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Nickice/工作室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包睿舜
Robert S. Bauer
个人资料
出生(1947-12-00)1947年12月0日
美国 旧金山
国籍 美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1]
居住地香港
母校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专业语音学
社会语言学

包睿舜Robert S. Bauer),香港语言学家广东话专家,生于美国[2]。他曾在香港理工大学期间任教语音学社会语言学课程,现已退休,但仍在香港大学兼职教书[1]。除了英语以外,他亦精通粤语普通话日语泰语法语西班牙语[3]

个人经历

[编辑]

包睿舜在1978年于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王士元教授和马提索夫英语James Matisoff教授两名语言学家学习语言学汉语方言研究。当时他虽然有学习中文,但发现自己听不明白唐人街广播电台的粤语节目,于是在1974年远赴台湾国立台湾大学史丹福中心进修国语,同时选修广东话。1975年,他转赴香港并在香港中文大学交换生,继续学习并研究广东话,后来取得香港身份证[4][5][1]

由1979年到1981年在香港为撰写博士论文而调查粤语语音变异。博士论文题目《粤语社会语言学模式》,描写唇化舌根声母在元音之前改成非唇化和舌根鼻音音节改成双唇鼻音音节的社会语言学情况。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

包睿舜一直在研究粤语语音学。同时研究香港书写粤语发展。曾发表粤语有关论文十多篇:《广州话齿龈化:词汇扩散的例子》(1979)、《香港广州话词汇扩散:由“五”字开始》(1982)、《香港书写粤语用“D”的特点》(1982)、《香港粤语社内亚语群的语音变化》(1983)、《香港粤语社区》(1984)、《香港粤语的音节系统不断扩张》(1985)、《香港粤语共时语音变化》(1986)、《香港广州话发展中语音变化的微观历史》(1986)、《香港书写粤语》(1988)、《广州话音节和词语》(1995)、《识别广州话的侗台语底层成分》(1996)、《香港广州话声调调形》(1998)、《香港广州话及未来路向》(2000)、《香港粤语的高平调与高降调之间的关系》(2002)。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