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斯·尼爾
神父大人 法蘭西斯·尼爾 | |
---|---|
第六和第八任喬治城學院校長 | |
任期 1809—1812年 | |
前任 | 威廉·馬修斯 |
繼任 | 喬瓦尼·安東尼歐·格拉西 |
任期 1808—1809年 | |
前任 | 羅伯特·莫里紐克斯 |
繼任 | 威廉·馬修斯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英屬美洲馬里蘭省查爾斯縣菸草港村 | 1756年6月3日
逝世 | 1837年12月20日 馬里蘭州聖湯瑪斯莊園 | (81歲)
墓地 | 聖湯瑪斯莊園 |
親屬 | |
母校 | 布魯日與列日學院 |
聖秩 | |
晉鐸 | 於1788年4月3日晉鐸 |
法蘭西斯·伊格納修斯·尼爾 SJ(英語:Francis Ignatius Neale,1756年6月3日—1837年12月20日)又名法蘭西斯·澤維爾·尼爾(Francis Xavier Neale),是美國天主教會神父兼耶穌會士,曾在馬里蘭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領導眾多學術與宗教機構,對美國恢復耶穌會貢獻很大。
尼爾出身優越,在布魯日與列日學院求學並取得神父資格。1788年尼爾返回美國並當上聖湯瑪斯莊園教會神父,與其他鄉村神職人員反對若望·卡羅爾創辦喬治城學院,認為此舉會分散莊園的耶穌會資源。終其一生,尼爾在許多事務上都和卡羅爾針鋒相對。
尼爾1790年督導建設哥倫比亞特區聖三一天主教堂,是首都第一座天主教堂,隨後在此擔任神父達27年。他在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卓成立聖母教會並任客座神父,短暫代理喬治城學院校長並在1809年正式繼任。擔任校長期間他嚴格按修道院紀律要求師生,導致學生人數急劇下降。
1806年耶穌會在美國恢復,尼爾入會並當上喬治城見習會士導師,還受命出任耶穌會馬里蘭省布道團司庫。他的晚年在聖湯瑪斯莊園當神父,並充當喬治城聖母訪親修道院修女的精神導師。
早年經歷
[編輯]法蘭西斯·伊格納修斯·尼爾1756年6月3日在英屬美洲馬里蘭省查爾斯縣菸草港村附近出生[1],家族莊園起名「錢德勒希望」[2]。尼爾氏乃馬里蘭省望族,祖先詹姆士·尼爾1637年帶著810公頃土地皇家特許狀來馬里蘭省定居,這些土地便是日後的菸草港[3]。
威廉·尼爾與夫人安妮(娘家姓布魯克,婚後隨夫姓)共有13個孩子,法蘭西斯是老么,與六個哥哥都在聖奧梅爾、布魯日、列日學院求學。兩個哥哥求學期間夭折,餘下五人有四個當上天主教神父,其中倫納德·尼爾曾任喬治城學院校長和巴爾的摩總教區主教;查爾斯·尼爾是知名耶穌會士[4]。法蘭西斯的姐姐安妮後在法國利斯河畔艾爾貧窮修女會當修女[5];姐姐瑪麗的外甥威廉·馬修斯後來也當上喬治城學院校長[4]。
1773年,克萊孟十四世教皇下令在全球壓制耶穌會[6]。無法按原計劃加入耶穌會的尼爾在列日繼續研究神學[7],1788年取得神父資格後馬上返回美國[8][9]。
馬里蘭省傳道
[編輯]1789年巴爾的摩大主教若望·卡羅爾在哥倫比亞特區創辦計劃已久的喬治城學院,是美國首家天主教高等院校[10]。卡羅爾早在1785年就要求查爾斯·普勞登把列日學院求學的馬里蘭省耶穌會士送回美國,滿足新學府人員需求[11],特別希望尼爾回國在建校早期發揮重要作用[3]。尼爾在列日學院完成學業後於1788年11月抵達巴爾的摩,經卡羅爾安排住進菸草港附近的耶穌會地產聖湯瑪斯莊園[3]。
