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同行評審/馬來王豬籠草/第一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馬來王豬籠草[編輯]

馬來王豬籠草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其他以往記錄請參見條目的討論頁
說明:翻譯自英文維基百科。—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19日 (三) 08:20 (UTC)[回覆]
評審期︰2011年10月19日 08:20 (UTC) 至2011年11月19日 08:20 (UTC)

內容與遣詞[編輯]

包括條目內的學術成份遣詞造句翻譯精確性行話術語完成度連貫性等與條目內容有關的要點


  • (&)建議:「因山地樹鼩以排糞的方式標記領地」的「領地」,若照生物學的常見譯名,應該是「地盤」。「這種比例也出現在勞氏豬籠草和大葉豬籠草(N. macrophyll)的捕蟲籠上。」照英語維基的條目,應該是接在「而從籠蓋到籠口另一端的距離恰好等於山地樹鼩的身長」後面,否則這個「比例」會不知指的是什麼。--Mihara57 (留言) 2011年10月24日 (一) 08:52 (UTC)[回覆]
(:)回應,已修改為「地盤」;其實這句話的確是接在上述語句後的,「因山地樹鼩以排糞的方式標記地盤,而從籠蓋到籠口另一端的距離恰好等於山地樹鼩的身長……這種比例也出現在勞氏豬籠草和大葉豬籠草(N. macrophyll)的捕蟲籠上。」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4日 (一) 09:04 (UTC)[回覆]
(:)回應:抱歉。聽不太懂耶,可能你誤解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說地盤之後接什麼,你再看一下英語維基。也就是這個身長的比例,是適用於勞氏豬籠草和大葉豬籠草的,這句不該放[26][27][28]之後。然後,該段最後一句,「Daily scat deposition rates were found to be similar for both mammalian species.」沒譯出,我想意思是「兩個物種每天的糞便沉澱物比率,可以看出是類似的。」scat應該是scatological。--Mihara57 (留言) 2011年10月24日 (一) 09:29 (UTC)[回覆]
(:)回應,我的意思是「因山地樹鼩以排糞的方式標記地盤,而從籠蓋到籠口另一端的距離恰好等於山地樹鼩的身長……這種比例也出現在勞氏豬籠草和大葉豬籠草(N. macrophyll)的捕蟲籠上。」文中已包含了對比例的解釋,應該沒有問題吧?最後一句我是覺得有問題才沒有譯出來,因為看下面的兩個圖就知道了,其實這兩個物種的糞便收集率還是有差別的。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4日 (一) 09:47 (UTC)[回覆]
(:)回應我想有問題,「絕大部分氮素」難道不能解釋成比例,照我看到的另一篇文章,馬來王豬籠草能從糞便中吸收57%-100%的氮。放這麼後面,要判斷前文時,坦白說我是看得一面茫然,不知在指哪個。至於這個為什麼「類似」,可能要看期刊內文才知吧?也可能是另外添加的描述,不用譯出也確實沒關係。--Mihara57 (留言) 2011年10月24日 (一) 10:03 (UTC)[回覆]
(:)回應,這個比例指的是樹鼩身長和捕蟲籠籠口長的比例關係,不是葉片氮素來源的比例關係。可能這樣的語序會造成歧義,我把這個比例說清楚好了。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4日 (一) 10:09 (UTC)[回覆]


