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紅色兩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紅色兩年
1917年—1923年革命的一部分
1920年9月,武裝工人占領米蘭的工廠
日期1919–1920
地點
起因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經濟危機、高失業率和政治不穩定
方法群眾罷工、工人示威以及通過占領土地與工廠進行的自我管理實驗
結果革命時期結束後緊接著就是黑衫軍法西斯民兵的暴力回擊,最後貝尼托·墨索里尼向羅馬進軍。
衝突方
1920年,處於赤衛隊管理下的工廠

紅色兩年(義大利語:Biennio Rosso) 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1920年義大利社會發生激烈衝突的時期[1]。革命時期結束後接著就是法西斯黑衫軍的暴力回擊,最終貝尼托·墨索里尼於1922年向羅馬進軍

背景

[編輯]

紅色兩年發生在戰爭結束後經濟危機的背景下,社會失業率高,政治不穩定。此段時期的特徵是大規模罷工、工人示威以及通過占領土地和工廠進行自我管理的實驗[1]。自戰爭的最後幾年以來,緊張局勢一直在上升。一些當代觀察家認為,到1918年底,義大利已處於革命的邊緣[2]

在戰爭結束後,義大利皇家軍隊的大規模復員加劇了廣泛的失業,在這個時期,人們面臨著不斷上升的通貨膨脹和基本商品價格的大幅上漲。人們與工會、義大利社會黨(PSI)和無政府主義運動的聯繫大幅增加。PSI的成員增加到25萬,主要的社會主義工會,義大利勞工總聯合會英語General Confederation of Labour (Italy)(CGL)成員人數達到200萬人,而無政府主義的義大利工團主義聯盟英語Unione Sindacale Italiana(USI)有30萬至50萬分支成員。1919年12月,無政府主義領導人埃里科·馬拉泰斯塔從流亡中歸來,使無政府主義者的活力大增[3][4]

重要事件

[編輯]

都靈米蘭工廠委員會——義大利主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安東尼奧·葛蘭西認為它相當於俄國的蘇維埃[5]——成立了,並且在革命社會主義者和安那其工團主義者的領導下許多工廠被工人占領[6]。鼓動活動還擴展到巴丹平原的農業地區,並伴隨著農民罷工、農村暴動以及左翼和右翼民兵之間的武裝衝突。

工業行動和農村動亂顯著增加:1919年有1663次工業罷工,而1913年只有810次。1919年有超過一百萬的產業工人參與其中,是1913年的三倍。這一趨勢在1920年繼續,這一年有1881次工業罷工。農村罷工也大幅增加,從1913年的97次增加到1920年的189次,有超過一百萬農民參加了罷工[7][8]。1919年7月20-21日,人們為聲援俄國革命而舉行了總罷工[6]

1920年4月,都靈的金屬工人,特別是菲亞特工廠的工人舉行了罷工,要求承認他們的「工廠委員會」,但是PSI和CGL並不支持這一要求。「工廠委員會」越來越多地將自己視為民主控制經濟來運行工廠的新典範,而非作為與雇主討價還價的工具。米蘭和都靈金屬業的武裝工人占領了他們的工廠,以回應雇主的停工。工廠占領席捲了義大利西北部的「工業三角區」。約40萬名金屬業工人和10萬名其他工人參加了運動[2][9]。9月3日,都靈的185家金屬加工廠被占領[10]

PSI和CGL沒有看到這場運動的革命潛力;如果它被最大限度地利用並極力擴大到義大利其他地區(義大利南方以農業為主,發展比北方落後,葛蘭西曾提請關注義大利的南方問題),義大利向革命方向的轉變就有可能發生。社會主義團體的大多數領導人對北方的鬥爭感到高興,但卻沒有採取什麼措施來利用占廠和起義的影響。沒有得到主動支持,革命被隔絕,革命運動最終逐漸衰退了[2]

後續

[編輯]

到 1921 年,由於工業危機導致大規模裁員和減薪,運動正在衰落。與 PSI 和 CGL 的被動行為相比,雇主和即將到來的法西斯確實做出了主動反應。革命時期過後是法西斯黑衫軍民兵在義大利工廠主、地主支持下的暴力回擊[11][12]。最終,貝尼托·墨索里尼於1922年10月向羅馬進軍[2][9]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Brunella Dalla Casa, Composizione di classe, rivendicazioni e professionalità nelle lotte del "biennio rosso" a Bologna, in: AA. VV, Bologna 1920; le origini del fascismo, a cura di Luciano Casali, Cappelli, Bologna 1982, p. 179.
  2. ^ 2.0 2.1 2.2 2.3 Pelz, Against Capitalism, pp. 126-2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Biennio Rosso (1919–192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Ness, Immanuel (2009).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Revolution and Protest, Blackwell Publishing, ISBN 978-1-405-184649
  4. ^ Di Paola, Pietro, 1966-. The knights errant of anarchy : London and diaspora of Italian anarchist diaspora (1880-1917). Liverpool. : 203. ISBN 1781385645. OCLC 864395167. 
  5. ^ Bellamy & Schecter, Gramsci and the Italian State, p. 2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6. ^ 6.0 6.1 1918-1921: The Italian factory occupations and Biennio Ross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t libcom.org
  7. ^ Gramsci: the Turin yea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Megan Trudell, International Socialism No. 114, April 2007
  8. ^ Neufeld, Italy: school for awakening countries, p. 547
  9. ^ 9.0 9.1 A Marxist History of the World part 76: Italy’s 'Two Red Yea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ounterfire, May 20, 2012
  10. ^ Bellamy & Schecter, Gramsci and the Italian State, pp. 51-5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1. ^ Snowden, Frank. The Fascist Revolution in Tuscany 1919–192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22–125. ISBN 978-0-511-59959-0. 
  12. ^ Adamson, Walter L.; Vivarelli, Roberto. Storia delle Origini del Fascismo: L'Italia dalla grande guerra alla marcia su Roma..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992, 97 (2). ISSN 0002-8762. doi:10.2307/2165821. 

擴展閱讀

[編輯]
  • Giuseppe Maione, Il biennio rosso. Autonomia e spontaneità operaia nel 1919-1920, Bologna, Il Mulino, 1975
  • Giovanni Sabbatucci (a cura di), La crisi italiana del primo dopoguerra. La storia e la critica, Bari, Laterza, 1976
  • AA. VV., Le rivoluzioni sconfitte, 1919/20, a cura di Eliana Bouchard, Rina Gagliardi, Gabriele Polo, supplemento a "il manifesto", Roma, s.d. (ma 1993)
  • Roberto Bianchi, Pace, pane, terra. Il 1919 in Italia, Rome, Odradek Edizioni, 2006
  • Fabio Fabbri, Le origini della guerra civile. L'Italia dalla Grande Guerra al fascismo. 1918-1921, Torino, UTET, 200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