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行宮

行宮行闕,通常是指帝王巡幸渡假時所住的宮殿,可能由其他建築物改變而成。有些帝王會住在權臣英語Favourite家中,以示榮寵。近代非君主制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在外的居所通稱行館

各國行宮[編輯]

中國[編輯]

中國古代帝王大多有行宮,盧象有《駕幸溫泉》詩:「細草終朝隨步輦,垂楊幾處繞行宮。」隋煬帝好巡狩天下,在全國各地建造了諸多行宮,其中避暑勝地汾陽宮位於汾河源頭的管涔山[1]馮贄《南部煙花記》載煬帝有行宮迷樓:「迷樓凡役夫數萬,經嵗而成。樓閣高下,軒窗掩映,幽房曲室,玉闌朱楯,互相連屬。帝大喜,顧左右曰:『使真仙逰其中,亦當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樓。』」隋末,煬帝在江都的行宮不願北返,大業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帶領希望北歸的士兵殺了煬帝。唐朝詩人元稹著有《行宮》一詩,描述背景為洛陽上陽宮

清代為皇帝修建、改建的行宮有百餘座,有學者依據選址,將其分類為:南巡行宮(48座)、北巡行宮(口內行宮14座、口外行宮20座)、東巡行宮(12座)、西巡行宮(13座)[2]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四篇:「清聖祖南巡時,五次以織造署為行宮。後四次皆在任。」 此處官署在乾隆帝南巡前改建為江寧行宮。今日徐州乾隆行宮,位於雲龍北麓,現存大殿以及東西配房,1975年改為博物館

朝鮮半島[編輯]

朝鮮王朝的行宮分為三種用途,第一種為緊急狀態下為躲避災禍並繼續處理國事而修建的行宮,包括江華行宮、義州行宮、南漢山城行宮韓語남한산성 행궁北漢山城行宮韓語북한산성 행궁지、樂生行宮等;其次是為休養而修建的行宮如溫陽行宮,深受自朝鮮世宗以來的歷代國王青睞;第三為朝鮮國王參拜王家陵墓時使用的行宮如華城行宮韓語수원 화성행궁,源自朝鮮正祖之父思悼世子的陵墓遷葬至顯隆園後,正祖新建水原華城並於1790年起至1795年間陸續在漢城前往水原的沿途上建造包含果川行宮、安養行宮、肆覲站行宮、始興行宮、安山行宮、龍驤鳳翥亭韓語용양봉저정等行宮建築群作為休憩之所,其中以華城行宮最富盛名。

日本[編輯]

日本歷史上天皇使用過的行宮通稱為「行在所」、「御座所」或「頓宮」,包括穴門豐浦宮日語忌宮神社、飛鳥河邊行宮、津村行宮日語本願寺津村別院若松行宮日語止止呂支比売命神社以及南朝時期歷代天皇曾落腳的吉野行宮日語吉野行宮、天野行宮、金剛寺日語金剛寺 (河内長野市)行宮、男山八幡行宮賀名生日語賀名生行宮、觀心寺行宮、住吉行宮日語住吉行宮船上山日語船上山行宮與榮山寺行宮等地。以神社作為行宮的案例則有御靈神社堀江行宮、住吉大社大鳥大社宿院頓宮日語宿院頓宮難波神社行宮、坐摩神社行宮等。

越南[編輯]

李朝以來,越南皇帝皆有修建行宮的傳統,作為離開京城遊覽各地時休息的地方。陳朝曾修建天長行宮越南語Hành cung Thiên Trường為第二都城以及武林行宮越南語Hành cung Vũ Lâm作為防禦工事的一部分。在黎初朝時期,藍京作為國王經常掃墓的地點成為第二都市而建有行宮,但沒有歷史記載有任何君主曾在此留宿。黎中興朝君主失去實權,鄭主總攬國政,擁有措碧行宮越南語Hành cung Cổ Bi與翠蓮行宮等兩處渡假山莊。[3]阮朝末代皇帝保大帝大叻市有三幢避暑行宮,編號為宮殿一號越南語Dinh I宮殿二號越南語Dinh II宮殿三號越南語Dinh III

泰國[編輯]

柬埔寨[編輯]

柬埔寨國王暹粒有行宮暹粒皇宮英語The Royal Residence,於波哥山英語Bokor Hill Station有避暑行宮「黑宮」(Black Palace)提供皇室成員於酷暑季節上山休憩。

沙烏地阿拉伯[編輯]

摩洛哥[編輯]

英國[編輯]

法國[編輯]

西班牙[編輯]

秘魯[編輯]

印加帝國的道路建設多是為軍事目的或王室行動而修築,因此為了方便軍事行動於道路上每隔15或20公里處就會建造功能相當於驛站的「坦博西班牙語Tambo (arquitectura)」用來當作軍事要塞與倉庫。有些坦博建有行宮,作為君主「薩帕·印卡」出巡時的休憩場所。[4]

相關條目[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康橋中國隋唐史》
  2. ^ 孔俊婷、王其亨. 《法天则地揭意象--清代行宫园林选址考析》. 清史研究 (北京市: 中國人民大學). 2005, (2005年11月第4期). ISSN 1002-858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2) (簡體中文). 
  3. ^ Lê Tiên Long. Hành cung của vua như thế nào?. 越南人民公安報. 2022-07-12 [2023-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09) (越南語). 
  4. ^ 亦兒, 邱艷翎. 《探索印加帝國的秘密》. 文房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9-09-01: 142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