尼爾喜歡鄉村生活,與其他住在聖湯瑪斯莊園的耶穌會士反對卡羅爾創辦新學府。他在與卡羅爾通信時經常表示耶穌會應該把精力和資源用在南馬里蘭鄉村傳道,而不是搞什麼高等教育。尼爾指責卡羅爾對鄉村傳道不夠支持,導致兩人關係惡化,卡羅爾批評尼爾對教會財務管理不善,例如美國印刷的新版《杜埃聖經》訂單不足。[3]尼爾最後變成卡羅爾創辦喬治城學院最公開、最不留情面的反對者,在他看來,新學府是以犧牲聖湯瑪斯耶穌會的利益和資源而建[12]。
創辦喬治城小教堂
[編輯]1790年,馬里蘭州州長湯瑪斯·西姆·李請求向急劇擴張的弗雷德里克派遣神父。卡羅爾打算調聖湯瑪斯莊園的尼爾,但後者正好生病不能成行。[13]同年[14],卡羅爾任命尼爾執掌尚未開建的喬治城小教堂[注 1][13],稱尼爾出身顯赫,熟識喬治城許多名門,方便籌資支持新教會[4]。尼爾康復後出發,1792年1月13日抵達喬治城[13]。
事實證明尼爾足以勝任[13],前幾個月就向馬里蘭州蒙哥馬利縣、喬治王子縣、查爾斯縣、聖瑪麗斯縣天主教徒募得大筆資金,確保小教堂儘快開建,1792年底就打好地基,第二年建完上層建築[13]。新教堂將地塊完全占滿,尼爾購買兩側土地充當緩衝,保護教堂同時還確保附近墓地免遭侵占,結果捐款尚有不足,由他自費補足。15年後他再度自掏腰包買下街區其他土地,即今聖三一小學所在地。[17]喬治城小教堂1794年3月建成[18]。
喬治城小教堂是哥倫比亞特區第一座天主教堂[15],遠在維吉尼亞州威廉王子縣鄧弗里斯、費爾法克斯郡大瀑布城,馬里蘭州喬治王子縣布萊登斯堡的教眾慕名而來。教會規模急劇擴張,教堂兩側修建臨時棚屋擴大容量,但仍擁擠不堪。[19]1796年,教區在亞歷山卓創辦維吉尼亞州第一個天主教會,在此傳道的尼爾覺得地方太偏遠,買下更靠近市中心的原循道宗會議室,起名聖母教會[18]。
尼爾反對卡羅爾出售耶穌會鄉村地產,兩人關係繼續惡化。1797年4月,卡羅爾根據之前神職人員會議初步討論結果將尼爾從喬治城調到耶穌會白沼澤莊園,不顧尼爾的反對意見。喬治城小教堂許多富有教眾和董事在命令生效前插手,請求卡羅爾留下尼爾,[20]卡羅爾最後默許[21],尼爾繼續主持小教堂運作直到1817年班奈狄克·約瑟夫·芬威克接手[14]。
尼爾同期成為馬里蘭省羅馬天主教神職人員公司選派神職人員委員會要員[1],該司是不受卡羅爾管轄的民事法人團體,由克萊孟十四世教皇下令壓制耶穌會前就已入會的神父組成[注 2]。1798年尼爾當上公司法定代理人[23]。
喬治城學院
[編輯]主持喬治城小教堂神職期間,尼爾還臨時擔任喬治城學院司庫,此時他的收入和住宿全靠後一份工作[13]。1797年8月,馬里蘭省神職人員組成特別委員會商討喬治城學院的未來,決定院校由馬里蘭省神職人員相互推舉五人組成董事會管理。此舉等於剝奪卡羅爾和在任校長路易·威廉·杜堡的官方控制權。尼爾入選五人董事會,並在1797年首次會晤時當選副校長,職責與他已經擔任的司庫基本一致。[21]他在副校長位置上持續工作十年[24]。
1808年12月,喬治城學院校長羅伯特·莫里紐克斯因身體狀況惡化辭職[26],尼爾代理校長職務[27],直到外甥威廉·馬修斯1809年3月受命繼任[28]。馬修斯任期屆滿之際,尼爾於同年11月1日繼任校長[29]。哥哥倫納德任校長時嚴格按修道院紀律要求師生,尼爾上台後效仿。學生每天需遵循生活規則,宗教活動比例極高。許多學生因此走上神職道路,但學生總數隨非天主教學子急劇減少。[30]巴爾的摩聖母神學院與大學的競爭同樣影響喬治城學院入學人數[31]。尼爾在學院創辦美國第一個聖母聯誼會[32],購買16公頃土地擴張校園,滿足學生休閒娛樂生活[24]。
尼爾對學術事務管理不感興趣,上任後就把學術職責移交副校長。其他神職和行政工作導致他很少待在學院,卡羅爾認為喬治城學院在尼爾主持期間「名譽跌至最低點」。[33]1812年8月尼爾任期屆滿,喬瓦尼·安東尼歐·格拉西受命繼任[34]。
參與恢復耶穌會
