经)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椎间盘占脊柱总长的1/4[2][3]。
组成和结构
[编辑]椎间盘由两部分组成,周围部为纤维环(annulus fibrosis)是由数十层环状及放射状的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交织而成按同心圆排列的致密组织,富于坚韧性,将各椎体紧密牢固的连接成一体,保护髓核并限制髓核向周围突出。中央部为髓核(nucleus pulposus),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白色半流质胶状物质,为胚胎时脊索的残留物,填充于上下软骨板及纤维环之间,是由极具黏弹性及柔韧的多糖体和水分所组成,可以缓冲脊柱的受力及冲击。[3][4]
椎间盘既坚韧,又富弹性,承受压力时被压缩,除去压力后又复原,具有“弹性垫”一样的作用,可缓冲外力对脊柱的震荡,也可增加脊柱的运动幅度。人体23个椎间盘厚薄不一,其中胸椎的较薄,颈椎的较厚,腰椎的最厚,所以颈、腰椎的弯曲活动度较大。颈腰部的椎间盘前厚后薄,胸部的则与此相反。椎间盘的厚薄和大小因年龄而有差异。
椎间盘并不具有血管,它们的营养由椎体通过渗透作用提供[1]。
相关疾病
[编辑]椎间盘会因老化、外伤、姿势不良、过度劳累造成肌肉紧绷、肌腱发炎及不当用力而使纤维环破裂,当纤维环破裂时,髓核容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相邻的脊髓或神经根导致背痛及手脚酸麻疼痛,经过姿势矫正、休养及药物治疗,多数患者都可以获得改善。然而也有一些患者却有持续性的下背疼痛,且疼痛可延伸至大、小腿,甚至造成腿酸麻无力,此即所谓的坐骨神经痛。引起坐骨神经痛 的原因颇多,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是腰椎间盘向后突出,造成神经根的直接压迫,此症状临床称为椎间盘脱出症[2]。椎间盘突出症常发生在腰部及颈部,引起病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突然的脊椎负荷改变,尤其是快速弯曲,侧屈或旋转[5]。
正因为椎间盘的存在,颈椎与腰椎才会有所谓的续发性弯曲(secondary curvature,又称为脊椎凹面弯曲或脊椎前突(lordosis),其脊椎曲度向前。与脊椎后突(kyphosis),又称原始曲度(primary curve)相对,原始曲度是向后的弯曲,胸,尾椎的曲度属于原始曲度[6])。随着年龄的增大,椎间盘会萎缩,人的身高因此而降低,而脊柱也开始向新生时的“C”型态倒退[3]。
少数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时可造成脊椎管、脊髓腔内狭窄及多数神经压迫, 将可能出现“马尾症候群”,此时甚至会有大、小便失禁或滞留,肛门周围麻木,下肢无力等症状,有时连紧急手术都无法挽回已造成的永久性的神经损伤。
诊断
[编辑]- 一般性检查:检查时将患者脚伸直并上举,正常人可到80-90度仍没有脚痛现象,腰椎间盘突出时脚上举30度以上就可因神经的牵扯而脚痛加剧,严重时脚拇指上抬或下压无力,甚至脚踝无法上举形成垂足,典型的病例常见于青壮年因腰部操劳,或有急性的腰部扭、创伤造成腰部及下肢的放射性疼痛。
- X光检查:可显现骨骼结构,可以看出是否有脊椎骨的病变,如骨折、关节变形、侧弯或滑脱等,严重或久症的椎间盘突出者X光可见椎体与椎体之间的间距。
- 磁振造影或电脑断层扫描检查:可将脊椎、脊髓、神经根、软骨等结构显露无遗,更可做出三度空间的重组显像使病灶清晰呈现,可真正的看到突出的部位。
治疗
[编辑]- 轻度椎间盘突出症:透过休养、药物及复健治疗应可改善,在急性期必须平躺卧床休息,避免弯腰或剧烈运动,平时需养成正确的姿势,以避免复发,需使用有椅背支撑的座椅,最好使用腰垫以增加支撑力,开车或长途旅游时亦应如此。复健治疗以热疗及腰部牵引为主,需积极有恒心的接受数周的治疗以期有神经压迫减轻的机会。
- 中度椎间盘突出症:可使用止痛及肌肉弛缓剂,减少不必要的行走或提带重物,尤其是长久行走、站立、急速的弯扭腰部,床铺不能太软,急性期症状厉害,则需完全卧床休息,待症状缓和,才开始有限度的活动,并穿上软性背支架或紧身褡(Corset)。
手术
[编辑]已经由扫描证实的椎间盘突出不会因为药物、偏方或复健治疗而缩回原位,或经过复健治疗仍然有持续性的坐骨神经痛症状,表示处于较严重的情况,即需请神经外科医师评估是否应接受手术治疗,拖延治疗可能使突出部分硬化或钙化使得日后治疗困难,万一出现下肢无力,或大小便失禁等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时,就算在半夜也要马上紧急手术,若有拖延即使接受手术也无法痊愈。
现今的手术方式有传统开放式椎间盘切除术(Open discectomy)、腰椎间盘显微切除术(Lumbar microdiscectomy)、钛金属椎间支架显微手术 (cage interbody fusion)、内视镜(含镭射)手术以及Charite植入式人工椎间盘 ,需由专责神经脊椎手术的专科医师依情况判断,成功的几率很高,风险低,以现在的科技技术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已大幅降低瘫痪的危险,但仍有脊椎手术后疼痛症候群(FBSS)的可能。
平日保养
[编辑]椎间盘突出症为经年累月导致的变性疾病,所以平日保持适当的姿势(包括站姿坐姿与行走姿势),避免不当的姿势与用力,尤其是探身提重物,以及持久固定的异常姿势。平常则做柔软体操或适当的运动训练腹肌与背肌,则可预防或减轻已有的症状。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Keith Bridwell, M.D. Intervertebral Discs. spineuniverse.com.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8-31) (英语).
- ^ 2.0 2.1 柏树令编(2001年):《系统解剖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 3.0 3.1 3.2 Ellis, H. (2006):Clinical Anatomy, 11. Editon, Blackwave Publishing
- ^ 存档副本. [2009-06-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1).
- ^ 椎間盤突出症──避免屈轉. chiropractors.com.hk.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3) (中文).
- ^ 蔡涵如. 下背痛之威廉氏與麥肯基運動. taiwanpt.net.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年5月4日)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