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典范条目评选/1991年完美风暴
外观
1991年完美风暴
[编辑]- 结果: 10支持, 0反对 => 入选 核对者:--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8:10 (UTC)
1991年完美风暴(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40,530字节)
- 投票期:2014年1月28日 至 2014年2月11日
- 说明:译自英文特色条目,也是个人译的感觉最好的一个气象类条目了。来源充足,可供查证,内容全面。—刘嘉(留言) 2014年1月28日 (二) 08:05 (UTC)
符合特色标准
[编辑]- 如果认为这个条目符合特色条目标准,使用#{{yesFA}},说明支持的理由并签名;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名人票。--刘嘉(留言) 2014年1月28日 (二) 08:17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全面--Fayhoo(留言) 2014年2月2日 (日) 02:33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来源充足。--小郑(留言) 2014年2月4日 (二) 14:26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充足、语句顺畅,参考资料足以支撑全文,段落大致上都有注脚,以支持票作奖励。—ArikamaI 在没有人有枪的国度里,一把手枪的人就是国王(谢绝废话|战斗记录) 2014年2月6日 (四) 07:34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详实,来源可靠。 -北风其凉(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16:38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符合要求。Gz deleted(留言) 2014年2月9日 (日) 15:03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十年之后,维基人中会流传一个传说,以前有个维基人可以天天在首页上呼风唤雨。--学有机化学,品人生百味 2014年2月9日 (日) 15:13 (UTC)
- (:)回应:我……我希望十年后还在……--刘嘉(留言) 2014年2月9日 (日) 15:31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条目不错。--门可罗雀的雾岛诊所欢迎光临神社的羽毛飘啊飘 2014年2月9日 (日) 15:41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内容完备,来源充足。-- 慕尼黑啤酒 畅饮 2014年2月11日 (二) 03:01 (UTC)
- 符合典范条目标准:提了一堆文字上的意见,获益良多。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4:18 (UTC)
不符合特色标准
[编辑]- 如果认为这个条目不符合特色条目标准,使用#{{noFA}},说明条目不符合特色条目标准之处并签名;
中立
[编辑]- 如果对这个条目的提名持中立态度,使用#{{中立}},说明理由并签名;
意见
[编辑]- 参见章节的维基共享资源模板链入的是“Unnamed Hurricane (1991)”,但显示出来是“1991年完美风暴”,请在源代码使用管道符号(|)并修正所显示名字。--黄居士 (留言 公开 私底下 | 参与专题) 2014年2月5日 (三) 12:25 (UTC)
- 其实一开始感觉这个地方反正是英文,并且条目名称也是以完美风暴为正式名称,应该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既然你觉得用无名风暴更好,我就改了吧。--刘嘉(留言) 2014年2月5日 (三) 13:33 (UTC)
- (?)疑问:恕我无知,请问为什么风暴会是“无名风暴”?我对气象学不太清楚。--黄居士 (留言 公开 私底下 | 参与专题) 2014年2月7日 (五) 13:38 (UTC)
- (:)回应:条目中已经有了明确说明……--刘嘉(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13:43 (UTC)
- (?)疑问:恕我无知,请问为什么风暴会是“无名风暴”?我对气象学不太清楚。--黄居士 (留言 公开 私底下 | 参与专题) 2014年2月7日 (五) 13:38 (UTC)
- 其实一开始感觉这个地方反正是英文,并且条目名称也是以完美风暴为正式名称,应该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既然你觉得用无名风暴更好,我就改了吧。--刘嘉(留言) 2014年2月5日 (三) 13:33 (UTC)
- 风暴路径图的图注,可否更细致些?把英文条目完全翻译过来。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3:59 (UTC)
- 这个是由Storm path模板生成的,英文条目编撰时这个模板还没怎么使用,所以用的是File,之后这个模板开始大量使用,但此条目没有必要更改,所以显示成了现在的样子,strom path是现在的标准格式,如果要有说明文字,则一般用使用Alt参数,因为路径在气象历史上有详细论述。所以这里暂时保持。--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6:31 (UTC)
- 条目中这一句“一连几天的时间里,天气模型都预测新英格兰近海会发展出一个大型风暴[5]。然而,这些模型不足以对沿海地区的情况作出预测,这也是气象预测部门未能及时发布充足警告的一个实例。”,在这里,“预测”改为“预报”更合适。另外,“天气模型都预测”“这也是气象预测部门未能及时发布充足警告的一个实例”读起来都有点怪异。这一句可以改为这样:“一连几天的时间里,气象部门根据数值天气计算结果,预计到新英格兰近海会发展出一个大型风暴[5]。然而,这些数值天气计算不足以对沿海地区的情况作出预报,这也是气象预测部门未能及时发布充足警告的原因之一。”请参考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4:10 (UTC)
- 天气模型的内链是数值天气预报,这个指的是计算机数据模拟模型,不过我还是在文字上做了稍许调整,非常感谢您的意见。--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6:31 (UTC)
- "一个实例"是不是改成“原因之一”更好?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10:09 (UTC)
- 考虑到原文“one instance”,好像不大合适。--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11:15 (UTC)
- "一个实例"是不是改成“原因之一”更好?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10:09 (UTC)
