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技术
![]()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
|
- [离任] Antigng-bot2离任管理员機器人,感谢任期内贡献。
- [人事] 管理人员申请预讨论正在进行中,敬请关注参与。
- [解任] Mys_721tx的管理員解任投票已由行政员宣告無效。
- [公告] 設立過濾器助理組已經通過。
- [公告] 臺灣海峽兩岸關係及政治地位及在世人物傳記已通過訂為高風險主題,請編者注意遵守編輯守則及相關編輯限制;管理員處理有關主題的擾亂行為時亦請注意相關流程。
- [公告] 修改格式手册以明确不在中外文混排时添加空格正在公示,如有意見請儘快提出。
- [讨论] 互助客栈方针区正在討論回退員的過濾器日誌檢閱權、取消巡查员的巡查豁免权、提议设立Growth导师指引、提议修订WP:BANEX、提议修订重构“避免地域中心”方针及提议管理員解任投票采取安全投票,敬请踊跃参与。
- [讨论] 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討論提议设立缺乏共识处理流程指引,敬请踊跃参与。
- [讨论] 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讨论將中國大陸及香港民主運動、习近平、搜索引擎优化及漢族群訂為高風險主題,敬請關注並踴躍參與。
- [廣告] 本年度維基百科拉美月已經結束,感謝各位參與!
![]() 存檔 | ||||||||||||||||||||||||||||||||||||||||||||||||||||||||||||||||||||||||||||||||||||||||||||||||||||||||||||||||||||||||||||||||||||||||||||||||||||||||||||||||||||||||||||||||||||||||||||||||||||||||||||||||||||||||||||||||||||||||||||||||||||||||||||||||||||||||||
---|---|---|---|---|---|---|---|---|---|---|---|---|---|---|---|---|---|---|---|---|---|---|---|---|---|---|---|---|---|---|---|---|---|---|---|---|---|---|---|---|---|---|---|---|---|---|---|---|---|---|---|---|---|---|---|---|---|---|---|---|---|---|---|---|---|---|---|---|---|---|---|---|---|---|---|---|---|---|---|---|---|---|---|---|---|---|---|---|---|---|---|---|---|---|---|---|---|---|---|---|---|---|---|---|---|---|---|---|---|---|---|---|---|---|---|---|---|---|---|---|---|---|---|---|---|---|---|---|---|---|---|---|---|---|---|---|---|---|---|---|---|---|---|---|---|---|---|---|---|---|---|---|---|---|---|---|---|---|---|---|---|---|---|---|---|---|---|---|---|---|---|---|---|---|---|---|---|---|---|---|---|---|---|---|---|---|---|---|---|---|---|---|---|---|---|---|---|---|---|---|---|---|---|---|---|---|---|---|---|---|---|---|---|---|---|---|---|---|---|---|---|---|---|---|---|---|---|---|---|---|---|---|---|---|---|---|---|---|---|---|---|---|---|---|---|---|---|---|---|---|---|---|---|---|---|---|---|---|---|---|---|---|---|---|---|---|
| ||||||||||||||||||||||||||||||||||||||||||||||||||||||||||||||||||||||||||||||||||||||||||||||||||||||||||||||||||||||||||||||||||||||||||||||||||||||||||||||||||||||||||||||||||||||||||||||||||||||||||||||||||||||||||||||||||||||||||||||||||||||||||||||||||||||||||
發言更新圖例 |
---|
|
|
|
|
|
特殊狀態 |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
手動設定 |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
cite 系列模板添加 |ref=harv (第三次)[编辑]
重提;之前的讨论见 Template_talk:Cite_book#模板_cite_book_添加_|ref=harv
简述:{{cite book}} 和 {{Cite journal}} 等文献引用模板将参数 |ref=harv
设定为默认值,目前不少使用哈佛参考文献格式的条目,特别是在翻译条目中编者没有指定 |ref=harv
,导致相关模板 {{sfn}} 虽然是引用了,但是当鼠标点击时,不会直接跳转到对应的书目。从新手到资深编辑皆见到过此类问题。
以条目 希腊语底层 为例,显示问题见截图(安装脚本 en:User:Svick/HarvErrors.js 后的显示效果)
