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地
惡地(英語:Badlands)或平頂山,是指鬆軟沉積岩和富含黏土的土壤大範圍的被風和水侵蝕的後的乾燥地勢[1]。這種地勢的特徵是陡坡、極稀疏植被、缺少實質性的風化層,以及高密度的引流[2]。惡地地勢可能與火山岩形成的熔岩區(Malpaís)地勢類似。峽谷、溝谷、沖蝕溝、奇形岩等地形在惡地中相當常見,並且一般來說難以步行通過。惡地地形通常有壯觀的黑色/藍色煤紋與明亮的土紅色火山渣交替出現的顏色分布。
組成
[編輯]惡地的其中一個特徵就是極薄甚至根本不存在的風化層。在乾燥氣候區的惡地風化層可能都相當類似[2]。在這些區域的最上土壤層(厚度1到5公分)通常是由淤泥、頁岩和沙(風化頁岩的副產物)。這一薄層可以是緊密的外層,也可以是許多不規則的小塊狀體組成的鬆軟外層。風化層之下是厚度5到10公分的子層。更下方則是厚度10到40公分的過度性碎片層,這一層絕大多數成分都是鬆散的破碎頁岩體 。最底層是尚未風化的頁岩。這樣的惡地地形主要在曼柯斯頁岩、布魯爾組、卡德隆組形成,並且省立恐龍公園內的惡地地形也符合前述特性。
但是,在乾旱程度較低的區域,表面風化層的特性可以很明顯不同。在這樣氣候區的部分惡地地形不存在表面風化層,而是被砂岩等一層裸露岩石覆蓋。其他的惡地地形可能是外圍有一層黏土的風化層,甚至可能有地衣或藻類[2]。
惡地地形的表面缺乏明顯的風化層,也往往明顯缺乏植被。惡地地形缺乏植被可能是缺乏主要風化層的結果[3]。
形成
[編輯]惡地的形成主要是沉積和侵蝕作用造成的結果。沉積作用會隨時間累積礦物層。海洋、河流或熱帶地區等不同環境會造成黏土、淤泥、沙等不同種類的沉積物。例如南達科他州惡地國家公園就經歷了從白堊紀經始新世到漸新世共4700萬年的沉積作用,導致明顯不同的各沉積地層形成[4],成為地質學上疊覆律的戲劇性地表現。一旦沉積物質都凝固後,就會開始明顯受到侵蝕。有些資料錯誤地稱惡地的侵蝕率是固定的每年約一英吋[5]。實際上,較準確的侵蝕率取決於沉積物質之間的位置而不同[6]。研究人員在惡地國家公園進行了3年的研究以更加了解公園內特定惡地的侵蝕率[5]。
位置
[編輯]一些最有名的惡地地形在美國和加拿大。在美國,蒙大拿州的馬科施卡州立公園和南達科他州的惡地國家公園一系列大範圍的惡地地層。猶他州亨利山脈區海拔約1500公尺高處可見到暴露的白堊紀和侏儸紀頁岩。北達科他州西部的西奧多·羅斯福國家公園包含了三個地理上互相分離的三個惡地區域。其他惡地地形常見區域有內布拉斯加州西北方奧格拉拉國家草原內的毒蕈地質公園。科羅拉多州和猶他州恐龍國家紀念區也屬於惡地地形。懷俄明州納特羅納縣也有一個小範圍的惡地 Hell's Half-Acre。另外在懷俄明州西南部也有多處惡地存在,例如派恩附近、萊曼附近 Bridger Valley,和尤因塔山脈附近的芒廷維尤。
新墨西哥州西部的馬爾派斯國家紀念區以西班牙語的惡地「Malpaís」命名。
加拿大薩克其萬的大泥濘惡地因為曾是許多法外之徒躲藏的地方而惡名昭彰。亞伯達也有一個大範圍的惡地,尤其是省立恐龍公園所在的紅鹿河河谷;以及加拿大皇家蒂勒爾博物館所在的德蘭赫勒。
在紐西蘭北島南端一個山頂附近小溪谷源頭有一個很有名的惡地,即普唐伊魯阿峰。該區域是由一個古老的沖積扇礫岩受侵蝕而形成。[7]
惡地在歐洲也有許多例子。在義大利,惡地被稱為「Calanchi」。可以在巴斯利卡塔大區的阿利亞諾和托斯卡納大區的奧爾恰谷找到,該惡地被義大利列為文化遺產;而西班牙圖德拉附近的巴德納斯雷爾勒斯、位於塔韋爾納斯的塔韋納斯沙漠,可能包含亞拉岡自治區的曼格羅斯。[7]
阿根廷聖胡安省伊沙瓜拉斯托是阿根廷中西部許多惡地的其中一個例子。該區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幾乎所有三疊紀地層沉積順序未受干擾的地方。[7]
南台灣古亭坑層的惡地是已知全世界唯一在熱帶氣候區域的惡地地形。古亭坑層厚度數公里[8][9],並且面積超過10萬公頃[7]。
雖然大多數惡地地形是自然因素形成,但也有因為人類採礦而形成的例子,例如西班牙北部拉斯梅德拉斯的羅馬金礦。加拿大安大略卡利登的切爾滕納姆惡地是落後的耕種技術而形成惡地的一個例子。
圖集
[編輯]-
美國懷俄明州 Hell's Half-Acre 區域內的惡地。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Badlands" in Chambers's Encyclopædia. London: George Newnes, 1961, Vol. 2, p. 47.
- ^ 2.0 2.1 2.2 A.J. Parsons and A.D. Abrahams, Editors (2009) Geomorphology of Desert Environments (2nd ed.)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ISBN 978-1402057182
- ^ Bryan, R. and A. Yair, 1982a. Perspectives on studies of badland geomorphology. In Badland geomorphology and piping. R. Bryan and A. Yair (eds), 1-3. Norwich: Geo Books.
- ^ Badlands national park south dakota. (2013, November 07). Retrieved from Good Times at the Badland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5.0 5.1 Researchers Study Badlands Erosion Rates. [2014-07-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3).
- ^ Thomas, D. (2011). Arid zone geomorphology: Process, form and change in drylands. (3rd ed.). Wiley.
- ^ 7.0 7.1 7.2 7.3 蘇淑娟、梁舒婷、吳依璇、劉閎逸、柯伶樺、邱峋文、黃惠敏. 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野人文化. 2022: 59-63、89. ISBN 9789863847588.
- ^ 薛暖姝. 台灣泥岩地形觀光資源特性分析 (碩士論文). 康寧大學. 2019 [2023-03-17].
- ^ 陳新翰. 台灣西南部泥岩車瓜林斷層之岩石特徵與隱示 Rock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egualin Fault Zone in Mudstone Area, Southwestern Taiwanand their Implications (PDF) (碩士論文). 國立中央大學. 2021 [2023-03-1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3-17).
外部連結
[編輯]- Badlands National Park Official 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The Badlands: Nature’s Time Capsul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nteresting documentary about the badlands of South Dak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