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鼓二
觀測資料 曆元 J2000.0 | |
---|---|
星座 | 天鷹座 |
星官 | 河鼓(牛宿) |
赤經 | 19h 50m 46.9990s[1] |
赤緯 | +08° 52′ 05.959″[1] |
視星等(V) | 0.77 [1] |
特性 | |
光譜分類 | A7V[1] |
U−B 色指數 | +0.08 [2] |
B−V 色指數 | +0.22 [2] |
V−R 色指數 | 0.0 [1] |
R−I 色指數 | +0.14 [2] |
變星類型 | 盾牌座δ[1] |
天體測定 | |
徑向速度 (Rv) | −26.1 ± 0.9 [1] km/s |
自行 (μ) | 赤經:536.87 [1] mas/yr 赤緯:385.57 [1] mas/yr |
視差 (π) | 194.45 ± 0.94[1] mas |
距離 | 16.77 ± 0.08 ly (5.14 ± 0.02 pc) |
絕對星等 (MV) | 2.21 [註 1] |
詳細資料 | |
品質 | 1.79 [3] M☉ |
半徑 | 1.63 to 2.03 [3][註 2] R☉ |
亮度 | 10.6 [4] L☉ |
溫度 | 6,900 to 8,500 [3][註 2] K |
金屬量 | [Fe/H] = −0.2 [3] |
自轉 | 8.9 hours [4] |
自轉速度 (v sin i) | 286 [3] km/s |
年齡 | <109 [5] 年 |
其他命名 | |
參考資料庫 | |
SIMBAD | 資料 |
河鼓二,即著名的「牛郎星」,「天鷹座α」(α Aql/Altair),又叫「牽牛星」或「大將軍」,在日文中稱作「彥星」。
排名全天第十二的明亮恆星,白色。在星空觀測中,是夏季大三角中的一角。它和天鷹座β星(河鼓一)、天鷹座γ星(河鼓三)的連線正指向織女星。西方稱呼此星為Altair,是阿拉伯語的「飛翔的大鷲(Al nasr-l'tair:النسر الطائر)」的縮寫。
位置:赤經19時48.3分,赤緯8度44分。
簡介
[編輯]河鼓二距離太陽系16.7光年,是恆星光譜A型中的主序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1.7倍,直徑為太陽的1.8倍,亮度是太陽的10.6倍。表面溫度約7000攝氏度。
在200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曾有人主張該星事實上是一顆週期為1.5小時的盾牌座δ變星。[7]。
該星與著名的天狼星存在很多相似之處:都是非常年輕的恆星(形成時間可能僅有數億年),其核心都是由氫的核融合反應產生的氦構成。這樣的恆星,在其壽命達到35億年左右時,由於氫原料的耗盡而向內收縮,形成紅巨星,最終演化成白矮星。河鼓二星的自轉速度非常高(每秒286公里,自轉一周需8.9小時),因此在外形上呈現橢球形。其赤道直徑是兩極直徑的1.14倍。
1983年、日本科學家森本雅樹和平林久一起,從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室里向河鼓二發射了無線電訊號。這也是日本首次參加METI專案(Messaging to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即Active SETI(主動搜尋地外文明計畫)。
伴星
[編輯]1978年之後,科學家觀測到河鼓二是有3顆伴星的四重聯星。其三顆伴星分別被命名為WDS 19508+0852B,WDS 19508+0852C,WDS 19508+0852D。但是後來發現此三者很可能是在河鼓二附近出現的不相關恆星,因此尚且有爭議。該三個恆星可能是紅矮星,也可能是棕矮星。2007年,NASA再次宣布:該三個恆星只是河鼓二(牛郎星)的光學伴星。目前河鼓二已經被認定為單星,不存在伴星系統。另外此三個假的河鼓二伴星視星等全部為9等以下,可以推測它們和太陽距離比較遙遠。
行星系
[編輯]根據哈伯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結果,目前還沒有發現可觀測到的類木行星。
根據科學家的推測,如果在距離河鼓二主星3.4天文單位的位置上存在類地行星的話,在該行星上很可能有液態水。但是考慮到該星系尚還年輕,該類地行星也會像最初10億年的地球一樣,處在隕石和流星不斷撞擊中。即便存在生命的話,只有原始的單細胞生物和細菌能夠存活。
傳說
[編輯]東方
[編輯]與天琴座的織女一,構成七夕神話中的牛郎織女。而牛郎星的兩顆伴星——河鼓一(天鷹座β星)和河鼓三(天鷹座γ星)則是牛郎與織女所生的兩個孩子。受古代中國文化的強大影響,該神話在東亞、東南亞及其他華人地區流傳甚廣,在日本民俗文化中有很高的地位。
西方
[編輯]參見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NAME ALTAIR -- Variable Star of delta Sct type, database entry, SIMBAD. Accessed on line November 25, 2008.
- ^ 2.0 2.1 2.2 2.3 VizieR. webviz.u-strasbg.fr. [2020-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5).
- ^ 3.0 3.1 3.2 3.3 3.4 Monnier, J. D.; Zhao, M.; Pedretti, E.; Thureau, N.; Ireland, M.; Muirhead, P.; Berger, J.-P.; Millan-Gabet, R.; Van Belle, G. Imaging the Surface of Altair. Science. 2007-07-20, 317 (5836): 342–345. ISSN 0036-8075. doi:10.1126/science.1143205 (英語).
- ^ 4.0 4.1 Peterson, D. M.; Hummel, C. A.; Pauls, T. A.; Armstrong, J. T.; Benson, J. A.; Gilbreath, G. C.; Hindsley, R. B.; Hutter, D. J.; Johnston, K. J. Resolving the Effects of Rotation in Altair with Long‐Baseline Interferometry.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6-01-10, 636 (2): 1087–1097 [2020-10-14]. ISSN 0004-637X. doi:10.1086/49798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6) (英語).
- ^ Altair. www.daviddarling.info. [2020-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9).
- ^ Entry 19508+0852, The Washington Double Star Catalo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United States Naval Observatory. Accessed on line November 25, 2008.
- ^ Buzasi et al. 2005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619, 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