[編輯]庇護七世教皇1801年應俄國保羅一世要求發布詔書,部分放開耶穌會壓制令,准許耶穌會在俄羅斯帝國正式恢復運作(此前已非正式運作)[35]。卡羅爾主教一直期望在美國恢復耶穌會,打算把馬里蘭耶穌交由耶穌會俄羅斯省管轄[36],但擔心此舉有違教皇指令,引起耶穌會政敵關注[37]。尼爾和哥哥查爾斯帶領其他神職人員持續敦促卡羅爾落實上述設想,主教最後同意[38],1806年10月10日耶穌會見習教區在他人向尼爾提供的宅邸開放,位於今哥倫比亞特區聖三一教堂街道對面[7]。
馬里蘭耶穌會新會長莫里紐克斯任命尼爾擔任見習會士導師[39],應卡羅爾邀請前來協助美國耶穌會重建的歐洲會士認為尼爾從未接受見習會士培訓,應該補上培訓而不是擔任導師[7][40]。尼爾擔任導師同時還出任馬里蘭耶穌會司庫[31]。1812年戰爭期間,他把聖瑪麗斯縣聖伊尼戈斯大部分屬於耶穌會的牲畜轉移到白沼澤莊園,以防英軍劫掠[41]。
晚年
[編輯]1817年兄長倫納德去世,尼爾接手喬治城聖母訪親修道院修女的精神導師職務[24]。在亞歷山卓發作中風後他不得不放棄全職工作[24],但繼續聆聽修女懺悔直到去世[42]。尼爾身體恢復後在馬里蘭州鄉村傳教[24],他返回聖湯瑪斯莊園,1819至1837年任教堂神父,教堂後得名聖依納爵堂[43]。1837年12月20日[1],法蘭西斯·伊格納修斯·尼爾與世長辭,遺體葬在聖湯瑪斯莊園墓地[5]。
注釋
[編輯]腳註
[編輯]- ^ 1.0 1.1 1.2 St. Mary's Church and Residence 1885,第108頁.
- ^ Chandler's Hope: Architectural Survey File 2003,第2, 15頁.
- ^ 3.0 3.1 3.2 3.3 Warner 1994,第18頁.
- ^ 4.0 4.1 4.2 Warner 1994,第19頁.
- ^ 5.0 5.1 Currier 1890,第53頁.
- ^ Griffin 1882,第5頁.
- ^ 7.0 7.1 7.2 Warner 1994,第98頁.
- ^ Downing 1912,第42頁.
- ^ Treacy 1889,第181頁.
- ^ Warner 1994,第15頁.
- ^ Warner 1994,第17頁.
- ^ Warner 1994,第18–19頁.
-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Warner 1994,第20頁.
- ^ 14.0 14.1 Gillespie 2015,第2頁.
- ^ 15.0 15.1 Old Holy Trinity Church.
- ^ Saint Ignatius Loyola.
- ^ Warner 1994,第21頁.
- ^ 18.0 18.1 Warner 1994,第23頁.
- ^ Warner 1994,第25頁.
- ^ Warner 1994,第26頁.
- ^ 21.0 21.1 Warner 1994,第27頁.
- ^ Curran 2012,第14–16頁.
- ^ St. Mary's Church and Residence 1885,第61–62頁.
- ^ 24.0 24.1 24.2 24.3 24.4 Shea 1891,第38頁.
- ^ Curran 1993,第405頁.
- ^ Shea 1891,第35頁.
- ^ Curran 1993,第404頁.
- ^ Curran 1993,第62頁.
- ^ Buckley 2013,第101頁.
- ^ Curran 1993,第63頁.
- ^ 31.0 31.1 Warner 1994,第99頁.
- ^ Shea 1891,第39頁.
- ^ Curran 1993,第64頁.
- ^ Curran 1993,第64–65頁.
