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萱野站

坐标43°13′45.8″N 141°49′32″E / 43.229389°N 141.82556°E / 43.229389; 141.82556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萱野
日语名称
萱野 – かやの – Kayano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北海道三笠市萱野
地理坐标43°13′45.8″N 141°49′32.2″E / 43.229389°N 141.825611°E / 43.229389; 141.825611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车站
站台1面1线
其他信息
电报码カヤ
历史
启用日期1913年(大正2年)9月11日[1]
关闭日期1987年(昭和62年)7月13日[1]
邻近车站
上一站 JR北海道 下一站
荣町
2.3km*
幌内线
里程岩见泽6.3km
三笠
4.6km
备注
随着幌内线废线而废站。
* 公里数为实际里程,在废除前没有记定营业里程
1976年的萱野站与方圆500米范围。左边是岩见泽方面。当时设有1面2线的岛式站台,车站大楼前设有货物起卸线。车站大楼旁边靠近三笠一方设有货物站台。后来在取消货物起卸后,货物线也被撤走。岛式站台靠近车站大楼一方的路轨变成引込线。

萱野站(日语:萱野駅かやのえき Kayano eki */?)是位于北海道三笠市萱野,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的幌内线车站废站)。随着幌内线全线废线,车站在1987年(昭和62年)7月13日废除。

历史[编辑]

车站附近原本为纯农村地带,早期已经开垦农地,以供给农作物给三笠市和岩见泽市。在1898年(明治31年)起,此地区的有志人士开始发起设置车站运动。在1910年(明治43年)起,位于此站位置的三笠山村开始向当局陈情,希望能设置车站。在1912年(明治45年)6月获得受理,同年11月开始工程。开站翌年1914年(大正3年),于车站附近的日本制麻日语日本製麻萱野工场开始作业。在1925年(或大正14年),工场关闭前,车站一直蓬勃发展。有说法是车站启用是由于开设工场。当工场关闭后,此站的使用量一度低落,后来由于周边地区人口增加,使使用量回复[2]

  • 1913年(大正2年)9月11日:铁道院幌内线萱野站启用[3]。当时为一般车站[3]
  • 1981年(昭和56年)5月25日:结束处理货物和行李[4]。成为无人车站[5]
  • 1984年(昭和59年)2月1日:成为简易委托车站。
  • 1987年(昭和62年)

站名的由来[编辑]

车站名称源自阿伊努语“サラ=ヌプ”,其意思“茅和芦苇丛”。在开拓当初车站附近地方长满茅和芦苇。在1887年(明治20年),入植者取其为地区名[7]

车站构造[编辑]

截至车站废除前,此站是地面车站,设有1面1线的岛式站台(只使用单边)。此站是无人车站。从此站设有1面2线的岛式站台,当时可进行列车会让。在车站启用时设有车站大楼,位于站内北边。

车站周边[编辑]

现况[编辑]

旧萱野站大楼在废线后被荒废。在当地町内会经过装修后,2000年代起变成骑士之家(Rider's House)。在2020年4月至10月之间,邻近的理髪店被委托管理该大楼。车站遗址设置了守车Yo8103日语国鉄ヨ8000形貨車[8]

相邻车站[编辑]

北海道旅客铁道
幌内线
荣町萱野三笠

注脚[编辑]

  1. ^ 1.0 1.1 1.2 1.3 石野哲(编). 停車場変遷大事典 国鉄・JR編 Ⅱ. JTB. 1998: 841. ISBN 978-4-533-02980-6 (日语). 
  2. ^ 新三笠市史 平成5年发行,幌内线史 昭和63年发行等。
  3. ^ 3.0 3.1 《官报》 1913年09月10日 铁道院告示第72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语)(国立国会图书馆数字化收藏)
  4. ^ 日本國有鐵道公示第29號. 官报. 1981-05-23 (日语). 
  5. ^ 「通報」●幌内線萱野駅ほか6駅の駅員無配置について(旅客局). 铁道公报 (日本国有铁道总裁室文书课). 1981-05-23: 2 (日语). 
  6. ^ 今尾惠介《日本铁道旅行地図帐》1号 北海道,新潮社,2008年,p.36
  7. ^ 新三笠市史 平成5年1月发行,P28。
  8. ^ 【北海道の铁道発祥地 幌内线・铁道遗产を访ねて (1)】1,000円で宿泊可能なライダーハウスに転用された“萱野駅”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日语) - 铁道Channel

相关条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