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孚 (1911年)
曹孚(1911年—1968年1月15日),字允懷,江蘇省寶山縣(今上海市寶山區)羅店鎮人,中國教育學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1]
生平簡述
[編輯]出身普通農家,少時家境貧寒。靠在一所女校擔任校長的姑母資助讀完寶山縣立第二高小和鎮上教會所辦羅店中西公學,成績優異。
1926年,得免費保送入麥倫中學高中部,1929年7月畢業後留校任教,教授初中國文、英文。
1933年,經沈體蘭校長提議,麥倫中學為曹孚提供助學金入復旦大學教育學系深造。民國26年(1937年),以全校英文成績最優、文學院畢業成績最優、全校畢業生總分第一等三項第一名,獲「異等茂才」金質獎章,並留校任教。
1937年6月《大公報》曾連載《復旦優秀畢業生曹孚訪問記》倍加稱道。「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隨校遷入四川北碚,兩年內升為講師,旋再升副教授。
1947年3月,由復旦大學校長章益教授推薦,赴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教育研究院深造,歷時兩年半,先後獲得教育學碩士、博士學位,並以講師身份在該院講授兩門課程。其後又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之聘,專講美國教育史。
1949年9月,應復旦大學陳望道校長電邀,曹孚放棄在美教職回國,被聘為教育學系教授。1951年起兼任復旦大學副教務長,同時也在光華大學、滬江大學任兼職教授。
1951年9月,華東師範大學建校,原復旦大學教育系調整併入華東師大,曹孚被任命為教育系首任系主任。此時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市委文教委員會副主任。
1954年秋,調往北京,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其後並參與國家教育科學規劃的制訂和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籌建,並擔任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文革」中的1968年1月15日,曹孚於北京病逝。
1980年,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為曹孚平反,經胡耀邦批示,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治學成就
[編輯]在麥倫中學任教時即開始著述與翻譯。18歲時翻譯《希特勒傳記》;19歲時翻譯《勵志哲學》。
在復旦求學及任教期間,發表《克伯屈的動的教育觀》、《中國教育改造問題》、《中國生產教育問題》、《中國教育之生命線》等論文以及《科學發見談》、《蘇聯文學諸問題》、雪萊《詩辯》等數部譯著。還曾兼任《教育學期刊》和復旦文摘社的編輯,參與教授孫寒冰主編的《文摘月刊》。
在美讀研究生期間,他的博士論文《杜威教育哲學中的個人與社會(The Individu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John Dewey's Philosophy of Education)》獲得好評。
50年代初,寫出《杜威批判引論》,批評美國生活方式和教育制度的缺點。又應上海教育局約請,在上海電台向全市中小學教師播講蘇聯的凱洛夫教育學。1953年,其講稿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以《小學教育講座》單行本出版,次年經修改增訂,易名為《教育學通俗講座》再版。《文匯報》曾特辟曹孚《教育講座》專欄,介紹曹孚教育法。
在北京工作期間,曹孚編輯審校了大量教育領域書稿。並應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宣部、教育部的要求,整理、提供了大量評介國內外教育的有關資料、信息和文章。他還曾受命為教育部草擬中等師範學校《教育學教學大綱》(草案)和《教育實習教學大綱》(草案)等文件。
1956年參加制定國家《關於1956-1967年發展教育科學規劃(草案)》的工作,並接受委託起草、修訂其中「前言」、「教育學」部分的初稿。
50年代中期,相繼發表《對於「全面發展的教育」問題的看法》、《「全面發展」並非「平均發展」》等文章。1957年,應中央教育行政學院之邀,曹孚為學員做學術報告,後經整理以「教育學研究中的若干問題」為題發表於《新建設》。
1961年受高校文科教材會議委託主編的《外國教育史》,作為後來幾十年間大學乃至研究生教育教材,影響了幾代教育學人。
1962-1964年先後在華東師大、上海教育學會、杭州大學、北京師大、瀋陽師院、瀋陽教育學會、吉林師大、天津教育學會作《教育學辯》《教育上的十個重大問題》《教育學中的中外古今問題》《教育科學的學習和研究》《高等師範教育的特點和師範性》《教育學的性質和任務》《教育改革的歷史觀》《當代資產階級教育思潮》《教育史上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等學術報告。後接受《文匯報》與中國青年出版社邀請,撰寫《教育漫談》專欄文章及青年修養方面的普及讀物。
關於外國教育史,曹孚對學科建設提出了理論框架和學科構想,具有開拓意義,從而成為中國當代的外國教育史學科奠基人。
1989年曹孚的學生瞿葆奎、馬驥雄、雷堯珠選編了《曹孚教育論稿》,以紀念這位教育學家和外國教育史學者逝世二十周年。1996年得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後被選入《中外教育名著評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