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又称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透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原意是指由后世人严格查定前人,看谁是极恶之人、谁尊敬当朝,即所谓“善恶自有历史证明”[1]:13。当下,春秋笔法则指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2]
孔子于公元前480年左右编纂《春秋》(也有人认为并非孔子著作)[1]:13。孔子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到后世别人写“春秋三传”(《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三种注释书,将本来仅是年表之《春秋》所传达之各种事件,加上“此人行为正确”、“此人结果不当,是不好的”等严格批判,决定善恶[1]:13-14。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然后,由于孟子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笔法”一语便开始有“谁是极恶之人,或是尊敬朝廷,由后世人们严格查定”之意思[1]:14。这种做法称为微言大义[3]或者春秋笔法,受到中国古代的传统所褒扬。宋欧阳修组织编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大量运用春秋笔法。钱大昕云:“《春秋》,褒贬善恶之书也。”朱熹认为《春秋》并无表示褒贬之义的所谓书法[4]。例如春秋时期郑国内乱之一的共叔段之乱,孔子等人便讥刺郑庄公和共叔段兄弟之间的行为(即“郑伯克段于鄢”),但对于颍考叔却是赞誉有加。
实例
[编辑]春秋笔法运用中较知名的有一字寓褒贬。如三个表示杀的动词:杀、弑、诛,其实各有深层含义。杀指无罪而杀,弑指以下犯上,诛则指有罪、有理而杀。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中齐宣王问关于周武王讨伐商纣之事:“臣弑其君,可乎?”指武王是以臣子身份起兵推翻杀死了纣王。孟子回答:"残贼之人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损害仁义之人,只不过是个无道寡助的匹夫、独夫。我只知道诛除了一个叫纣的有罪之人,却没有听说过这是以下犯上的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