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谢尔曼萤火虫坦克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谢尔曼萤火虫坦克
谢尔曼萤火虫
类型中战车
巡航坦克
原产地 英国
生产历史
研发日期1943年
制造数量~2,000辆
基本规格
重量33公吨(34.75长吨)
长度5.89米(车身) 7.77米(含炮管)
宽度2.64米
高度2.7米
操作人数4员(车长,炮手,装填手兼无线电员,驾驶)

装甲89毫米(炮塔正面)
主武器QF 17磅炮(76.2毫米)
77发炮弹
副武器固定的 .50(12.7x99毫米)勃朗宁M2重机枪机枪(一般没装设)
同轴 .30(7.62x63毫米)勃朗宁M1919机枪
5000发子弹
发动机克莱斯勒5连直6汽缸汽油引擎/星型引擎(依车型分别)
425匹马力
功率/重量11.8匹/吨
悬挂盘型弹簧式
作战范围193公里
速度40公里/时

谢尔曼萤火虫坦克(Sherman Firefly)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美国提供的M4谢尔曼改装主炮,换成更具威力的QF 17磅炮之战车。当时,英国也正在研发其他使用QF 17磅炮的战车,本来只是在这段过渡期先以萤火虫填补空缺,然而后来因其他战车研发并无预期顺利,所以在所有使用QF 17磅炮的载具中,萤火虫所占比例是最高的。

英国政府原先希望能够加速本国其他战车设计进程,并减少对美国提供的战车的依赖。尽管不受官方支持,在乔治·布莱提少校(George Brighty)和威瑟理治中校(George Witheridge)等人的努力下,将17磅炮装上谢尔曼坦克的计划得以有进一步发展。之后,此举被证实非常幸运,因为挑战者克伦威尔坦克研发遇到了困难,使得它们不能在原先预期的时间点投入战场。

解决了装设17磅炮到谢尔曼的问题后,谢尔曼萤火虫在1944年初正式投入生产线,适时地装备在蒙哥马利元帅预备参加诺曼地登陆的部队中。它很快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因为萤火虫在诺曼地是唯一可在正常作战距离击毁豹式坦克虎I坦克的英军坦克。当德军意识到这点后,其坦克和反坦克组员被指示优先攻击萤火虫。在1945年生产终止前,共生产了2100至2200台。

起源

[编辑]

将17磅炮装上谢尔曼坦克的想法原先被军需部的坦克决选委员会反对。尽管当时英国使用了大量的美国坦克,他们希望研发中的新坦克可以在反坦克任务上取代美国制的坦克。研发中的新型坦克其中之一是克伦威尔坦克,预计使用维克斯制的75mm高速炮,这种炮在反坦克能力上优于美国75mm76mm炮。另一个是A30挑战者,是基于克伦威尔进行设计的,不过装了更有威力的17磅炮[1]。此外,彗星坦克百夫长坦克这两样设计此时也在逐步成形中。因此,他们并不赞成额外投入时间和金钱将17磅炮装上谢尔曼坦克[2]

尽管没有得到当局支持,为谢尔曼换上更好的主炮的尝试并没有中断。其中最早的尝试可回溯到1943年初,进行这项工作的是皇家坦克军团的乔治·布莱提少校,当时他在卢尔沃斯的装甲作战学校。当时A30挑战者正在卢尔沃斯进行测试,布莱提认为谢尔曼更适于装设17磅炮。然而因为谢尔曼的炮塔过小,无法为17磅炮提供足够的制退空间。无计可施下,布莱提将制退系统移除掉,将炮固定住,用整台坦克去承受后座力。显然地,这和理想情形相去甚远,但他并不清楚坦克空间必须要多大才得以使用17磅炮[2]

1942年六月前后,布莱提的同事,在皇家坦克军团的乔治·威瑟理治中校,到了卢斯沃斯。威瑟理治他曾参与过北非战役,因此十分深刻地体认到装备2磅炮的英国坦克,在面对隆美尔指挥下的装甲部队及反坦克炮时,有多么的不利。在1942年的加查拉战役-一场对英军造成惨重打击的战斗-威瑟理治被从他所搭乘的M3李坦克中炸出。尽管已从伤势复原,他被认定不适合返回现役。结果,在1943年1月,他被指派到在美国的诺克斯堡六个月去指导炮术,可能也因此他对美国坦克有更多的认识[3]。在卢斯沃斯,威瑟理治和其他人一起审视了A30挑战者的表现,也和许多人一样,对这台坦克提出了许多批评。当拜访了布莱提并知道他打算为谢尔曼坦克装上17磅炮后,威瑟理治也加入了这项“非官方”计划[4]。他向布莱提建议了一些处理制退问题的方法。

