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達源
外觀
胡達源(1778年—1841年),字清甫,號雲閣,室名文妙香軒、聞妙香室[1]。湖南省長沙府益陽縣(今益陽市赫山區)人,清朝政治人物、理學家。
經歷
[編輯]父親胡顯韶為諸生,博覽經書、史書,以《小學》、《近思錄》、《大學衍義》教導子弟,以身體力行為宗旨。 胡達彥六歲時就由祖父教導古人嘉言善行,有感觸。成年後秉承父親、師長教誨,不敢放縱安逸。
入仕
[編輯]道光元年(1821年):翰林院散館,授國子監司業,充《大清仁宗睿皇帝實錄》纂修官[2]。
二年(1822年):國子監司業。道光帝欣賞胡達源修書有方法,召其對談,命擢為實錄纂修提調官,總領實錄館事務。
八年(1828年):國子監司業,四月二十八日以國子監司業充任雲南鄉試正考官、提督貴州學政。
- 貴州有吳甲父子,橫行霸佔一縣,黨羽遍布府縣,曾羞辱學政,將之絆倒。胡達源上任後完全揭發其奸狀,以法處置,整個府都稱讚叫好。
- 任滿回京,遇饑荒,在清白口設廠賑濟糧食,仿行富弼青州法,每人發給五天糧食,男女分別發放,升斗以票計量,胡達源親自執行驗發。同僚官員猜疑這做法違反成例,胡達源引用古義、配合當時情形上奏說明,道光帝嘉獎採納之。後升翰林院侍講學士。
十三年(1833年):詹事府少詹事,大考,兼日講起居注官。九月十一日充武會試總裁。因總裁失察、屈抑人才,遭降職為翰林院侍講[3],隨即因丁憂離職回籍。
二十一年(1841年)卒於家鄉,年六十四。
學問
[編輯]胡達源為學,重自我督促、深入精微處研究,曾對兒子胡林翼說:「孟子言充無穿窬之心,穿窬可免也,穿窬之心不易免也。人能無愧此心,則無愧君父矣。」又說:「孟子推至以言餂之,以不言餂之,有意探取於人,即為穿窬之類。其用情最隱,其為事易忽,其用力防閑愈密,擴充之即是聖賢。」所著《弟子箴言》自序說:「士莫先於奮志氣,而學問則擇執之;功莫切於正身心,而言語則榮辱之。主修其彞倫族黨之誼,謹其直諒便佞之閑,嚴其禮教範圍之防,辨其義利公私之界。謙讓節儉,善之修也;驕惰奢侈,惡之戒也。德備而才全,體明而用達,故以擴才識,裕經濟終焉。」該書融會先前儒士各類學說,紀錄之語句都是心得,有助於教化。壽陽祁寯藻非常推崇。
著作
[編輯]- 《弟子箴言》十六卷
- 《聞妙香軒文集》
- 《長郡會館志》
- 《長郡題名錄》
- 《長郡文武仕宦題名錄》
家庭及關聯
[編輯]注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清國史館傳稿》4463號、5250號
- 《清史列傳》九冊·卷六十七·頁44-45
- 《清國史》十二冊·卷六十七·儒林傳上二
- 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館《軍機處檔摺件》065550號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內閣大庫檔案》060101號、060146號、1491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