另外的问题是,一些编者翻译时只添加了短模板 {{sfn}},未加文末的书目文献,算是个假引用,目前系统不会提示错误,推荐上面这个HarvErrors.js脚本,方便检查。--Kethyga(留言) 2023年6月15日 (四) 10:01 (UTC)
- (+)支持。--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6月24日 (六) 07:01 (UTC)
- (+)支持。——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6月25日 (日) 07:10 (UTC)
- 安裝在中文維基百科用戶自己的common.js頁的代碼應為如下:
mw.loader.load('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User:Svick/HarvErrors.js&action=raw&ctype=text/javascript');
- @Kethyga。Sanmosa Акум орь ничодатэ, кроеште-ць алтэ соарте 2023年6月25日 (日) 14:36 (UTC)
- 发现Template:Citation的第13838303版已经有
|Ref={{{ref|harv}}}
,{{Citation}}目前的版本包含|ref=harv
,即 {{Citation}} 在与{{sfn}} 等模板搭配时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再设置|ref
参数。 - 其他 {{cite xx}}系列模板可以参考。--Kethyga(留言) 2023年6月27日 (二) 08:57 (UTC)
- (+)支持。cite系列应该和{{Citation}}保持统一。--PexEric 💬|📝 2023年7月29日 (六) 15:31 (UTC)
- (+)强烈支持+能不能把自动引用journal的默认的date改成year?----Cat on Mars 2023年8月2日 (三) 21:08 (UTC)
- (+)支持--Taeas(留言) 2023年8月3日 (四) 01:56 (UTC)
- 都已经8天了,而且公示过两次了,有人来执行结果吗?----Cat on Mars 2023年8月11日 (五) 15:50 (UTC)
- 观察英维的模板文档,在2020年4月(en:Special:Diff/825280955/next)改成了全局默认为
|ref=harv
,在此之前是只有|mode=cs2
才能默认为|harv=
。中维的模板没有跟随英维更新,所以目前依然是需要|mode=cs2
才能默认为|ref=harv
。--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8月20日 (日) 02:44 (UTC)- 英维的重要修改是en:Special:Diff/951705319,但在此之前,英维的模板已经与我们的有明显不同了。--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8月20日 (日) 03:59 (UTC)
此分類下部分簡化字子分類不能正常在條目隱藏,這似乎是技術問題,因為其他類似維護分類不分繁簡都能正常隱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6月18日 (日) 15:19 (UTC)
- RIM-67飛彈中能重现。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23年4月#隐藏分类“嵌入hAudio微格式的条目”无法隐藏应是同一个问题。--YFdyh000(留言) 2023年6月18日 (日) 16:10 (UTC)
- 还有这个: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23年5月#Category:含有喬治亞語的條目。通过模板自动添加的分类,其页面名称应与模板源代码中的用字保持一致,所以要么移动分类页面,要么修改模板源代码,使两处用字相一致。--蕭漫(留言) 2023年6月19日 (一) 18:30 (UTC)
- 既然以前无问题,应该是新增的regression bug,该报送phab,而非调整分类。如果4月讨论中的日期准确,按部署日程,1.40/wmf.27版本的嫌疑大,其中有3个categories相关变更,但我审视代码没看出问题。--YFdyh000(留言) 2023年6月19日 (一) 18:46 (UTC)
- 还有这个: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23年5月#Category:含有喬治亞語的條目。通过模板自动添加的分类,其页面名称应与模板源代码中的用字保持一致,所以要么移动分类页面,要么修改模板源代码,使两处用字相一致。--蕭漫(留言) 2023年6月19日 (一) 18:30 (UTC)
Citation模板目前使用的separator是「,」,我想應該按照您維和國家標準改成「.」。目前的效果是上面,合適的效果應該是下面。
- 陳尚君, 前言, 舊五代史新輯會證,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5
- 陳尚君. 前言. 舊五代史新輯會證.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5.
謝謝。--Ghren🐦🕓 2023年7月4日 (二) 09:33 (UTC)
- 其實按照中文標準,是不是應該考慮全形化標點符號?或是(一)語言寫zh相關的才全形,(二)語言寫非中文語系的才不全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7月4日 (二) 15:51 (UTC)
- 如果改了,那照實填入翻譯類書籍或資料的所有中文跟外文之後,會不會造成標點跟語言對不上的問題?這種資料引用後會同時有原文書名跟中文書名,還有作者(外文)跟譯者(中文)等。--WiToTalk 2023年7月4日 (二) 16:55 (UTC)
- 没有所谓的「中文标准」。大中華地區有且只有GB 7714這一套標準而已,其他標準都是期刊自己定的。--Ghren🐦🕚 2023年7月7日 (五) 03:47 (UTC)