不久后,威瑟理治和布莱提收到了来自坦克设计部的通知,要求他们停止这项工作。威瑟理治并不愿意放弃他们的计划,所以,他利用了他和一些有影响力人物的关系(如Raymond Briggs少将,皇家装甲军团的负责人,先前是第一装甲师在北非的指挥官),成功地游说了军需部的武器和设备生产部门的局长Claude Gibb,让这项原先非官方的工作成为正式的官方计划。结果,这项工作从原来这些热情有余但专业不足的人手中,转移到专业的坦克设计人员[4][5]

设计

[编辑]
属于第七装甲师的谢尔曼萤火虫,照片摄于1945年5月4日的汉堡

成功地将这个方案从原型车,转化为之后在诺曼地登陆中能够和德军交战的坦克,主要得力于当时在维克斯坦克设计部工作的工程师基尔本(W.G.K. Kilbourn)。面对这件工作,基尔本第一个必须处理的是17磅炮的制退系统。射击的后座力会使17磅炮退后40英寸,而这对谢尔曼的炮塔来说太长了[6]。基尔本选择重新设计制退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制退缸被缩短以减少制退量;为了善加利用谢尔曼炮塔的宽度,新的制退缸被放在炮的两侧,而不被其高度妨碍;炮管也被旋转了90度,以方便从左边装弹[note 1] [7];一般装设在英国坦克后方的无线电设备也改装在炮塔后方增设的一个有装甲保护的箱中。

17磅炮的炮架,必须缩短才能够将炮装进炮塔中,但如此会导致炮身不稳。为此,基尔本为17磅炮设计了新的炮管,在基座的部分较长,以解决平衡问题。他也为萤火虫设计了新的坦克炮盾来放入改装后的炮架。因此,萤火虫使用的17磅炮是经过大幅改装的,必须特别生产[2][7]

基尔本还有其他必须解决的问题。一般的谢尔曼在炮塔有单一个舱口,供车长,装弹手,以及炮手进出。但是,17磅炮较长的炮管和制退系统,使得当坦克被击中时,装弹手较难迅速脱离。因此,在炮手的位置上方,又开了一个新的舱口[8]。最后一项主要变动,则是取消装设在车身的机枪,以装入更多17磅炮用的炮弹。它们比75 mm火炮用的炮弹长很多,因此占据了更多空间。

萤火虫在装甲以及机动力上并没有优于一般的谢尔曼,不过它们的坦克炮盾比一般谢尔曼厚了13mm。

到了1943年的10月,11月左右,对这项计划的关注开始提高。甚至在1944年2月的最终测试开始前,已经先预订了2100台装有17磅炮的谢尔曼坦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挑战者的开发计划不太顺利,之后的大君主行动可能只有极少量可供使用;更糟的是,他们后来发现克伦威尔的炮塔环不够大,无法使用新型的高速75mm炮(50倍径长),所以克伦威尔必须使用多用途的 Ordnance QF 75 mm火炮(这型火炮最初的开发目的是提供坦克更佳的高爆弹,以对付软目标)。结果,英军的军械库中,唯一一种主炮火力比QF 75mm更为优越的坦克,只剩下萤火虫了。不意外的,温斯顿·丘吉尔本人指示萤火虫拥有"最高优先权"[4]

"萤火虫"这个昵称并没有在战时的官方文件中出现。从1944年3月起,在单位层级(旅/团)的战争日志中,有时它们会被称作'蜉蝣'(Mayfly)。在二战期间,装有17磅炮的谢尔曼,较常依据那辆车的编号,被称作'1C' '1C Hybrid'或'VC'。依据英国的编号方式,"C"在罗马数字后,表示那辆车装备了17磅炮[note 2]

