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枫...秋絮/档案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Image:枫...秋絮.JPG[编辑]

请问这幅图象版权有问题吗,如过它属于公共领域Wikipedia:图像版权标志#.E8.87.AA.E7.94.B1.E5.8D.8F.E8.AE.AE自由协议的话,我想推荐到Wikipedia:特色图片评选里面去--这个人很懒,什么也没留下:D 16:11 2005年6月23日 (UTC)

合并用户名[编辑]

您好。发现您有两个用户名,并且有废弃其中之一的意图。看您的贡献似乎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了,因此我想提醒您,如果您有需要,您可以参考这里Wikipedia:更改用户名来将两个名字合并。--瀑布汗 瀑布屋 07:03 2005年8月10日 (UTC)

您好,!欢迎加入维基百科!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兴趣与贡献,希望您会喜欢这里。除了欢迎辞以外,也请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政策
政策
GNU
GNU
版权问题解答
贡献内容必须是您所著或获得授权
并同意在CC-by-sa-3.0和GFDL条款下发布
手册
手册
问号
问号
有问题?请到互助客栈询问,或在我的对话页提出。别忘记:讨论后要签名,方式之一是留下4个波浪纹“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Wing 07:18 2005年3月23日 (UTC)

波兰历史[编辑]

Apengu你好,谢谢说明,我将你的说明加入原文的讨论页和删除投票页,过1周后删除投票信息会被去除的。谢谢你的贡献和谢谢你的说明。删除投票只不过是一个小心的做法胡佳。--Wing 08:06 2005年3月23日 (UTC)

已在文章结尾加入,请参考。--Wing 08:19 2005年3月23日 (UTC)

关于新加入的维也纳会议图片[编辑]

文件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先前上传的文件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文件的存废。分别为

Image:维也纳会议后的欧洲(1815).jpgImage:出度维也纳会议的各国代表(绘画).jpg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上传文件,但请先看看合理使用准则图像使用守则
被提出存废讨论可能因为图片缺乏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著作权IRC聊天频道--Refrain 05:08 2005年3月24日 (UTC)

除了版权标示需要补充之外,也建议在编写要上传的档案名称时,请尽量不要使用中文,因为这牵涉到系统的编码混乱,不利管理的问题。--泅水大象 05:27 2005年3月24日 (UTC)
对条目或图片的问题请到Wikipedia:删除投票和请求/2005年3月24日进行解释。--Refrain 05:43 2005年3月24日 (UTC)

关于图像版权与命名的一些原则[编辑]

维基百科对于使用材料的版权要求非常严格,不像一般的个人网站或公共论坛,对于图片、文字的版权把关很松散,维基这里对于版权的一个原则是“宁可不放让它空白,也不要拿版权有疑虑的东西来充版面”。
首先,关于编辑图片的版权标示,首先你得进入当初上传的那张图片的资讯页面,例如Image:出度维也纳会议的各国代表(绘画).jpg,然后选择页首的“编辑”标签,然后在文字资讯编辑器里面打入相关资讯。假如,你不是很会使用维基的版权标签模板,没关系,你至少应该将这张图片的来源(例如“这是1850年时由法国画家OOXX所绘的图片,现收藏于XXOO博物馆内,图片下载于该博物馆官方网站,但因作者已逝世超过70年而属于版权开放作品”或是“本图片来自德文版维基百科”)这一类的讯息写上,自然有热心的维基人会根据你的宣告判定这张图片是否适合维基收录,得用何种宣告方式。不过,我看过你上传的图片后,认为无论如何你传的这张图都会被当作侵权而删除的,道理很简单,虽然这张图片看起来应该是来自一张版权已经属于公共财状态的老画,但画面上已面被某个网站叠附上自己的著作商标与网址,像这样的图片无论原版本是否版权开放,都绝对不会被维基接受的。更何况,如果不能明确得知原图片出自于哪位画家的哪个作品,基于版权疑虑的理由,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这是一张现代人模仿过去的绘画风格所创作的插画,我们宁可舍弃它或改用其他有版权把握的图片,也不要在状况未明的情况下勉强使用。
再来是关于图片档案名称的问题。由于目前维基百科采中文繁简字体自动转换显示的方式运作,一些使用中文繁体字码的维基人,在画面上看到的中文字是与你用的中文简体字不同的。因此,如果你使用的档案名称含有中文字或特殊符号,那么它在使用繁体字码的用户眼中,将会变成另外一种与原档名完全不同的状态,如果有人想连结或利用你上传的档案,可能会在字码转换的过程中失效。再者,纵使一样是简体用户,中文字的档名透过系统转码后,会变成长长一段看不懂的内码(例如我现在看到的档名就是Image:%E5%87%BA%E5%BA%A6%E7%BB%B4%E4%B9%9F%E7%BA%B3%E4%BC%9A%E8%AE%AE%E7%9A%84%E5%90%84%E5%9B%BD%E4%BB%A3%E8%A1%A8%EF%BC%88%E7%BB%98%E7%94%BB%EF%BC%89.jpg,谁看得懂这到底是啥?)很不方便编辑,建议下次请使用如Vienna_ConferenceWeEiNaHweiYi之类的档名,都比用中文来得好。--泅水大象 06:06 2005年3月24日 (UTC)

