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维基简讯/2014/1月/专题报告
维基百科列表用途与建立
[编辑]在维基百科中,列表是一种用来归纳和列举一类相关主题的页面。它和页面分类不同之处在于,页面分类主要帮助读者按类浏览维基百科,并突出条目所述事物的特征;列表则更注重其导航作用,即提供给读者可能感兴趣的相关主题、主题之下相关条目名称和简要介绍,也可以作为目录使用。一个有组织的列表按时间先后、按主题列举条目,或附带注释,这些都为读者提供有用资讯。
维基百科不是不经筛选的资讯收集处指出:“如果某件事著名的原因正是因为它与某列表的主题相关,创建列表也许是合适的。维基百科也会为了方便读者翻查,而创建适当的参考列表或表格。”使用列表主要有三个目的: 列表是宝贵的资料来源,尤其是有组织的列表。列表可以按时间先后组织、按主题分类,或附带注释,这些都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列表可以当作目录使用。读者可以通过使用列表获得与其感兴趣的主题相关的周边主题,同时还可以获得相关条目的名称和简要的介绍,以帮助读者搜索或者进一步浏览感兴趣的主题。 一些列表有利于维基百科的发展,提供维基百科应该增加的相关主题,例如某导演执导的电影列表可以让编辑者了解还有哪些电影需要创建条目。当然,由于维基百科更注重于为读者(而不是编辑者)提供最优的使用环境,一些仅仅用于指导维基百科发展的列表可能由于没有阅读的价值而应该被放置在维基百科项目(“Wikipedia:”)名字空间。
列表还可以用来监视改动,例如使用链出更改功能,还可以观察到条目的删除,以及保持一个编辑历史。
如果想建立列表类型条目,首先可以搜索清楚维基百科内并没有您心目中想撰写的列表,然后按主题或分类列出有关的条目。不必避写未创建的条目(红色链接),因为列表提供维基百科应该增加的相关主题,这有利于维基百科的发展。
独立列表也一个条目,因此列表也不例外应有概述部分,对列举主题的简要介绍,以及列表的根据和标准。如果标准复杂,则应该详细写明,以便让读者和其他编辑者明确了解该列表应该包含怎样的主题。而且所有项目提供有可供查证的可靠来源(“参考文献”的章节)。
如何参与维基百科专题(WikiProject)与主题(Portal)
[编辑]难道参与维基百科就只是在冰冷的电脑屏幕孤独撰写?不!维基百科内有不同的专题和小组,让您寻找志同道合的维基人一同撰写、改善特定范畴的条目。
主题首页是同时为编者及一般读者服务,是针对某一主题的首页,帮助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感兴趣的用户查找该主题的资料,编者也可扩充与该主题相关的条目。一个维基主题可与一个或多个专题相连。 而专题专供维基编者使用,是专注于经营某一特定范畴的页面的集汇。它不是直接写百科全书条目的地方,而是用作协调并组织撰写条目。在此各编者可规划统一同一范畴条目的编写格式,编写分工等等。专题附带的WP:讨论页是一个便利那些感兴趣于特定项目的用户的讨论区。一些专题还可以有关联的主题。 在专题会附有维基兴趣小组,让专题参加者可以讨论某一特定范畴的话题(包括但不限于条目撰写)。签名的目的在于让我们容易找到彼此,汇整资源与意见。在上一个签到者的下方打上#~~~~即可
在维基工作小组属于组织志同道合的用户参与维基百科内各种条目整理、提升、维护和版面美化等工作,同样也是透过签名来表示参与意愿。
当然您也可以就您个人所在地参与各地维基人布告板的讨论,除了提升地方条目的质素,更可相约聚会呢!
帮忙一同设计维基百科的下一代讨论页系统
[编辑]维基人User:Snorri于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提出一个关于“如何能够提高讨论页或客栈讨论串的可读性”的议题
议题:如何能够提高讨论页或客栈讨论串的可读性?
这是长久以来困扰我,相信也是困扰很多维基人的问题。当我们看到一个长篇的讨论串时,很难抽丝剥茧地阅读完整个讨论串并梳理出其中的脉络。现今的维基百科讨论串往往并不完全是根据时间线,也不完全是根据回复关系来进行排列的。特别是当讨论的用户超过3个的时候,时常会有难以寻找、跟踪对话串的苦恼。在移动版浏览时更是如此。
实际上维基百科的讨论版模式是十分原始的,基本只是由对话用户进行基本的排版。现在的论坛、讨论区、交互式网络社区乃至即时聊天工具等都已经开发出很多专门的排版方式,帮助读者梳理讨论串的脉络结构,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先前的讨论,跟上讨论进度。
反观维基百科,当留言数增加到10个或20个以上后,新来的讨论者就很难在短时间内了解之前讨论了些什么。当留言数增加到更多的时候,了解之前讨论的是什么,谁提出了什么观点,又是针对谁的观点提出的,这类的事情要弄清楚已经需要很长时间了。新的讨论者基本无法进入讨论。原有的讨论者也很难轻易向他总结前面的讨论。
我的想法是,维基百科能否引进一些更先进的讨论页排版架构,让讨论更加高效?如果不能的话,是否可以直接将互助客栈外包。外包到一些类似quora或disque或别的什么留言板架构上的讨论区?我觉得现有的讨论页排版架构已经无法应付长而复杂的讨论串了。
而User:Hanteng回应,可 见基金会官方部落格贴文公告,《帮忙一同设计维基百科的下一代讨论页系统》(Help design Wikipedia's next-generation discussion system,征求中译):
- 若你是开发者,可加入基金会技术团队,他们正在雇用人;
- 若你是社群成员,请加入Flows/Newsletter,将有不定期意见征询;
至于en:Wikipedia:Flow目前的定位就是要取代所有维基平台的讨论页
Flow will replace the current Wikipedia talk page system and will provide features that are present on most modern websites, but which are not possible to implement in wikitext. For example, Flow will enable automatic signing of posts, automatic threading, and per-thread notifications.
而其长远目标Long-term (2014-2015)是包括"WikiProject and community discussion spaces",测试说明参见en:Wikipedia:Flow/Interactive_Prototype,有兴趣的人可以前往征询怎么帮忙测试,而测试页面在[1]可以实际操作,各位亦可发起一个country code和country name的讨论串试用。
透过存档了解过去维基大事,立即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