武装

[编辑]
17磅炮所用的穿甲弹

谢尔曼萤火虫的主要武器是QF 17磅炮。作为QF 6磅炮的后继者,17磅炮是英国在战时火力最强的坦克炮,也是所有国家中最有威力的坦克炮的其中之一,其穿甲能力优于虎I坦克88毫米高射炮豹式坦克75毫米KwK 42炮M26潘兴M3 90毫米炮

当使用标准的钝头被帽穿甲弹(APCBC),入射角度为30度时,萤火虫的17磅炮可以在500米远击穿140 mm厚的装甲,在1000远公尺击穿131 mm。若用脱壳穿甲弹(APDS),入射角度同样为30度时,在500米远可击穿209 mm厚的装甲,在1000米远则可以击穿192 mm,这在理论上可在任何可能的交战距离摧毁几乎所有的德国坦克[9][10]。然而,早期的APDS弹缺乏准确度,而且其实际弹体只有约50 mm宽,当穿过敌人装甲时,能造成的杀伤力比76.2 mm的APCBC小。不过,直到1944年年末前,APDS的数量是十分稀少的。

尽管萤火虫有优秀的反坦克能力,在对付软目标,如敌人步兵,建筑物,和轻装甲的载具时,被认为比一般的谢尔曼差。当在欧洲的战事接近尾声,盟军发现他们更常遇到这些目标,而非德军坦克,因此,盟军的坦克单位一般会拒绝完全换用萤火虫。到了1944年末,17磅炮才有好的高爆弹可供使用,但依然不如一般谢尔曼使用的75mm高爆弹[4]。另一个问题是17磅炮开火时会扬起大量的尘土以及烟雾,使得炮手不容易观测炮弹的落点,而必须仰赖车长观察落点并修正。烟尘同时也会揭露开火位置,因此谢尔曼萤火虫每射击几次后就必须转移位置。其后座和炮口火焰会对车组人员造成不小的冲击,而且也常导致夜盲。这在装有高速炮的坦克是常见的问题,包含了黑豹式和虎式。因炮塔较拥挤,使得装填较大的17磅炮炮弹较困难,所以和一般的M4谢尔曼比,萤火虫的射速较慢[7]。因为萤火虫被视作过渡时期使用的坦克,结果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被解决-因为原先预期萤火虫在新型英国坦克服役后便会被淘汰。

萤火虫的次武装是标准.30英寸同轴机枪。装设在车身的机枪则被移除,以增加储放主炮炮弹的空间。另有一挺.50口径的机枪装在车顶,不过车员经常将它移除掉,因为它的枪架操作不便,而且位置太靠近车长,当车长在战斗中打开舱门观察四周时,会限制住视角。

在1945年,一部分英国的谢尔曼在炮塔的一侧装上了导轨,用来放置两枚RP-3 60 磅(27 千克)高爆3英寸火箭英语RP-3横渡莱茵河时,1st Coldstream Guards的一个坦克中队使用了这一型的谢尔曼。这些坦克被称作"谢尔曼郁金香"(Sherman Tulips),包含了一般的谢尔曼以及萤火虫。这种火箭虽然由战机使用时有不错的准确度,但因为从定点发射时缺乏气流流过箭翼,改由坦克使用时准确度则会下滑。尽管如此,拥有60磅弹头的RP-3火箭只要能够击中目标,效果是很显著的[11]

生产及配置

[编辑]

二战之中共有三种谢尔曼萤火虫,各自由不同型号的谢尔曼战车改装,分别是谢尔曼I(M4),谢尔曼I Hybrid(M4复合)和谢尔曼V(M4A4)。一些来源指出有几台谢尔曼II(M4A1)也被改装成萤火虫并曾投入战斗。此外,有极小量加拿大授权生产的谢尔曼II(M4A1),灰熊I巡航坦克,在加拿大被改装为萤火虫,并作为训练用途,不过并没有投入战斗。大多数的萤火虫是从谢尔曼V改装的-英军在战争期间接收了约7200台的谢尔曼V(M4A4)。谢尔曼VC和IC可以用他们车壳下半部作辨别;VC的车壳下半部有铆接且有弧度,IC则是用焊接且有棱角。Hybrid则可以用它车壳上半部作辨别:它是用铸造的,和一般的谢尔曼比较圆滑。