波兰地图.jpg文件存废讨论通知[编辑]

您好,您先前上传的文件“波兰地图.jpg”已被提出存废讨论正在讨论文件的存废
维基百科非常欢迎您上传文件,但请先看看合理使用准则图像使用守则

大多问题图片可以通过添加图像版权标志等重要资讯解决。您亦可以与提删的维基人进行沟通,多谢合作!
帮助:互助客栈著作权IRC聊天频道--百無一用是書生 () 06:19 2005年3月24日 (UTC)

关于地图类图片的使用[编辑]

关于你问到的地图扫图上载问题。是的,你提到的情况是最标准的侵权行为,绝对要避免!如欲获得授权,你的确应该要先和出版社联系询问他们愿不愿意开放它们的产品版权让人随意下载,或者,在有限的保护下,公开张贴他们的作品但保留读者利用其再制作成其他出版品的权利(维基只允许张贴在站上的图片受到转载禁制的版权保护,但如果是文章的内容,则因为必须完全符合GDFL原则,因此是不能限制转使用的版权的)
因为这版权获得的过程很繁杂,而且对于商业营利的地图出版社来说,这种事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通常他们不会在无偿的情况下随便开放授权。因此,针对地图类作品的资料取得,这里建议下列几种方法:
    1. 使用CIA World Fact Book网站上的地图:这几乎是所有语版的维基在地图资料与国情数据取得时最常用的手法,因为CIA是美国政府的一部分,而美国政府开放他们制作的任何著作资料的版权作为公共财产供全世界的人们分享,因此使用CIA World Fact Book的地图是不用担心版权疑虑的。
    2. 使用外部链接:像这里就有一张波兰地图,我可以利用外联结的方法指引有兴趣的维基百科读者前去浏览,但却不必担心侵权问题(除非该网站有禁制外部链接前往浏览,虽然近年来有这种禁制规定的网站,大都会以技术方式锁住外部来的直接连结)。虽然,没办法让原图显示在维基百科画面上有点可惜,但提供资讯分享的意义是仍然存在的。
    3. 自己画:用描图纸、扫图后用影像处理软件......因为一个世界的地理是公共开放的资讯,所以只要换个方法绘制,所有的地图在画出来后的相对位置永远是一模一样的(除非画歪)。利用这个小小的漏洞,我们可以利用扫下来或地图软件中抓出的地图,透过简化、换色、改变文字标示或更进阶的美工处理,改变成一张几乎是自己创作的地图,自制的程度越高版权的疑虑就越低,算是地图类资料一个比较变通的制作方法。(但,此方法不适合使用在其他种类的影像档案上)
    4. 终极的最后手段:就放它空着吧!反正,维基百科是永远在构建中的百科,或许有天突然有个会自己画地图或握有地图版权的人想到要贡献他的创作,到时就可以把这空缺一块的遗憾补齐了,不是吗?--泅水大象 07:56 2005年3月24日 (UTC)

侵权问题[编辑]

冰封沙漠你好,仅仅将原文稍加修改依然是侵权。将原文的句子顺序调换也是侵权。作者写一篇文章是他的劳动,我们应该尊重他的劳动。假如他不希望将他的文章放入维基的话,那么我们应该尊重他的这个意见。假如我们自己无法写出同样好的文章的话,我们应该认同我们没有这个能力。而不应该侵犯作者的权益。--Wing 12:21 2005年3月24日 (UTC)

