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科林斯戰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科林斯戰爭
日期前395年–前387年
地點
希臘大陸
結果撒狄締結了安塔西達斯和約
領土變更 伊奧尼亞被割讓於波斯
參戰方
斯巴達
伯羅奔尼撒聯盟
雅典
阿爾戈斯
底比斯
科林斯
波斯帝國

科林斯戰爭(公元前395年-前387年)是一場發生於古希臘伯羅奔尼撒聯盟與四國聯盟(底比斯雅典科林斯阿爾戈斯)之間的戰爭。戰爭之初,四國得到了波斯帝國的支持。[1] 這場戰爭的爆發是由於斯巴達小亞細亞、希臘中部和北部的擴張主義而導致了這一區域的城邦對其不滿。戰爭主要是在科林斯地區和愛琴海進行的,斯巴達人在開始階段的陸戰中獲得了一系列勝利,但在後來的海戰中斯巴達艦隊被波斯挫敗,也因此斯巴達喪失了海洋強國的地位,雅典收復了原屬於自己的島嶼。 波斯人擔心雅典強大帶來的威脅,轉而支持斯巴達,迫使聯盟國和解。戰爭在公元前387年結束,簽訂了《安塔西達斯和約希臘語Ανταλκίδειος ειρήνη》。這次戰爭加強了斯巴達在希臘政治體系中的統治地位,並且同時也擴大了波斯帝國在希臘事務中的影響力。[2]

歷史記載

[編輯]
色諾芬像

關於科林斯戰爭的重要的文獻記載是色諾芬的《希臘史》,這部書記載了從公元前411年至前362年間的希臘歷史,儘管這是唯一一部與這場戰爭同時代的歷史著作,但還是遭受到當代不少研究學者的質疑。色諾芬的《希臘史》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歷史作品--諸如修昔底德所著的《歷史》,而更像是回憶錄。除此之外,色諾芬在其作品中的立場過於偏袒斯巴達方面,甚至其中都沒有提及在希臘歷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兩個人--佩洛皮達斯伊巴密濃達。 色諾芬曾是阿格西萊二世的好友,並且參加了其對小亞細亞的遠征和科羅尼亞戰役。同樣賽奧彭普斯在自己的作品《希臘歷史》中記錄了科林斯戰爭的開始,和色諾芬一樣,他也是站在斯巴達的立場之上。 在1904年-1905年和1934年對俄克喜林庫斯的一處遺址進行發掘時,發現了一部分歷史文獻的殘片,作者不詳,其作品被命名為《俄克喜林庫斯希臘史》,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激進民主制度的反對者,但他也不是斯巴達寡頭政治制度的擁護者。這位俄克喜林庫斯的歷史學家客觀公正的記錄了這次歷史事件,博得了當代歷史學者的好評。

歷史背景

[編輯]
古代希臘大陸

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斯巴達得到了很多希臘城邦包括波斯帝國的支持,但是戰後不久,斯巴達的一些同盟國和附庸國開始對其表現出不滿,雖然戰爭在盟國間的緊密協作下最終獲得勝利,但只有斯巴達從戰敗國那得到了賠償和原提洛同盟的進貢,[3] 斯巴達的盟國開始漸行漸遠。公元前402年,斯巴達開始向伊利亞進軍,伯羅奔尼撒聯盟的成員國並不履行聯盟條約,科林斯底比斯拒絕出兵支援斯巴達。 底比斯、科林斯和雅典同樣也拒絕加入斯巴達人對伊奧尼亞的遠征軍(公元前398年),底比斯人甚至阻礙阿格西萊二世在出征前向神獻祭。雖然缺少了這些國家的支援,但是阿格西萊二世還是在呂底亞相當順利的抵擋住了波斯人,並且占領了薩迪斯。因為拒絕支援阿格西萊二世的軍隊,呂底亞總督提沙費爾尼斯被處死。這個時候阿格西萊二世開始打造自己強大的艦隊。 總督法那巴佐斯沒有能力戰勝阿格西萊二世,於是決定挑起希臘大陸的混亂迫使斯巴達撤軍,他派提莫克拉塔斯帶著錢前往主要的幾個希臘城邦,唆使他們起來反對斯巴達,提莫克拉塔斯訪問了雅典,底比斯和阿爾戈斯,並且成功說服了這些國家的強大派系去進行反斯巴達政策,底比斯人最先表明了自己對斯巴達的厭惡,並且保證最先開戰。

註腳

[編輯]
  1. ^ Hornblower, "Corinthian War", 391
  2. ^ Fine, The Ancient Greeks, 556–9
  3. ^ Fine, The Ancient Greeks, 547

參考資料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