一台谢尔曼萤火虫正在通过奥恩河上的'欧斯顿桥',准备加入总计行动,1944年7月18日

萤火虫的生产开始于1944年初,到了5月31日,已经有342台萤火虫被分配到蒙哥马利的准备进行诺曼地登陆的第21集团军[7]。结果,英国装甲部队的战车连由3辆一般谢尔曼和1辆萤火虫组成。在装备克伦威尔战车的单位也是同样的编制(每连配备1辆萤火虫),不过这造成了后勤问题,因为装备克伦威尔战车的单位必须供应两种不同战车的组件,即使在挑战者战车服役后,它替换萤火虫的速度却很慢。以丘吉尔战车为主力的部队则没有分配到任何萤火虫,因此必须依赖跟随的M10M10阿基里斯部队来对付75毫米炮无法清除的目标[4]

随着75mm谢尔曼生产逐渐减少,萤火虫的生产受限于可以改装的战车数量。为了提高数量,谢尔曼I hybrids也加入改装的行列[12]。 从六月的D-Day到八月底诺曼地战役结束,约生产了550多辆谢尔曼萤火虫,比用来替换战损需求的数量还高[7]。到1944年末,因可供17磅炮使用的有效高爆弹开始配发,每个英国战车连队开始接收两辆萤火虫[4]。到1945年2月,已生产了2000多辆谢尔曼萤火虫,在英国的装甲部队使用75mm和17磅炮的谢尔曼各占一半。

到1945年的春天,萤火虫的制造开始缩小规模,到1945年5月最后一辆被分派到部队。这是因为几个理由:如更优秀的自制彗星式巡航战车百夫长战车开始服役,纳粹德国即将战败,以及英国接下来要面对的敌人——日本的战车较为粗劣[7]

谢尔曼萤火虫的总生产量介于2100-2200辆之间,切确的数字则很难确定,因为各文件记载不一样的数字[7]詹氏二战战车及战斗载具上是写在1944年有1783辆,1945年有563辆,共计2346辆[13]

服役状况

[编辑]
一台使用了反影伪装(Countershading)的谢尔曼萤火虫,用来掩饰增长的炮管
诺曼底

萤火虫在1944年被引进英国装甲旅[note 3]以及第21集团军的各师,可及时加入诺曼底登陆。这个时间点是很幸运的,因为盟军发现德军在诺曼底战场比预期装配了更多重型坦克,如虎式。事实上,盟军误以为豹式会如同虎式一般数量较为有限,而不会大量替换德军的四号坦克。结果比预期中更常遭遇的大量豹式战车给盟军指挥官以及装甲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因为它们的坦克炮无法在长距离击穿其正面装甲[4]

萤火虫在每一个克伦威尔或谢尔曼坦克连各分配一台。在克伦威尔部队的编制与运用中造成了调动以及补给困难。这是由于性能(萤火虫的行进速度较克伦威尔慢)以及后勤补给(两种不同战车的零配件供应体系)。

虽然豹式和虎式只占了德军在诺曼地共2500台坦克的30%(其余是四号坦克三号突击炮等一般谢尔曼可以有效对付的战车),但基于卡昂城对德军的重要性,以及蒙哥马利将德军牵制在英军前方,使得美军可以向西突破的作战,使得英国和共和联邦部队必须面对德军部署在诺曼地超过70%的装甲部队主力,以及几乎全部装备优良的精锐部队党卫队,他们均配备了有令人丧胆的虎式和豹式坦克。因此,尽管豹式和虎式总数相对较低,但几乎都是由英军面对。因此,谢尔曼萤火虫可能是英国最有价值的坦克,因为它是唯一可以在一般战斗距离有效对付虎式和豹式的英国坦克[4]

不过,这一点德国人也发现到了:他们发现长炮管的谢尔曼坦克比一般的谢尔曼对它们的重型坦克有更高威胁,因此德国装甲兵和反坦克炮兵被指示优先攻击萤火虫。相同地,萤火虫的车员也知道17磅炮的长炮管和一般的谢尔曼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他们设法进行伪装,希望不要被锁定。有些人将炮管前半部的底下涂白,上面涂墨绿色或原先的橄榄绿,使得炮管看起来有缩短的错觉(即反影伪装);另一个提议是将一根木制、较短的假炮装在炮塔尾端并指向前方,不过这些方法似乎没有在实战中使用过[7]


