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打小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香港鹅颈桥底(坚拿道)的打小人

打小人是一种流行于香港广东珠江三角洲民间的巫术仪祀,希望借由此种巫术仪祀来驱逐、报复所谓的“小人”。

2009年,打小人习俗登上美国《时代杂志》,成为“2009年亚洲最佳事物”[1]

小人

[编辑]

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称为“君子”,而被统治的人民称为“小人”。《易经》系辞下说:“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也。”

时间

[编辑]

时间不限,但以惊蛰为主。

地点

[编辑]

打小人一般会在阴暗的地方进行,例如桥底。在香港铜锣湾湾仔之间的鹅颈桥桥底便成为了打小人的热门圣地。每逢惊蛰,都有不少人前往当地的土地庙进行打小人活动,从前多为老人家,近年亦有年轻人参与。

打小人仪式一般在三叉路口、底、路旁及山边等地方进行。因为这些地方较易招惹。又说因为三叉路口煞气大,可以克制小人,叉伤小人。此外,庙宇内的庙祝也兼营打小人服务。在香港除了坚拿道还有湾仔洪圣庙油麻地榕树头上环广福义祠半山区司徒拔道,乃至各区的庙宇都有职业打小人。[2]澳门新桥大兴街石敢当前以及台湾南投龙华宫千手观音庙都有人替客人打小人活动。 [3]

道具及祭品

[编辑]
  • 五鬼纸:是一张印有五个称为“五鬼”的白纸,也印有猪、蛇、虎、朱雀、锁链及扫帚的图案。
  • 三支香枝及两支香烛:用于供奉神灵,以作奉神之用。
  • 黄老虎纸:是呈黄色而身上带有黑色斑纹的纸制老虎,口角有一对獠牙。
  • 旧鞋及砖块:用作打小人。
  • 肥猪肉及猪血:用于“祭白虎”,塞住白虎的口不再作恶害人。
  • 水果:用于供奉神灵。
  • 圣杯:打完小人后,以掷杯的形式来代表神灵是否愿意帮助驱赶“小人”。
  • 米粒及五色豆:打完小人后,用作化解。

仪式

[编辑]
马鞍山祭白虎
打小人用上的老虎

以往中国的农业社会,流传在惊蛰日祭白虎的风俗,祈求借着白虎的雄威镇压蛇虫鼠蚁,以免害虫为患。随着社会转型,祭白虎的目的是透过白虎来镇压小人,希望为自己带 来好运。打小人就其目的而言可分为事前预防的“消极性巫术”与针对特定人士的“积极性巫术”,就其仪式则为模拟巫术接触巫术之混合。

委托人委托特定称为“打手”的拜神婆喃呒佬利用剪成人型的纸,纸上则视需求书写特定人士资料或不写任何资料,利用鞋子或其它物品殴打纸张来达到委托者之目的。除了透过拜神婆等主持仪式外,亦可以亲身落场打个痛快,借着打骂小人发泄情绪,以收舒缓压力及平衡心理的功效。

整个打小人仪式可分为八个部分:

  1. 奉神:利用简单的香烛供奉天地神明。
  2. 禀告:将委托人之姓名、生辰八字等写在百解灵符上。若欲打特定小人,则将特定小人之姓名、生辰八字、照片、衣物等可以代表特定小人身份之物书写或放置于小人纸上。
  3. 打小人:利用各种象征物如委托者或施术者之鞋、宗教象征武器甚至是香枝或香烟等殴打、伤害小人纸。小人纸分为小人纸、男人丁、女人丁、五鬼纸等。
  4. 祭白虎:若在惊蛰日打小人则须祭白虎。以黄色的纸老虎代表白虎,纸身画有黑色斑纹,口角则画有一对獠牙。祭祀一般是使用小块生猪肉沾上猪血,放入纸制白虎口中(喂纸老虎),当老虎吃饱后便不会再伤害人。而拜神婆亦会以肥腻的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纸老虎口中充满油水,使其不能再张口伤人。有些地方祭完白虎之后会将纸制白虎烧掉或用铜剑将纸制白虎的头切掉。
  5. 化解:将一切污蔑、灾害等以撒芝麻、豆子等小物体或烧纸船、百解灵符等以消灾解厄。
  6. 祈福:以红色的贵人纸为委托者祈求贵人帮助。
  7. 进宝:将元宝、金银纸等焚化供奉鬼神。
  8. 打杯:“掷筊”,将两个半月形,一面平坦、一面向外弯出的木块掷出。两块平坦向上则为阳杯,向下则为阴杯,一下一上为圣杯。出现圣杯表示仪式完成。

打小人口诀

[编辑]

拜神婆在打小人时会一边拿着鞋打向小人纸,一边念著口诀,以咒骂被打的目标人物。除粤语口诀外,近年甚至演化出英语口诀,而且颇为押韵[4]

引用

[编辑]
日本漫画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