- 全形的点 (U+FF0E) 有一个问题就是在非中国大陆字型中是居中间的,既往也非常常见于被台湾使用者作为中间点来使用(记得几年前有一款台湾游戏,在转换成简化字并在中国大陆推出时就因此造成了不太好看的效果),因此或可能造成混淆。个人认为不如保留现在的半型+空格的形式,且视觉上也略更为紧凑,适合在脚注中比较拥挤的分栏显示中使用。至于主文所说的是否更换为中国大陆(推荐)标准的问题,个人认为鉴于中国大陆的现行(推荐)标准更接近于 ISO 690, 因此个人偏向于可行。另外,中国大陆(推荐)标准中所独有的文献类型与载体类型编码系统,在当有大量文献被引用时,也方便读者快速定位想要找到的文献(比如当读者想要找某本专著时,便可先快速用眼扫描 [M], 再在其中找寻)。--Boreas Sawada 2023年7月21日 (五) 12:43 (UTC)
- 感觉还行,但等待更多意见。--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4日 (二) 19:16 (UTC)
- 現在好像也就只有主模板才用「,」當separator吧,同意這個改動。Sanmosa 2023年7月5日 (三) 11:03 (UTC)
- 我觉得拿「国家标准」做理由的话,会被人问为什么不是把{{Citation}}的输出改成GB 7714的。--MilkyDefer 2023年7月5日 (三) 11:08 (UTC)
- (+)支持,保持统一。--Kethyga(留言) 2023年7月5日 (三) 14:06 (UTC)
- (+)支持。--PexEric 💬|📝 2023年7月8日 (六) 08:06 (UTC)
- (-)反对:逗号与点是两种不同的引文格式,前者是引文格式1,后者是引文格式2。{{Citation}}是引文格式1的模板,故使用逗号分隔。如要使用点分隔,请使用cite系列一类的引文格式2模板--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11日 (二) 05:58 (UTC)
- (?)異議 引文格式2里不是那样展现,“使用逗号分隔引文的各个元素,而CS1是句号。”,格式2是全部使用逗号。且从英文页面看,CS1是应该全部用英文句号分隔的,中文模板似乎错了?--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11日 (二) 12:12 (UTC)
- 抱歉我说反了。{{Citation}}是CS2,使用逗号;其它cite系列模板是CS1,使用英文句号。总言而之这是两种不同的引文格式,我认为目前没有统一的必要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1日 (五) 15:27 (UTC)
- 按模板文档,Citation应默认产生CS1、可选产生CS2格式,所以应当纠正。--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18:49 (UTC)
- 模板文档写的是“这个模板使用了与引文格式1模板相同的Lua语言,并且带有将显示的格式变更为引文格式2的参数。”只是使用同一模块,默认产生的仍为CS2格式,英维也同样如此。--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2日 (六) 03:40 (UTC)
- 是我理解错了。不过中文与英文的标点使用、模板默认样式,做本地化调整感觉也合理。可能mode=cs1就行,不过中文的Template:Citation需更新。--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2日 (六) 13:52 (UTC)
- 模板文档写的是“这个模板使用了与引文格式1模板相同的Lua语言,并且带有将显示的格式变更为引文格式2的参数。”只是使用同一模块,默认产生的仍为CS2格式,英维也同样如此。--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2日 (六) 03:40 (UTC)
- 按模板文档,Citation应默认产生CS1、可选产生CS2格式,所以应当纠正。--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18:49 (UTC)
- 抱歉我说反了。{{Citation}}是CS2,使用逗号;其它cite系列模板是CS1,使用英文句号。总言而之这是两种不同的引文格式,我认为目前没有统一的必要性。--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7月21日 (五) 15:27 (UTC)
- 我不認為中維有維護兩套引文格式的需要。我也看不出引文格式1本身使用逗號的理由。沒印象見過以「,」當separator的引文格式。--Ghren🐦🕚 2023年7月24日 (一) 15:13 (UTC)
- 两种格式使用同一个Lua,只是更改了显示格式,维护上不需要投入额外人力;引文格式的选取端看编者的喜好,维基百科的引文格式本身就与所有的格式手册都不相同。--BlackShadowG Slava Ukraini! 2023年8月16日 (三) 13:57 (UTC)
- (?)異議 引文格式2里不是那样展现,“使用逗号分隔引文的各个元素,而CS1是句号。”,格式2是全部使用逗号。且从英文页面看,CS1是应该全部用英文句号分隔的,中文模板似乎错了?--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11日 (二) 12:12 (UTC)
- 看起來共識似乎傾向更改?但我不知道要怎麼改。——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8月16日 (三) 13:05 (UTC)
- 可能所需效果是Template:Citation/testcases?--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16日 (三) 15:49 (UTC)
参考資料
- ^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第 6 部分 著录用文字: GB/T 7714.6–2015 [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5:5.
