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许达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许达然
出生许文雄
(1941-06-02) 1941年6月2日83岁)
日治台湾台南州台南市
语言台语汉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满文
母校东海大学历史系
哈佛大学 (MA)
芝加哥大学 (Phd)
职业历史学家、作家、诗人、编辑
研究领域台湾历史、文学、文化
知名作品《含泪的微笑》(1961)
《二十世纪台湾短篇小说史论》
《十八和十九世纪台湾社会史论》(2010)
《台湾人民起事和历史发展,1683-1894》(2010)
《汉族族群械斗和台湾社会,1683-1894》(2010)
配偶郑夙娟
儿女2子

许达然(1940年9月25日),原名许文雄,台湾史学家、作家。

生平

[编辑]

他在台湾台南市出生[1],是家中长子。父许筱华(1920年-1990年),母何富(1921年-2014年)共育有4子(文雄、安然、国宾)2女(照子、丽美),其中许安然已殁(1946年-2012年),许国宾曾任台南市选举委员会委员(2007年8月7日3年期满卸任)。

许达然小学时就读台南市进学国民学校(现台南市中西区进学国民小学),深受邓正宗老师的关怀照顾和言教身教影响。初中就读台湾省立台南第一中学初中部,高中则是台南市长荣中学高中部。之后考取东海大学(在台湾台中市)历史系,师从王德昭杨绍震蓝文征黎烈文等。毕业后服预备军官役,并曾在退伍后返回东海大学担任助理教职。

他在申请到奖学金之后赴美进修,陆续得到哈佛大学历史学硕士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期间并在英国牛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1969年起,许在美国西北大学任教,1983年又得到美国国务院傅尔布莱特计划的奖学金资助。他目前已从美国西北大学 (美国伊利诺州)退休,该校授予他名誉教授(荣休教授;Professor Emeritus)荣衔。2005年11月10日,他回到台湾的母校东海大学担任驻校专家,2006年起出任特聘常任讲座教授,2010年10月16日起以讲座教授兼代理历史学系主任直到2011年中。台湾社会史和台湾文学史是他近年的研究方向。

许已婚,与郑夙娟女士(同为东海大学历史系毕)育有2子(家格 Jack、达明 David)。

高中时期,许因为阅读贝多芬传记,受其秉持不屈的意志激励,写下以贝多芬为题材的散文,得到当时的征文比赛第一名,是为他写作的开端。东海大学就学时期,许就与台湾左翼作家杨逵相过从,与其他作家如锺肇政叶石涛叶笛林瑞明郑清文陈映真南方朔等也颇有交情,并长期担任台湾文学刊物《联合文学》的编辑委员(1984年起)。1989年他主编《台湾当代散文精选(1945-1988)》2卷本。

专长

[编辑]

学术

[编辑]

许的专长是台湾历史,特别是社会史、文化史、文学史以及清领时期历史。其他专长还有历史社会学、中国社会史、19世纪和20世纪欧洲社会和思想史、西方史学理论、文学社会学、当代文化理论等。他的学术著作以中、英文发表,部分尚有中文日文译本。

他有4部用汉语撰写的学术专书:《二十世纪台湾短篇小说史论》、《十八和十九世纪台湾社会史论》、《台湾人民起事和历史发展,1683-1894》、《汉族族群械斗和台湾社会,1683-1894》预计要在台出版。

写作

[编辑]

许同时是以汉语写作的现代文学作家和诗人,他的作品能体现中国文字的艺术性。他并认为文学是社会事业,身为作家则应该提供真诚的观察见证与批判。他作品的主题有许多是关于文明的省思,以及对乡土的关怀。

他的创作主要在现代诗和散文,共出版18本文集和2本诗集,部分作品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韩文等多国语言出版。他的第1本散文集是《含泪的微笑》,也是他的成名作。他另辑有《土》、《吐》、《远方》、《水边》、《人行道》、《同情的理解》、《怀念的风景》等书。

语学素养

[编辑]

许生在日治台湾,终战时4岁,没有上日制学校,父母稍具文化素养(爸爸日制公学校6年卒业,妈妈日制公学校4年修业)。他的母语是台湾鹤佬话

从小接受战后国民政府国民教育,中学时勤学汉语英语,他曾向庄紫蓉回忆:“假期时早上5、6点,我经常骑着脚踏车到台南市的忠烈祠,看看英文书,背背英文。”(当时忠烈祠在台南市中西区,原址现在是1座大型地下停车场)大学加强英语的同时,跟黎烈文教授学法语,暑假到台北市补习德语,到美国又学了日本语(在哈佛大学开始学)和满文。许能阅读汉、英、法、德、日、满文,但最善台语、汉语、英语。

获奖殊荣

[编辑]
  • 金笔奖
  • 吴浊流文学奖
  • 府城文学奖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庄紫蓉. 專訪許達然. 吴三连台湾史料基金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7). 
  2. ^ 台湾作家作品目录数据库——许达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