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存檔1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主題內容均高度相同,並已有黨和國家領導人條目。 —— CommInt'l留言2012年12月8日 (六) 14:30 (UTC)

經仔細考慮後還是(-)反對。兩者涵義並不同。中國共產黨中央領導集體應從1921年即開始記述。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則是1949年後才有的事情。DeBit留言2013年1月29日 (二) 15:35 (UTC)

建議將「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更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第一點,本條目使用「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不妥,在大陸,官方媒體只使用過「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說法,但是沒使用過「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這一說法。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來給本條目命名更為妥當一些。

第二點,用「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命名本條目,有以中國大陸為地域中心的嫌疑,「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其實還可以指朝鮮的最高領導人、越南的最高領導人、寮國的最高領導人、古巴的最高領導人。將本條目更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可以避免地域中心主義。--MacArthur1945留言2013年9月7日 (六) 09:53 (UTC)

  • 概念:一人一姓之謂「獨裁」,獨夫者也,慣稱「獨裁者」;一黨一教謂之「專制」,專政者也,統稱「一黨制」、「政教合一」。之所,集體領導,一黨專政,決策者非一人爾,過去9人,現在7人,開會討論,舉手表決,雖權力集中,然無獨裁者;「」之所「」,黨、政、軍各成系統,雖7人也要走法律程序、機構體制,如國務院專司行政,人大常委會專司審核及司法、選舉,中央軍委專司國防,居間調動者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7人,然分工各異,基本上采分權制之特點,弱化一人之獨裁專斷,雖不民主卻不獨斷,寡稱專制——即一黨專政,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都在不同時期採取過一黨專政。--──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202.99.106.251討論貢獻)於2013年12月10日 (二) 06:36加入。

若維基友們認為須作移動,竊以為應當移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最高領導人

若維基友們認為須作移動,竊以為應當移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最高領導人。 -- 金寅熹留言2013年12月7日 (六) 03:32 (UTC)

  • (!)意見:這樣字面意義又不對了,這樣看起來就僅僅作為是共和國的武裝力量(軍、(武)警、民兵、城管?)的最高領導人,並不作為中共的黨魁(中共央委總書記)、以及共和國的元首(國家主席)啊。你該不會暗指槍桿子裡出政權,有槍就是皇帝吧(誤 § 葭島公園駅前商店會(協)( | | ) 2013年12月8日 (日) 14:06 (UTC)

若試著按黨章套代際,則條目的概念大致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和國家領導集體核心

若試著按黨章套代際,則條目的概念大致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和國家領導集體核心 —— 「種花男排留言2013年12月11日 (三) 13:50 (UTC)

重新思量,也不合適,第四代和第五代並非核心。—— 「種花男排留言2013年12月17日 (二) 04:08 (UTC)

外部連結已修改

各位維基人:

我剛剛修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中的1個外部連結,請大家仔細檢查我的編輯。如果您有疑問,或者需要讓機器人忽略某個連結甚至整個頁面,請訪問這個簡單的FAQ獲取更多信息。我進行了以下修改:

有關機器人修正錯誤的詳情請參閱FAQ。

祝編安。—InternetArchiveBot (報告軟體缺陷) 2017年8月3日 (四) 12:00 (UTC)

關於「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認定標準的爭議,及條目是否為原創研究

關於條目簡表中的江時代(第三代)的起始時間,該條目本身就一定程度帶有原創研究;

條目內容類似於建國後軍委主席職權的歸納;

坊間根據軍委主席職務看待最高領導人人選,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但用在維基百科上,就涉及違反維基方針的原創研究了? —— User:種花男排 2013年9月9日 (一) 11:0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引用《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12年11月14日通過)
http://www.hprc.org.cn/gsyj/zhutiyj/18da/zywj/201212/t20121217_206565.html
中國共產黨章程
總 綱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馬克思列寧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規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確的,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共產黨人追求的共產主義最高理想,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充分發展和高度發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走中國人民自願選擇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必將取得最終的勝利。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於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鬥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後,順利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發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現全黨工作中心向經濟建設的轉移,實行改革開放,開闢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闡明了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的產物,是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引導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前進。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加深了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指導思想。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黨同志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歷經艱辛開創的這條道路、這個理論體系、這個制度,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而奮鬥。
以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引用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章程》如果網站沒有,新華書店也應該有。是1989年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不是1992年的某次會議。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
以上雖然是在描述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但也是在描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三人先後執政,時間明確,會議明確。中國共產黨自己認可的黨章是否說明問題 —— 202.起始ip天津用戶
既然是黨章的考量,可算作幾乎可以說明問題了;已經將條目依此以編輯。
不過;如果別人要改回去,我也沒辦法。編輯戰在維基總之很正常的事情。—— User:種花男排

權力與影響力——在職與不在職

值得注意的是鄧小平出任中央軍委主席前已掌握實際最高權力,即使卸任所有職務後對黨內和國家政策仍有影響力。同樣,江澤民在卸任所有職務後對黨和國家仍有影響力。

在職,為掌權,名正言順,是權力;不在職,為干政,名不正言不順,是影響力。在職者,合法領導人物,是權力;干政者,多為不在職者或非正式在職者,已失合法性,是影響力。權力是憲法(或黨章)賦予,影響力是實際能力。如果以權力論,即應符合憲法(或黨章);如果以影響力論,實際能力最能體現。請分清楚!—— 202.起始ip天津用戶

這是非官方非正式的定義吧

似乎官方沒有出現過這個稱呼?只能推測,雖然推測很合理,但始終是推測。民間的看法一般以軍委主席為標誌,新的標誌也許會有核心。--──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24.127.3.190討論貢獻)於2013年12月10日 (二) 08:11加入。

最高領導人是否存在具體交接日期?現時條目中日期又是否準確?

鄧小平從來不是因具體職務而才是最高領導人,所以即使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華國鋒還當了兩年多軍委主席,但那兩年多國內外都知道真正話事人就是鄧。

同樣的道理,把鄧的最高領導人結束時期定為89年11月辭去軍委主席就顯得十分雷人了。89年~92年江澤民在中央的地位甚至遠比不上他的前任胡、趙,92南巡也正是鄧有意廢江而進行的一招(當時盛傳趙重新出山、或另立新人),只不過最終沒廢而已,但沒人會懷疑鄧有能力、有權威廢。江成為最高領導人起碼要在十四大之後。

十六大的假交權也是如此,江在之後兩年多時間不僅繼續擔任軍委主席,還對十六屆的常委說你們沒有核心、大事由我做主,胡錦濤怎麼可能是十六大就是最高領導人?--唐吉訶德的劍風車之戰十步殺一人 低頭思故鄉 2020年10月17日 (六) 12:38 (UTC)

任期五年不合古今事實

誠如此前討論所説,就所謂「任期」而言,華國鋒起於政變,鄧小平起於沒有獲得新職務的會議,江澤民起於接任軍委主席,胡錦濤起於接任總書記,習近平起於接任二職,可見根本沒有確定的起計點,自然亦無確定的任期,更無任期五年之説。請 @User:Flyinet 勿恢復加入「任期五年」一欄,尊重此前各位討論者的共識。--神秘悟飯 2022年9月8日 (四) 01:04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