Hotcat 不识别繁简[编辑]
Hotcat不能识别繁简,如果想要修改分类,有时需要特别去源代码模式下去操作,不知道这个有没有考虑过识别繁简,还是说和编辑摘要里面一样,只能如此。--Kethyga(留言) 2023年7月13日 (四) 01:44 (UTC)
- 只有建立了分類重新導向,才能正確識別。但我不太確定適不適合為此特地建立繁簡重新導向。——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7月13日 (四) 13:30 (UTC)
- 10多年前,有人在讨论页提出过HotCat的简繁问题(Wikipedia_talk:维基百科工具/HotCat#HotCat的简繁问题)。--Kethyga(留言) 2023年7月20日 (四) 09:34 (UTC)
- @Ericliu1912 发现,如果分类名称为台灣,在條目中添加的臺灣,那么在Hotcat中就会搜索不到,而且條目底部會顯示紅色的分類,比如Special:Diff/76366223/78343392--Kethyga(留言) 2023年8月2日 (三) 04:33 (UTC)
- 不过有些地区词差异大的,感觉应该建立重定向,方便检索。--Kethyga(留言) 2023年7月28日 (五) 14:56 (UTC)
- 10多年前,有人在讨论页提出过HotCat的简繁问题(Wikipedia_talk:维基百科工具/HotCat#HotCat的简繁问题)。--Kethyga(留言) 2023年7月20日 (四) 09:34 (UTC)
- 本站HotCat不識別繁簡,不過別站修改後(css、js、zh.js、zh-core.js)可以。@析石父。--紺野夢人 2023年7月15日 (六) 00:31 (UTC)
- 移植了:importScript('User:YFdyh000/HotCat-zh-plus.js'); 。那个网站有非商用条款,加到全站小工具或许会有障碍?是否可能联系开放授权。--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04:38 (UTC)
- 试了下,可以用,需要在Special:参数设置中关闭Hotcat。--Kethyga(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10:43 (UTC)
- @YFdyh000:你看他第15行有寫到他還是保持跟C站版本一樣的授權--SunAfterRain 2023年7月25日 (二) 03:19 (UTC)
- 对方拒绝了授权--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12日 (六) 21:37 (UTC)
- 移植了:importScript('User:YFdyh000/HotCat-zh-plus.js'); 。那个网站有非商用条款,加到全站小工具或许会有障碍?是否可能联系开放授权。--YFdyh000(留言) 2023年7月21日 (五) 04:38 (UTC)
“添加不可靠来源”标签误用[编辑]
参见版本差异1、版本差异2,编辑中未有添加任何参考来源,为何两笔编辑仍被标签为“添加不可靠来源”?——南屿小十233(对话 | 贡献 | 签名) 2023年8月8日 (二) 02:05 (UTC)
- Special:滥用日志/4843609,added_links莫名出现内容。Special:滥用日志/4844137、Special:滥用日志/4844022等也是,未看出规律。--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8日 (二) 09:37 (UTC)
- 个人感觉是过滤器插件本身逻辑的问题,Wayback模板往里面插入链接不应该出现新链接,Wayback模板也只是根据用户填的参数生成一个固定的链接,也不是每次更新页面缓存就会变。所以过滤器显示的新增链接肯定是存在问题的,而且这个问题应该出现在过滤器的近期更新中,早期不存在相关回报。H.Natsumi ™ 2023年8月17日 (四) 18:54 (UTC)
- 从过滤器日志看,2023年7月3日 (一) 18:26的Special:滥用日志/4797729可能是第一笔出问题。没有看到临近时间的MediaWiki软件部署或模板变更。会是1.41/wmf.15的git #d82a716a - Make old_links retrieval cleaner吗。--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17日 (四) 20:36 (UTC)
- @YFdyh000:最近一次假阳性报告触发了两次,两次触发的added_links存在相同链接,个人觉得从现在状态来讲不像是一过性,可能要找一个站内临时解决方法或者报P。H.Natsumi ™ 2023年8月20日 (日) 14:19 (UTC)
- 雖然看不到日誌,但感覺有點類似之前關注度提報過濾器大量誤報的情況--SunAfterRain 2023年9月3日 (日) 15:42 (UTC)
- 也遭遇過這種情況,個人對比過幾次出現的情況,大概是有時過濾器會掃描全文,而不是掃描編輯增加的文段。換言之,條目中已有不可靠來源,後來任意編輯,有幾率觸發標記「添加不可靠来源」。
- 目前预言內有兩個百家號,一個搜狐號來源,所以任意編輯,就有可能觸發標記「添加不可靠来源」。--Nostalgiacn(留言) 2023年9月13日 (三) 13:01 (UTC)
Noteta是否可以支持分类[编辑]
分类应该也是给用户看的,尤其是有些用词存在极大的地域差异,比如说本来是同一个人名,翻译之后完全不认识的情况应该有不少。。--Kethyga(留言) 2023年8月16日 (三) 01:21 (UTC)
- 具体例子?——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1:29 (UTC)
- Category:拖連奴球員及其下的人物。--Kethyga(留言) 2023年8月16日 (三) 01:33 (UTC)
- 不确定,可能是技术实现的问题:字词转换语法(-{}-,也就是NoteTA的技术基础)应该只对属于页面内容部分有效(也就是分类页中的内容),对于分类内的页面罗列(可能算是一种特殊页模式)可能只有系统内置的转换表(Wikipedia:繁简处理的“全局转换”三种表,基本是单字简单转换居多)生效。而且考虑到这是条目的raw名称,显示原样不会容易技术上混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1:44 (UTC)
- Category:拖連奴球員及其下的人物。--Kethyga(留言) 2023年8月16日 (三) 01:33 (UTC)
- 如何分类,我觉得如果读者有意想要了解条目中的地区词,就让NoteTA显示出来就行了----Cat on Mars 2023年8月16日 (三) 01:31 (UTC)
- 转换后复制条目标题,打开,很可能找不到页面。目前好像简繁也不转换?其实可以做一个小工具,调用预览API转换后替换或者对话框显示。手动用沙盒也可。--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16日 (三) 01:38 (UTC)