- ^ Shea 1891,第516頁.
- ^ Shea 1891,第517頁.
- ^ Shea 1891,第522頁.
- ^ Warner 1994,第97頁.
- ^ Warner 1994,第97–98頁.
- ^ Curran 1993,第58頁.
- ^ Devitt 1931,第217頁.
- ^ Currier 1890,第209頁.
- ^ St. Ignatius Church.
參考書目
[編輯]- Downing, Margaret Br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tholic Church in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from Colonial Times until the Present. Records of the Columbia Histor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C. 1912, 15: 23–53. JSTOR 40067032.
- Griffin, Martin I. J. History of "Old St. Joseph's. Philadelphia: I.C.B.U. Journal Print. 1882 [2022-02-05]. OCLC 74848131 –透過Internet Archive.
- Shea, John Gilmary. Chapter VII: Father Francis Neale, S.J.. Memorial of the First Century of Georgetown College, D.C.: Comprising a History of Georgetown University 3. Washington, D.C.: P. F. Collier. 1891: 38–40 [2022-02-05]. OCLC 9600662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透過Google Books.
- St. Mary's Church and Residence (PDF). Woodstock Letters. 1885-03, XIV (1): 97–112 [2022-02-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3-10) –透過Jesuit Archives.
- Treacy, William P. Old Catholic Maryland and its Early Jesuit Missionaries. Swedesboro, New Jersey. 1889 [2022-02-05]. OCLC 865943551 –透過Internet Archive.
- Warner, William W. At Peace with All Their Neighbors: Catholics and Catholicism in the National Capital, 1787–1860.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4 [2022-02-05]. ISBN 978-1589012431 –透過Internet Archive.
- Buckley, Cornelius Michael. Stephen Larigaudelle Dubuisson, S.J. (1786–1864) and the Reform of the American Jesuits. Lanham, Mary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2013 [2022-02-05]. ISBN 978-0761862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8) –透過Google Books.
- Chandler's Hope: Architectural Survey File (PDF). Maryland Historical Trust. 2003-11-21 [2022-02-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05-18).
- Curran, Robert Emmett. The Bicentennial History of Georgetown University: From Academy to University, 1789–1889 1.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3 [2022-02-05]. ISBN 978-0-87840-485-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1) –透過Google Books.
- Curran, Robert Emmett. Ambrose Maréchal, the Jesuits, and the Demise of Ecclesial Republicanism in Maryland, 1818–1838. Shaping American Catholicism: Maryland and New York, 1805–1915. Washington, DC: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2012: 13–158 [2022-02-05]. ISBN 978-081321967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9).
- Currier, Charles Warren. Carmel in America: A Centennial History of the Discalced Carmeli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altimore: John Murphy & Co. 1890 [2022-02-05]. OCLC 558196119 –透過Internet Archive.
- Devitt, Edward I. History of the Maryland-New York Province II: St. Thomas' (PDF). Woodstock Letters. 1931-10, 60 (3): 343–372 [2022-02-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1-10-04) –透過Jesuit Archives.
- The Chapel of Saint Ignatius Loyola. Holy Trinity Catholic Church. [2022-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4).
- Old Holy Trinity Church. DC Historic Sites. [2022-0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8).
- Gillespie, Kevin. From the Pastor's Desk (PDF). Holy Trinity Catholic Church Bulletin (Washington, D.C.: Holy Trinity Catholic Church). 2015-12-06: 2 [2022-02-05].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1-14).
- Pastors of St. Ignatius Church. St. Ignatius Church. [2016-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8).
外部連結
[編輯]- 喬治城奴隸制檔案館紀錄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天主教會職銜 | ||
---|---|---|
新頭銜 | 首任哥倫比亞特區聖三一天主教堂神父 1790至1817年 |
繼任者: 班奈狄克·約瑟夫·芬威克 |
前任者: 約翰·卡里 |
第十一任聖湯瑪斯莊園神父 1819至1837年 |
繼任者: 威廉·麥克雪利 |
學術機關職務 | ||
前任者: 羅伯特·莫里紐克斯 |
第六任喬治城學院校長 1808至1809年 |
繼任者: 威廉·馬修斯 |
前任者: 威廉·馬修斯 |
第八任喬治城學院校長 1809至1812年 |
繼任者: 喬瓦尼·安東尼歐·格拉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