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駕
伯駕 | |
---|---|
性別 | 男 |
出生 | 1804年6月18日 美國麻省弗雷明翰 |
逝世 | 1888年1月10日 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
國籍 | 美國 |
教育程度 | 耶魯大學 神學院醫學士 |
職業 | 傳教士 |
活躍時期 | 19世紀 |
信仰 | 基督教美國公理會 |
經歷
| |
代表作
|
伯駕(1804年6月18日—1888年1月10日),原名彼得·帕克(Peter Parker),美國麻省人,是美國早期來華傳教士、醫師、外交官。鴉片戰爭時期曾參與《望廈條約》的談判,後擔任過美國駐華公使。[1][2][3][4]
簡介
[編輯]- 參見:博濟醫院
1831年伯駕在耶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834年獲得醫學士學位,隨後進入神學院,並得到傳教於中國的委派。由於他卓越的醫療技術,伯駕成為第一位在華專職醫療傳教士。因為廣州十三行不允許外國人學習漢文,他先去新加坡學習了一段時間中文,然後於1835年11月份再度返回廣州。他先在外國人駐地開了一間藥房,開始為中國人看病,他主治的大部分是眼疾。後來,他的藥房擴展而成一家眼科醫院,即博濟醫院。這家醫院日後逐漸發展成為今天著名的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和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是中山大學醫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他亦曾短暫地作為中華醫學傳教會澳門醫院的負責人。[5]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伯駕關閉了博濟醫院回到了美國,兩年後他再一次回到中國,重開博濟醫院,並且增加了醫院人手和擴大了規模。伯駕將西方醫療技術帶到了中國,他醫術精湛,被譽為「用柳葉刀(即手術刀)傳福音」。
1844年,伯駕獲得委任,參與《望廈條約》的談判與簽訂。1847年,他擔任美國駐華公使代辦,1855年正式被委任為美國駐華公使。伯駕作為美國政府的代表,對華態度強硬,積極謀求擴大美國在華權益。伯駕有一句名言:「中國人不服從,就毀滅。」(Bend or Break)。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曾呼籲美軍與英軍、法軍分占舟山、臺灣、朝鮮國。出於健康原因,伯駕於1855年回到美國。但於同年,他被委任為美國派華專員,負責修訂《望廈條約》。伯駕在中國工作直到1857年,再一次由於健康原因卸任,回到美國。
此後,他常居華府,1888年去世。
相關事跡
[編輯]伯駕在大中華近代醫學史上首創多項紀錄,如割除扁桃腺(1836年)、割除膀胱結石(1844年)、使用乙醚麻醉(1847年)、採用氯彷麻醉方法(1848年)等[6]。
晚清知名外銷畫家關喬昌,為答謝博濟醫院免費收治華人,也為感謝伯駕收其侄子入讀醫校,在1836到1855年受伯駕委託,免費(僅一次畫作有收報酬)繪製了一系列病患肖像,被用作醫學生授課材料。而在舊日博濟醫院等候區,也掛有這些病人手術前後的畫像,也可能用於鼓勵病人[7]。
伯駕曾受中國林則徐便委託和袁得輝合譯瑞士法學家艾默瑞奇·德·瓦特爾的著作《萬國律例》,協助林則徐處理與英國的案件。
年表
[編輯]- 1804年出生於麻省的一個篤信基督教的家庭。
- 1831年畢業於耶魯大學,隨後進入神學院,期間得到中國傳教的委派。
- 1834年獲得醫學士學位,並獲得牧師資格,同年到達廣州。
- 1835年,伯駕在廣州十三行內新豆欄街成立了廣州眼科醫局,被稱為「新豆欄醫局」,免費為病人治病,開始主要收治眼科名人。
- 1844年,作為美國特使的助手和翻譯,參與《望廈條約》的談判。
- 1847年成為美國政府駐華代辦,與此同時,仍然堅持行醫活動,直到1855年。
- 1855年,美國政府正式委任他為駐華全權公使。「新豆欄醫局」移交給美北長老會的嘉約翰醫生,1859年遷新址,改名為博濟醫院(Canton Hospital,PokTsai)。
- 1857年4月22日,駐華公使被列衛廉替代,回國,結束了外交官和傳教生涯。
參考文獻
[編輯]- ^ 唐德剛:傳教?信教?吃教?反教形形色色平議[永久失效連結]
- ^ "Parker, Peter. A medical missionary and diplomat". New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1905.
- ^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格致出版社
- ^ 科學網:中美早期史0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22825-738466.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關俊雄:〈初創時期的中華醫學傳教會澳門醫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澳門研究》2019年第2期總第93期,第136-153頁。
- ^ Bo J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DCC 基督教史人物傳記
- ^ 清朝畫家關喬昌:他畫下腫瘤患者肖像,令人不適,也記錄了歷史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利維坦 2019-01-07 原文Veronique Greenwood www.atlasobscura.com/articles/lam-qua-medical-portraits-yale
外部連結
[編輯]- Peter Parker Collection Yale University
- Chang, J. A reconstructive surgeon's taste in art: Dr Peter Parker and the Lam Qua oil paintings Ann Plast Surg. (1993)
- Christopher Gundman, "Peter Parker,"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1]
- Hume, Edward Peter Parker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nesthesia into Chin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Allied Sciences (1946)
- Rachman, Stephen Memento Morbi: Lam Qua’s Paintings, Peter Parker’s Patients Robert Penn Warren Center for the Humanities, Vanderbilt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