- 一般情况下,转换后的标题(尤其是条目)需要添加条目重定向,即使没有通过管道转换,应该也能正确跳转到条目。分类重定向的话,按理说应该也需要加分类重定向(特别是地域词,不是繁简差异)。--Kethyga(留言) 2023年8月16日 (三) 01:46 (UTC)
- 可能这里不太接受将重定向页也添加分类来归入分类上。而且有些繁简“重定向”并不是来源于真正的页面,是基于简单繁简转换代码(可能来源于“全局转换”的转换表)产生的(在浏览器请求上是用301跳转回原对应页面)。——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2:00 (UTC)
- 他只是说地区词转换后的译名条目和分类应当建立重定向吧。我不确定普及率有多少,盲猜可能会有5%~10%未覆盖,甚至1%的链到另一条——不过这是应当找出和纠正的。--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16日 (三) 02:08 (UTC)
- 大概也没错,就是一些不能简单繁简转换而产生的地区词繁简重定向页,习惯上不太多给重定向页也添加分类。简单繁简转换的连页面都不存在,是程序生成的。——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2:17 (UTC)
- 并不一定要将重定向加入到分类,目前在分类中显示的应该是条目原生的 Pagename,是否可以通过工具显示条目内已经存在的地区词转换。--Kethyga(留言) 2023年8月16日 (三) 02:23 (UTC)
- 可以征集小工具脚本,大致的话:分类页页面项遍历,读取页面源码,检索出noteTA的部分源码,套用用户内容用语设定,选出对应的用语;如果没有,拿条目名来代替套用选择;最后将页面项的显示名替换掉。——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2:39 (UTC)
- 拿源码的话可以看mw:API:Get the contents of a page,源码解析的话看mw:API:Parsing wikitext。——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2:55 (UTC)
- 并不一定要将重定向加入到分类,目前在分类中显示的应该是条目原生的 Pagename,是否可以通过工具显示条目内已经存在的地区词转换。--Kethyga(留言) 2023年8月16日 (三) 02:23 (UTC)
- 大概也没错,就是一些不能简单繁简转换而产生的地区词繁简重定向页,习惯上不太多给重定向页也添加分类。简单繁简转换的连页面都不存在,是程序生成的。——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2:17 (UTC)
- 他只是说地区词转换后的译名条目和分类应当建立重定向吧。我不确定普及率有多少,盲猜可能会有5%~10%未覆盖,甚至1%的链到另一条——不过这是应当找出和纠正的。--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16日 (三) 02:08 (UTC)
- 例子:戈德弗里德·阿杜贝,如果浏览器访问戈德弗里德·阿杜貝(台湾用词地区变体),是301跳转,因为不存在“戈德弗里德·阿杜貝”的实际重定向页,它是通过简单繁简转换由程序生成的。如果是戈德弗里德·阿度比(香港用语地区变体),则是200加提示重定向,这个是实际存在的重定向,而且是为了解决无法简单繁简转换的地区词繁简重定向。——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2:12 (UTC)
- 如果要实现这个逻辑的话,可能逻辑是:判断分类页源码是否存在(分类名的页源码存在与否,和是否有页面归到这个分类名上,不是强关联),然后需要对分类页源码进行解析(至少完成mw:Transclusion)已获得展开后的包括来自模板的源码(包括字词转换语法),然后才能应用到分类页面罗列的链接生成中。这个可能需要跟mw开发人员扯皮。——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2:33 (UTC)
- 可能这里不太接受将重定向页也添加分类来归入分类上。而且有些繁简“重定向”并不是来源于真正的页面,是基于简单繁简转换代码(可能来源于“全局转换”的转换表)产生的(在浏览器请求上是用301跳转回原对应页面)。——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2:00 (UTC)
- 一般情况下,转换后的标题(尤其是条目)需要添加条目重定向,即使没有通过管道转换,应该也能正确跳转到条目。分类重定向的话,按理说应该也需要加分类重定向(特别是地域词,不是繁简差异)。--Kethyga(留言) 2023年8月16日 (三) 01:46 (UTC)
- 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条目页面底部的分类没有转换。--Kethyga(留言) 2023年8月16日 (三) 02:46 (UTC)
- 可能类似原因,分类页下的分类栏没有套用分类页的页面源码解析?(页面的话肯定套了(好像以前反馈过来调整的),但链接的title保留的是原始页面的名字)。——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3:00 (UTC)
在分类页Category:拖連奴球員中,加了Noteta之后,其中分类Category:效力意大利球會的球員可以转换成“效力意大利俱乐部的球员”。分类空间和主条目空间,应该差不了太多吧。--Kethyga(留言) 2023年8月27日 (日) 23:50 (UTC)
- 可能类似原因,分类页下的分类栏没有套用分类页的页面源码解析?(页面的话肯定套了(好像以前反馈过来调整的),但链接的title保留的是原始页面的名字)。——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8月16日 (三) 03:00 (UTC)
- 魔改旧脚本弄了一个,试一下User:YFdyh000/category_item_description.js--YFdyh000(留言) 2023年8月16日 (三) 04:19 (UTC)
結構式討論中不必要的自動繁簡轉換[编辑]
如題,我在某位朋友的結構式討論留言板上輸入[[:Category:没有使用水平列表的导航框]],但發布編輯後卻被系統自動改寫成[[:Category:沒有使用水平列表的導航框|Category:-{zh-hans:没; zh-hant:沒}-有使用水平列表的-{zh-hans:导; zh-hant:導}-航框]],造成錯誤紅連如Topic:Xo3oqrb35jp2z86m且無法修正[1](編輯歷史不可見,且莫名多出20位元組),請協助找出原因並修正,謝謝。--迴廊彼端(留言) 2023年8月19日 (六) 11:43 (UTC)
