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仲鸣
曾仲鸣 | |
---|---|
出生 | 大清福建省闽县 | 1896年4月10日
逝世 | 1939年3月21日 法属印度支那东京保护国河内市 | (42岁)
配偶 | 方君璧(1922年结婚至1939年逝世止) |
亲属 | 曾醒(胞姊) |
经历
|
曾仲鸣(1896年4月10日—1939年3月21日),福建闽县(今属福州市鼓楼区[2])人。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政治人物,文学研究者。
个人生平
[编辑]1896年4月10日,曾仲鸣出生于福建闽县。早年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教养成人。1912年,随其姐曾醒同方君瑛,汪精卫等共八人赴法国留学。一战爆发后入波尔多大学攻读化学,获理科硕士学位;继入里昂大学攻读法国文学,于1921年获文学博士[3]学位。1921年冬至1924年,曾仲鸣先后担任里昂中法大学中方理事,秘书长,主持学校日常事务。1922年,与六年前订婚的青梅竹马方君璧在阿讷西湖畔结婚。[4][5]
曾仲鸣于1925年初回国,任国立广东大学法文教授,7月,在时任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的举荐下,任国民政府主席秘书,自此成为汪精卫身旁最重要的亲信之一。1927年10月任武汉国民政府秘书和政治委员会主任秘书。1930年夏参加阎锡山,汪精卫反蒋活动,于同年8月任中国国民党北平扩大会议秘书长。失败后至香港任《南华日报》编辑。[4][6]
1931年2月,曾仲鸣参与了汪精卫等策动的成立广州国民政府的活动,12月后,随汪精卫到南京,被选为国民党第四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海外党务委员会委员。1932年1月任上海《南华文艺》半月刊主编,同月任行政院秘书长,2月任铁道部常务次长,4月任侨务委员会常务委员,6月兼任铁道部大潼太沽铁路督办。1934年12月任铁道部政务次长,1935年9月任全国经济委员会合作事业委员会委员,11月连任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1936年3月,曾仲鸣卸职,陪汪精卫赴欧疗伤,12月回国。1937年2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8月任国防最高委员会高级秘书。[7][4]
遇刺
[编辑]1938年12月,汪精卫由重庆经昆明秘密出逃至越南河内,公开叛国投日,而曾仲鸣一直紧随其旁。1939年3月21日凌晨,军统特务陈恭澍等人受戴笠电令,到河内 高朗街二十七号寓所暗杀汪精卫。特务们误将外出的曾仲鸣当作是汪精卫展开暗杀。曾仲鸣身上多次中弹,并于1939年3月21日下午,在河内的法国陆军医院因抢救无效身亡,享年42岁。[4][8]
关于曾仲鸣遇刺的细节,曾仲鸣的次子曾仲鲁回忆道:
“ 那天晚上,突如其来的枪声把他们都惊醒了。父亲当时说了句:“我出去打电话!”就开门往外走——电话在楼下二层。刚到门口,他看到了一个女人的身影,以为是汪精卫的女儿汪文惺,就叫了声她的小名“美美”,赶紧拉她进屋躲避。其实那并不是汪文惺,而是住在他们后面那个房间的朱微。这时候母亲听见父亲说:“我受伤了!”母亲起初并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还很奇怪地问他为什么——其实这时父亲已经被子弹打中了腿,母亲让他躺在床上,她自己赶紧去顶着门,把门锁住。
这时候,刺客们从一楼一路开枪上来。房间的门很薄,子弹一下子就打了进来。妈妈也中弹倒在地上。刺客用斧子把门劈开一个洞,伸手进去扫射——事后在他们的房间里,找到了40多发子弹。父亲身上多处中弹,从床上滚到地下。刺客们似乎看到母亲倒在了地上,并没有对她扫射。母亲还对倒在血泊里的父亲说:无所谓了,我们两个就一起死吧……
过了一会,枪声终于停了。何文杰和汪文惺跑过来,看到他们俩躺在地上,身边是一摊血。朱微躲在门后墙角的位置,逃过一劫。何文杰不会说法语,他把已经快瘫软的朱微连拖带抱到二楼的电话那儿,叫了救护车,父亲和母亲被送到河内的法国陆军医院。
父亲的情况最严重。他的胸部和腹部中了许多枪,马上被送进手术室。何文杰的血型与父亲一样,都是B型,医生就直接从他身上抽血给父亲。当时父亲尚有意识,还对何文杰轻轻地说:“阿杰,浪费你的血了……”父亲的小肠中了许多枪,已无法缝补,医生直接将一尺多的小肠切除。听说父亲当时还比较镇静,因为他主管汪精卫的财政,所以他还叫人把支票簿拿来,要签一张空白支票,以防万一有急用而取不出钱来。他人已非常虚弱,签了好几次,才选了一张字迹没有太走样的。
母亲当时也身中三枪。后来的事情,她只记得,有人把父亲抬过来,让她亲一下他,跟他说再见。母亲连声说:“他还没死呢!还没死呢!”其实那时父亲的心跳已经停止了。这一年,他43岁。”[8]
著作
[编辑]曾仲鸣著有《中国文学史》(法文)、《中国国民党》(法文)、《中国与和平》、《中国与法国》、《法国文学丛谈》、《中国诗史》(法文)、《法国的浪漫主义》、《艺术与科学》等书,译有《唐人绝句百首》、《堪克宾》《神圣的童年》《法国短篇小说集》等书。[9][7][10][11][12]
评价
[编辑]得知曾仲鸣替自己遇刺后,汪精卫感到极度悲痛,并冒着遇刺风险来医院看望曾仲鸣。汪精卫身边的人都劝他不要冒险,可汪精卫却含泪说道“我是看着仲鸣从小长大的,他又为我工作多年,我一定要去看他!”[8]曾仲鸣伤重身亡后,汪精卫更是以悲愤的心情写下《曾仲鸣先生行状》一文来纪念曾仲鸣。汪在此文中这样评价他:“君生平文学著述甚多,而于政治则重实行,少言论,且自以处机要之地,益以慎密为务;然亦正由其处机要之地,于中央决策之经过及其蹉跎变幻之所以然,了然于中,忧国之心既深,及其未亡,而思有以救之;积诚已久,一旦决然行其心之所安,凡悠悠之毁誉,及其一身之死生祸福,固所不计也。呜呼!是可谓仁且勇矣!”[13]此外,有部分学者(如金雄白)认为:曾仲鸣遇刺一事,为汪精卫政权成立的主要原因。[14]
民国文人喻血轮在作品《绮情楼杂记》中说:“二十七年在河内被刺之曾仲鸣,为汪精卫最宠信之人,其人小有聪明,亦能摇笔为文,故汪倚为左右手。”[15]