那慕尔的英军萤火虫

尽管是优先处理的目标,萤火虫在统计上似乎被击毁的几率比一般的谢尔曼低,这更有可能是因它们在战场上的战术配置,而不是对长炮管的伪装发挥效用[4]。由于对指挥官而言萤火虫拥有更高的价值,一般都会在战斗前先行探查战场中可以掩蔽萤火虫的好位置。在战斗中,萤火虫会待在较后方的隐蔽位置,掩护普通谢尔曼的推进,消灭对推进中谢尔曼开火而暴露出位置的敌军坦克,只有当普通谢尔曼清空了一个区域,或当它们无法在目前位置得到掩蔽才会前进。相似地,当部队移动时,指挥官会偏向将萤火虫置于阵列的后方,因此通常不会是首先被击毁的车辆。然而,因为战场中许多不确定因素,这样子的配置不是总是有效或可实行,有很多时候萤火虫必须被迫在容易被识别出的空旷场地向敌军作战。

尽管如此,萤火虫增强的火力被英国和共和联邦装甲兵高度评价。在许多交战中,萤火虫借由在远距离击毁虎式和豹式,和较不可惧的如四号战车、突击炮证实了它的价值。因此美国曾经想和英国借几辆萤火虫编列使用,但是被英国婉拒了。

其中一个例子是由中尉亨利(G.K Henry)的萤火虫在6月9日于诺利-恩-毕森面对第12党卫军装甲师辖下第12党卫军装甲团第三连的进攻中展示。决定要占领这个城镇,作为将英国和加拿大军赶回海中的进攻的预备行动,库尔特·迈尔命令第三连中的12台黑豹式坦克和步兵进攻诺利-恩-毕森并将加拿大军逐出。攻击在1300开始,豹式以全速前进,只在开火时停下,很快的超过了被盟军炮兵压制的步兵支援。到了城镇1000米内,9台第一轻骑兵团的谢尔曼坦克向前进中的豹式坦克的侧翼开火。亨利中尉的炮手,装甲兵切曼(A. Chapman),等到豹式“像鸭子排成一列”时才开火,迅速的用仅仅6发炮弹击毁了5台豹式坦克。这个攻击在德军损失了12台豹式中的7台下收场,绝大多数归功于亨利中尉单单一台萤火虫[14]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发生在6月14日,栖木作战中。第四/第七龙骑兵卫队的哈利斯中士(Harris),和三台标准的谢尔曼,在将德军逐出拉爵尔(Lingèvres)后,同步兵一起进行防守。哈利斯用望远镜发现了两台豹式从东方向这里前进。他在相距800米时开火,用第一炮击毁领头的豹式,用第二发击毁第二台。重新部署于城镇的另一侧后,它发现另外三台豹式从西方接近。他和他的炮手马基洛普(Mackillop)从很好的掩蔽位置,从侧翼用三发炮弹击毁了这三台坦克。哈利斯和他的炮手用五发炮弹击毁了同等数量的豹式坦克,证实了萤火虫的威力,尤其是从防守位置向前进中的敌人坦克攻击[7]

在可能是萤火虫最著名的作战中,来自党卫军101重装甲营第三连和HQ连的七台虎式坦克,和数台四号坦克以及四号突击炮被第33装甲旅下辖第一北安普诺顿义勇骑兵的A中队,第二加拿大装甲旅下辖舍布鲁克燧发枪团的A中队,以及第33装甲旅下辖皇家装甲兵团第144团的B中队的萤火虫伏击[4][2][7][15][16]