- User:YFdyh000我也是用同樣模式編輯,看起來繁體使用者輸入時會自動把簡字內容轉成繁體(包括內部連結,所以發生上面的問題);反之亦然但錯的離譜,例如說您編輯後自動跳出大量類似-{zh-hans:別; zh-cn:别}-的錯誤轉換,前面那個應該是zh-hant才對。--迴廊彼端(留言) 2023年8月20日 (日) 05:57 (UTC)
天气模板Template:Weather box,可以添加参数|width=auto
以自动适应条目,但是在有信息框的条目中添加该参数并不总是会自适应,比如韦斯卡 (78803227)会在气候模板上方出现大段空白(可能也是信息框/Infobox的原因)。--Kethyga(留言) 2023年9月5日 (二) 10:03 (UTC)
移动网页版下展开折叠按钮失效[编辑]
之前的问题见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23年7月#移动网页版(Minerva皮肤)下所有表格的展开折叠无法点击,系统并未修复。未登录情况下,仅显示“[展开]”。部分条目使用了{{Collapsible list}},看了下模板历史,7月份并未改动,可能不是该模板的问题。发现英维中是直接将点击后才展开的在手机上全都默认展开了。 举例:孙中山条目的信息框。--Kethyga(留言) 2023年9月13日 (三) 05:49 (UTC)
Module:CGroup/Movie[编辑]
麻烦看一下Module:CGroup/Movie (Special:Diff/78760627/78813939)该笔编辑,在该转换组中目前只能显示源码。正常情况源码上面还有一个类似转换后的内容。似乎在条目中还可以转换,还未完全搞炸。--Kethyga(留言) 2023年9月14日 (四) 07:33 (UTC)
- 另外,Module:CGroup/Movie和Module:CGroup/BirdG两个转换组均出现了Category:引用模板后大小超过限制的页面。--Kethyga(留言) 2023年9月14日 (四) 16:44 (UTC)
- 版本差异,Movie的'Academy of *'规则似乎导致了问题,但未确定原因。--YFdyh000(留言) 2023年9月17日 (日) 16:52 (UTC)
- @YFdyh000 该笔编辑 (Special:Diff/78979162/78979248) 之后,就出现Category:引用模板后大小超过限制的页面。是模块过大了?“'Academy of *”转换规则应该无问题,前面添加的时未出现异常。--Kethyga(留言) 2023年9月18日 (一) 09:27 (UTC)
- 嗯。是模块:CGroupViewer输出的内容正好超出了Post‐expand include size的限制。Movie转换组规则自动生成的文档约690KB的wiki语法,内容似乎没什么削减空间。--YFdyh000(留言) 2023年9月18日 (一) 19:29 (UTC)
- @YFdyh000 该笔编辑 (Special:Diff/78979162/78979248) 之后,就出现Category:引用模板后大小超过限制的页面。是模块过大了?“'Academy of *”转换规则应该无问题,前面添加的时未出现异常。--Kethyga(留言) 2023年9月18日 (一) 09:27 (UTC)
条目引用一段参考章节出现引用错误[编辑]
我在条目涉及到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訴訟插入一段注解出现了“引用错误:页面正文含有没有分组的<ref>标签”,请问问题出在哪里,谢谢!--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9月16日 (六) 01:49 (UTC)
- Template:RefGroupTag#備註3的說法是:「當使用本模板時,不可同時使用不分組(即沒有設定
group
)的<references />
或{{reflist}}
,以免註腳系統發生辨認失敗之狀況。」用{{NoteTag}}似乎無此問題(Special:Permalink/78960248),{{efn}}之類似乎亦可。——(留言) 2023年9月16日 (六) 20:04 (UTC)
2023年第38期技术新闻[编辑]
维基媒体技术社群现在发布最新的技术新闻。请告知其他用户这些更改;不是所有的更改都会对您造成影响。技术新闻提供其它语言的翻译版本。
最近更改
MediaWiki现在有一个前端代码的稳定接口策略,它更明确地定义了我们如何弃用MediaWiki代码和基于维基的代码(例如小工具和用户脚本)。感谢所有为其内容和讨论做出贡献的人。 [2][3]
本周晚些时候的更新
MediaWiki的新版本将于9月19日部署于测试维基及MediaWiki.org。它将于9月20日部署至非维基百科wiki及部分维基百科,并于9月21日部署至所有wiki,参见日历。
- 全部维基将在9月20日14:00 UTC起短暂进入只读状态。 [4]
- 所有维基都将使用维基媒体URL缩短程序来在侧边栏提供短链接。 [5]
将来更新
负责调查Graph扩展的团队发布了重新启用扩展的提案,他们需要您的意见。
MediaWiki message delivery 2023年9月18日 (一) 19:18 (UTC)
cite book等模板中填写language参数后所显示的语言中文名称是由什么控制的?[编辑]
以Template:cite book模板在Help:撒丁语国际音标中的应用为例,填写了“language=sc”参数后,显示“(萨丁语)”,但是该语言的译名应为“撒丁语/薩丁尼亞語”而非“萨丁语”,我想对其进行修改,请问应当修改何处?据我所知应该并不是Module:Lang/data。--Bigbullfrog1996(𓆏) 2023年9月20日 (三) 05:11 (UTC)
- 我也一直很好奇。——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20日 (三) 08:23 (UTC)
- 看起来是用的这个:
{{#language:sc|zh}}
-> 萨丁语,要改的话,得去translatewiki申请CLDR的本地化权限,然后作为Wikimedia的代表与各大机构一起协调CLDR的本地化工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21日 (四) 02:35 (UTC)- 似乎在Module_talk:Citation/CS1/Language#Module:Citation_language参数翻译问题提到,如有必要可以用本地Module:Citation/CS1/Language的local_table繞過?——(留言) 2023年9月21日 (四) 22:33 (UTC)
- 看起来是用的这个:
Pageviews Analysis(頁面瀏覽次數分析)不顯示典範條目(FA)圖示[编辑]
我發現「頁面瀏覽次數分析」(pageviews.wmcloud.org)如果是典範條目,等級不會顯示圖示,但是如果是優良條目(