- 作家 Sebastian Junger的姓的常见翻译是荣格尔,他的书《完美风暴》中文译本标注的作者名字就是用的就是荣格尔。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4:21 (UTC)
- 已改,非常感谢。--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6:31 (UTC)
- 导言第二段首句“这场完美风暴造成的经济损失总计超过2.08亿美元”,可以把“这场”二字去掉,因为只有这一场风暴被称作完美风暴,没有其他的完美风暴。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4:28 (UTC)
- 把“完美”两字去掉了,用的是“这场风暴”,个人认为这样更合适。--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6:31 (UTC)
- 导言第二段“马萨诸塞州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超过100户民宅要么被摧毁,要么严重受损。”可以改为这样“马萨诸塞州遭受的损失最为严重,超过100户民宅被摧毁或严重受损。”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4:32 (UTC)
- 已改,非常感谢。我记得之前这样写是想避免歧义,但现在这样念好像也没什么歧义,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了。--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6:31 (UTC)
- “热带系统”和“温带系统”是气象学术语吗?如果不是,最好意译,使表述更清楚。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5:44 (UTC)
- 所有的“系统”都是“天气系统”的缩写,可以概括低气压、风暴、飓风、台风等,所以这里暂时没有改了。--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6:31 (UTC)
- “安德烈·盖尔号”加上修饰语“新斯科舍海域一艘渔船”更好。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5:44 (UTC)
- 由于前一句话也是新斯科舍近海,所以这里加上的文字是“该海域”并把前面的句号改为逗号,谢谢建议。--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6:31 (UTC)
- 导言第三段末句“道路打滑”可改为“道路湿滑”。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5:44 (UTC)
- 已改,谢谢建议。--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06:31 (UTC)
- "并且加拿大东部上空还存在一个强大的高压中心。"感觉这里是误译,这个高压中心应该是前半句里高压脊的高压中心,不是另外有一个高压中心。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11:46 (UTC)
- (:)回应:高压脊:ridge,高气压:high。两者不排斥,前面说高压脊,并不说明后面这个高压中心一定要与这个高压脊有关联,反过来,也不说明一定没有关联。--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14:38 (UTC)
- 不能同意你的意见。with这里修饰主句中的ridge表示,补充说明ridge的特征,不是表示与ridge并列。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1:46 (UTC)
- 原语句中又没有说这是两个高气压,为什么会有并列?唉算了,我全部改掉,去年了所谓高压脊的表述。--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2:21 (UTC)
- 我的意思是,你原来的意思是把高气压中心与高压脊并列了,我认为with后面的高气压中心是补充说明高压脊的。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3:42 (UTC)
- 原语句中又没有说这是两个高气压,为什么会有并列?唉算了,我全部改掉,去年了所谓高压脊的表述。--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2:21 (UTC)
- 不能同意你的意见。with这里修饰主句中的ridge表示,补充说明ridge的特征,不是表示与ridge并列。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1:46 (UTC)
- (:)回应:高压脊:ridge,高气压:high。两者不排斥,前面说高压脊,并不说明后面这个高压中心一定要与这个高压脊有关联,反过来,也不说明一定没有关联。--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0日 (一) 14:38 (UTC)
- “气象历史”部分第二段,“信史上纪录到的最高海浪”不太符合习惯表述,改为“有纪录以来的最高海浪”。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2:02 (UTC)
- 信史就是“Recorded history”啊。--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2:21 (UTC)
- 这里不是说“信史”里的最高纪录,是气象纪录里的最高纪录。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3:42 (UTC)
- 信史就是“Recorded history”啊。--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2:21 (UTC)
- UTC都改为“协调世界时”,或者第一次“协调世界时”后加括号(UTC)。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2:02 (UTC)
- disagree,之前达师提出过:说这种情况要用简写(只是第一次用全称),使用两次就“很失败了”。--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2:21 (UTC)
- 同时前面已经使用了一个内链为协调世界时的UTC起解释说明的作用。--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2:24 (UTC)
- “……期望读者通过点击链接或鼠标悬停来了解缩写的含义是不合适的”-Wikipedia:格式手册/缩写--铁铁的火大了 2014年2月11日 (二) 04:35 (UTC)
