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鸡
雉鸡 | |
---|---|
雄鸟(上)与雌鸟(下)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鸡形目 Galliformes |
科: | 雉科 Phasianidae |
属: | 雉属 Phasianus |
种: | 雉鸡 P. colchicus
|
二名法 | |
Phasianus colchicus Linnaeus, 1758
| |
原生地 引入地 |
雉鸡(学名:Phasianus colchicus)又名环颈雉,俗称野鸡、华虫,是雉科雉属的鸟类。雄性雉鸡的羽毛非常多样,从几乎白色到几乎黑色都有,这是由于驯化及与绿雉杂交,加上放生不同的亚种杂交的结果;雌鸟则维持棕色、灰色的样子,在各个大陆的外貌差别不大。目前的地球上,在东亚、欧洲、北美、澳洲均有雉鸡的大量分布,并且经常混血,所以没有一个特定的分类[2]。
生物特征
[编辑]雄鸟体长约76-89公分。尾长,黑色有条纹,占体长近50公分。身体羽色通常为棕褐色,有多种变型,头部深绿色,有小型冠羽和红色眼斑肉垂。白色颈环有或退化。
雌鸟体长约53-63公分,其中尾部大约20公分。羽色单调,全身为有杂斑的棕褐色至灰色。稚鸟体色和雌鸟一样,大约孵化后10个礼拜雄鸟才会在头、胸、背部长出亮丽的羽毛。
生态环境
[编辑]雉鸡原产于亚洲,自然分布于自高加索山脉南北麓到中亚、蒙古、西伯利亚、朝鲜半岛,中国(除西藏羌塘高原及海南)、越南北部及缅甸东北部的广大地区。该鸟可以在农田附近的丘陵、山区灌丛、草丛、林缘草地、山麓草场、江湖边苇塘发现。
虽然雉鸡有飞行能力,但牠们比较偏好奔跑。平时的飞行速度只有每时43-61公里,但在被追逐时,可以加速到每时90公里。
雉鸡只在地面觅食,但夜间会飞到树上栖息。牠们的食性很广,主食为果实、谷物和种子,有时也会吃昆虫、蚯蚓、蜗牛等小动物。
雉鸡为一夫多妻制,一尾雄鸟常伴随着与多尾雌鸟[3]。雉鸡在地面筑巢,在4月到6月的繁殖期会在2-3星期内产下约10颗蛋。孵卵期约23-26日。稚鸟会待在雌鸟身边数个星期;成长迅速,约15个星期变为成鸟。
引入种
[编辑]作为狩猎鸟,被人为引入欧洲、北美洲、夏威夷、智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如指名亚种P. c. colchicus,最晚是由罗马人引入欧洲。雉鸡在10世纪左右被带入英国,但在17世纪左右绝迹,1830年左右重新引入。
雉鸡约在1857年引入北美。其中主要是华东亚种P. c. torquatus。主要分布于北美的草原地区,是南达科他州的州鸟。
分类
[编辑]雉鸡根据不同分类学家的分类有不同的分法,约分为30个亚种[4]:这是根据雄鸟的羽色分类,雌鸟基本上无法辨识,非常难确认属于那一个亚种。
- 黑颈雉鸡:没有颈环。翼暗黄至褐色,尾上覆羽锈色至栗色。
- 白翅雉鸡:没有或退化颈环。翼白色,尾上覆羽及全身羽毛青铜色至褐色
- 吉尔吉斯雉鸡:阔颈环。翼白色,尾上覆羽锈色至栗色,全身羽毛铜色。
- 塔里木雉鸡:没有或退化颈环。翼暗黄至褐色,尾上覆羽深卡其色至淡橄榄色。
- 灰臀雉鸡:通常阔颈环。翼棕褐色至淡灰色 (有些几乎白色),尾上覆羽灰色至浅灰蓝色,羽端为橘色。头顶淡灰色。
- 贺兰山亚种 - P. c. alaschanicus Alpheraky & Bianchi, 1908:分布于贺兰山西侧。
- 贵州亚种 - P. c. decollatus Swinhoe, 1870: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云南东北部及贵州。
- 弱水亚种 - P. c. edzinensis Sushkin, 1926:额济纳河下游、戈壁中部。
- 川南亚种 - P. c. elegans Elliot, 1870:四川西南部山区、云南西北、缅甸掸邦北部。
- 台湾亚种 - P. c. formosanus Elliot, 1870:台湾特有亚种,仅见于本岛。
- P. c. hagenbecki Rothschild, 1901:分布于蒙古科布多河谷。
- 河北亚种 - P. c. karpowi Buturlin, 1904:河北东北部、满洲南部、朝鲜半岛、济州岛、对马岛;被引入日本北海道、本州、九州及台湾等地。
- 内蒙亚种 - P. c. kiangsuensis Buturlin, 1904:河北西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及蒙古东南部。
- 东北亚种 - P. c. pallasi Rothschild, 1903:分布于西伯利亚东南部、满洲中部至河北北部。
- 滇南亚种 - P. c. rothschildi La Touche, 1922: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山区及越南东京北部。
- 祁连山亚种 - P. c. satscheuensis Pleske, 1892:祁连山北部。
- 阿拉善亚种 - P. c. sohokhotensis Buturlin, 1908:分布于Sohokhoto绿洲,贺兰山南部。
- 甘肃亚种 - P. c. strauchi Prjevalsky, 1876:甘肃、陕西中部、四川东北部。
- 川北亚种 - P. c. suehschanensis Bianchi, 1906:岷山南侧,四川西北部。
- 广西亚种 - P. c. takatsukasae Delacour, 1927:谅山,越南东京东部。
- 华东亚种 - P. c. torquatus Gmelin, 1789:华东地区,从黄河以南至越南东京东北部;被引入北美、欧洲、新西兰等地。
- 青海亚种 - P. c. vlangalii Prjevalsky, 1876:柴达木东部。
一些鸟类学者把绿雉的四个亚种也分入雉鸡。绿雉原产于日本本州、四国及九州,胸、腹部深绿色,没有白色颈圈。与雉鸡的杂交使得个别个体变得难以辨认。
图集
[编辑]-
台湾特有亚种雉鸡
-
雉鸡(雄)Phasianus colchicus
-
雄
-
雌雉
-
雌雉
-
雄雉
-
雄雉
-
骨骼系统
-
Phasianus colchicus
-
市场上贩卖的雉
参考
[编辑]-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Phasianus colchic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1 October 2016]. 数据库资料包含说明此物种被编入无危级别的原因
- ^ Sibley (2000): p.141
- ^ NDGFD (1992)
- ^ Madge et al. (2002)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Phasianus colchic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2007年3月10日].
- Phasianus colchicus. ITIS.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