)、初級普通條目(
)就會顯示。這是什麼原因?——George6VI(留言) 2023年9月20日 (三) 09:45 (UTC)
- 你看哪个条目时不显示?我试了几个都能正常显示。--Kcx36(留言) 2023年9月20日 (三) 10:47 (UTC)
- Kcx36例如探險活寶([6])就看不到,而探險活寶:遙遠的秘境就正常。——George6VI(留言) 2023年9月20日 (三) 11:37 (UTC)
- 你说的是页面标题下的那一行统计信息么?像这样?:
自2011-12-03以来的2,464个修订版本 (+7 日)、 659 编辑者、 52 监视者、 9,782 页面浏览 (30 日)、 创建者: Mikepanhu (33,820) · 查看完整统计信息
- 如果说的是这个,那我这里探險活寶显示的圖示正常--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21日 (四) 02:39 (UTC)
- Kcx36例如探險活寶([6])就看不到,而探險活寶:遙遠的秘境就正常。——George6VI(留言) 2023年9月20日 (三) 11:37 (UTC)
- Talk:沉着自信四人组无专题模板(T:WPBannerMeta)[7]。Talk:探險活寶和Talk:白俄罗斯国徽看上去因为部分专题模板未传入class导致专题下的等级为""(无评级)[8][9]。[10]。算Pageviews Analysis的bug吗。--YFdyh000(留言) 2023年9月21日 (四) 23:00 (UTC)
- George6VI(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02:49 (UTC) 那探險活寶這個條目,可以如何修正這個問題呢?——
- 应该就是显示专题的评级吧,没加专题模板自然就无对应评级标识。--Kethyga(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02:59 (UTC)
鑒於{{CopyvioEntry}}中有{{Anchor}},建議做以下更改,並同步對Twinkle做相應修改,以更準確的連結到提報。
注:因超出單一模板範圍而到客棧處理
− |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疑似侵權 | + | [[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疑似侵權#{{FULLPAGENAME}}|Wikipedia:頁面存廢討論/疑似侵權]] |
--Cookai餅塊🍪(💬留言) 2023年9月20日 (三) 12:00 (UTC)
模板的原理[编辑]
在将中国的乡镇级的居民点翻译为英文时,发现模板不能自动翻译,发现英文维基百科没有Template:PRC admin/navcat这个模板,有哪位大神能将它翻译成英文,谢谢!--СлаваУкраїні! 2023年9月21日 (四) 07:30 (UTC)
字词转换疑问[编辑]
在金溥聪、侯友宜两页面的大陆简体模式下都会出现把“执行长”过度转换成“首席执行官”的情况(其中在前者中还出现同一个词汇没有过度转换和过度转换并存的情况),稍微浏览了一下代码,不得要领。几个月前在字词转换那边已提过修复,不过似乎没有回音,而且我也很好奇是到底什么给卡住了(还能卡出没转错跟转错并存的情况),里面好像也没有加什么会影响到这里的全局转换或者公共转换组,因此来这边提问一下,看看有没有高手帮忙指点处理一下,谢谢。(我试过加-{}-是可以弄好,不过我总觉得这件事是个bug,所以还是想看看能不能彻底修一下。)--银色雪莉(留言) 2023年9月21日 (四) 21:00 (UTC)
Lua错误:not enough memory[编辑]
2019冠状病毒病意大利疫情 (79037659)出现“Lua错误:not enough memory”提示,不知道页面哪里导致的。似乎出现第一个红色提示之后,后面的模板调用开始出错。--Kethyga(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04:50 (UTC)
- 大概率是地名转换组,好像之前在德国见过类似事件。——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3年9月22日 (五) 07:07 (UTC)
- 发现该条目中第一个转换组意大利地名(Module:CGroup/意大利地名)实际上重定向到Module:CGroup/地名,重复调用了。之前建立的Module:CGroup/IT Places合并到了Module:CGroup/地名。--Kethyga(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23:31 (UTC)
如何把维基百科里的所有字体替换为微软雅黑[编辑]
如题--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11:24 (UTC)
- 比如这个
- https://img1.imgtp.com/2023/09/22/be0MJwgo.png
- 和这个
- https://img1.imgtp.com/2023/09/22/lmHQphRm.png
--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11:47 (UTC)
把这个加入Special:MyPage/common.css试试:
* { font-family:"Microsoft YaHei", sans-serif !important; }
--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22日 (五) 12:09 (UTC)
- @桐生ここ好像没有用--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12:24 (UTC)
- 你少了*号。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22日 (五) 12:24 (UTC)
- @桐生ここ成功了,感谢
- font-family: -apple-system,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Nimbus Sans L", Arial, "Liberation Sans",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Source Han Sans CN", "Source Han Sans SC", "Microsoft YaHei", "Wenquanyi Micro Hei", "WenQuanYi Zen Hei", "ST Heiti", SimHei, "WenQuanYi Zen Hei Sharp", sans-serif;