- 这么说吧:我之前的条目中,也习惯全部都用“协调世界时”,还有“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但在Wikipedia:特色条目评选/1997年飓风诺拉中,达师提出:要学会用缩写啊。“协调世界时”和“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出现两次就算是很失败了。我当时回复说:之前奥斯卡金像奖那个时区,你说用那个缩写不符合中文习惯,于是我才特意用“协调世界时”的,达师于是回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我只能说,众口难调。--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4:43 (UTC)
- 用Lijianqu上方意见的后半句。另外达师的意思是UTC全球通用,PST不是。--铁铁的火大了 2014年2月11日 (二) 04:50 (UTC)
- 我明白达师的意思是UTC常见,那么既然常见,为什么要在汉语加个括弧标英文?不是还有如果有蓝链,那么不要加括弧标英文的要求,红链才如此么。--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6:06 (UTC)
- UTC是缩写,而英文指的是“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之所以加注说明,不是所有人都懂UTC=协调世界时。比如您大概听过核磁共振,它的缩写是NMR;但是如果条目只出现一次核磁共振而不标注简写,然后下文却突然全都是NMR,这会很让读者困扰。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个状况更像这篇条目在导言用“马克·莫里斯”不加原文,但是下文却全是而使用“Mark Morris”,和您所言的并非一个问题。最后就是,达师和Lijianqu的第二意见完全可以调和,不是么?--铁铁的火大了 2014年2月11日 (二) 07:01 (UTC)
- 感觉这是个知识点线面的问题,为避免争议已改,谢谢建议。--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7:48 (UTC)
- UTC是缩写,而英文指的是“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之所以加注说明,不是所有人都懂UTC=协调世界时。比如您大概听过核磁共振,它的缩写是NMR;但是如果条目只出现一次核磁共振而不标注简写,然后下文却突然全都是NMR,这会很让读者困扰。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个状况更像这篇条目在导言用“马克·莫里斯”不加原文,但是下文却全是而使用“Mark Morris”,和您所言的并非一个问题。最后就是,达师和Lijianqu的第二意见完全可以调和,不是么?--铁铁的火大了 2014年2月11日 (二) 07:01 (UTC)
- 我明白达师的意思是UTC常见,那么既然常见,为什么要在汉语加个括弧标英文?不是还有如果有蓝链,那么不要加括弧标英文的要求,红链才如此么。--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6:06 (UTC)
- 用Lijianqu上方意见的后半句。另外达师的意思是UTC全球通用,PST不是。--铁铁的火大了 2014年2月11日 (二) 04:50 (UTC)
- 这么说吧:我之前的条目中,也习惯全部都用“协调世界时”,还有“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但在Wikipedia:特色条目评选/1997年飓风诺拉中,达师提出:要学会用缩写啊。“协调世界时”和“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出现两次就算是很失败了。我当时回复说:之前奥斯卡金像奖那个时区,你说用那个缩写不符合中文习惯,于是我才特意用“协调世界时”的,达师于是回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里我只能说,众口难调。--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4:43 (UTC)
- “……期望读者通过点击链接或鼠标悬停来了解缩写的含义是不合适的”-Wikipedia:格式手册/缩写--铁铁的火大了 2014年2月11日 (二) 04:35 (UTC)
- “气象历史”部分第三段,“进入墨西哥湾暖流的温暖水域后,”改为“进入墨西哥湾暖流的温暖水域上空后,”空气肯定在上空,不会在水里,英文里用的也是“over”。另外,“开始组织起来”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如果把这个意思意译出来会更好。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2:12 (UTC)
- 我觉得单就这一个地方来说,并不必要一定加上“上空”两个字,一方面因为空气肯定在上空,同时也因为“低气压中心周围的对流带”。至于组织起来,我觉得这个地方没办法进一步意译出来,很多人也不明白低气压高气压什么意思。--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2:21 (UTC)
- “影响”部分首句“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改为“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更符合习惯。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3:42 (UTC)
- 这里的考量是:已经有多句“严重损失”,所以来一次“沉重打击”。--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3:48 (UTC)
- I Shouldn't be Alive 直译应该为“我不应该还活着”。这部系列纪录片的中文名是《逃出鬼门关》,完美风暴是这部纪录片的第六季的第六集。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3:42 (UTC)
- 之前一直没找到这个译名,谢谢。--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3:48 (UTC)
- “新英格兰和加拿大大西洋省份”章节中第二段“龙虾陷阱”应为龙虾笼。第三段“塞布尔岛有一艘船没淹没”应该是“被淹没”,“路面光滑”改成“路面湿滑”更好。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3:56 (UTC)
- 谢谢指正。--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4:06 (UTC)
- “中大西洋各州”章节中“损失了约38万2000立方米沙子”,损失是否改为“流失”更合适。Lijianqu(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4:16 (UTC)
- 已改,谢谢意见。--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4:44 (UTC)
- 结果: 10支持, 0反对 => 入选 核对者:--刘嘉(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8:1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