如果,你真的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好,觉得维基百科非收录不可,最快的方法就是直接去信给原作者,征询是否可以转载在维基上并且开放给人二次转载或修改的权力,如果你找不到原作者,或者找到了他也不愿意开放,那么无论多可惜,这篇文章我们都收不得。这不是只有因为怕维基吃上官司,而是一种基本的尊重。何况,我不觉得全天下就只有这篇文的作者会把波兰的历史或把维也纳和会写好,在维基这里,版权合法的普通文章,远比一篇盗版的好文有价值。无论是照登还是稍事修改,都不为维基所允许,如果参考的作品资料来源是中文作品,建议最好不要一直看着原作抄写,容易在有意无意间写出一模一样的东西,最好的方法还是把资料研读过后重新自立撰写,资料只作为数据参考时用,至于参考外文文章写作时则比较无此问题,因为在不同语言的翻译过程中,版权抄袭的疑虑很容易就可以克服。如果连这样的情况下都没把握把文写好,可以考虑直接去翻译英文或其他语版写得比较好的对应作品,因为维基各语版间的互译,在版权方面是完全没有疑虑的!
如果连这样都嫌麻烦的话,基本上,我会建议就跳过这条目、放过它吧!迟早有另一个愿意自己花力气从头写的人想到它而好好完成的,维基百科上缺的文那么多,何必非执著要这一条?--泅水大象 13:11 2005年3月24日 (UTC)

Good talk.[编辑]

I saw your message on Thoe###'s talk page. Very good!--Pashan (留言) 09:22 2005年4月1日 (UTC)

简繁体转换标签的使用[编辑]

有点事想提醒您一下:在中文版维基上,关于外来事物的译名,无论是以台湾、香港、新加坡、中国大陆版本撰写的,原则上在维基上都应一视同仁。因此,在文章中直接将别人以繁体用词所撰写的译名改成备注,而以您所习惯的大陆版译名作为开条基本上是一种有点不礼貌的行为。如果您无法习惯别人所使用的标准译名,建议可以尝试以语言转换标签-{zh-cn:大陆简体译名;zh-tw:台灣繁體譯名;zh-hk:香港繁體譯名;zh-sg:新加坡简体译名}-来处理,或是直接到名词跨语言转换的页面申请管理员帮忙增添到自动转换表中。要记住,在维基这里您的‘中国为主’信条是不被完全认同的,因此如果您想和乐的在这空间中自由发挥,那么就请尊重别人与您完全不同的信仰。谢谢!--泅水大象 07:55 2005年4月2日 (UTC)

之前由于中文简繁体还没有自动转换的能力,因此有一段时间存在着繁体与简体译名以一主一副的方法同时标示的变通作法(通常是以开条原作用的译名为主,后来补充的为辅),但是这作法自从简繁体可以转换之后就不再使用了。所以你看到的那种写法基本上是之前过渡时期留下来的遗迹,一时之间还没办法一一改完,不是目前正规的作法。由于版上有很多新参与者一时之间不了解双码转换的特性,常常一上来后第一件做的事就是把人家使用别种字码所撰写的文章完全转换成他习惯的字码,无论是把繁体转简体还是简体转繁体(基于使用简体的用户数量上较多的缘故,又以前者比较常发生),对于辛辛苦苦耕耘的原作而言是非常不礼貌的。基本上我只是想提醒一下有手动语言转换标签这种好工具可以用,因此下次有遇到类似机会时,别忘了顺手帮忙改一下也顺道练习转换标签的用法吧!--泅水大象 07:40 2005年4月3日 (UTC)

关于罗马尼亚一条[编辑]

关于您的请求,已经帮忙修正过了。但是,如果您真的很在意译名差异问题的话,建议还是自己学会繁简转换标签的用法,自己去更正吧!除了上面我已经提过的标签写法外,如果遇到有简繁差异的名词正好是超链接的情况时,可以用下述方法转换: [[關連條目名|-{zh-cn:大陆简体译名;zh-tw:台灣繁體譯名;zh-hk:香港繁體譯名;zh-sg:新加坡简体译名}-]] 注意在转换标签中所有的简体与繁体字码是有差别的,因此用的字码要考究。请参考一下我在罗马尼亚一文中所使用的简繁转换标签之写法,稍为练习一下,相信您也会马上学会的!还有最后补充一下,发言后记得要加上--~~~~的签名记号,要不然别人会看不出是谁在讲话呢!--泅水大象 08:34 2005年4月4日 (UTC)

不好意思,回得晚了[编辑]

实际上,最近回家了,上网条件不好一直没上来^_^
暂时还没法像以前一样上网,希望有机会以后交流
不过,我相信,只要真的价值观相近,以后机会多得是————维基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_^--zhouxiao 16:19 2005年4月4日 (UTC)

奇怪的字码转换问题[编辑]

关于你在编写塔吉克的文章时遇到的奇怪转换问题,起因于起因在于台湾与大陆对于这些国家的译名不一样之故。对于此国家,台湾方面称呼其为塔吉克但大陆方面则称为塔吉克斯坦,为了方便转换当初两岸的国家译名对应已经被建立在繁体转换机制的基本转换表中,而造成此现象。要避免这问题,建议可以在文中用强制不转换繁简的标签,其用法如下: -{這段內容不要繁簡轉換}- 。利用这方法你就可以打出第一行中一般,正确的塔吉克三个字,这是转换系统无法避免的问题,大家还是想办法费点工手动设定担待一下,要怪,只能怪当初那个发明出简体字造成整个中文世界文字分裂的始作俑者吧!--泅水大象 09:35 2005年4月5日 (UTC)