民国外交官,汪精卫的心腹高宗武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曾仲鸣这位秘书不仅仅是秘书。早年在法国的朋友当中,曾与汪相交多年,后来成为汪不可一日不见的密友。曾处理汪的全部财务,管理家务,陪同旅行,照料途中大小杂事。曾也是汪的重要顾问,因为肥胖喜欢玩的曾,向来都同意汪的观点。虽然汪少不了曾,两人的个性是不同的。曾是个奔放不羁的人,已有中国妻子,在巴黎学习艺术,喜欢酒、女人和夜生活。”(原文为英文)[16]
曾仲鸣次子曾仲鲁评价道:“父亲曾仲鸣与汪精卫相识多年,曾经担任过他的秘书,后来一直追随他,是他对外的“军师”和顾问,也是他外出旅行的经常伴侣。父亲当时的地位也非常重要——汪精卫身边有两个最主要的助手,一个是陈璧君,另一个就是曾仲鸣,他掌管着汪精卫的财政大权。”[8]
曾仲鸣的夫人方君璧评价道:“(我和曾仲鸣)不只是夫妇,同时也是兄妹,同时也是朋友”。方君璧后来于1966年将她和曾仲鸣所写的诗词结集出版为《颉颃楼诗词稿》,她在该书的序中写道:“我们两人的血同时流了,已混在一起,永远不能分开了。你死了,我的一半已与你同死。我的未全死,或是天怜我们的三个孩子,不忍他们一旦俱为无父无母之雏。所以我现在的生存,也有一半是你生存在我的身里。我的脑中,我的心中,都充满了你。在前,你曾说过:你相信我还甚于相信你自己。至今相隔廿几年,我所做的事,都很像是受你所指使,我不敢负你相信我之心。现在孩子们也已长大了,学成了,我对他们的任务也完了。我希望不久之将来,我们可以重见,我们的心灵可以再合在一起。但是在我未死之前,我要将我所保存你的诗词稿付印。愿这剩下的残红片片,不至于散失,可令人想念到芬芳的花朵。”[8][17][18]
纪念
[编辑]汪精卫政权为纪念“和运先烈”曾仲鸣、沈崧(汪精卫的外甥,于1939年8月遇刺身亡),于1942年初在广州创设鸣崧学校。[19][20]
参见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曾仲鳴. 国家图书馆台湾概览.
- ^ 鼓楼区志第二十三篇第二章. 福建党史方志网. [2024-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1).
- ^ 李华兴等 (编). 近代中国百年史辞典.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650.
- ^ 4.0 4.1 4.2 4.3 刘绍唐等 (编). 民国人物小传 第6册.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5-5: 346–348. ISBN 9787542650870.
- ^ 张士伟. 近代中法教育交流史.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4-12: 129–130. ISBN 978-7-310-04729-1.
- ^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州人名志. 福州: 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7: 465. ISBN 9787806912966.
- ^ 7.0 7.1 徐友春等 (编). 民国人物大辞典.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01: 1193. ISBN 9787202030141.
- ^ 8.0 8.1 8.2 8.3 8.4 李菁. 纷乱家国事.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6).
- ^ 王捷,杨玉文等 (编).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3-10: 737. ISBN 9787508031545.
- ^ 章绍嗣,田子渝等 (编). 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 武汉: 武汉出版社. 1995-04: 1043.
- ^ Rêve d'une nuit d'hiver (cent quatrains des Thang). abebooks.co.uk. [202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9).
- ^ 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福州市志(第8册). 福州党史方志网. [2024-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7).
- ^ 雷鸣. 汪精卫先生传.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9.10: 359. ISBN 7-80569-179-7.
- ^ 李志毓. 惊弦 汪精卫的政治生涯. 香港: 牛津出版社. 2014: 240. ISBN 978-0-19-941190-0.
- ^ 喻血轮. 绮情楼杂记. 北京: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1-01: 207. ISBN 978-7-5107-0318-8.
- ^ 高宗武. 第二章 [汪精卫飞往河内]. 高宗武回忆录. 由陶恒生翻译.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6-01. ISBN 978-7-5000-9802-7.
- ^ 師承汪精衛——曾仲鳴「頡頏樓詩詞」. 汪精卫纪念托管委员会. [202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30).
- ^ 曾仲鲁. 曾仲鲁:汪精卫时代的童年回忆. 新大学政论专栏. [202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4).
- ^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越秀史稿 第5卷 民国 上. 广州: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15-12: 186. ISBN 978-7-5454-4454-4.
- ^ 紀念和運先烈 創辦鳴崧學校. 江苏日报. 194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