是在google上查的,「馬西勞」更常用?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5日 (二) 05:29 (UTC)[回覆]
YouTube有上傳一個短片KK Day 2 Mesilau Trail Dsk,0:34的發音是比較接近「馬西勞」。這跟清濁音的情況不同,應該不會是「巴」才對。--Mihara57 (留言) 2011年10月25日 (二) 06:26 (UTC)[回覆]
已改為馬西勞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5日 (二) 06:37 (UTC)[回覆]
  •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極其稀有,價格昂貴且需要專業的種植,所以其很少見於私人植物收藏家手中。」
    • 似有語病。
  • 「但由於馬來王豬籠草生長緩慢,所以其很少用作為人工雜交的親本。」
    • 「其」字看似有些有多餘。
  • 其實全文看似都有些歐化中文,應先改之。卍田卐Justincheng12345✰改名進行中 2011年10月25日 (二) 08:59 (UTC)[回覆]
已對您提出的具體地方進行了修改。我也將再次對語法進行改善,但當局者迷,希望您能再舉出具體的不妥處,以便更好的改善。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5日 (二) 10:01 (UTC)[回覆]
  • (&)建議
    • 首段
①基納巴盧山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
②海拔分布範圍為1500米至2650米,因此其被認為是高山或亞高山植物。
問題:高山植物和熱帶食蟲植物,這兩句是否有衝突?
(:)回應,不衝突,「高山」表示的是其海拔分布範圍;「熱帶」表示的是其緯度分布範圍。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5日 (二) 13:47 (UTC)[回覆]
原文:馬來王豬籠草其餘的特徵性形態特徵包括其葉片與籠蔓的銜接方式,呈盾形,其僅出現於少數其他豬籠草屬物種上。
修改:馬來王豬籠草另一個形態上的特點是其葉片與籠蔓的銜接方式,呈盾形,籠蔓並不是由葉尖長出,這種特徵僅出現於少數其他豬籠草屬物種上。
理由:英文版沒有「籠蔓並不是由葉尖長出」這一句,主要是用來說明和「盾形」的區別。
(:)回應,已改善,進行詳細說明。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5日 (二) 13:47 (UTC)[回覆]
    • 植物學史
(low)可能要改為大寫(Low)。
理由:可能是指Hugh Low。
(:)回應,我也是這麼覺得的,但不是很肯定其指定是不是休·洛。已改為大寫。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5日 (二) 13:47 (UTC)[回覆]
原文:最大的葉片不含葉柄長達18英寸,葉柄厚如拇指,寬7至8英寸,
修改:較大的葉片不含葉柄長達18英寸,葉柄粗如拇指葉寬7至8英寸,
理由:「寬7至8英寸」會被誤認是指葉柄的寬度。
(:)回應,已改善。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5日 (二) 13:47 (UTC)[回覆]
原文:捕蟲籠的柄發自葉尖,
修改:捕蟲籠的柄發自葉尖的下方,
理由:籠蔓不是由葉尖長出,而是由葉片前端的葉身長出。
(:)回應,已更正,看漏了。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5日 (二) 13:47 (UTC)[回覆]
原文:雄性總狀花序長20英寸,含20朵花。
修改:雄性總狀花序長30英寸,其中有20英寸著生有花朵。
理由:英文版為30英寸。畫線部份不大確定是否翻譯正確,不過花序應該不可能只含有20朵花而已。
(:)回應,已更正,是錯譯了。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5日 (二) 13:47 (UTC)[回覆]
--Lonicear (留言) 2011年10月25日 (二) 13:06 (UTC)[回覆]
非常感謝您的細緻校對,希望您能繼續指出條目的錯誤與不足。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5日 (二) 13:47 (UTC)[回覆]
  • (&)建議
    • 形態特徵
原文:〈段落名稱〉葉片
修改:葉
理由:葉,包括葉片、葉柄及托葉三部份。
原文:籠蔓尖端為一個可以發育成捕蟲籠的芽。但實際上其捕蟲籠才是真正的葉片,為變態葉,而葉片樣的綠色結構實為葉柄。
修改:籠蔓尖端為一個可以發育成捕蟲籠的芽。捕蟲籠是一種變態葉,有些人會誤認為捕蟲籠是豬籠草的花,實際上它是由葉子變化而來的。看起來像是整片葉子的綠色結構,其實只是葉子的一部分,學術上稱為葉片。
理由:「看起來像是整片葉子的綠色結構……」最後面的這幾句看起來好像是多餘的,可以考慮刪掉。
原文:捕蟲籠的腹面具一對流蘇狀的籠翼,
修改:下位籠的腹面具一對流蘇狀的籠翼,
理由:和下一句「對於多捕食飛蟲的上位籠」作對照。
-- Lonicear (留言) 2011年10月27日 (四) 11:33 (UTC)[回覆]
已全部改善。烏拉跨氪 2011年10月27日 (四) 13:50 (UTC)[回覆]
  • (&)建議:下列內容可能需要重新校對。
  1. [注6]
  2. 但他從真豬籠草亞屬中分出了第三個亞屬…………

-- Lonicear (留言) 2011年11月20日 (日) 04:29 (UTC)[回覆]

(原文)注6. ……意為「沒有翼的種子」。無翼種豬籠草亞屬的亞屬名「Anourosperma」,來源於拉丁文「eu」和豬籠草屬的屬名,意為「真正的豬籠草」。
(說明)畫線部份要改為「真豬籠草亞屬」的內容。
完成,已修正。烏拉跨氪 2011年11月20日 (日) 12:20 (UTC)[回覆]
(原文)並繼續將真豬籠草亞屬拆分為三個部分:網紋豬籠草亞屬(Retiferae)、無霜豬籠草亞屬(Apruinosae)和霜豬籠草亞屬(Pruinosae)。
(說明)拆分的三個部分不能稱為「亞屬」,因為他們是屬於亞屬的下一層分類。原文並沒有說他們是屬於那一種分類群,也許可以暫時稱為「組」。也就是說貝克將豬籠草屬分為無翼種豬籠草亞屬及真豬籠草亞屬二個亞屬,並將真豬籠草亞屬分為三個組:網紋豬籠草組、無霜豬籠草組和霜豬籠草組。-- Lonicear (留言) 2011年11月20日 (日) 10:58 (UTC)[回覆]
完成,已修正,沒注意原文用的是group。烏拉跨氪 2011年11月20日 (日) 12:20 (UTC)[回覆]

格式與排版[編輯]

包括維基化專題格式錯別字標點符號列表章節排版序言)等資訊

對豬籠草並不了解,就這些吧。--MakecatTalk 2011年11月5日 (六) 13:27 (UTC)[回覆]

參考與觀點[編輯]

包括是否有參考文獻可供查證)、中立觀點未發表的原創腳註地域中心以及其他方針與指引等