我试了一下,可以改动的。大象说方法很对,曾经编辑过一个公车上书,里面的公车,用的就是大象提及的方法,否则繁体就转换成巴士上书了。可以到里面参考一下。--Pashan (留言) 10:28 2005年4月5日 (UTC)

会不会是其他人同时也在编辑?你可以先编辑,然后显示预览一下看看。
至于标题,恐怕要新建条目,然后把当前的移动过去,之后再把旧的条目删除。具体移动的办法,帮助里面应该有介绍。
Good luck.--Pashan (留言) 11:09 2005年4月5日 (UTC)
别乱出馊主意呀!目前标题的转换经过几位管理员的讨论与技术改良后,已经发展出一种新的标签,只需在条目中放入-{T|zh-cn:大陆简体条目名;zh-tw:台灣繁體條目名}-就可以让条目名称的‘外观’随着简繁体切换而改变(虽然它存在系统数据库里的本体是没改变的)。至于为何只有塔吉克会出这问题,哈萨克、乌兹别克等其他国家不会?哈,这点我就要笑您脑筋有点僵硬转不过来了,我在这里打出这几个国家名称在中文繁体中的写法:塔吉克烏茲別克哈薩克,您先看看它们然后自己想想这几个名字的简体字怎么写,大概就了解为何只有塔吉克要跟其他字不一样了。(提示:中文维基的内容资料是简繁体混在一起储存的,虽然您自认为自己在打的是简体字,但请问,系统要如何才能知道您现在是在输入简体字,而不是繁体字?)--泅水大象 11:17 2005年4月5日 (UTC)
刚才check了一下,不知为何T标签的功能目前是暂时失效的,怪怪......我会去询问负责系统改良的Sysop发生了啥事,请稍安勿躁!--泅水大象 11:35 2005年4月5日 (UTC)
如果是连结本身想进行不转换,比较麻烦点,你得把重复的东西打很多次,变成[[塔吉克|-{zh-cn:塔吉克;zh-tw:塔吉克}-]],虽然绕了很远只是为了一个字码转换正常,不过这是我们想让简繁体共存于同一个中文版上的代价,大家辛苦点共体时艰就是了!--泅水大象 12:12 2005年4月5日 (UTC)

我是武大的[编辑]

呵呵玉米^ō^麦兜 06:16 2005年4月9日 (UTC)

很高兴能认识你[编辑]

我已经加了你的QQ --浪人猿 (与我对话) 10:01 2005年4月12日 (UTC)

蒙古国[编辑]

  • 某年某日,路过维基,无意间因斗嘴而认识冰封沙漠大大,特此记上一笔,并献上祝福。对不起,我先离线了--218.175.163.141 05:44 2005年4月13日 (UTC)

罗马尼亚[编辑]

大概你copy paste的南斯拉夫的模板,图和国名错了,地图我更改了过来,国名我不会这些语言,你也更改下吧.--肉丝跑蛋 (留言) 02:15 2005年4月17日 (UTC)

关于中印边界[编辑]

最近温家宝访问印度似乎双方讨论了这个问题,具体结果怎样还不知道。所以边界可能不久以后会发生变动。--肉丝跑蛋 (留言) 03:31 2005年4月21日 (UTC)

画图当然很好,我的意思是这个问题值得关注,如果双方真对国界签订了条约,那相关条目和图恐怕也要跟着变动才是。--肉丝跑蛋 (留言) 03:46 2005年4月21日 (UTC)

藏南地区[编辑]

Apengu你好,关于藏南的问题,我向en:User:Ankur提出过,他也已经制成了底图(见en:Image:IndiaTest.pngen:Image talk:IndiaTest.png)。不过最近好像没有什么动静了....不如我先动手把边界加到现有的印度地图上吧。多谢提醒。:) -- ran留言) 14:21 2005年4月22日 (UTC)

多谢你把中国主张线画到英文版的印度地图上 :) 现在反而是中国的地图显得不够中立了(呵呵),如en: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中国地图上没有中国主张线,还有en:Wikipedia:WikiProject Chinese provinces/Locator maps(各省位置图)上也没有阿克赛钦,你觉得呢?-- ran留言) 19:41 2005年4月24日 (UTC)
About the map, I have not been here for a long time. How about it?--Pashan (留言) 17:53 2005年4月28日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