第一北安普诺顿义勇骑兵的坦克和第51“高地”步兵师的成员在总计行动时,于1944年8月8日到达在圣艾尼昂德克兰士尼尔(Saint-Aignan-de-Cramesnil)的法国村庄[17][18][19]。当B中队待在村庄四周时,A和C中队向南方移动到一个叫德尔拉罗克(Delle de la Roque)的森林[20]。C中队部署在森林的东方,兵员不足的A中队在南方,其第三装甲连在森林西方边缘[17][18][20]。在这个位置,他们可以俯瞰很大片的开阔地带,看到德军坦克在"158国道"上从桑土(Cintheaux)的城镇进发。在指挥官严格的指令下,他们直到德军坦克进入有效距离才开火。艾金斯(Ekins),高登(Gordon)中士指挥的谢尔曼萤火虫(叫做大卢基,A中队的坦克是以苏联城镇命名)的炮手,还没有在作战中开过火[20]。当虎式坦克进入射程,开火命令下达,接下来是接近12分钟的战斗,其中艾金斯摧毁了全部三辆第三连可以看到的虎式坦克;那个区域实际上有7台虎式坦克,伴随着几台其他坦克和自走炮向北前进[17][18]。一小段时间后,德军的主要反击朝向C中队。A中队(除了高登中士受伤退出战斗)移动以进行支援,而在这场战斗,艾金斯在他的坦克被击中,车组人员被迫离开前击毁了一台四号坦克[20]。其中一台被认为是艾金斯击毁的虎式坦克是米歇尔·魏特曼的,虽然艾金斯是否真的杀死了魏特曼还有争议,因为当时舍布鲁克遂发枪团的萤火虫在更近的距离,150米,也向这些虎式坦克开火。

在荷兰博物馆的萤火虫
意大利

尽管是作为彗星和百夫长坦克服役前的过渡产品,萤火虫证明自己是很成功的坦克。虽然诺曼地战场的部队需求有更高的优先权,萤火虫稍候也在编派至位于意大利的英国和共和联邦部队中作战。在意大利的英国部队也使用装有美国76毫米炮的后期型谢尔曼坦克。

装备国家

[编辑]

参见

[编辑]

注解及参考资料

[编辑]
注解
  1. ^ 美国设计的坦克是让炮手在右方而装弹手于左方,英国则相反
  2. ^ 要知道更多关于各种编号的细节,请参考英国自租借法案所获得的谢尔曼战车英语Lend-Lease Sherman tanks#British Nomenclature
  3. ^ 英国的"坦克旅"是装备丘吉尔坦克
引文
  1. ^ J. Buckley (2004)[页码请求]
  2. ^ 2.0 2.1 2.2 2.3 Fletcher, David. Sherman Firefly. Osprey Publishing. 2008. ISBN 1846032776. 
  3. ^ Fletcher (2008) p.10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Source: J. Buckley, British Armour in the Normandy Campaign 1944
  5. ^ Fletcher (2008) pp.11-12
  6. ^ Fletcher (2008) p.13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Hart, Stephen. Sherman Firefly vs Tiger. Osprey Publishing. 2007. 
  8. ^ Fletcher (2008) p.14
  9. ^ 存档副本. [2008-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04). 
  10. ^ 存档副本. [201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23). 
  11. ^ Fletcher (2008) p.6
  12. ^ Fletcher (2008)
  13. ^ Ness, Leland, Jane's World War II Tanks and Fighting Vehicles — The Complete Guide, HarperCollinsPublishers 2002, p. 22
  14. ^ Zuehlke, Mark. Holding Juno: Canada's Heroic Defense of the D-Day Beaches: June 7–12, 1944. Douglas & McIntyre. 2004. ISBN 1553651022. 
  15. ^ Reid, p. 414
  16. ^ Tout, A Fine Night for Tanks
  17. ^ 17.0 17.1 17.2 Reid, Brian. No Holding Back (Robin Brass Studios, 2005)
  18. ^ 18.0 18.1 18.2 Tout, Fine By Tank D to VE Day
  19. ^ Tout, Fine Night For Tanks
  20. ^ 20.0 20.1 20.2 20.3 Hart, Pg 52-69
参考书目
  • Fletcher, David. Universal Tank: British Armour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Part 2. HMSO. 1989. 
  • Fletcher, David. Sherman Firefly. New Vanguard 141. Osprey Publishing. 2008. ISBN 1846032776. 
  • Sandars, John. The Sherman Tank in British service 1942-1945. Vanguard. Oxford: Osprey Publishing. 1982. ISBN 0-85045-361-5. 
  • Tout, Ken, By Tank - D to VE Days, Robert Hale Ltd, 2007, ISBN 0709081480 
  • Tout, Ken, A Fine Night for Tanks: The Road to Falaise, Sutton Publishing Ltd, 1998, ISBN 075091730X 
  • Buckley, John, British Armour in the Normandy Campaign 1944, Routledge, 2004, ISBN 0714653233 
  • World tank museum 世界坦克博物馆图鉴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