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黄巾之乱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品质评定标准被评为丙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历史专题 (获评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历史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历史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中国专题 (获评丙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三国专题 (获评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三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三国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历史约定俗成[编辑]

黄巾之乱是历史最常见名称,不要到维基来正名。那是不是安史之乱、八王之乱、七国之乱都要改成安史起事、八王割据、七国对立?—578Msuker (留言) 2008年8月24日 (日) 12:37 (UTC)楼上,黄巾之乱怎么能与安史之乱,八王之乱,七国之乱相提并论?黄巾之乱的根本原因是东汉政府的统治腐朽才引起的民众反抗。而安史之乱,八王之乱,七国之乱的根本原因纯粹就是为了争权夺利。所以请楼上在不知道四个历史事件的背景之前,不要不加区分的认定历史事件的实质。Bin2232578 (留言) 2014年8月3日 (日) 13:17 (UTC)[回复]

你说它是历史的常见名称,来源是不是应该给出来?哪些书这样叫了?中国大陆的通行叫法就是黄巾起义。--Lee凡其Fanchy 2013年1月14日 (一) 18:21 (UTC)[回复]
我看看哦,历史学得不太好,《通鉴纪事本末》这样的古籍想不起来了,就看看现代史学家的著作吧。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一讲 如何研究通史:“如汉末黄巾之乱,可以从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学术思想民间信仰种种角度去看,然后能析理造微,达到六通四解,犁然曲当的境界。”
吕思勉《秦汉史》第十章 后汉衰乱 第七节 后汉中叶后内乱:“黄巾之乱,中常侍与通声气。”
黎东方《细说三国》二、黄巾:“东汉末年的“黄巾之乱”,是中国历史上若干次的失败的农民革命之一。”
这些书过去十年内中国大陆都有出版发行的吧?这几个名字今天还活着的历史学者没一个敢挑战吧?
你看的又是什么历史书?少年儿童版三国演义?或者你不看史书,只看《南方周末》的?那也不要紧,《南方周末》也有啊,2011年8月 为什么人们厌恶帝制:“东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桓帝时人口又恢复到5648万,但马上又发生了更严重的黄巾之乱与军阀战争,就像曹操诗中讲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很多地方变成了无人区,重归一统时,魏、蜀、吴三国人口加起来只有760万,可以说消灭了七分之六。”《南方周末》目前还是中国大陆的吧?-Msuker留言2013年1月14日 (一) 20:41 (UTC)[回复]
我没打算挑战这一说法,可供查证是维基百科的方针之一,史书我先帮你加到条目里去了,南方周末就算了。--Lee凡其Fanchy 2013年1月15日 (二) 06:27 (UTC)[回复]
不妨看一看,2008年我说这句话针对的移动,当时其他用户是将条目名改成:“黄巾起事”。不折不扣的原创名词。-Msuker留言2013年1月15日 (二) 09:21 (UTC)[回复]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起义”?[编辑]

这个说法不太妥当,太平天国、白莲教什么的规模也很大 --Inspector (留言) 2010年3月11日 (四) 11:34 (UTC)[回复]

挂原创研究模板,过一段时间没来源就删除。—Msuker (留言) 2010年3月11日 (四) 13:17 (UTC)[回复]

我对韩语维基百科版黄巾之乱中立性的看法[编辑]

我前段时间去了韩语维基百科,发现韩语维基百科有关黄巾之乱的条目不够中立。完全没有讲到黄巾之乱的背景—东汉政府的统治腐朽,更不要说对东汉政府的批评与对黄巾之乱的反思,甚至称黄巾军为黄巾贼。就其中立性而言,连中文维基百科都不如。不过这也正常,因为大陆方面对中国历史上的民变总体评价并不像韩文维基等其他语言版本的维基那么低。—Bin2232578 (留言) 2014年8月3日 (日) 13:48 (UTC)[回复]

完全没有交代起因,资料不够全面 JaniceJJ留言2019年8月5日 (一) 22:20 (UTC)[回复]

将黄巾之乱称为农民起事违反中立性[编辑]

农民起义是中共史观,中国二十世纪之前不采用此种观点,外国史学家也不采用。如果非要写,可以指出这是中共史观,而不是用农民起义取代其他观点。而且黄巾之乱是以太平道为主力,将宗教组织说成代表农民,太过牵强附会。--欢颜展卷留言2015年3月22日 (日) 03:22 (UTC)[回复]

关于诸侯王[编辑]

谁能否补充一下(只有明确记载的部分):

  • 乐成国/安平国:中平元年,黄巾贼起,〔刘续〕为所劫质,囚于广宗。
  • 下邳国:中平元年,意遭黄巾,弃国走。
  • 常山国:子暠嗣。(立)三十二年,遭黄巾贼,弃国走
  • 甘陵国:子献王忠嗣。黄巾贼起,忠为国人所执,既而释之。……嗣子为黄巾所害

--仅仅修补留言2019年12月11日 (三) 05:0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