- 这段CSS怎么改?打算加到全局css页--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12:27 (UTC)
- 这一大串字体是要做什么用的,是替代雅黑吗?要注意,字体是有优先顺序的,前面的字体会被优先使用,后面的会被忽略。--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22日 (五) 12:30 (UTC)
- 在不同的设备上用不同的字体
- { font-family: -apple-system,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Nimbus Sans L", Arial, "Liberation Sans",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Source Han Sans CN", "Source Han Sans SC", "Microsoft YaHei", "Wenquanyi Micro Hei", "WenQuanYi Zen Hei", "ST Heiti", SimHei, "WenQuanYi Zen Hei Sharp", sans-serif !important; }
- --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12:31 (UTC)
- 你少了*号。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22日 (五) 12:24 (UTC)
--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12:32 (UTC)
- @桐生ここ
- Windows上用微软雅黑,Mac和iOS上用苹方,小米上用MiSans,华为上用HarmonySans--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12:37 (UTC)
* { font-family: -apple-system,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Nimbus Sans L", Arial, "Liberation Sans",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Source Han Sans CN", "Source Han Sans SC", "Microsoft YaHei", "Wenquanyi Micro Hei", "WenQuanYi Zen Hei", "ST Heiti", SimHei, "WenQuanYi Zen Hei Sharp", sans-serif !important; }
你的Windows电脑如果有较前面的字体,那么可能不会使用微软雅黑,浏览器只会按照顺序处理。--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22日 (五) 12:39 (UTC)
- 好的--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12:42 (UTC)
- https://img1.imgtp.com/2023/09/22/F8xWIqdN.png
- 现在我是啥字体?@桐生ここ--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12:44 (UTC)
- 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取决于你电脑有什么字体在那个CSS的列表上。如果问的是维基百科默认字体,你可以F12看看。--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22日 (五) 12:50 (UTC)
- https://img1.imgtp.com/2023/09/22/F8xWIqdN.png看图@桐生ここ--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12:54 (UTC)
- 您觉得我看图能猜字体吗?--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22日 (五) 15:40 (UTC)
- @桐生ここ 能呀,上下不一边齐的就是雅黑
--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16:23 (UTC)
- @桐生ここ 能呀,上下不一边齐的就是雅黑
- 您觉得我看图能猜字体吗?--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22日 (五) 15:40 (UTC)
- https://img1.imgtp.com/2023/09/22/F8xWIqdN.png看图@桐生ここ--意大利面就应该拌42号混凝土(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12:54 (UTC)
- 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取决于你电脑有什么字体在那个CSS的列表上。如果问的是维基百科默认字体,你可以F12看看。--桐生ここ★[讨论] 2023年9月22日 (五) 12:50 (UTC)
Relist问题[编辑]
不论存废讨论里重新提交了多少次,说到底都是针对某一个条目的一回讨论,所以我认为bot不应该把“重新提交”作为讨论结果存档在讨论页。故于此提请停止这种多次存档同一个讨论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讨论页的阅读观感)。cc User:Kanashimi。--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3年9月22日 (五) 15:31 (UTC)
- 之前有把這一項去掉,不過看起來沒做好。我再檢查一下。--Kanashimi(留言) 2023年9月22日 (五) 21:24 (UTC)
- (同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3年9月23日 (六) 08:12 (UTC)
用户沙盒提示框中的简繁转换模板似乎没有正常渲染[编辑]
详见: https://i.imgur.com/PgDB4PH.png
一些标记语言似乎没有被正常渲染。--Voidflow(留言) 2023年9月24日 (日) 06:23 (UTC)
神秘的半保护页面[编辑]
有这样的页面。当以登出状态进入编辑时,弹出提示说条目被半保护。查看保护日志,发现没有保护记录。使用API检查页面,显示页面没有被保护。但是,就是没有办法以未登入或新用户状态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